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我畫的這幅畫是我們家鄉的景色,而且這是我和爸爸媽媽最開心的一天。」二年級同學慧慧「我可能有一個假同學」,「我可能有一個假爸媽」……不知不覺間,「假」字梗出現在不少人的口中。今天「打假日」,全國各地都在打假,那麼誰又能告訴我,孩子們該去哪裡「舉報」他們的「假」爸媽?用「假」字來講自己與家人的故事,是一種打趣自嘲的說法,很適合用來說一些糗事。上學路上心理專家張慧老師說,「這是一種否認的心理防禦機制,是對現實中存在壓力的逃避。當然,以戲謔的口吻來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以一個『假』字緩解了生活中的尷尬和無奈,也是以一種自我解嘲的方式來緩解壓力。」仔細想想這些與親人之間的故事,這些「假」里透著的卻是滿滿的溫情。除了這樣的自我嘲解,還有一群孩子可能真的在心底懷疑:我是不是有個「假」爸媽?我經常在飯館里看到這樣的場景:年輕的爸爸媽媽已經吃好,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手機。孩子一邊吃著,偶爾抬頭看看,不清楚說什麼,但卻能明顯地看到孩子的爸媽並沒有把視線從手機上移開。這樣的場景同樣經常出現在捷運站、公交站台等較危險的地方。在智能手機充斥著人們生活的現在,這不是個案或者偶然,這是一種看似父母在場,其實並不「在場」的陪伴。「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孩子」,這是許多父母共同的心聲。特別是對於一些留守兒童而言,爸爸媽媽的陪伴往往只能是在寒暑假或者過年等有限的時間裡匆匆一聚,期待父母的陪伴更多是一種「奢望」。 2015年《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調查顯示:有15.1%的留守兒童一年到頭見不到父母——這同以往我們普遍認為留守兒童至少在春節能夠見到爸媽的印象完全不同!一年連一次父母的電話都接不到的孩子竟然有4.3%!一年只聯繫一兩次的有14.5%;3個月一次的有24.9%——這些數字似乎在說,孩子們可能有個「假」爸媽!2016年《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對孩子的自尊心及性格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與父母見面或聯繫次數較多的留守兒童,能夠從父母那裡獲得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從而確立對自己的積極評價,維持較高的自尊心水平。而一年與父母都沒有見面的留守兒童,以及一年與父母沒有聯繫或者只聯繫1-2次的留守兒童的自尊心水平顯著低於其他留守兒童。那對於留守的孩子而言,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陪伴?一年級同學雨婷畫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一年級同學小海:「我們全家都在玩。」 「用心」陪伴,這是為人父母的一種責任。為了生計,為了孩子,為了家庭,不能苛求所有的父母都能真正陪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一起長大,但應該在有限的陪伴時間內,成為用心的父母。一個暖心的電話,就能讓距離不再是問題,相距遙遠,但心卻牢牢的在一起。讓電話守護愛,讓留守不孤單。根據2015年度《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的結論,為改善留守兒童父母與孩子電話溝通障礙及溝通質量低下的情況,經過多方調研,上學路上開發「父母教育」項目:在心理學者的指導下編輯完成《如何給遠方的孩子打電話》手冊,並陸續推出父母教育公益培訓課。其實溝通也是一種知識,也可以進行系統的學習,希望可以通過這本小冊子讓孩子感受並接受父母的關心和愛護,讓「假」爸媽更多是歡樂戲謔,是打趣自嘲,而不是距離或隔閡。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