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濟南修的軌道交通是捷運呢還是捷運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捷運和捷運的區別 地面以下行駛的叫捷運,在地面高架上行駛的就是捷運?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其實不論是捷運還是捷運,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橋上,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單向最大高峰每小時客流量的區別。捷運為大運量系統,高峰小時運送乘客的能力約為3-6萬人次;捷運為中運量系統,高峰小時輸送乘客的能力約為1-3萬人次。 如上圖,城市軌道交通分為捷運系統、捷運系統等七大中類,每個中類下又分許多小類。 1、捷運系統 捷運是鐵路運輸的一種,一般是在地下運營,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但有時為了配合修築的環境,並考量建造及營運成本,可能會轉成地面或高架路段。 捷運系統分為A型車、B型車和LB型車。捷運一般採用A型或B型列車,分別對應3米、2.8米的列車寬度,採用5~8卡編組列車。捷運的運量一般比較大,單小時可以達到約3-7萬人次,也是國內許多軌道交通的首選。 A型車,車寬3.0米,運載量大,可達到4.5-7.0萬人次/h,一般6節、8節編組運營. (上海捷運1號線,8節A車型編組) B型車,車寬2.8米,運載量可達到2.5-4.0萬人次/h,是國內多數城市使用的捷運車輛,一般4節、6節、8節編組運營。 (西安捷運2號線,6節B車型編組) LB型車輛,車寬2.8米,運載量可達到2.5-5.0萬人次/h,一般4節、6節編組運營. (北京捷運機場線,4節LB型車) 2.捷運系統 捷運為中運量系統,高峰小時輸送乘客的能力約為1-3萬人次。捷運系統分為C型車和LC型車。 捷運一般採用C型列車,對應2.6米的列車寬度,採用2~4節編組列車。C型車,車寬2.6米,運載量1-3萬人次/h,一般4節車廂編組。 (上海捷運5號線,4節C車型) 目前,國內軌道交通車型分為A、B、C、D、Lb和跨座式單軌六種車型,一般來說,A、B、C、D這四種車型比較普及,其中,A、B定義為捷運車型,C、D定義為捷運車型。 看完了科普, 再來看濟南的軌道交通。 前期,軌道交通R1線確定了 捷運列車的型號為B2型, 數量為96列; 聰明的小夥伴馬上就會知道: 目前,濟南修的是捷運而不是捷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分類捷運Metro 捷運(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是沿著地面鐵路系統的形式逐步發展形成的一種用電力牽引的快速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模式。其線路通常設在地下隧道內,有的也設在城市中心以外,從地下轉到地面或高架橋上。自1863年英國倫敦鋪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捷運線路(蒸氣機牽引)以來,捷運發展迅速。捷運已經成為現代都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有軌電車Tram 有軌電車(Tram)也是一種古老的城市軌道交通模式。1888年,世界上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里土滿正式開通運行。自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期間,有軌電車曾風行於歐美各國,並擴展到亞、非、南美的許多大城市。捷運Light Rail Transit 捷運交通(Light Rail Transit)是從有軌電車發展起來的,但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其技術標準已經接近於捷運。作為中等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捷運技術成熟,運行速度較高,以高架、地麵線路為主,和捷運相比具有建設周期短、造價低(約為捷運的1/4到1/2)等優勢。同時,由於結合了有軌電車和捷運的技術特點,捷運交通系統的功能和適用範圍更為實用和機動靈活,適用於市內、市郊、機場聯絡等中短距離運輸,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劃分捷運和捷運兩者的依據應是單向最大高峰小時客流量的大小——捷運為3-6萬人次,捷運則為1-3萬人次。其次,捷運的平面曲線半徑不小於300米,而捷運一般在100到200米之間。另外,捷運每列車的編組數也要多於捷運,車輛定員亦多。市郊鐵路Suburban Railway 市郊鐵路(Suburban Railway)是從幹線鐵路發展而來的。它是運行於市區、市郊以及衛星城之間,以地面專用線路為主的大運量快速軌道交通系統。它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相比,其共性是均為公交化客運的軌道交通,但在運營模式和管理體制、對乘客服務的地域和運距目標、產權歸屬和制式、列車運行密度的服務水平等方面卻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嚴格來說,市郊鐵路不能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等同,但可以認為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另一個層次的補充。 市郊鐵路以其運量大、速度高、污染少的優勢,為城區及市郊地區或衛星城之間提供鐵路客運服務,滿足通勤、城市及郊區之間居民往來的需要。市郊鐵路建設可利用既有鐵路設施,相比其他城市軌道交通方式,可大幅降低建設成本,有效解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投融資問題。單軌交通Monorail 單軌交通(Monorail)是一種採用橡膠車輪的車輛跨座或懸挂在高架的軌道樑上運行的交通方式,按其走行模式和構造不同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車輛在軌道樑上部運行的稱作跨座式單軌;在軌道梁下部運行的稱作懸挂式單軌。單軌交通與傳統捷運技術差異主要體現在車輛的轉向架、軌道梁和道岔三個方面。自動導軌交通AGT 自動導軌交通(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簡稱AGT)最早出現在美國,起初主要作為一種穿梭式或環形式往返運送乘客的短距離交通工具。其車輛採用橡膠車輪,利用側式或中央導軌導向,由計算機集中控制實行自動控制運行。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許多國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使其成為城市中一種中等運量的客運交通系統。各國對這種新型客運交通系統的分類及名稱各不相同,比如,在日本稱為新交通系統,在法國稱為VAL系統。磁浮交通Maglev 磁懸浮交通系統(Maglev)採用直線電機牽引、磁吸或磁斥懸浮、電磁導向,目前有多種制式,其主要技術特徵差別在於:導體材料、工作溫度、直線電機類型、懸浮方式、驅動方式等。它是地面交通中運行速度最快的一種交通方式,2003年12月,日本的高速磁懸浮列車創造了581公里小時的地面交通速度記錄。上海磁懸浮線已於2002年底建成並投入運營,採用德國TR系統技術,它是世界上目前惟一一條商業運營的磁浮交通線路。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