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金雀花」,是亨利二世的父親,安茹伯爵若弗魯瓦五世的綽號,據說若弗魯瓦在帽子上插以金雀花。直到15世紀中期,約克公爵理查將「金雀花」冠為姓氏,此後「金雀花」被作為安茹的若弗魯瓦家族的代名詞。 安茹伯爵是宣誓效忠於法蘭西國王的一個封建領主,第一代伯爵是法蘭克貴族安熱爾熱(Ingelger)。十字軍東征時期,安茹伯爵富爾克與梅利桑德共治,成為耶路撒冷國王。富爾克和梅利桑德的長子鮑德溫繼承了王位,而富爾克和原配所生的長子若弗魯瓦繼承了安茹。金雀花王朝是英國建立的。在歷史沿革,金雀王朝是安茹王朝的一支,由安茹伯爵傑弗里與亨利一世的女兒馬蒂爾達的兒子亨利二世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是英格蘭中世紀最強大的王朝。金雀花王朝(1154—1485年),1154年,法國安茹伯爵以亨利一世的外孫的身份承襲了英國王位,是為亨利二世,開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統治。亨利二世在位時進行了司法和兵役改革,強化了王權。亨利二世死後,英國強化王權的趨勢中斷。愛德華一世統治時期,英國國會制度正式確立。1337—1453年,同法國進行了「百年戰爭」。百年戰爭結束后,國內陷入了「紅白玫瑰戰爭」,最後都鐸家族的亨利取勝,奪得了英國王位,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金雀花」,是亨利二世的父親,安茹伯爵若弗魯瓦五世的綽號,據說若弗魯瓦在帽子上插以金雀花。直到15世紀中期,約克公爵理查將「金雀花」冠為姓氏,此後「金雀花」被作為安茹的若弗魯瓦家族的代名詞。安茹伯爵是宣誓效忠於法蘭西國王的一個封建領主,第一代伯爵是法蘭克貴族安熱爾熱(Ingelger)。十字軍東征時期,安茹伯爵富爾克與梅利桑德共治,成為耶路撒冷國王。富爾克和梅利桑德的長子鮑德溫繼承了王位,而富爾克和原配所生的長子若弗魯瓦繼承了安茹。1127年,若弗魯瓦與亨利一世的女兒、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的遺孀馬蒂爾達成婚。由於馬蒂爾達的弟弟早在1120年因沉船事故去世,她被亨利一世及其封臣承認為英格蘭王位繼承人。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馬蒂爾達的表兄斯蒂芬乘其身在海外之機,率先加冕為王。此後,兩人在各自勢力支持下掀開了為時19年的王位爭奪戰,英格蘭陷入無政府狀態。1141年,馬蒂爾達一度俘獲斯蒂芬並被承認為英格蘭女王,但她未能收攏人心,未及加冕,私生子哥哥兼盟友格洛斯特伯爵羅伯特即被斯蒂芬的軍隊所俘,她被迫釋放斯蒂芬作為交換,斯蒂芬於1142年復辟。1153年,兩派達成協議,斯蒂芬仍是英格蘭國王,但死後由馬蒂爾達皇后的兒子亨利繼承。1154年,斯蒂芬去世,亨利繼位,是為英王亨利二世。安茹帝國亨利二世繼英格蘭王位時,還擁有諾曼底公爵領、埃莉諾帶來的的嫁妝阿基坦公國和從父親繼承的安茹伯爵領,在英吉利海峽兩岸都有大片土地,締造了名副其實的安茹帝國。亨利是個精力充沛的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經常和學者們商討問題。他鼓勵城市的發展,並親自督導經濟的增長。亨利二世是現代的法律系學生所熟知的中世紀英國國王:在他的統治下,英國習慣法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習慣法是由大法官法庭制定並執行的法律,它超越地方法庭和貴族法庭使用的種種不同法律。國王的主要封臣及其各自的小封臣之間的矛盾和爭執一併歸大法官法庭解決。9世紀晚期,盎格魯-撒克遜國王們就實現了政治統一,現代國家實現了司法上的一致。12世紀中期的教會與國家之間充滿了各種矛盾和問題,而亨利和時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托馬斯·貝克特在國王是否應該控制教會、國家法庭與宗教法庭之間的關係上存在分歧。1170年,亨利手下的騎士謀殺了坎特伯雷大主教,震驚了基督教世界,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威脅要對亨利二世處以絕罰。亨利不得不屈服,他赤身表示悔罪,並表示要領導十字軍去巴勒斯坦。此外,亨利著手於挽回斯蒂芬王時期英格蘭的喪失的疆土。1157年,他施加外交壓力,迫使蘇格蘭王歸還坎伯蘭、威斯特摩蘭和諾森伯利亞;然而1157年和1165年,亨利無法對付圭內斯的歐文(Owain of Gwynedd)和德赫巴斯的里斯(Rhys of Deheubarth)的游擊戰術,對威爾士的征戰無功而返;1169年亨利二世的軍隊侵入愛爾蘭,1171年他本人率領一支強大的艦隊登上愛爾蘭,成為第一個登上愛爾蘭的英格蘭君主,並將征服的愛爾蘭的土地分給盎格魯-諾曼的伯爵們,1172年亞歷山大三世承認亨利在愛爾蘭佔領的領域。這些封地主要位於島的東部,這些伯爵們在這裡建立了許多城堡來保護他們的封地。然而亨利的晚年遭到了兒子們和王后埃莉諾的的反叛,其中理查王子與法蘭西王腓力二世聯合,擊敗亨利。1189年,老國王在希農逝世。廣為人知的獅心理查即亨利的次子,於1189年繼承了王座。理查不像他將時間花在英格蘭事務上的父親,在英格蘭呆的時間並不多。相反,他的聲望來自於作為一名軍事領袖所取得的偉大戰績,包括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戰勝薩拉丁的穆斯林軍隊。理查一度還是塞普勒斯國王,1192年他將該島售予親戚耶路撒冷國王居伊。1199年,理查王在戰亂中受傷,英年早逝。理查死後,事迹在英國民間廣為流傳,他的名字成為了勇敢和勇氣的代名詞。理查的弟弟約翰是亨利二世的第四個兒子,先前因法國的領地已被全部封予他的幾個兄長,沒有可繼承的土地留給他,故被稱為「無地王」。由於兄長們已全部死去,他於1199年登基繼承了整個安茹帝國。亨利二世的第三子喬弗雷當時如果還在世,將成為理查的繼承人,但他早在1186年就死了;他的兒子亞瑟之前一度被理查立為王儲,並繼承了安茹伯國,法王腓力二世支持他接管金雀花王朝的歐洲大陸領地乃至繼承英格蘭王位,因而與約翰發生了軍事衝突。但約翰將亞瑟殺害,並將亞瑟的姐姐埃莉諾軟禁至死。約翰雖然因此坐穩了王位,但諾曼和安茹的領主們發生叛變,聯手在布汶戰役中擊敗了約翰,他喪失了在法國的大量領地。同時,他還困擾於英格蘭動亂,在貴族們的逼迫下於1215年簽訂了具有限制王權的法律文件《自由大憲章》,這被認為是早期民主政治發展的標誌。但約翰王力圖擺脫大憲章的拘束,不久,與法王路易八世侵略英格蘭相呼應的貴族們發動戰爭,第一次諸侯戰爭(First Barons' War)爆發。1216年,約翰王在陷於叛亂和分裂的國家中去世,他年幼的兒子被立為亨利三世,擁護新王的勢力取得了優勢。次年,路易八世的軍隊撤出英格蘭。亨利三世與三位愛德華亨利三世繼位時年僅9歲,朝政最初由貴族彭布魯克的威廉和德布爾伯爵主導,直到1232年國王才親政。亨利未能成功恢復金雀花王室在法國北部領地,而他把不少頭銜授予外戚——即與王后普羅旺斯的埃莉諾有關的外國人——的舉措引起了本土貴族的不滿。1258年,亨利不得不簽訂一項由孟福爾伯爵領導發起的旨在限制王權的《牛津條例》(Provisions of Oxford),同時由顯赫人士組成的「十五人議會」協助國王治理國家,被後世認為是英國議會的起源。後來,亨利三世故態復萌,貴族公然反叛,引發了第二次諸侯戰爭(Second Barons' War,1264年—1267年)。1264年,孟福爾擒獲亨利三世,成為國家的實際統治者。然而15個月後,重振旗鼓的保王黨在愛德華王子率領下,在伊夫舍姆戰役(Battle of Evesham)中擊敗孟福爾軍隊,叛亂逐漸被平息,亨利複位。亨利三世對美學富有熱情,如西敏寺和約克大教堂採用哥特式建築風格重建。繼任的愛德華一世綽號「長腿愛德華」,在位期間頒布了大量法律法規,改善了司法系統,使英國在其後的一個世紀沒發生太大的改變,因此又被譽為「英國的查士丁尼」。自諾曼時代以來,英王逐步在威爾士建立起領主權;由於圭內斯的格魯菲德國王盧埃林拒絕效忠,1277年愛德華與之發生了軍事衝突並迅速取勝,締結了阿伯康威和約;然而盧埃林及其兄弟戴維德不久便撕毀合約繼續抗爭,愛德華王便在1282年—1283年開始發動對威爾士的征服戰爭,最終將它置於英格蘭的直接統治下,1301年封愛德華王子為威爾士親王。愛德華一世同樣具有行使對蘇格蘭最高領主權的計劃。但蘇格蘭跟威爾士不同,處於坎莫爾王室(House of Canmore)統治下;1286年,蘇格蘭王亞歷山大去世,他年幼的孫女瑪格麗特繼位,愛德華抓住時機提出瑪格麗特與自己的兒子、英格蘭王位繼承人愛德華王子結婚,蘇格蘭貴族同意了這個提議(《博格姆條約》),但堅持了一些蘇格蘭主權獨立的主張。不幸的是,1290年年僅6歲的瑪格麗特去世,愛德華一世接受蘇格蘭「王國監護者」的邀請仲裁王位繼承問題,他選擇了約翰·巴里奧作為新王,然而愛德華插手蘇格蘭事務、架空巴里奧的權力的做法引起了蘇格蘭的不滿,1295年蘇格蘭-法蘭西同盟成立,劍鋒直指英格蘭,隨後,持續三十多年的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爆發。愛德華隨後即行了軍事反撲,奪得了象徵蘇格蘭王權的斯昆石,在福爾柯克戰役中戰勝威廉·華萊士。但愛德華一世始終沒能獲得蘇格蘭的王座,1307年愛德華在對蘇格蘭發動第六次遠征的途中逝世。王位繼任者愛德華二世,在國務上與父親唱對台戲。愛德華二世不是精幹的軍事統帥,在班諾克本戰役中敗於蘇格蘭王羅伯特一世;由於對加弗斯頓這樣的寵臣的濫加賞賜,也激怒了其他權貴。一些封建貴族聚集在國王的表親托馬斯周圍,謀殺了加弗斯頓。愛德華二世具有他父親的頑固個性,形成了一種絕不受那些謀殺者們的控制的決心,另一個寵臣、據傳與國王同性戀者德斯彭瑟則引起了更大的鬥爭。1322年,愛德華的軍隊在巴勒布里奇打敗了托馬斯領導的貴族叛軍,並處死了托馬斯。1327年,王后伊莎貝拉與她的情夫馬奇伯爵聯合起來發動政變,在愛德華另一表親亨利的幫助下罷黜愛德華。愛德華同意放棄王位以讓他和伊莎貝拉的兒子——愛德華王子——繼任。接著愛德華被押送到伯克利城堡,5個月後被謀害。愛德華三世即位后,由伊莎貝拉及馬奇伯爵把持朝政。1330年,18歲的愛德華髮動政變親政,處死了馬奇伯爵,囚禁伊莎貝拉王太后。他推翻了1328年承認蘇格蘭獨立的《愛丁堡-北安普頓和約》,支持愛德華·巴里奧稱蘇格蘭王,與當時蘇格蘭的布魯斯王朝的國王大衛二世抗衡,第二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爆發,而這次戰爭是依據蘇格蘭-法蘭西老同盟與百年戰爭相呼應的。1346年,大衛二世在內維爾十字之戰中被俘虜並被囚禁在倫敦塔中,直到1357年的伯威克條約簽訂后才被高價贖回。百年戰爭的開始14世紀初,法蘭西王位繼承問題浮現。1316年,法王腓力四世有三個兒子,而他們沒有留下任何男性繼承人。1328年,當時的法蘭西國王、腓力四世的第三子查理四世去世,王位傳予其堂兄、瓦盧瓦王朝的腓力六世,標誌著卡佩王朝的結束。根據封建法,作為當時唯一在世的腓力四世的子女伊莎貝拉(愛德華三世母親),愛德華三世聲稱有權繼位;而薩利克法典明確女性無權繼承。隨後,腓力六世以愛德華「抗命」沒收了英王在阿基坦的領地,愛德華三世決定以武力實現王位繼承的主張,直接引發金雀花王朝與瓦盧瓦王朝的百年戰爭。百年戰爭可分為三個階段,1337年——1360年是為第一階段。這時期的戰場上金雀花王朝佔優勢,著名的克雷西會戰、普瓦捷戰役即發生於此間,1360年法蘭西被迫簽訂布勒丁尼和約。儘管當時黑死病一度席捲了不列顛,愛德華三世在位期間,英格蘭法制和政府職能仍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英格蘭民族的認同感增強了,這部分是由於對外戰爭的持續;愛德華三世還創立了嘉德騎士勳章制——這被認為是貴族體製成型的一個重要標誌。晚年的愛德華逐漸變得老態龍鍾,不僅難以妥善處理國內問題,而在對法關係上也面臨著新的挑戰。1364年約翰二世在囚禁中死去,導致法國出現一個更加精幹的國王即查理五世。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又稱為卡洛林戰爭於1369年開始。金雀花的軍隊,由黑太子愛德華和岡特的約翰領導。1376年,可能因為患上癌症,黑太子去世;次年,愛德華三世也因病去世。愛德華三世去世后,王位由黑太子唯一存活的兒子和繼承人,10歲的理查二世所繼承。理查二世初年由叔父岡特的約翰攝政,而議會一些人試圖約束其政治影響,上層階級存在著權力鬥爭。與瓦盧瓦王朝的戰爭是一項成本巨大的風險投資,為籌措資金,人頭稅此時被強行徵收,且稅率逐年提高。1381年,徵稅遭遇巨大的阻力,相當大程度上導致了當年聲勢浩大的暴動。時年14歲的理查二世不得不跨上馬背,會見起義軍領袖,表現出超乎其年齡的政治家素質。1386年,議會和一些權貴們包括格洛斯特公爵、沃里克伯爵、阿倫德爾伯爵、諾丁漢伯爵和國王的堂兄德比伯爵等5位上訴貴族對理查二世的顧問提出控告或上訴,甚至威脅到了國王本人;次年國王最親密的朋友牛津伯爵被擊敗,國王不得不屈服於這些權貴的要求。1389年,理查二世開始進行報復,一些貴族遭到處決或流放。1399年,岡特的約翰去世,他受驅逐的兒子、曾被理查剝奪繼承權的亨利發動兵變,廢黜了理查二世,是為亨利四世,蘭開斯特王朝時代開始。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