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家棟,問你一下,X5這車怎麼樣?」 「挺好啊,SUV里算很不錯的了,最近發財了?」 「沒有沒有,就想買個車,有時間陪我去4S店看看唄~」「好啊~好啊~」於是,朋友帶著我走進了一家眾泰4S店去看了大邁X5。。。「家棟!感覺S3很贊啊!」「你個屌絲肯定不是買奧迪S3吧。」「哈哈哈,當然不是,SUV啊!」「哦~江淮瑞風S3這車外觀算自主品牌里很好的,而且。。。省略一萬字」「哈?你在說什麼,我是說北汽幻速S3。」「我。。。噗。。。」自打做了汽車媒體人,身邊就經常發生上述情形,看似啼笑皆非,但是不得不說,自主品牌車型命名缺乏新意這個問題是確實存在的。雖然這兩年已經有不少自主品牌在車身、內飾設計方面有所改進,但是車系命名可能會成為銷售推廣環節的一個致命傷。且不說在看車的消費者們傻傻分不清,就算我一個跟車打了很長時間交道的媒體人,看到S3,X5等等帶數字的車型都要反應半天。而這些字母和數字組合又在自主品牌SUV車型中尤其常見,所以這次就給大家做一個自主SUV大盤查,避免以後聊天過程中再出現類似的尷尬。整體而言,自主品牌SUV價格多集中在5-15萬元區間,車身尺寸大多也在小型SUV至中型SUV之間。結合銷量來看,熱銷的自主SUV大多介於5-12萬元之間,儘管各品牌在車型命名上同質化嚴重,但車型間的銷量差異仍然很顯著。幾乎所有自主品牌把SUV視為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實際在市場上的表現卻大相徑庭,或許我們能從幾個細節方面找出蛛絲馬跡。品牌口碑與影響力將近一年以來,看每個月SUV銷量榜單的時候,可能都會直接跳過前兩名。因為長城哈弗H6和廣汽傳祺GS4在這個位置盤踞已久,雖說兩款車不俗的性價比是保持高銷量的主要原因,但是長期蟬聯銷量榜前列,同這兩款車業已形成的品牌慣性不無關係。兩款車都恰巧碰到SUV井噴式發展的市場機遇,並且抓到了比較好的切入點才得以充分發揮,這也是任何一款車成功的必然要素。只是對於自主SUV而言,這樣的機遇恐怕很難複製,因為其中也蘊含著執著和決心。從2009年開始,長城便對旗下SUV產品進行了重新規劃布局,彼時國內SUV市場不像如今火爆,長城也曾為自己在SUV領域的執著付出過代價,經歷了哈弗M系列的挫折。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執著甚至偏執,經過對產品線不斷的打磨,才有了之後哈弗H6的熱銷,以及哈弗品牌的成功。而廣汽傳祺儘管在自主探索道路上算是晚輩,還是憑藉廣汽豐富的合資技術經驗以及強大的市場適應能力,在SUV的研發上佔得了不少先機。包括近來起伏比較大的長安,在SUV領域的深耕,也非一日之功。所以就算現在自主新品牌百花齊放,後來者們想要達到這樣的銷量,沒有一定的口碑積澱和市場反饋,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追趕上先頭部隊。產品力雖然第一集團遙遙領先,但並不是沒有後起之秀,以比亞迪宋、吉利博越和榮威RX5為代表的技術派便是最好的例子。三個品牌在轎車領域絕對算的上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並不只是靠SUV取得成功。但相較於奇瑞、東風、北汽這些同屬老牌的對手,比亞迪的能源管理技術、吉利藉助沃爾沃的車身構造技術,以及上汽聯合阿里合作研發的車聯網技術便成為了制勝關鍵。事實上,自主品牌中擁有先進技術的廠家並不在少數,例如早先憑藉底盤技術熱銷的瑞風S3,以及擁有獨立發動機研發技術的東南DX7,只是受限於產品迭代速度,並沒有能夠持續保持很高的銷量。當然,保持良好的產品力的同時,回到機遇的問題上,從近來的月銷量也不難看出,把握到互聯網汽車先機的榮威RX5,雖說價格不低,銷量走勢卻十分驚人。產品定位及市場策略國內SUV市場細分覆蓋非常全面。緊湊型當屬競爭最激烈的一個板塊,隨著越來越多自主品牌的加入,小型SUV也逐漸成為自主SUV進軍的方向。如今自主SUV競爭進入白熱化,企業推出新品可能會同時為某個細分市場投放多款車型,北汽的幻速、紳寶系列便是典型的例子。小型SUV售價低,消費者認可度不低。但於自主品牌而言,無論是出於向上的願景還是產品線覆蓋的角度,研發一款優秀的中大型SUV產品都是理所應當的,然而車型尺寸變大售價提高,帶來的是直接同合資競品的競爭,在這方面沒有過硬的技術實力就難以被市場所認可。當年奇瑞、吉利過早的提出了分品牌戰略,江淮、長安也推出過高端車型,都沒有站住腳。所以高端產品對車企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實力都是很大的挑戰。結合現狀,有能力涉足這個領域的自主品牌並不多。而在為數不多的大尺寸自主SUV產品中,相比於過去哈弗H8、H9的失意,傳祺GS8、長安CS95都算是有著不錯的開局,這種類型我們將其劃分為在尺寸上的「高端」道路。另外,自主品牌中還有眾泰SR9和漢騰X7等車型,體現出了不同的定價策略,並不完全採用傳統自主品牌的低價策略去搶佔市場,而是希望用相對高的價格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建立初始品牌信譽。只是沒有優秀、特色的產品力支撐,單純用價格與混淆視聽的設計博眼球,暫時從市場反饋來看這條「高端」道路走得並不順暢。再看近來廣受熱議的兩個自主品牌——WEY和LYNK&CO,一個是長城高端品牌,採用了頂尖設計、做工、用料;另一個則是吉利的高端品牌,真正融入了沃爾沃SPA平台。這兩個新品牌均已取得了極高的關注度,相比於前兩種形式的「高端」,這條結合了技術積累和品牌形象雙向提升的分品牌「高端」道路,就更值得期待。由長城和吉利這兩個擁有一定影響力,並且技術實力和資金比較雄厚的自主品牌來進行嘗試,也是合情合理。再者,表格中可以看到一些熟悉但又陌生的面孔,如獵豹CS10、眾泰T600、華泰聖達菲這類,你可能只是聽過品牌,卻極少在大街上見到的車型。對於這些沒有突出產品力、依賴低價位或是設計方面容易招致非議的產品而言,三四線甚至消費能力更低的城市則更易於他們的生存。很多品牌發展之初,產品力弱,借勢上位無可厚非。畢竟企業初創期生存是第一位,為之後產品轉型或是洗白做鋪墊。比亞迪、吉利、長城都曾有過不堪回首的設計,就連豐田,也是靠「模仿」歐美汽車起家。但如何在這種過程中,改進並突出產品特色,很多新晉自主品牌尚未走出初級階段。也有些企業,在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時期之後,依舊沒有技術突破,而是延續老舊的製造體系,一味藉助SUV紅利,利用國內龐大的消費市場撿漏混日子,可能很難打持久戰,也許這樣的企業有其他維持生計的來源,一旦國內SUV紅利成為過去,被市場所淘汰也只是時日問題。開篇說了很多車型命名方面的問題,深究以後便不難發現這些看似模仿的命名背後,也有著很多必然。早年自主品牌在品牌形象、製造技術還不成熟時,更多還是走逆向開發的道路。表格中,大致算下來,以「X、S」等等開頭的車型不下40款,說這些字母代表「運動」也好,」未知」也罷,被自主品牌作為貼金世界潮流而進行命名,但由於豪華品牌車型在這方面早已先入為主,自主品牌仍舊如此總顯得有些不自信。其實如今很多車型在產品力上已經有很大提升,或許命名反而會成為其樹立獨特標識的絆腳石,之後我會用其他幾篇文章來詳細談談這些車。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