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Hi,大家好,鹹魚終於回來更新文章了。 首先感謝各位的打賞,雖然實際上只發過兩篇乾貨,但是至今有零星打賞,不更新實在說不過去啦。另外是恭喜自己畢業,官方用時3學期零一個月,撒花 ~另外這段時間發生好多事,讓我意外地可以寫博士申請攻略,於是這個留學在德國的系列看來暫時是完結不了了~本文私貨多,乾貨大概也有一些,建議使用左側導航,按需閱讀。個人經歷是從一而終生物狗,國內大學部+德國碩士+德國換學校博士,也是這篇文章介紹的流程。德國留學從碩士開始的稍多一些,原因在篇二講過。但是有留學意向的朋友,無論是大學部開始還是博士開始,本文也可以稍作參考。大學部階段從選專業開始講起聯考放分,又到了一年一度填志願、選專業的時候了。如今網上大量生物勸退黨,想來有點思考能力的同學都會掂量一下,我也就不重複勸退的理由了。但是,如果真的有熱愛生物的考生看到此文,我也想告訴你不要對本專業太消極,雖然生物狗又辛苦又沒錢的,但是還有愛啊 !本人這個生物狗來談選專業真的是沒什麼可信度,還是想對考生說,你們應該已滿或者即將滿18周歲了,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等你進入大學,談起選專業,你會意外多少人的理由是「父母選的」「老師選的」「分數正好這個檔」,想來真的可悲。總之,選專業請follow your heart,如果你喜歡,堅持;如果不喜歡,別擔心,年輕就是試錯的本錢,前途依舊光明。我唯一一點小小的建議就是盡量去大城市,尤其是來自小城市的同學們,見一見不一樣的環境,大城市的機會比你們想象的還要多。出國也是一個很大的決定。我還是想說,無論出不出國,希望這是你們自己的決定,不是父母也不是男(女)朋友的決定,認識自己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 。出國的決定一般都形成於大二末、大三這個階段。這時你對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能力和未來的發展也有了一些想法。結合專業、自身以及家庭條件,可以做要不要留學和去那個國家留學的決定了。關於德國的碩士留學,2年全部合理預算為20-25W,詳見篇三。其他英美澳等熱門留學地點經濟成本會高很多,但英國可以節省不少時間成本,我覺得可以考慮。至於美澳加等地,如果你的設想大學在國際上沒有學術上的優勢,同時你沒有把握申請到獎學金並且家裡條件也不是100W砸下去不眨眼的 ,還是可以考慮德法不收學費的歐洲國家。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非英語國家的語言問題。以德國舉例,你在做留學決定時就應該想好課程的語言。當然這也和專業有關。非英語國家一般會有國際課程,有的專業英語授課多,有的專業少。如果你決定了申請德語課程的專業,就要立刻開始學德語了。從零開始學德語是辛苦的,非脫產學習,至少留給自己一年半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你想順利畢業就入學的話,大三下學期開始學德語是最晚最晚的時間點了。當然,語言天賦點滿和德語專業的同學自己考慮。說到學德語,也能體現大城市的優勢,德語也不算很小的語種,但是高質量的語言培訓班也只有在大城市有。很多其他地方的學生只能假期或者畢業后脫產學習。出國申請的通用條件GPA。無論如何GPA是硬條件,德國的碩士,建議4分制GPA體系能達到3.5,當然越高越好。我就吃了不少大學績點的虧。大學里把績點搞到能看的成本並不是很高,然而很多同學從高中的高壓情況下下釋放出來,很容易迷失自我,包括我自己,在這裡我也後悔一下。在大學里也保持自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我這說兩句雞湯可以改變的。大概吃過虧就能長記性了吧。語言。再次說德國留學,德語語言要求基本為德福4個4分,DSH2(德語專業貌似是德福20 )。英語的普遍要求為雅思6.5(6.0或7.0要求也有,文商科要求稍高)。語言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也要踏踏實實一日一日積累。再次講自己的教訓,就是對自己學習語言的能力太自信,留下學德語的時間太少,沒有按計劃拿到德語證書,是好多申請被拒部分原因。其他,GRE考試、實習經歷等。這都是錦上添花的項目。有,自然是最好。德國碩士申請流程德語學習越早越好,大一就開始也不嫌早!英語學習重在積累,四六級都過不了的,請多多努力補好基礎。大一至大三大學課程不要落下,GPA不要太低,GPA達到3.5優先順序很高,但是在往上提,請仔細考慮性價比。大三開始語言考試備考。時間留得充裕一些總是沒錯,但是要注意雅思考試成績有效期為兩年,也不用太早考了。德語考試終身有效,所以越早越好。同時留意意向大學,以及申請的硬性要求、截止日期等。大四開始,準備APS考核,開始排隊。APS審核排隊時間有長有短,難度視專業而定,我認為APS審核已經脫離初衷,而僅是限制申請人數的手段了。無論如何,請全力準備,面談對語言能力是不小的考驗。同時進行,語言考試報名,學校申請材料準備。比較理想的是大四上學期能搞到符合要求的語言成績。沒畢業前可以準備的材料是自己的CV和針對各個學校的Motivation Letter,以及在讀證明、高中畢業證公正。拿到APS證書立刻開始投學校,很多學校通過Uni-Assist平台提交申請,不細講。同時進行的還有你的畢設,所以知道早點開始語言考試準備的必要性了吧 。畢業第一時間把畢業證、學位證、成績單公證,提交給申請的學校。然後就是漫長的等Zu(offer)階段。拿到Offer,就去開德意志銀行賬戶、存自保金、買保險、遞簽證。當然也會有拿到條件Zu(語言未達標)需要申請語言學校以及語言+留學簽證。簽證都是通過APS提交,原則上不需要面審(為什麼說原則上……因為我當年就撞了頭彩 )。上面的任何一項都有可能出幺蛾子,所以能當學期入學是最最理想的狀態了。希望自己大學里知道的事自律給我自由。講多了像雞湯文,吃過虧才最明白。決定好了就全力以赴。其實自己很早就有留學意向了,但是自己猶猶豫豫,定不下留學的目的地,定不下各種事情的時間,大學4年很快就過去了。加之自己的迷茫,導致做什麼事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大學畢業的時候,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搞得自己很頹喪。喜歡的事就去做。大學時光是寶貴的,寶貴就在於你做什麼都不算錯。大學雖然成績差,大量時間荒廢在遊戲與美劇上,但是好歹出去打工後知道我無論如何有可以養活自己的技能,好歹我最後雅思裸考6.5啊哈哈哈。即使沉迷遊戲美劇,也請給自己一個目的,比如看美劇學英語,別以為是扯淡,只要你帶上一點點目的性,質變真的能導致量變。及時止損。這條原則適用於任何事,成績差了、荒廢太多時光了、和不合適的人在一起了,不要自暴自棄破罐破摔啊,一瞬間的改變是痛苦的,否定之前的自己是痛苦的,但是可以減少進一步的損失,最後理智回來也會慶幸自己的決定。推薦幾本書吧這兩年留學保持單身(大齡生物女博士,想想就覺得情況不容樂觀),多了很多獨處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及機會,也是讀書最多的兩年,有幾本改變我世界觀的書推薦(也是我能想到插卡片的地方)。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完整圖文版) (開放歷史系列)亞馬遜去購買《人類簡史》另一個方式看人與自己、與社會、與國家的關係。百科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這是一本講述量子論故事的書,以量子論的發展為主線又牽扯出物理方面的八卦趣聞軼事和一些當今頗為流行的理論概念,知識點也多集中在高中理化知識方面,整體行文白話通俗不高冷,作為一本培養物理學特別是量子力學興趣的科普入門讀物還是不錯的。值0點評0原創0好價1查看詳情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2015年全新修訂版)亞馬遜去購買西方哲學簡史亞馬遜去購買 《上帝擲骰子嗎》《哲學家都幹了什麼》《西方哲學簡史》推薦給理工科(第一本為非物理系)的同學,我是典型理工科思維吧,看完發現自己機械論、決定論的想法頗為危險,對科學的絕對信任似乎也有待考慮。自私的基因(20世紀經典著作)(精編圖文版)亞馬遜去購買 《自私的基因》推薦給所有非生物相關專業同學。當然生物專業同學也可以讀,只是我覺得書中的想法對生物狗應該是常識,但是對於非生物專業的同學,應該也是看人類、生命的新方式。科普袖珍館:生命是什麼亞馬遜去購買《生命是什麼》推薦給生物相關專業同學。主要就是來膜拜一下大神,這是一本薛定諤(對,就那個喵~)寫於DNA結構未發現年代的小書,估計非生物專業同學體會不到那種五體投地之感。任何一本本專業經典原版教材,生物專業那就推薦《Gene》和《Biochemistry》吧。只要能啃下一本,專業素養和英語能力都是質變。碩士階段不知道會不會正準備第一次離開祖國甚至第一次離開家鄉的朋友看到這裡。拿到簽證、訂好機票,等待離開的心情我還依稀記得。這段時間你能做的,就是,吃!吃!吃!吃!吃!聽我的,這是本文最靠譜的建議玩笑歸玩笑,行李準備不能少。你可以攜帶的是23kg*2的託運行李,和一份隨身行李(購買學生票,第一次出行憑錄取通知),隨身行李就不要拖登機箱了,背個能裝點的電腦包。必帶的文件、電腦、電子用品什麼的放在隨身行李里,另外可以帶兩隻便宜的筆、一些零錢(另外建議搜羅一些歐元硬幣、飛機場那種推車可能要插硬幣、並不容易不必強求)。護照包還是必要的,安檢過關的時候容易手忙腳亂丟東西,挑個自己覺得好看的就行。U盤可以帶兩個,各種充電線帶兩條質量好的,國內便宜比較多。裝換插頭別忘了多帶幾個。託運的行李裡面,重要的東西就是四季衣物和食物。衣服總之挑喜歡的帶。夏天衣服可以少帶一些,一來穿到的時間比較少、二來也很便宜。內衣、襪子什麼的可以多帶一些,也不用太誇張,買得到、也不太貴。強烈建議多帶一些乾貨,香菇木耳這類輕而且放的久的東西。作為一個對吃要求很低的人,還是最不能接受這邊的飲食,有時候只能拌個木耳、燉個香菇雞湯聊解鄉愁。另外還有帶家鄉味道的調味料、醬料什麼的,絕對值的!(我真的不是吃貨。。。 )至於機票,直飛、轉機都可以。轉機時間稍微留長一點,至少3個小時吧,畢竟第一次、出現什麼情況容易懵圈。另外到達時間最好是周一到周五、不得已周六也行、不要是周日和法定假日,因為商店各種不開門,倒不至於餓死,但真的不方便。如果是第一次長時間飛行的小夥伴,做好心理準備、真的很累。帶好U型枕、耳塞或者降噪耳機、拖鞋、保濕的面霜護手霜,這是我覺得真心需要的東西。(什麼你買的頭等艙?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唯一會讓人緊張的是入關的環節。就是下了飛機,進入德國境內的最後一關。入境檢查你的護照、簽證,第一次入境好像需要出示錄取通知和保險,記得隨身帶。檢察官會問你一些基本的問題,如實回答就好,沒聽清就再問一下,德語不夠好可以用英語。當然有時候啥也不問就放行(比如一大早6點的到達)。摘錄一段兩年前的日記共勉,部分信息就不透露咯。而今天已經是我抵達德國的第二天了。這半個月還是波瀾不驚的過了,期間**來找我玩了一次,然後就是吃吃喝喝睡睡了,日子過得很舒服。8月6號,也是就前天了,是啟程的日子。上午坐高鐵到上海,姨媽帶我們坐捷運直接去了機場。改簽了5點的飛機,事實證明非常明智,因為到差不多7:10才起飛,要是坐7:40的搞不好就要誤機了。夜裡從香港飛法蘭克福,還挺順利,就是坐得小腿都浮腫了。早上6:30到的法蘭克福,入關很順利,沒出現擔心的事,找火車站找了半天,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定的車票火車晚點了,德鐵那位畫著眼線的,額,小哥給我換了提前的、直達的ICE車,還是很幸福的,然後還莫名其妙的在一等車廂坐了一道。但是不會德語,還是很麻煩的。然後到***就比較順利啦,找到了住的地方,還是很不錯的。要安定下來,還有一些東西要買,還有些事情要辦。今天是周六,很多事辦不了,只能去超市買點東西什麼的。明天準備去河邊走走,看看風景。周一要做的事就多了,去DB存錢、問語言班、去O2銷卡。今天就準備吃pizza了,明天吃意麵吧,還的去買點西紅柿和肉。早上很早醒了,打了會遊戲,感覺很不好,內疚的感覺。現在真的是自己一個人了,所有的事情要自己對自己負責,這是竟然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感受,內心不夠強大是真的,目標不夠明確也是真的,有太多東西要去想明白了。現在,所有時間是自己的,所有決定是自己的,所有後果與責任也是自己的。我嚮往的目標堅定,行動自主的生活就在眼前,有沒有勇氣去實現是最後的一道坎,想要做的時很多,總要一個一個實現。第一段異國生活來到異國他鄉、頭等大事就是找到安頓的地方。學校宿舍是最省心的選擇。學校宿舍應該在申請學校的的同時就開始申請(對的,一般在收到offer之間就可以申請,入住前證明自己收到offer就可以),越早申請越有可能拿到宿舍。如果沒有,就需要自己聯繫私房,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人還在國內就直接定私房,因為自己沒看過房子不知道真實情況、而且騙子的事件也常有聽說。我的建議是找到當地的華人群(應該是用微信比較多),暑期短租(zwischen)學生宿舍的學生比較多,學生宿舍安全性比較高,稍微早一點去當地、親自找房子也要方便一些,當然華人之間尋找下一位租戶(nach)的也比較方便。實在沒有辦法只能住一段時間民宿或者青旅了,這是萬不得已的方式。第一站超市,買一兩天的食物,最好是不用開火的。第二站IKEA,鍋碗瓢盆,衣架被子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然後就是各種跑各種事務的階段了。包括但不限於,激活保險、去學校註冊、拿到租房合同去外管局上戶口、去銀行開戶拿卡、辦電話卡等等 ,另外這些辦好,要在三個月內去換長期簽證。當然這些事務可以求助當地的朋友,有的學校的international office也會協助的。其實進入生活的節奏挺自然的,大概一周的時間就輕車熟路了。有一些剛來容易懵的事情,比如垃圾分類、各種瓶瓶罐罐有沒有押金、各種電器的使用(見過租的房子有洗碗機但沒人會用的 ),還是要慢慢來,問問德國人、問問同學就會了。還有就德語鍵盤的問題,大概關於德語鍵盤就能寫一篇吐糟加一篇攻略(來自一個在學校的電腦上碼完論文後就再拼不對enzyme的生物狗 ),簡單說幾點,省你幾分鐘或者好幾個月的懵逼狀況。單個鍵中右下角的東西,按右Alt(Alt Gr)打出(講真第一次用德語鍵盤就能打出@的同學的真的是骨骼驚奇 )。各種快捷鍵可能根據程序不同變化,撤銷操作可能是Ctrl+Z(超遠)或者+Y(詭異),然後MS World里一些快捷鍵比如加粗斜體什麼的要用到三個鍵(詭異+超不爽)。至於文化上的差異帶來的衝擊、帶來的不理解,我覺得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評價標準。因為西方文化里不判斷(don't judge)的觀念根深蒂固,只要你有正當的理由,就會被理解和認同。舉個例子,有一次同學好奇我這老大不小了為何留學來自父母的資助,我就告訴他們這是人的觀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得到的資助將來也必會資助我的小孩(it's like a loan from my parents and i will pay back to my child.)同學聽了表示贊同,甚至同意這可能是更好的資源分配方式。還有一點無法避免的話題,歧視。沒什麼可迴避的,或多或少會有,或多或少會遇到。不要糾結不用玻璃心,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在心裡憤懣好久,後來發現了,越是底層、沒有能力的人,越是需要狹隘的民族優越感填補自己的無能感,何嘗需要和這種人置氣。個人感覺歧視問題在原東德眼多一些,僅個人感受。不過有一點提醒下各位,好多同學來了德國是一邊抱怨各種東西不好吃一邊重十斤(然而我是一斤沒重,哈哈哈若說歐洲留學和英美澳最大區別就是不收學費(廢話~),那就意味著高等教育非產業化,你享受的教育不是商品,你學習是權利但老師教你不是義務。舉個例子,在德國大學里,點名?不存在的。期末考試(筆試、口試、做演講、交小論文,不定項選擇)過就是過,不過就重考。就是我們實驗小課,就3、4個人一組,有人缺席,沒有人會問的,差了一個整實驗,這門課沒有成績了。當我聽說澳洲留學的小夥伴每節課有錄像的時候我是震驚的,不過也是,錢沒白花第一個學期的語言壓力、學習壓力和自己一個人異國生活的改變很容易壓垮一個人,沒有辦法適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因為學校課程的設置和自身經歷,我這一段過得比較平和,只能泛泛談些建議。第一要掃清語言障礙,不是說你的外語水平要多好多好,能達到上課聽得懂、可以和教授同學比較流暢交流的水平就可以。當然這並不容易,非常不容易。首先各個專業的專業辭彙(生物狗醫學狗抱緊我 ),英文授課的各種奇特口音,德語授課德福1.5倍速。沒有什麼好辦法,就是上課拚命聽,集中全部注意力聽,剛開始的時候,竭盡全力聽的話可以聽懂60~80%,然而一天下來整個人累到虛脫(想想連聽4小時雅思聽力的感受)。我覺得聽力最大的水平差距不是聽不聽得懂,而是費多大勁能聽懂。保持雅思考試的方式,不出一個月,整個人都會崩潰的。好在聽著聽著就熟悉了,專業辭彙下了功夫就記住了,上課能用正常的注意力進行一整天了。加快這一過程的方法應該就是下功夫背好專業辭彙,大量聽材料磨耳朵。肉身出了牆、尋找完美磨耳朵的材料太容易了。第二個挑戰是保持自律、保持動力(Motivation)。這個可能因人而異,但是真的也很不容易。獨自居住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沒有父母師長的監督,若是偏宅一點一周宿舍門不出都有可能(就是在下 )。這一點上我做得還不好、但是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推薦幾個某不存在視頻網站上的channel,我認為是極好的生產力、自我管理相關的,而且視頻英文標準也是磨耳朵的材料:Thomas Frank,綜合學習類;TheStriveToFit,醫學生小姐姐,自我管理;Simon Clark,大氣物理博士小哥哥,學習相關生活分享;還有各種名校牛人的Vlog,可以一邊膜拜一邊鞭笞自己。不過有一點提醒一下,就是在某一個階段或者時間點,你會覺得你們同學都超強超厲害,好像什麼都懂,自己無地自容。但是,這很有可能是文化差異、教育方式導致的假象。他們真的什麼都敢說,過上一段時間,你就能區分誰是真大神,誰是蜜汁自信了。那自信,真的是迷得不行,無力吐槽 。還有就是外國人數學差,真的差,數學相關專業不知道,其他專業就自信在cv上寫數學能力優秀吧,畢竟一些故事講出來說是段子都沒人信(見過花5分鐘找計算器按10*1000的嗎 )。因人而異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要面對,比如文化差異引起的疏離感,社交壓力下的孤獨感,任何一點都可能打倒一個人。如果真的感覺自己心理很壓抑、有過不去的坎,請務必求助心理醫生,學校會提供相關的幫助的。博士階段說是博士階段,其實我才剛剛簽下合同,還沒有正式開始工作,所以這部分是一些概況和申請流程。我其實在要不要讀博這件事上猶豫了很久,好在自己想清楚了真愛,而且自己也沒有什麼生活上的憂慮(生活要求低,而且自己也有別的一技之長),於是安安心心在象牙塔里再待幾年。想清楚這一點也是蠻重要的吧。德國的博士基本上是有資金支持(funding)的,來源可能是(半職及以上)工作合同、導師(機構)提供的獎學金、德國提供的獎學金(DAAD等)、提供的獎學金(主要是CSC)。博士生每個月到手1~2k的工資(生物平均應該少於1.5k),基本上可以保證生活。我的感受應該是拿到工作合同最好了,因為需要交稅,所以有一些福利享受,並且每年漲工資。其次是來自老闆的資金,這樣老闆需要為你負責,自然會上心一些。至於其他方面的獎學金,可能偏少一些不說,只要你沒有表現出不錯的潛力,很有可能被放養,老闆拿你當個不要錢的勞動力也不用心指導 。但學生CSC的申請難度會比較低一些。申請德國博士的要求是必須要碩士及同等資歷學歷的。國內大學部畢業,很優秀的同學可以直接申請美國的博士,德國就不行啦。德國的博士招生,我覺得應該可以分為兩類,一個就是所謂的項目培養博士(structured PhD program),這種一般依託於一個研究所院(graduate school);另一種就是老闆直接招人。這兩種申請到面試都很不一樣,好在都經歷了一次,下面分開講一下。項目博士這個中文是我自己取的,就那個意思,可能不準確。這種博士一般是大學的研究所院、或者大型機構(如馬普所)組織的,每年有明確的招生計劃、有明確的招生條件,並且統一面試。這也是網上可以搜到的公開招生的絕大部分信息。一般機構、大學每年招生兩次。對於這種博士的申請,就是看好自己符合要求(一般是專業背景比較契合、部分有碩士成績要求2.0~2.5)就可以申請了。需不需要自己聯繫導師會講清楚的,但我的建議是只要不是明確說不允許提前聯繫導師的就給有意向的導師發郵件,聊一聊課題說自己感興趣這樣,沒有壞處的。至於面試,是統一的面試,一般淘汰比率50%,就是有兩倍名額的候選者。面試包括自己的科研經歷展示,以及和各個老闆的單獨談話。展示會有一個委員會打分,達到最低分即可;決定你是否被錄用的是老闆。這個流程在我參加的一個項目面試,和碩士畢設實驗室都是這樣的,但不排除變化的可能,估計大同小異。直接招生這種招生是老闆有自己的funding,來源不定,但老闆有絕對話語權。這種招生就是直接和老闆交流,發cv科研經歷什麼的,老闆覺得你不錯,就邀請你來實驗室看看,其實就是面試(不在德國會通過Skype視頻面試)。我去的那一次經歷是,還是先科研項目的PPT展示,然後帶著參觀了下實驗室、機構,然後和老闆討論可能的研究項目,然後和實驗室的人都聊一聊,待了一整天。如果順利,老闆就拍板了。這兩種招生渠道非常不同,然而博士期間是沒有區別的,同樣的苦逼。老闆是怎樣的人才是真正影響你接下來3、4、5、6、7、8年 生活的主要因素。而老闆種類,極端分為兩種吧。一種是大老闆、一種是小老闆。額,不是笑話 。大老闆是指那種,年紀比較大了,有不錯的科研成就,安心養老的教授。一般這種教授的組大人多不差錢,但是博士生能收到直接指導的機會少,自力更生,適合對自己能力非常自信只需平台的學霸或者只求開心混個學位的學渣渣。小老闆指成立自己實驗室不久,科研圈內還沒太大名氣的小PI,這樣的老闆極需要文章證明自己保住自己的地位,也就勤勉一些,而且一般實驗室人也不多,獲得指導的機會也就多一些。這樣的老闆,只需要視老闆的push程度準備好自己的抗壓能力就可以了。寫在最後畢業了比較閑一點,這篇文章拖拖拉拉寫了一個月,竟有8k字,還是先感謝各位的閱讀。雖然寫了不少,但其實很多事情沒有展開了寫,好在各個小項各種攻略也容易查到,若是有具體問題,我也盡量解答。個人時間精力有限,閱歷不足,有什麼錯誤的地方,還請指正。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