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10 年前,喬布斯和比爾·蓋茨曾進行過一場對談,亦敵亦友的兩位科技界大腕在這場對談里惺惺相惜,最終誕生了一套著名的表情包: 而一手組織並見證了這場大會的主辦人,正是科技圈最有名的記者——沃爾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人稱「莫博士」。4 月份,莫博士正式對外宣布,將於6 月份退休,這位年過70 的長者,曾是喬布斯在世時最尊敬的記者。今天,極客君就和大家聊聊莫博士傳奇的記者生涯!▲ 莫博士 40歲沉迷電腦轉型科技記者1947 年3 月27 日,莫博士出生於羅德島州,大學部畢業於布蘭戴斯大學,主修新聞學,大學畢業后,莫博士又到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攻讀新聞學碩士。從少年開始,莫博士就對新聞很感興趣。甚至在假期中,他也不忘為當地報紙寫犯罪也政治的新聞。1970 年開始擔任《華爾街日報》的編輯與記者,主要報道國際與國內新聞。▲ 1987年美國股市大崩 在20 世紀80 年代里根就任美國總統之後,以減稅和放鬆政府管製作為「里根經濟學」的核心理念。但在里根經濟改革初期,經濟數據並不樂觀,呈現出低增長高通脹的滯脹特徵。期間莫博士報道了有關美國股市崩盤的消息,用有力的數據和觀點說明當時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太過草率。貝克對此非常生氣,甚至對他發出了長達三個月的採訪禁令。有趣的是,當貝克當上老布希的總統的國務卿后,莫博士卻搖身一變成為了《華爾街日報》的外事線記者,貼身採訪貝克,並隨著貝克走南闖北,經歷過海灣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正因為如此,莫博士和貝克冰釋前嫌,甚至成為了朋友。▲詹姆斯·貝克 但是,一台電腦讓莫博士決定轉型為科技記者。當1981 年莫博士購買了自己的第一台電腦Timex Sinclair 之後,對這個產品熱愛有加,每天花費大量事件去搗鼓這些玩意兒。他發現當時的科技報道晦澀難懂,各種專業名詞使普通消費者根本難以很好地去了解產品。加上對於科技的痴迷,促使莫博士決定轉型成為一名科技記者。他認為人們需要一些更為通俗易懂的科技建議。▲Timex Sinclair 1000 後來他在《華爾街日報》中開設的個人專欄《個人技術》(Personal Technology)開篇之語就是這樣跟讀者對話:(((0)))決定轉型的他並沒有得到朋友的支持,連詹姆斯·貝克都表示無法理解:(((1)))一句話就能左右蘋果股價沒有人認識轉型科技記者的莫博士。他回憶起第一次見蓋茨時,蓋茨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是從哪來的?」選擇在四十歲的時候轉型,無論對誰來說都需要極大的勇氣。但莫博士憑藉著在《華爾街日報》開設的專欄和淵博的知識儲備,從消費者角度出發,親自試用了最新產品,通過實踐經驗來支撐文章內容。每周兩篇的專欄,一篇深度評測,一篇幽默回答讀者的問題,莫博士對科技世界的平民化追求為他贏得了許多擁躉。▲《華爾街日報》 莫博士的影響力有多大?他一句話就可以左右科技公司的股價!2000 年,在他評價蘋果電腦Cube 時表示:「這是我用過最出色的個人電腦」。此話一出,蘋果股價在第二天就暴漲了10%。2002 年,因為莫博士在專欄中對XM 衛星電台出售的特製無線電收發裝置進行了批評,認為這個玩意又貴又難用!專欄一出,當天上午XM公司的股價就下降了8.5%,XM衛星電台的總裁休·帕尼羅甚至因為這件事氣急敗壞地當面指責莫博士。可莫博士只回了一句:(((2)))幾個月後,XM 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無線電接收裝置,不僅價格低了,性能也大大改善。▲XM衛星電台 《個人技術》專欄受到觀眾的支持讓莫博士對科技報道更加富有激情。2003 年,他決定與《華爾街日報》的另一位執行編輯卡拉·斯威舍決定組織舉辦一場叫做AllThingsD 的會議,莫博士擔任主持人。受邀的第一個嘉賓不是別人,正是重返蘋果后,創造出了iPod 的蘋果公司CEO 喬布斯。大會當時限制參與人數大約只有500 人左右,卻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很大反響。在那個年代,科技CEO 甚至很少會在這種訪談場合直接面對觀眾。喬布斯也十分認可這場大會的作用,持續參加了後來的D2、D3、D5、D8 會議。▲喬布斯在All Things D會議上受訪 說到最有名的一次AllThingsD 大會,就不得不提一下開篇說到的那場喬布斯和蓋茨的世紀對話了。據莫博士回憶,當他問起喬布斯對「iTunes 服務已被安裝到數億台Windows PC 機上」的看法時,喬布斯竟口無遮攔地說道:「這就好比給在地獄接受大火煎熬的人遞上一杯冰水一樣」。蓋茨在到達會場后聽到了喬布斯這一個說法,甚至打算拒絕與喬布斯同台。好在莫博士和他的同事卡拉·斯威舍極力勸說蓋茨與喬布斯同台亮相接受採訪,才不至於讓這場重頭戲付諸東流。▲比爾·蓋茨 蓋茨在會議開始前甚至打趣地對喬布斯說:「我就是那個來自地獄的代表了」。喬布斯不說話,默默地給蓋茨遞了瓶冰水。因為這樣,莫博士甚至戲稱這是一場「地獄冰火」之間的對話。不單單喬布斯和蓋茨,許多科技大咖都因參加過AllThingsD 而感到驕傲,包括蘋果現任的CEO 庫克和前摩托羅拉CEO Dennis Woodside 等等。▲會議上的庫克 到後來,莫博士的個人專欄甚至成為了《華爾街日報》的招牌,當時《華爾街日報》的執行總編斯泰格為了不讓莫博士被挖角,甚至親自到母公司道·瓊斯CEO 彼得·康恩處請求康恩給予莫斯伯格跟時代方面提供的同等待遇。據稱,莫博士是《華爾街日報》薪酬最高的記者,年薪50 萬美元。2013 年,由於未能與道瓊斯公司達成協議,無法繼續管理AllThingsDigital 網站及每年舉辦的AllThingsDigital 大會,莫博士決定離開供職逾20 年的《華爾街日報》。但莫博士對科技的熱愛並沒有因此消減,反而更加強烈——於是,他創辦了科技網站re/code,主打快速準確的新聞爆料。▲ Re/code主頁 Geek君有話說面對權威毫不示弱,即使再多贈禮也不能讓莫博士抬手寫任何他認為沒有價值的報道。甚至連傲嬌的喬布斯也能被莫博士勸服,放棄使用在AllThingsD 大會上使用幻燈片。「人格獨立,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新技術新產品為導向」是人們總結出莫博士成功的原因。更令人佩服的是,超過40 歲的他選擇轉型時依然果斷,甚至有些瘋狂。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