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為應對金融科技的衝擊和挑戰,銀行必須從平台、數據、金融三方面入手,實現運營集中、系統整合、信息共享、數據挖掘,變身為新型數據化銀行。(當前全球銀行業的發展面臨著經濟周期、行業周期和科技周期三個周期疊加的影響,正處於一個再平衡、再定位、再整合的新拐點。圖/CFP)姜建清/文全球化與技術創新是幾十年來全球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兩大推動力。尤其近年來,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催生了以技術鏈接、資本鏈接、人才鏈接和信息鏈接為核心的全球化鏈接新模式。無物可孤存,萬物皆有聯。全球金融業隨之朝著更複雜、更融合的方向發展,進入了高度互聯的新時代,開啟了大變革、大轉型的新征程。多周期疊加下的挑戰與格局當前全球銀行業的發展面臨著經濟周期、行業周期和科技周期三個周期疊加的影響,正處於一個再平衡、再定位、再整合的新拐點。一是經濟周期的影響。發源於十年前的全球經濟危機,其深層次影響尚未根除,總體上看全球經濟依然處在長期低速發展狀態,具體表現為「五低四高」。所謂「五低」:一是低增長。2008年-2016年世界經濟年均增長3.1%,遠低於1980年-2007年3.6%的平均增速。二是低利率。主要發達經濟體保持歷史最低的利率水平,全球量化寬鬆的整體格局還在延續,負面作用逐漸凸顯,退出導致衰退的風險難以預判。三是低通脹。寬貨幣、低利率下依然低通脹。2016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通脹水平有所回升,再通脹擔憂上升。四是低就業。2016年全球失業率為5.8%,失業總人數2億左右,發達經濟體失業人數佔全球失業總數約四分之一,國家之間就業情況分化明顯。五是低貿易流動性。國際貿易年均增速趨降,2012年以來連年低於3%,貿易增長疲軟成為常態。國際貿易增速低於全球GDP增速,貿易的GDP創造效應大大下降,甚至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拖累。所謂「四高」:一是高政治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英國「脫歐」、歐洲主要國家大選、美國川普新政等都會給現有政策走向帶來變數,投資環境日趨不確定,貿易和投資貿易保護主義思潮抬頭。二是高地緣政治風險。地緣政治動蕩起伏,政經風險雙升,國際經濟金融運行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三是高公共債務水平。為應對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衰退,這一輪各國更多依賴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加槓桿的結果導致了公共債務危機的惡化,這是一個長期趨勢,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扭轉,對未來全球治理模式、各國政治過程和社會福利制度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四是高金融市場波動性。突發事件、政策取向引致的「黑天鵝事件」更加備受關注,世界經濟環境愈加不明朗和不確定,經濟增長可能反覆上下波動,未來預期與前景更加難以預料,市場風險險惡程度進一步加大,尤其是輿論引導的預期心理期待加大。二是銀行業周期的影響。銀行業是順周期產業,金融危機后全球銀行業發展速度顯著放緩。2000年以來到金融危機前,全球銀行業經歷了資產規模快速增長的階段。2007年底全球1000家大銀行總資產比2000年底增長146%,其中2003年、2007年資產年增長率高達20%左右。隨後幾年內,國際銀行業為危機前的盲目擴張付出了沉重代價。1000家銀行總資產經歷2009年的負增長(-0.9%)和2010年-2012年三年5%左右的低增長后,2013年至2016年增長率依然在零增長和負增長區域徘徊。相比銀行業2015年和2016年總資產分別增長15.7%和15.8%(餘額226.3萬億元人民幣),呈現巨大差異性。截至2014年末,四大國有控股銀行貸款餘額均已超過花旗、滙豐、摩根大通等國際銀行業大型機構。當前全球銀行業將進入新的發展周期。首先是盈利增長「低速期」。危機爆發后全球銀行業利潤從斷崖式下跌到緩慢回升。從本世紀初到金融危機前,全球1000家大銀行稅前利潤增速雖有波動,但總體上實現了快速增長。危機爆發后,2008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稅前利潤暴跌85.3%。到2013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稅前利潤總和才超過危機前最高水平。2015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稅前利潤再次出現負增長(-1.8%)。銀行業在改制上市紅利期后,四五年內,從20%以上的年平均盈利增長,下降至10%以上,繼而下降至個位數;ROE從高峰期的25%左右已經降至目前的15%左右。當前,經濟持續疲軟和企業經營困難導致銀行業資產質量下行,風險成本增加;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利差收窄,凈利息收益率下降,面臨資產風險和財務風險的雙重衝擊。今後幾年銀行業盈利率會逐步降至正常年份全球銀行業的平均盈利率(12%)甚至以下,高成本的中小商業銀行的財務壓力會逐步顯現。若同時信貸風險和市場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風險處置能力又下降,一些銀行可能會遭遇危機。其次是國際金融監管「緊周期」。金融危機的教訓讓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監管當局對其現有監管體系進行反思,對金融監管體系實施「亡羊補牢」式變革,旨在改善金融體系的透明性和增強金融機構的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限制大金融機構的投機性交易,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設立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和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簡稱「TLAC規則」),確保銀行在壓力情景下具有充足的流動性。當前的全球性金融監管改革將進一步強化銀行的合規經營,限制銀行高風險偏好,約束銀行業務創新,對國際銀行業原有經營模式帶來巨大衝擊。第三是結構調整與經營轉型「陣痛期」。為應對危機,不少國際大型銀行開始對業務結構、機構與人員進行布局調整,收縮高槓桿業務和低盈利板塊,降低信貸資產總額,專註於銀行核心業務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領域;改善資產流動性,降低資本佔用,增加風險抵禦能力,為搶佔未來復甦中的金融市場先機積蓄能量。不少國際金融機構還減員撤點,以滿足資本需求、維繫盈利能力。可以說,全球銀行業的未來發展還處於一個「迷茫期」,新的戰略、經營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正在探索,尚未形成。銀行業在經歷了改制上市后「黃金十年」的快速發展期后,各項經營指標位列全球銀行業的領先地位,但同樣遇到發展瓶頸和亟須解決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銀行業的主要問題是面臨著實體經濟高槓桿和銀行高槓桿並存的局面。全球銀行業所處經營環境日趨高槓桿化。世界主要經濟體政府負債總額佔GDP的比重,除德國外,其他主要發達國家自2000年以來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美國從2001年的53.0%上升至2015年末的105.8%,日本目前已經接近250%。金融危機后新興市場企業負債水平持續上升。當前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心正圍繞「去槓桿」展開,但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及資產負債表「縮表」的後續效應能否承受,又引起普遍擔憂。目前企業槓桿率過高問題較為突出,上升較快,已明顯高於發達經濟體(經合組織成員國非金融企業部門平均負債率為90%),是現階段經濟去槓桿的問題所在。由於是銀行主導型的金融體制,在去槓桿的過程,是一把鑰匙開兩把鎖。企業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的金融表現為銀行業要去槓桿。不僅銀行面對巨大壓力,近年來銀行業之外的金融槓桿上升很快,透明度還較低。平衡好去槓桿和穩經濟的關係是難點。三是科技周期的影響。銀行業還面臨數據信息技術變革的新周期。以雲計算、互聯網、移動化、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金融科技風起雲湧,金融科技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等技術優勢並構築場景,對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甚至中介功能提出了全面挑戰。20年前的互聯網金融主要體現為互聯網對金融功能的沿襲,通過技術改造把銀行業務搬到網上,把「磚頭」變成「滑鼠」,並沒有創造出新型的金融形態。而今天的金融科技則是藉助信息技術優勢,從商品流掌握到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再延伸至銀行支付、融資等核心業務領域,打破了傳統的金融行業界限和競爭格局。這已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或替代,而會對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甚至中介功能形成全面衝擊。社會對銀行的傳統認識有所改變,銀行原有的規模、地域、網點等優勢正在減弱,銀行市場正在分化和快速演進,傳統的銀客關係正受到巨大衝擊。消費者較大程度地掌握了信息的主動權,他們主動地尋找自己想要的產品和服務,不那麼忠誠自己的開戶銀行,也不一定聽從銀行銷售的引導,有些客戶掌握的信息甚至不比銀行銷售人員少。新的金融市場格局正處於大變革、大整合、大演化的階段。思維方式固化、習慣路徑依賴、不適應數據信息時代生存環境的金融機構將成為競爭的失利者。1.金融科技的衝擊和挑戰主要表現在支付、融資、財富管理和數據信息四個領域支付市場競爭是競爭的前哨戰場。目前數字化貨幣替代現金功能在加速,第三方支付通過場景構建,遠程移動支付和手機掃碼等近場支付成為爭奪銀行支付職能進程的重要方式。2016年移動支付總量超過38萬億元,是美國市場體量的五倍。目前在支付領域銀行業與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是勢均力敵,兩者在支付市場的金額之比是520∶26,筆數之比是365∶440,並呈現相互滲透的趨勢。銀行在需要較高信任、信用的大額支付市場佔優,正向低信任、信用需求的個人小額支付市場進軍。互聯網金融企業則反之,在個人小額移動支付方面已經佔優,而且個人小額支付不僅在線上,在線下也越來越習慣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目前雙方競爭還在延續,銀行業的問題是對支付作為基礎業務的認識要提高,要確立互聯網思維方式,改變在新型場景構建上的滯后局面,更好地平衡支付安全和效率便利兩者關係。支付本質上是金融業務,支付的過程也伴隨著信用過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軟肋是缺乏金融信任,並早期在缺少監管的寬鬆環境下成長,對逐步收嚴變緊的金融監管準備不足。融資市場是競爭的決勝戰場。當代銀行理論將銀行的職能定位於提供支付、資產轉化、風險管理和信息處理及監督借款人。其中核心的功能是資產轉化。銀行在融資領域佔上風,在兩者有交集的小微企業融資領域:2015年末,五家大銀行小微企業融資餘額6.02萬億元,股份制商業銀行融資餘額3.82萬億元,城市、農村商業銀行和信用社融資餘額7.7萬億元,其他非銀行機構包括互聯網金融信貸餘額佔比很低。當前,互聯網金融企業仍未過好風控這一關,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存在信任短缺和風控軟肋。一些不自律的企業還敗壞了互聯網金融行業風氣,導致行業信譽受損。無論是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是商業銀行,雖然創新路徑會有不同,但最終將殊途同歸,在信用風險控制兩端隔牆相望,誰能最大限度地服務客戶,並能最終控制風險,誰才是最後的成功者。財富管理領域是未來的藍海。支付交易是切入點,互聯網金融企業逐步將支付賬戶與理財賬戶結合,推出基金買賣、收單匯兌、保險銷售、繳費服務等業務,進入交易撮合、支付代理、資產管理等金融領域,走向了綜合金融業務服務商,對商業銀行基礎性存款的分流和理財業務壓力越來越大。較為典型的如餘額寶,自2013年6月上線以來,截至2017年1月,餘額寶用戶數已超3億,資金規模突破8000億元,成為全球用戶數最多的單隻基金。互聯網金融產品將「支付交易」與「資產增值」相結合,實現了分散、零星資金的「萬涓成海」;相比而言,傳統金融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體制機制及創新活力的不足。未來,智能理財將是競爭的重點市場,很多信息透明和標準化的理財產品適合於線上作業,以後銀行櫃員可能只處理那些複雜的理財業務。因此,未來誰能真正以客戶為中心,搶佔先機,贏得客戶的信任,誰就能率先建立優勢,進而形成強大的財富管理品牌。更深層次的數據信息資源爭奪戰剛剛開始。商業機會就源自信息不對稱,誰能夠最大限度地掌控和利用信息資源,誰將成為商業的強者。互聯網金融企業控制電商平台,運用金融科技,依靠場景掌握了用戶的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而延伸至支付、融資等金融服務領域,最終成為信息服務提供商。客戶的網上搜索、在線溝通、支付交易等行為,註冊信息、交易信譽、社交關係及習慣偏好等數據被互聯網企業獲取,構成支付閉環,逐步形成對客戶信息的部分優勢。但相比銀行,目前電商平台的數據仍存在較大局限性,更偏重於場景交易和社交信息,客戶黏性不強,挖掘成本較高,缺乏商戶在金融活動、項目發展、銷售上下游、專業諮詢、投資銀行及國際化等方面的專業信息。銀行雖有數據信息的歷史積累和先行優勢,但若不重視數據化建設,不補缺數據信息短板,缺少對客戶行為、資金動態、市場及交易動態信息數據的把握,也會形成信息數據「碎片化」,坐享海量信息同時患上信息數據「貧血症」。2.去金融中介化的分析從歷史的演變看,人類社會所有的行業都在變化之中。相比農業和手工業,金融中介行業不是最古老的。任何行業都會有替代者,銀行業也不例外。幾千年來,尤其最近幾十年來銀行業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客觀上商業銀行在所有金融機構中的總資產佔比在下降。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證券市場包括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基金及商業票據發展迅速,從資產和負債兩方面擠壓銀行,造成歐美銀行業數量大幅減少或破產,這一變化促進了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和收購兼并,之後銀行體系又趨於穩定。21世紀前十年間的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市場遭受重大打擊。歐美大型銀行通過併購進一步集中化,經營處在相對穩定期,作為社會中介的地位沒有多少變化。(圖/CFP)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化發展、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蓬勃興起,對銀行業發展前景的擔憂是去中介化。去銀行中介化一般包括兩個方面——機構去中介化和業務去中介化。兩者的涵義相同,是從不同角度對支付、融資及其他金融活動繞開、脫離銀行中介,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或者通過非銀行或者跨界機構和平台從事業務,替代銀行功能。銀行脫媒是去銀行中介化的另一種說法,指在支付、負債、資產、渠道等方面「去銀行化」。技術革命有利於減少信息成本和降低信息不對稱,但對中介服務的需求並未減少,相反中介變得更加重要。未來中介機構或場所可能變化,中介服務模式和手段可能變化,但中介功能是不變的。未來「銀行不再是一個場所,而是一種服務需要」,唯有堅持創新的銀行,才不會因替代者的興起而消失。加快創新實現轉型1.鞏固和提升銀行長期積累形成的三大優勢在漫長的演變發展過程中,銀行至今仍作為社會信用中介而生生不息,其中的奧秘在於歷史演變中形成並不斷完善的三大優勢,即信息優勢、信用優勢、資產轉化和風險控制能力優勢。但三大優勢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鞏固和發展已有的三大優勢。一是鞏固和發展長期積累形成的信用優勢。銀行經歷了長期積累與完善,形成了以社會廣泛信任為基礎、以經營信用為主要業務的專業中介模式,建立起安全可靠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這一體系主要包括持續進化的風險管理工具庫、巨額投資的金融基礎設施和技術、多元專業的人才隊伍儲備,以及豐富的信用風險管理實戰經驗等諸多要素。在全球金融危機后,全球銀行業的聲譽有所下降,要深刻反思,切實遵循行業的穩健、審慎、合規的優良傳統,堅持金融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极參与普惠金融,維護珍愛行業信譽口碑。二是鞏固和發展長期積累形成的信息優勢。銀行在長期承擔信用中介的過程中,積累起了豐富而高質量的歷史信息資源,且其掌握的數據一般是金融、財務、生產和市場類及信用違約等「強數據」,這類數據具有完整性、準確性、結構化和歷史長度等優勢,易於銀行進行低成本的挖掘使用。銀行擅長信息收集、數據分析、模型構建等,具備風險甄別、風險定價、風險監測、風險處置等核心能力。銀行在信息收集分析判斷的基礎上,安全實現資產轉換,減少市場摩擦,促使資金供求匹配和有效配置,這就是融資中介的核心競爭力。在發展家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尤其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各類欺詐風險頻發、道德風險居高不下,信用市場摩擦和交易成本較高。互聯網經濟時代企業經營活動空間更加擴大,跨省市、跨國經營普遍,跨界經營常態,商業對手多變,金融中介多元,導致融資、結算信息碎片化,成為融資風險的高發重要原因。商業銀行要成功實現資產轉化和風險轉移交易,需要掌握比交易對手更充分、有效的信息。三是鞏固和發展銀行資產轉化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的核心優勢。銀行作為中介,在存款人、貸款人之間實現了聚小貸大、積短貸長的轉換,實現資金空間、時間跨越和形態變遷等,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發展。資產轉化過程就是風險管理過程,要減少風險或風險不確定性,有效實現風險規避、消除、轉移或處理,需有風險控制技能、團隊和經驗,需有完備的金融基礎設施,需有信息數據積累和處理分析能力。金融業愈開放、產品體系愈複雜、金融業參與國際金融的範圍愈廣深度愈大,對於專業管理和風險控制的要求就愈高。隨著中小企業融資客戶群體擴大,線下人工信貸作業成本昂貴,制約了業務規模和質量的提升。互聯網時代金融交易的形態有所改變,小微企業融資小額化和高頻化;客戶數量、交易數量多但單筆業務規模小、期限短;融資交易要求速度快、便捷靈活。銀行業要運用新型數據化信貸風險控制方式,提升風險甄別、監測、處置能力,提升成本核算和資產定價能力,持續進行技術和人才投資,以保持資產轉化和風險管理的優勢。2.加快向信息化、數字化銀行方向發展現代金融的發展趨勢是金融和信息科技的結合。金融科技革命引發了貨幣形態從實物貨幣向虛擬貨幣方向發展;銀行概念從支付融資中介向信息中介方向發展;櫃檯服務從人人對話向遠程移動互動方向發展。金融銀行與金融科技有密切互動關係,最近幾十年來所有金融創新的背後都有科技的背景。銀行主動擁抱科技,為了提升核心競爭力,銀行業從來都是科技創新成果的最新嘗試者。當前全球銀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金融服務變得移動化和便捷化成為大勢所趨。客戶金融消費與渠道使用習慣已經發生了變化,銀行不再是客戶要去的地方而變成隨時可得的服務。客戶離店化勢不可擋,到網點來辦理業務的客戶越來越少,銀行業務從線下為主-線上線下結合-線上為主在本世紀的前20年內會完成。去機構、去人工是一個漸進但不可逆轉的趨勢。從國際上看,國外商業銀行機構數量呈現逐步收縮趨勢。20年來,美國銀行業機構從1.4萬多家下降到4000多家。從商業銀行情況來看,移動互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目前電子銀行業務替代率達到90%以上。客戶到銀行櫃檯辦理業務的比例逐年遞減。客戶到銀行辦理業務70%以上是在智能設備上完成的,櫃面人工辦理佔30%以下。隨著客戶年輕化這一趨勢更加明顯。2016年末,工商銀行電子銀行客戶達到6.16億戶,其中網上銀行客戶2.39億戶,融e行移動端客戶2.53億戶,電話銀行客戶1.25億戶;融e聯註冊客戶達到6649萬戶,融e購B2C註冊客戶數5632萬戶、商戶數1.73萬戶;工銀E支付客戶數達1.19億戶。運營的集約化、大數據智能化升級將大幅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極大地提高業務辦理自動化效率。銀行經營模式必須適應新環境,必須進行轉型、進化和創新,從而激發新的生命力。在銀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銀行的過程中,通過業務運營工廠化、集約化,大幅降低了人工參與的工作量。使大量員工從中後台轉移到前台服務和營銷崗位,人力資源存量潛能得到釋放,提升了運營效率和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櫃面服務響應能力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大數據分析和金融科技程序化交易大幅降低了投資銀行傳統交易員和分析師的崗位,遠程移動的線上渠道開始替代實體網點的功能,營業結構功能調整、效能提升,技術創新驅動成為銀行轉型的重要內容。銀行業一貫重視對信息化、數據化建設的投資。從銀行信息化到數據化銀行,不是簡單的數據技術升級和應用範圍擴大,而要在銀行信息化的基礎上,實現信息的「融會貫通」,進而推動銀行經營管理質態發生根本性改變。要實現運營集中、系統整合、信息共享、數據挖掘,數據化銀行建設應從平台、數據、金融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平台。不僅要成為金融服務提供商,還要成為經濟體系中重要的數據服務提供商,通過經濟活動各環節的交易信息、金融信息、物流信息等信息資源的積累,利用大數據處理和數學建模分析,發現市場潛在的金融需求,從而更有針對性地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其次要打造完備的數據基礎。把數據倉庫構建好,包括對各種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將數據作為判斷市場、精準營銷、發現價格、評估風險、配置資源的重要依據,實現數據共享。最後商業銀行要主動融入互聯網的金融變局,吸收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成果,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藉助大數據技術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推出新產品、新服務,延伸服務範圍,有效提高在傳統業務模式下容易被忽視的長尾客戶的服務供給,有效提高客戶的金融服務體驗,促進金融體系運作效率的提升。大數據和智能化在資產管理和風險控制領域的運用是未來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攻堅點。隨著社會經濟活動的廣度和深度發生變化,銀行的風險控制必須提升到新階段。傳統的銀行風控模式依靠人工調查、授信、審批、貸后管理,依靠抵押擔保來緩釋信貸風險,依靠銀行信貸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經驗。而經驗積累需要時間甚至失敗磨礪,成本甚高且耗時過久。大數據是通過模型導入全數據來做交易習慣分析,從超越習慣的異常現象中發現風險。要強化對信息維度、來源的研究分析,細化到行業、區域、個人、對手、產品、交易、時間、內容等。利用政府和中介組織、企業間、商圈的交易詳細數據,結合社會失信、違約、違法數據,解決好數據源的可得、可靠、準確、及時。數據歷史長度越長,準確性越高。依靠數據集成、整合分析方式對信用風險進行監控,建立數據關聯、數據匹配等邏輯性分析模型。通過數據合成,相互佐證,搜集多維數據源對異常交易、異常賬戶、異常習慣進行判斷,依此實現精準授信、精確管理。未來數據真實透明,資金流、物流及信息流清晰可見,信息具歷史長度的企業,會是受銀行歡迎的核心客戶。銀行會區分信息可靠企業和複雜企業,風險越大的行業和企業所需要的信息維度也就越多,確立不同的准入方式,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實現信貸創新,做到准入精準化、審批自動化及風控模型化,更多開發線上自助融資產品,實現對客戶行為需求的把握。建立統一的客戶標籤和客戶畫像,形成全景視圖,推行精準有效營銷,依此建立風險計量體系。確定風險偏好、集中度風險與風險限額,並確定資本合理分佈。未來在融資領域,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會提升資產轉化過程中風險的把控能力,信貸決策也是博弈過程,要超越依靠實踐和失誤積累經驗的傳統做法。通過學習積累勝敗經驗,利用深度神經網路,模擬人腦的機制來判斷、決策信貸;區塊鏈技術會在支付領域發揮作用,提升支付的安全性,推進數字貨幣的運用;VR技術會在信貸現場調查等領域嶄露頭角,非結構化的圖像數據為遠程決策者提供身臨其境的感受;智能投顧會改善資產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的服務;遠程移動互聯技術會導致傳統銀行營業服務模式的顛覆。不少人給互聯網企業貼上了「創新者」、「顛覆者」的標籤,同時認為銀行業是個傳統色彩很濃的行業。實際上,銀行業在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向來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信息化建設最早的實踐者、改革者、推動者。但金融業又是一個講求穩健甚至保守的行業,它的悠久歷史就是對這種文化的褒獎。在金融業,創新與安全性、穩定性同樣重要。化學元素表上傳統金屬都比較穩定,一直以穩定的物理狀態生存於世界。一些新發現的元素曇花一現、轉瞬即逝,那些信奉「以快取勝」的市場失敗者成為了這種新元素。當然,會有新進入者獲得成功,他們持續創新和改進,促使銀行中介業也持續創新和進化。世紀之交,曾有人預言商業銀行將成為21世紀的恐龍,會在金融脫媒和網路技術的雙重擠壓下走向滅亡。可是十多年時間過去了,商業銀行模式不僅沒有沒落,反而進一步確立了在金融業中的主導地位。除了銀行業的不斷變革與調整之外,更重要的還應該歸功於信息技術在銀行經營管理中深入而廣泛的應用,使得銀行創新服務和風險管理模式的重構成為一種可能。大部分金融創新門檻並不高,關鍵在於認識、決心和執行。銀行要鞏固和發展中介功能優勢,須儘快從支付中介、融資中介向信息中介升級。銀行不是高枕無憂的,傳統的經營方式、風控模式和信息數據使用越來越不適應複雜、多樣、多變的經營環境。未來成功銀行一定是數據大行,是數據分析、數據解讀的優秀銀行,從數據中獲得洞察力,攫取價值。數據應用將從分散、被動、輔助的地位,上升為銀行的經營核心和創新來源,成為銀行不可複製的競爭力。未來銀行不是一個場所,但它一定會是不可或缺的服務。雖然世界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痛苦衝擊,但經濟金融領域創新的腳步會因此而加快。全球銀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數據化革命,傳統意義上的銀行漸行漸遠,而一個更富活力與效率的數據化、信息化銀行漸行漸近。對世界銀行業而言,這是一次極富挑戰性的轉身。銀行業應當在這個歷史巨變中擔當先行者,用實踐和努力來探索一條新路。(本文首刊於2017年5月1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