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蘭州4月14日電(記者 崔琳)散落在甘肅嘉峪關新城鎮方圓13平方公里戈壁灘上的1400多座魏晉時期古墓葬群,其地下磚壁畫數量龐大、內容豐富、保存完整,「重現」了1700多年前河西走廊古絲路風貌,素有「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之稱。 「魏晉十六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留下的歷史文獻稀缺。而富饒的甘肅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當時『中原人』的最佳避難所。魏晉墓的出土,為研究河西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融合、生活方式、氣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是後人了解該特殊歷史時期文化的重要載體。」嘉峪關魏晉墓保護研究所接待部負責人盧曉玲介紹,嘉峪關境內的千年魏晉古墓,起初由當地一位放羊老人在1972年通過盜墓洞發現。 嘉峪關魏晉墓出土的彩繪《驛使圖》,客觀記錄了當時這一地區的郵驛情形,被認為是發現最早的古代郵驛的形象資料。嘉峪關魏晉墓保護研究所 攝 1972年至1979年,考古專家陸續在此發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有磚壁畫。磚畫上有播種揚場、牧馬放羊、燙雞宰牛、蒸饃烙餅;還有佳人輕歌曼舞、妙齡女孩的梳妝盒;更有農女採桑、胡人烤羊肉串兒……這些形象生動的畫面,無不反映出當時河西地區各民族的生活細節和穩定安逸的生活場景。 「戈壁綠洲辛勤勞作的普通農民和牧人、樂師、屠夫、廚師、車馬夫、婢女,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人都成了魏晉壁畫墓的主角。」盧曉玲解說,出土的磚壁畫畫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驛使圖》。 磚壁畫《驛使圖》畫面上,一個郵驛使騎在紅鬃馬上,頭戴進賢冠,身穿右襟寬袖衣,足登長靴,左手舉木牘文書,右手持馬韁,驛騎四蹄騰空,信使則穩坐馬背飛奔傳遞。這幅《驛使圖》再現了當時西北邊疆驛使馳送文書的情景,被認為是發現最早的古代郵驛的形象資料。 又如《採桑圖》中,鮮卑人頻繁出現,並且扮演保護蠶桑的角色,這反映了當時的鄉土風情,也說明莊園內部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和明確的分工。另外,鮮卑本是游牧民族一直居無定所,壁畫卻刻畫其從事農業活動,與漢族人民共同生產勞動,和平相處,因此這些壁畫成為民族大融合的有力證明。 圖為嘉峪關千年魏晉古墓資料圖。嘉峪關魏晉墓保護研究所 攝 盧曉玲說,在嘉峪關魏晉墓中,古代藝術家從不同視角反映社會各階層的現實生活,運用不同手法勾勒出華夏文明的豐厚底蘊,是河西走廊歷史文化的縮影,該墓群於1981年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確定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戶單位。 該所聯合敦煌研究院對墓室的濕度、位移、二氧化碳進行監測,破解了此前保護中面臨的磚壁畫的脫落與氧化等難題。在春秋兩季,該所還集中向周邊民眾普及文物保護知識,目前已有民眾自覺充當管理員。 如今,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作為當地旅遊業的一張名片,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人們藉助畫面「重回」古絲路,嘉峪關魏晉墓保護研究也啟動了旺季景區應急預案,最大程度地保護這些千年魏晉古墓群。(完)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