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生物通報道:來自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Detecting human coronary inflammation by imaging perivascular fat」的文章,利用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得到的動脈周圍脂肪組織的檢測數據,研發出了一種新的評估手段,能明顯指針於血管炎症,研究人員認為這將會給心臟病的風險分層和臨床控制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雜誌上。美國每年大約有75萬人會發作心臟病,其中四分之一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因此心血管疾病也就成為男性和女性首要的死亡原因。更重要的是,評估心臟病(冠狀動脈鈣化評分[CCS])的標準方法只能檢測到硬化的動脈,在這一時間點上實際上已經是損害變得不可逆的時候,這時患者接受治療已經於事無補了,而且這種檢測方法也無法區分哪些血管斑塊最容易發生破裂。在最新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對常規心臟掃描圖像的新型分析方法,首次實現可靠且非侵入性地檢測血管炎症,這能幫助醫生為那些有最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安排預防性干預措施。CT技術在臨床上應用的很多,它利用精確准直的X線束、γ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具有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等特點,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檢查。但之前的評估方法存在弊端,為此研究人員重新提出了一種評估方法:CT脂肪衰減指數(FAI)。這種方法根據的是與多種血管炎症標記物相關的脂肪細胞大小的改變。研究人員收集了453名接受心臟手術患者的標本,在一個有40名患者的亞組中,研究人員發現FAI的增加對應於明顯的血管炎症(這些患者都接受過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這是一種代價十分高昂的臨床黃金診斷標準)的評估)。之後研究人員在另外273名受試者(156人具有明顯的冠狀動脈斑塊,117人沒有明顯的冠狀動脈斑塊)中對FAI進行了量化分析,結果表明這一標記在5名發生心肌梗塞患者的元兇病灶周圍出現了動態性改變。作者說,如果正在進行的追蹤研究證實了FAI的預后價值,該度量標準可能會令心臟病的風險分層和臨床控制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原文標題:Detecting human coronary inflammation by imaging perivascular fat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