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王國維有境界自成高格1927年6月2日,近代史上的著名學者,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之一王國維先生,抱石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一顆學界巨星就此隕落。 1927年6月1日,王國維參加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第二班畢業生師生敘別會,午後訪陳寅恪。6月2日上午,獨自來到頤和園內的魚藻軒前,自沉於昆明湖。在其內衣口袋內發現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他的人生三種境界,點醒了多少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人間詞話》他的「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理論,將千古詩文分析個透徹。他說作詩無外乎「以我觀物」、「以物觀物」: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人間詞話》他不只對國學有深刻的認識,對於讀書也有自己體會:讀書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學的國小,大學的通義。 古人治學講究「厚積薄發」,所以第一階段,重點在於「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看,要博覽;其次的階段就是要思考,論語中講「學而不思則罔」。看了那麼多東西,就會互相比較,和自己的經歷比較,就有所得,就外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終的成就要返璞歸真,也是大學中說的「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學習的最後是體悟自然的規律,順應於這個規律「隨心所欲不逾矩」。初能望文生義,死記硬背,可小成。進能變通運用,能說會道,有一得。終能深入淺出,知行合一,方大就。——《讀書的三重境界》重溫經典詩詞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 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逝者如斯夫,一切塵埃落定的時候,瞪大眼睛仔細一看,花已不是花,草已不是草,殘紅遍地,枯粳滿目,這世界連底色都變得徹徹底底。所以這詞不宜多讀,只因越讀越入骨。 滿庭芳水抱孤城,雲開遠戍,垂柳點點棲鴉。晚潮初落,殘日漾平沙。白鳥悠悠自去,汀洲外、無限蒹葭。西風起,飛花如雪,冉冉去帆斜。天涯。還憶舊,香塵隨馬,明月窺車。漸秋風鏡里,暗換年華。縱使長條無恙,重來處、攀折堪嗟。人何許,朱樓一角,寂寞倚殘霞。✎ 那沾染著落花芬香的塵土,被走馬揚起緩緩隨行,初升的明月偷偷地窺探著車中的佳麗。可是,經歷過幾番秋風秋雨,偶然攬鏡自照,不禁暗驚大好的年華已換。即使是長長的柳條依舊,但重來攀折,已令人無限嘆嗟了。儘是無我之境語,但處處映襯有我之影。 採桑子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聽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 人的一生只不過如風中的飄絮,沉沉浮浮,進進退退,聞達或是無名,得志抑或失落,又有什麼區別呢?到頭來還不是如柳絮浮萍一般消逝在歷史的煙河之中嗎?先生是把這個世界看開了,看透了,所以才自沉於昆明湖畔,讓粼粼湖水伴隨他恪守最後的寧靜。 玉樓春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嚲。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勸君莫厭金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靜安先生這闕《玉樓春》寫得有點俏皮,但是俏皮之中隱藏著悲涼與慘淡。人生更像是造物者編好的程式:生(肇始)——病(磨難)——老(懈怠)——死(寂靜)。「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寓意今歲之我不同於去歲之我,要想不虛度這有限的時光,就得花酒相伴,這是孤獨者最佳的儔侶。 虞美人弄梅騎竹嬉遊日,門戶初相識。未能羞澀但嬌痴,卻立風前散發襯凝脂。近來瞥見都無語,但覺雙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嬌羞之態」是姍姍少女的特權,也是豆蔻年華的自由情態,以前有,而今只剩下「雙眉聚」,念念不忘「那回花下一低頭」,往深一層,是對「真理之美」的一往情深。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