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皮亞傑的對偶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的一位老師在心理學課堂上講過這樣一句話:「當我的孩子第一次對我撒謊時,我在心裡歡呼了一聲,對自己說,恭喜你,你的孩子是一個智力發育正常的孩子。」年少的時候可能更多的就是覺得這個老師說話方式很有趣,等更大一點,自己為人父母,接觸到更多的父母后,才知道這樣的想法有多難得。更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第一次撒謊時是震驚的,甚至是自責的,「怎麼會小小年紀就會對爸爸媽媽撒謊呢?以後還怎麼得了?」很多人甚至都產生了某種道德上的焦慮感。放輕鬆,今天,我們用故事告訴你孩子道德發展的規律。皮亞傑的對偶故事研究法在心理學界,一般認為皮亞傑是第一個系統研究兒童道德認知的心理學家,他對兒童道德認知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對兒童道德判斷問題的研究方面。皮亞傑所採用的研究方法被稱為「臨床法」,即用編成對偶的故事與兒童談話來考察兒童的道德認知水平,通過對兒童的談話進行分析,從中找齣兒童道德認知的規律。下面是皮亞傑在研究中用過的對偶故事及與兒童的談話:對偶故事:A、一個叫約翰的小男孩,聽到有人叫他,就去開餐廳的門,他不知道門外有一張椅子,椅子上面放著一隻茶盤,盤內有15隻茶杯,結果他一開門撞到了盤子,打碎了15隻杯子。B、有個男孩叫亨利,一天,他的媽媽外出了,他想拿媽媽放在碗櫥里不讓他吃的果醬,在拿果醬時碰倒了一隻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一段談話過程:「這個故事你懂嗎?」「懂」「第一個孩子幹了什麼『壞事』?」「他打碎了15隻杯子」「第二個孩子呢?」「他打碎了一隻杯子。」「第二個孩子怎麼會打碎杯子的呢?」「因為他笨手笨腳,拿果醬的時候杯子倒了下來。」「這兩個孩子哪個更調皮?」「第一個。」「為什麼?」「因為他打碎了15隻杯子。」「如果你是父親,你對哪個懲罰得更厲害些?」「打碎15隻杯子的那個。」「為什麼他會打碎15隻杯子呢?」「門關得太緊了,被撞到的,他不是故意的。」「那麼第二個男孩呢?」「他想拿果醬,手伸得太遠,杯子被碰倒了。」「他為什麼要拿果醬呢?」「因為他只有一個人,他的媽媽不在那兒。」看到這裡的時候,其實你可以暫停一下,用這個經典的對偶故事和你的孩子玩一個遊戲,看看他會如何評判故事中的約翰和亨利,然後你在根據孩子的回答來對照皮亞傑總結的兒童道德發展的規律得出答案。皮亞傑運用他的「臨床法」,考察了兒童對遊戲規則的理解、兒童的公正觀念以及面對懲罰的態度等。通過這些研究,他揭示了兒童道德認知的一些特點,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編者按這是我們關於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系列的第一部分,之後的兩周里我們還會繼續推出後續部分,科學地探討影響兒童道德發展的因素及在育兒過程中相應注意的地方。敬請關注。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