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什麼是「痧」?「痧」是一種瘀結,也就是指體內存在的不平衡狀態。「瘀」有阻塞之意,由於體內受阻塞而使得氣血不通順,而氣血不通順,則進一步產生疼痛不適。人體是由數以萬計的微小細胞所組成,細胞與細胞之間彼此透過血管神經、經絡相互連結,因此,當體內有障礙而無法進行正常的運作時,就會產生凝滯、瘀塞,於是形成「痧症」。也就因此有「百病皆可發痧」的說法。遠在清朝時期,邵新甫就曾於《臨證指南醫案》中明確指出:「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如粟。」也就是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反映在皮膚表面上,出現紅點如粟的疹點。這種現象也稱作「痧脹」和「痧氣」,這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病症,而是屬於一種毒性反應的臨床綜合症。讓體內的氣更通暢醫學有許多流傳千年的民俗自療法,刮痧就是其中一種廣為民間應用的非藥物療法的生活醫學,同時也是「傳統復健醫學」的一種方式。中醫強調的是一種「氣」的醫學,肉眼雖看不見,但卻具有功能在體內運作。依中醫理論而言,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身體的各個器官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且具備自控調節的系統。而我們的皮膚更在身體自控調節系統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那是因為人體透過皮表對外接受信息,同時對內傳達命令,由此內外互通的連繫,於是才能產生自我調節的效應。基本上,「刮痧」是由推拿、針灸、拔罐、放血等傳統中醫療法所演變而來,所以「刮痧」在某個程度上,跟經絡有相當關係,刮痧的作用機轉就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並透過皮膚表面加以刺激來達到效果。古人認為,風、濕、火之氣相搏而為病,而天有八風之邪,地有濕熱之氣,人則有饑飽勞逸。通常在夏秋之際,風、濕、熱三氣盛,以致體內的氣為之失調,容易使人引發「痧症」。痧症是一種氣的失調,就是瘀積於體表或是經絡內的有毒物質。實際上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會發生「痧症」,不過通常還是以夏秋之際最為常見。刮痧是一種經絡療法身體的經絡「內連臟腑,外絡四肢皮(皮膚)節(關節)」,舉例說明:「當肚子痛的時候,會感覺肚子皮表疼痛(身體的不適會透過疼痛的感覺反應),所以如果沒有這樣的感覺,可能體內的器官爛掉都沒有知覺。因此,完全沒有疼痛神經的人,是沒有辦法存活太久的,也就是說,疼痛感可以反射到體表,同時也讓我們因透過這樣的痛苦,能夠提早做出一些因應和處理。」簡單的說,「刮痧」就是運用刮痧器具配合刮痧潤滑劑的使用,在患者不適處的皮膚表面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在東方傳統醫學稱之為「經絡療法」,在歐洲則稱之為「反射療法」。「刮痧」就是用光滑硬的東西,或是用手也可以,或是用某些金屬的道具,主要是處理身體表面,進行的方法可以用刮、擠、揪、捏(有旋轉、提起),或者是用刺、拍打等等方式的刺激。主要是造成皮膚表面會有一些瘀血點、瘀血斑或者是點狀的出血,透過這樣對身體體表經絡的刺激(皮膚以下0.5公分至1公分的表淺之處),來調整身體的氣血,達到把邪氣(所謂邪氣就是一種身體不平衡的狀態)。甚至一些不利於身體的東西,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排除。若有精神恍惚不舒服時,透過刮痧的方式,可以幫助清醒。正確刮痧方法1、刮痧順序: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順序,按身體的部位,依序為頭頸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2、刮痧力量:刮拭時用力要均勻、適中,力道應由輕漸重,不可忽輕忽重,同時以能耐受的力道為限,而刮拭的面積盡量能拉到最長。3、刮痧方向:刮痧力量應為單方向用力,回程不刮。4、刮痧角度:刮痧器具與皮膚間的角度以45度為宜,不可成推、削之勢,刮拭方嚮應由上而下、由內而外,並保持同一角度,每個部位刮20次左右。5、刮痧頻率:刮痧頻率與療程,則依疾病性質及患者體質狀況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時間,以20至30鍾為宜。初次刮痧時間不宜過長,且手法不宜過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療法的時間,應間隔1至2周。刮痧后注意事項建議刮痧后的身體調養,需注意以下事項:1、刮痧后,病人需休息片刻(約15分鐘)且注意不要受涼,如有出汗現象請立即拭乾,並需補充溫開水(切忌飲用冰水)或薑湯,以利體內之新陳代謝。2、刮痧期間若有短暫體溫增高的發燒現象乃屬正常,這是因為體內潛伏的病菌正與白血球在進行對抗,但須注意觀察,以防病情變化。3、術后飲食調理上,禁食生冷、酸辣、油膩之食物,可以飲用清涼茶水(如淡鹽開水、荷葉茶、桑葉茶、菊花茶……等消暑飲品)有助清熱解暑,幫助情緒穩定、調養生息。4、通常刮痧后的2至3天內,患處會出現疼痛感,這是正常的反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