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炎炎夏日襲來熱到沒朋友的日子裡是不是就想待在空調房不出去?還得大口吃冰淇淋大碗喝冷飲那麼在沒有這些條件的古代人們是度「夏」如年嗎?可真不是老祖宗們夏天瀟洒著呢宋·米芾《逃暑貼》「清涼殿」堪比空調房看過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觀眾或許仍記得這樣的情節———炎炎盛夏,僕人在一個大瓷缸中放入冰塊,再將瓷缸放到小主、娘娘的房中,用以降低房間的溫度。另外據記載,在皇帝的几案兩旁,「各設金盆數十架,積雪如山」。這些是去年冬天準備好的冰雪,一般都在地下設冷庫保藏,等到夏天時供皇帝使用,不懸挂伽蘭木,真臘龍涎等香珠百斛。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真是「不知人間有塵暑也」。這種用冰塊降溫的方法其實早在先秦就已經有了。那時存放冰塊的地方被稱為「窟室」。窟室是一間考究的地下室,每到酷熱的夏夜,貴族們在窟室中通宵達旦飲酒作樂,和今天人們下班後到冷氣十足的夜店喝上兩杯十分類似。到了漢代,皇宮裡設有冬夏兩用的「空調房」,冬季用房叫「溫調殿」,夏季用房叫「清涼殿」。清涼殿內有多重降溫裝置———以石頭為床,用玉晶盤裝冰塊,還有僕人站在一旁對著扇扇子。據古籍記載,清涼殿內盛夏時仍清涼無比,如同含霜一般。而漢武帝劉徹身邊的紅人,可以得到「常卧延清之室」的特權。唐代,長安城地位較高的大臣家裡也都紛紛建起「空調房」———「含涼殿」。含涼殿內有「扇車」,相當於今天的空調扇,只不過依靠的不是電能而是水能,用水轉動扇葉,風扇再對著涼水吹就能形成冷氣。據學者考證稱,這種含有機械原理的「空調房」是從拂菻國(東羅馬帝國)傳來的舶來品,如果考證屬實,這種裝置可以說是最早的「進口空調」了。宋朝的「空調房」已經開始考慮對空氣的凈化手段,廳堂里擺幾百盆鮮花,「鼓以風輪」對著吹,不但涼快,還能起到「清芬滿殿」的效果。再到明清時期,皇家宮殿房間內出現了可移動的冷源,即貯放冰塊的柜子,上面鏤空,作為冷氣出孔,中部空間還可儲存食物,如西瓜、冷飲等。這種「冷櫃」後來民間也用上了,還有進口貨,時稱「洋桶」,這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高檔家電」。住涼屋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方式之一。涼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機械原理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水流沿著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簾洞」的味道。涼水從屋頂流過,降溫效果自然極佳。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勢掘井納涼,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箋》中記載,「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當然清涼殿只是王公貴族才能享用那麼普通百姓家怎樣解暑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哪跌倒了就在哪躺下宋代《槐蔭消夏圖》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喜歡在親水之處納涼,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千竿竹翠數蓮紅,水田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宋代的秦觀說:「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有水的地方就有細風,有樹的地方就有陰涼。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消夏方法找個蔭涼地兒靜靜地躺躺。除此之外,吃冷飲,應該是最普遍的避暑方式了。古代的冰箱也很高科技夏日飲冰也並非是現代人才特有的消夏福利酷愛冷飲的古人早就發明了名目繁多的冷飲冷食。那時候沒冰箱啊這些冰是哪來的?那這就得說說古人們發明的儲存冰塊的方法了據《大清會典》記載,清代北京城內共有18做官家冰窯,專供皇家和王公大臣用冰。不論官窯還是府窯、商民窯,都是在冬天採集冰塊,存入地窯中,夏天拿出來使用。王室也會將冰塊賞賜給身邊人,把賜冰當成一種官員福利。有直接領冰塊,也有發放「冰票」的,所謂「食肉之祿,冰皆與焉」,沒有資格吃肉的官員,也是沒有資格在夏天使用冰塊滴。事實上,早在周代古人就開始用冰窖儲藏冰塊。還專門設置了與之相關的職務:周代有一個官名叫「凌人」,"掌斬冰,淇凌。」宋代專門設置有冰井務。到了戰國時期,古人們發明出了最早的冰箱——「冰鑒」,將盛裝食物的器皿放進去,然後周圍鋪滿冰塊,合上蓋子就能保鮮食物或者冷凍飲料。唐朝人已經開始吃冰棍了冰鑒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夏日的餐桌。漢代已有比較講究的夏日特飲——蜜水,就是一種在水裡摻入蜂蜜的飲料,可看作是「漢代雪碧」風靡一時。傳說漢末梟雄袁術,便十分愛喝這種飲料。袁術死時正是大熱天,想喝杯蜜水,但當時軍中已絕糧,哪還有蜜?廚師端來了水,袁術長嘆「我袁術怎麼到了這個地步」后,趴在床上吐血而死,此即《魏書》所謂「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到了唐代,人們就已經會製作公開出售的「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鹽以降低冰的融點,再將盛有蔗糖水的小鐵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過一會,就凍成了冰棍。宋朝的冷飲非常豐富。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冷酒,還能吃上各式各樣的冷飲,並且已有了刨冰。宋代都城汴京,一到農曆六月,街道兩旁就擺滿了冷飲攤。當時都賣些什麼冷飲呢?北宋開封的冰店裡有紅極一時的「冰雪冷元子」出售,「冰雪冷元子」由黃豆和砂糖製成,把黃豆炒熟,去殼,用砂糖或蜂蜜拌勻,加水團成小糰子,最後浸到冰水裡,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涼甜品。南宋時,市集上的冷飲更加琳琅滿目,夜市的冷飲鋪甚至要賣到三更時分才打烊。當時的杭州城裡受歡迎的冷飲有「冰雪甘草湯」「雪泡豆兒水」「涼水荔枝膏」等。元代,冷飲又有了新突破。據說,元世祖忽必烈最愛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於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塊,這樣牛奶的保存時間就延長了。忽必烈很快發現,這樣的「奶冰」口感很好,於是又加入了蜜餞和果醬,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為了保護冰激凌製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還頒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紀,義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受到忽必烈的接見,嘗到了當時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奶冰」,這才把製作方法帶回西方,經過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冰激凌。到了明清時期,冰鎮飲食已經充斥尋常巷陌,盛夏時節有很多小販挑著擔子沿街售賣「涼水」。有的還加入了楊梅、桃子,俗稱「冰楊梅」「冰桃子」。在民間,還盛行伏日吃蓮子湯,據說能養神益脾。另外到了清代,還有了汽水。清末人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 「以碳酸氣及酒石酸或枸櫞酸加糖及其他種果汁製成者,如檸檬水之類皆是。吾國初稱西洋貨品多曰荷蘭,故沿稱荷蘭水,實非荷蘭人所創,亦非產於荷蘭也。今國人能自制之,且有設肆專售以供過客之取飲者,入夏而有,初秋猶然。」看來,「苦夏」之於古人,也並不如想象中那般難熬。聰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還深知「修身養性、以靜制熱」的心態調整。白居易詩云「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這份「煩夏莫如賞夏」的超然心境,或許才真是我們該好好學習的。最會吃·徵集令話題討論吧 最會吃·徵集令下周話題【炎炎夏日你一吃什麼就會胃口大開】注意,小禮物都是跟好吃相關的哦加油!趕快參與下周話題評論區等你!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