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本周早些時候,日全食造成的兩分鐘黑暗似乎很可怕。但美國科學家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這與約在6600萬年前發生的小行星撞地球后造成的長達兩年的黑暗相比,簡直不值一提。全球大火 大量煙塵阻擋陽光科學家認為,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事件,曾經的陸地霸主恐龍就此消失。最新模擬研究顯示,此次撞擊引發全球性大火,大量煙灰進入大氣層,最終在地球上空形成一層屏障,讓地球陷入長達近兩年的黑暗。全球食物鏈被摧毀 地球溫度驟降據科學家們估計,當時有150億噸煙灰進入大氣層,阻擋了超過99%的陽光到達地球表面。一開始天空黑暗恍如月夜,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空漸漸變亮,但植物至少有18個月時間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研究人員說,由於地球上大多數植物已被撞擊引發的大火焚毀,受黑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海洋浮游植物,它們位於海洋食物鏈的最底層。在浮游植物因無法光合作用死亡后,連鎖效應最終導致許多海洋生物滅絕。研究人員發現,即便按只有50億噸煙灰進入大氣層計算,地球也需要一整年時間才能恢復可供植物光合作用的條件。在這種情景下,地球陸地氣溫可能下降了28攝氏度,海洋表面溫度則可能下降了11攝氏度。科學家:模擬研究或存在不足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結果能比過去更清晰地描繪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的過程,但同時也表示他們的模擬研究存在許多不足,比如他們的研究是基於今天的地球進行模擬,而現在地球的大陸位置與6600萬年前有少許不同,而且大氣組成也有所不同。此外,他們也沒有考慮火山噴發等情況。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