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4月23日是讀書日,讀書日的全稱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1995年11月15日國際上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現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真正安心看紙質書的越來越少。大多數人依賴閱讀網路文章。網路文章短小,用破碎化時間就可以看,屬於快餐文化。但現在網路文章良莠不齊,還有一些就是謊言。即使有依據的文章,因為字數限制,也不能把事情講的透徹,不能引經據典,無法一一註明出處。所以希望大家還是能安下心來,讀幾本營養豐富的大家之作。今天我們就看看我們的老罕王努爾哈赤最喜歡讀什麼書?推崇大家讀什麼書?一、在老罕王之前,我們先人已經有女真文,而且已經使用幾百年,老罕王為什麼棄之不用,另命人發明滿文呢?一般歷史學家均說因為後來女真人對女真文認識的很少,大部分流行用蒙古文。我看,這隻能說是一部分原因,因為儘管說懂女真文的人很少,但還是有的,古女真人中還是有一些文化人如薩滿等在傳承文化,且明朝還有部分人懂女真文,女真人中間至少還是可以找到懂女真文的。就像現在說滿語失傳,大部分滿族人已經不會滿語,但在一些鄉村還是保留有活的滿語,還有一些老先生學過滿語,所以才能把滿語的火種重新點燃。那老罕王為什麼沒有重新點燃女真文呢?我想老罕王有敏銳的看法,就是大多數人放棄學女真文而學蒙古文,說明女真文存在一些問題,不適宜學習和傳播。而蒙古文字有更先進的一面,按照字母拼寫,只要會說滿語,用蒙古文字母拼寫出來,更容易學習和傳播,於是老罕王命人按照蒙古字母來創造滿文。老罕王命人創造滿文,是我們民族文字的一項重要改革。其目的就是為大家更好學習自己的民族語言和文化。二、現在來看,老罕王是懂滿文、蒙古文、漢文等三種文字,怹愛看的書籍主要分兩類,一類是文學作品,如三國演義等,另一類是自己民族的歷史,遼史、金史等。先說愛看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滿文第一批翻譯的作品就涵蓋中原的三大小說: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滿洲人歷史上重視文學,一般至少要一百年才能出來一位文學巨匠。一般是先產生詩人,后產生文學巨匠。如渤海國時期,日本方面保留了很多渤海國人的詩作,但尚沒有大部頭文學作品傳世。大金時期,完顏亮的詩作就非常有氣魄,世上還難找到那樣有氣魄的詩作。但大金后只有大詩人元好問,沒有大的文學巨匠。到元,女真蒲察氏李直夫創作有《虎頭牌》等作品,算是初期的文學巨匠。進入大清,也是先出著名詩人,男詩人首推納蘭性德,女詩人首推顧太清。其後產生的世界級的文學巨匠曹雪芹,創作出世界級名著《紅樓夢》,進入民國后,再度出了一位世界級的文學巨匠老舍。近幾年發現和整理滿族民間流傳的史詩類作品滿族說部有好幾十部,也說明滿族文學底蘊很深厚。三、老罕王及其以後滿洲人喜愛讀《三國演義》,為什麼喜歡的是文學作品,而不是歷史作品《三國志》呢?其實我們只要了解一下具體歷史知識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一是小說推崇的正統劉備,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歷史記載這劉勝好色,有數不清的妻妾,自然也有連他自己都數不清的後代,所以劉備的正統身份很有疑問。二是從三國比較來看,蜀漢的面積最小,人口最少,說是三國鼎立一方,換句話也可說是割據四川一方的軍閥。三、被後代推崇的武帝關公,現實的歷史上,沒有什麼大的軍事成就,就算打的那些小戰,也有失敗的時候。我們看了歷史就知道,讓我們佩服和喜愛的是文學作品里的《三國演義》,而不是歷史作品《三國志》。大清一直把關公視為自己的守護神,各地的每座八旗軍營都建有關帝廟,滿洲人尊稱為關瑪法。我想最主要的是看重關公的忠義,滿洲人也非常講究忠義,要求忠君愛國,自然把關公作為自己的偶像和神明。換一個角度看,說明我們民族早期沒有一部流芳百世的寫歷史英雄的文學作品,如果我們能有文學巨匠寫出金兀朮或多爾袞這類戰神的文學作品,那麼我們崇拜的就可能不是關公,而是自己民族的戰神了。四、老罕王最喜歡讀的另一類書籍就是自己民族的歷史,那時候最直接的就是遼史和金史,老罕王把自己的國家也命名為大金國,並重視收集大金時期文物,這一切說明我們的領導人,非常重視學習自己民族的歷史。現代的滿族人,也大多喜愛自己民族歷史,所以急需建設起自肅慎、扶余、挹婁、高句麗、渤海、契丹、大金、東夏、大清等國家歷史體系。老罕王喜愛讀文學作品和自己的民族歷史,併發明簡單易學的滿文,把有關書籍翻譯成滿文,就希望他的後代——我們,要學習好自己民族文化和歷史。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