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參加1977年聯考的知青,在自己母校讀完「本、碩、博」學位,目前又擔任自己母校的校領導。2月23日上午,隨著中組部任免決定的宣布,張傑院士不再擔任上海交大校長,常務副校長林忠欽院士接任新校長。1977年,林忠欽從四川偏遠農村走進上海交大;10年後,他在這裡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後來訪學澳大利亞又回歸母校。這位三獲國家科技進步大獎的工程名家,從最早的「老本行」船舶工程,干到汽車工程、飛機工程等先進位造領域,40年來似乎形成一個成功模式:「問質量要效益」。從今天起,母校交大成了他最新最大的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張傑院士不再擔任上海交大校長,常務副校長林忠欽院士接任新校長。「用不上」的國產汽車板逆襲了2013年12月12日,(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第一次工作會議暨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召開,時任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林忠欽院士致辭。林忠欽的科研工作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他一直在問3個問題「工程需求是什麼、別人為什麼沒有研究、技術如何在實際工程中應用?」長期依賴進口汽車板的汽車工業,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終於可以用上國內鋼鐵企業批量生產的汽車板,但板材仍難以滿足汽車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在1997年,林忠欽的科研團隊與寶鋼開始了合作開展汽車板使用技術研究。那時模擬技術在薄板衝壓領域的應用剛剛起步,林忠欽迎難而上,對板料衝壓成形進行建模分析。隨著科研的深入,先進的技術和豐碩的成果,逐漸讓企業轉變觀念、加大了對技術革新的支持。隨著「寶鋼-上海交大汽車板使用技術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林忠欽團隊應用模擬技術建立了覆蓋件衝壓工藝參數庫,切實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汽車板質量問題,並為汽車企業由粗放選材向精細化選材轉變提供關鍵技術,有效推動了國產汽車板替代進口汽車板的進程。為撐起轎車車身製造高質量,十多年來林忠欽所建立的「汽車工業2mm工程」,先後在上海大眾、上汽榮威、上汽通用五菱等數十個車型中得到成功應用和推廣,多個車型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汽車工業提升製造能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做出了貢獻。為此,林忠欽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高校-大型企業合作科技創新十大案例等多項獎勵。「獲獎大戶」看淡獎,他的錢讓學生用時鐘回撥至20年前,林忠欽組建團隊時只有三五個人,2萬元科研經費。如今,團隊成員達二三十人。20年間,從這裡走出了兩三百名博士、碩士。林忠欽常跟團隊成員說:「你把錢看重了,別人就把你看輕了。」他把個人獲得的蔣氏基金、何梁何利創新獎、通用科技成就獎的獎金全部交給了課題組,用於團隊可持續發展。當院士之前的一年,林忠欽又獲得「長江成就獎」,他把100萬元獎金全部捐獻出來,成立了上海交大「長江思源獎助金」,用於獎勵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在學習和科技創新方面表現優異的大學部生、研究所。當老師建議他用個人名字命名獎學金時,他說:「我是交大人,『飲水思源』的校訓不能忘,取思源之詞,不忘母校之恩。」周六、周日是林忠欽和學生們見面最多的時間,聽取學生的課題進展報告,提問題、理思路、出主意。「你的論文在做完之後和沒做之前,在哪些方面有進步?沒有你的論文工作,是不是工程上一定行不通?」 「博士論文就是學術的藝術品,尤其要精雕細琢,要再好,再好,更好!」 「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苦幹和多干,拿出一周工作70小時甚至80小時的工作勁頭來,認準一個方向,就一定會做出成績來」。林忠欽的學生都受到這樣的教誨。「我就像一列上了軌道的列車,只能向前跑。」從教授到院士,從院士到校長,他坦言:「要說才智,許多人都比我強。能夠取得一點成績,我覺得還是因為早早認定了一個目標,從沒有離開和鬆懈過。」對人對事,都要講質量與品牌林忠欽常常對學生說「品牌意識」,也就是進入團隊學習,畢業出去就要有品牌效應,所謂25個字:「夯實基礎,嚴謹求學,立足應用,紮根實際,務求超越」。同樣,在學術觀念上,他也如此追求質量生命線。國家推進實施「製造2025」,去年起啟動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創新等5項重大工程。而林忠欽表示,還應當有一項「質量品牌工程」,形成「5+1」格局。「質量問題不解決,2025可能難以實現。」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了解到,林忠欽及其團隊研究發現,各國製造業均經歷了一個從弱到強的過程,此過程與其工業化進程相吻合。近年,在主要工業化國家的製造業綜合指數分佈上,美國遙遙領先,處於第一方陣;德國、日本處於第二方陣;、英國、法國、韓國處於第三方陣。他說,製造業大而不強,存在的突出問題有4個方面,其中質量問題在自主創新能力問題之後排在第二。如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不合格率高達10%,製造業每年直接質量損失超過2000億元。在林忠欽看來,「製造2025」事實上是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後面的路還很長。預計到2020年,工業化才基本實現。2015年之後的每十年,都是一座需要跨越的里程碑,要用30年時間達到今日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同等影響力。簡單地說,他眼中的這三部曲是這樣演進的:2025年製造業可進入世界第二方陣,邁入製造強國行列;2035年製造業將位居第二方陣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製造強國;2045年製造業可望進入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製造強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林忠欽最近一次談及「彎道超車」,是在上海交大「國字型大小」的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裝備協同創新中心,身為中心主任的他描述了自己熟悉的「船舶智能製造」的願景和路徑。「發展智能造船技術是建設造船強國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製造強國的國家戰略。」基於船廠的現狀,他也提出「三步走」的設想,即:第一步2020年前,建立智能車間,造船效率和質量水平接近日韓;第二步2025年前,建立智能船廠,造船效率和質量水平趕超日韓;第三步2035年前,建立船舶智能製造聯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引領世界造船技術進步與創新。這,也是他、母校以及祖國共同的夢。(原題為《交大新校長林忠欽院士:從常務副校長升任,為母校丹心築夢40年》)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