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在全世界的糖尿病預防領域,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都具有里程碑式的研究意義,曾被英國劍橋大學勒姆教授譽為「一個真正的突破」。以後其他著名的糖尿病研究諸如芬蘭實驗和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佐證。既往大慶研究結果顯示,生活方式干預可預防或延緩糖耐量受損(IGT)患者糖尿病的發病,且作用可持續達20年之久。但是,該作用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基線體重的影響尚不清楚。1986年開始的大慶研究共計入選576例IGT(糖耐量減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生活方式干預(飲食、運動或飲食 運動)組與對照組,持續干預6年。2006年,研究者完成了對563例(98%)患者的20年隨訪,獲取了其糖尿病發病率的數據。根據體重對患者進行分層分析,研究者比較了在基線體重正常者(BMI<25 kg/m2)及超重/肥胖患者(BMI≥25 kg/m2)中生活方式干預降低糖尿病發病率療效方面的差異。結果發現:在體重正常者及超重/肥胖患者中,與相應的對照干預相比,生活方式干預均可降低20年時的糖尿病發病率。具體來說,在體重正常的IGT患者中,飲食干預組、運動干預組、飲食 運動干預組及對照組的20年糖尿病發病率分別為58.8/1000人年、39.7/1000人年、62.9/1000人年和96.3/1000人年。在超重/肥胖的IGT患者中,上述各組的20年糖尿病發病率分別為88.6/1000人年、85.7/1000人年、103.4/1000人年和142.1/1000人年。進一步分析顯示,對於超重/肥胖的IGT患者而言,飲食及運動干預可同樣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HR分別為0.59和0.57);但是,對於體重正常的IGT患者而言,則僅運動可有效降低上述糖尿病發病風險(HR=0.38,95%CI:0.20~0.71)(見下表1)。表1. 隨訪20年時體重正常及超重/肥胖IGT患者的糖尿病發病率及發生糖尿病的HR上述結果提示,對於IGT成人的糖尿病預防而言,我們有必要根據患者的BMI制定有針對性的優化生活方式干預方案。專家點評李光偉 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基線BMI(體重指數)對生活方式干預效果的影響既往發表的大慶研究結果雖然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答。與國外人群相對都比較胖不同,針對IGT人群的大慶研究中有半數患者體重指數(BMI)<25 kg/m2,這就為我們探討基線BMI對生活方式干預效果的影響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體重指數計算可到平台個人中心,體質熱量處計算。此次發布的大慶研究20年隨訪結果,探討了基線BMI對生活方式預防IGT人群糖尿病效果的長期影響,觀察並比較了肥胖及非肥胖IGT患者同樣歷經6年生活方式干預后2型糖尿病風險的降低情況。此外,研究者肥胖及非肥胖IGT的比例相似。研究發現,肥胖對照組的糖尿病發生率低於非肥胖對照組,而肥胖干預組的發生率低於肥胖對照組,非肥胖干預組的發生率也低於非肥胖對照組。這就說明,不論IGT(糖耐量減低)患者是否伴有肥胖,長期生活方式干預均能有效延緩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此外,研究發現,肥胖患者經干預后的糖尿病絕對風險與未乾預的非肥胖IGT患者相當。這就提示,肥胖IGT患者需要更強化的生活方式干預甚至藥物干預。不同肥胖狀態人群的生活方式選擇既往有關生活方式干預的研究都是將飲食及運動干預進行合併分析,未評估單純飲食或單純運動干預的效果。大慶研究中,生活方式干預組可被進一步細分為單純飲食干預、單純運動干預與飲食 運動聯合干預三組。這就為我們探討不同生活方式干預對於肥胖及非肥胖IGT患者的效果提供了便利條件。結果發現,對於肥胖IGT患者而言,飲食干預與運動干預同樣有效;而對於非肥胖IGT患者而言,則運動干預更有效。我們分析認為,這可能與非肥胖人群不太願意再少進食、控制飲食有關。這部分結果提示,肥胖與非肥胖IGT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預可能需要有所差異,生活方式干預措施的選擇需要根據患者的肥胖狀態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具體來說,對於非肥胖IGT人群,增加運動即可;對於肥胖IGT人群,則要從飲食及運動兩大方面同時入手。生活方式干預對長期死亡率的影響之前,我們曾對大慶研究20年隨訪結果進行了分析,探討了生活方式干預對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影響。公眾平台【糖尿病家庭調養】告訴大家:研究結果發現,生活方式干預可顯著降低IGT(糖耐量減低)患者隨訪20年間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本次ADA(美國糖尿病協會)年會上,我們進一步發布了30年隨訪結果。結果發現,生活方式干預可使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30%~40%。目前,尚無國外研究能夠重複該結果。美國即將在8年后發布的長達25年相關研究隨訪結果將為我們認識生活方式對IGT患者長期死亡率的影響提供更多數據支持。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