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川渝火鍋、冒菜、麻辣燙、串串區別何在?當「火鍋」、「冒菜」、「串串」、「麻辣燙」這四者同時出現的時候,或許來不及分清楚他們的區別,但光是看到這幾個字,就可以滿足了大部分食客對於麻辣這種味覺的幻想了。CHUANYU火鍋、冒菜、麻辣燙、串串香,對巴蜀之外的人來說,可能傻傻分不清,就算是川渝人,要想說清道明,也不容易。對於多數人來說,關注的重點是好不好吃,也沒什麼心思去搞清楚。1火鍋說起川菜,有人總愛翻故紙堆,以證明其源遠流長,其實現代川菜歷史不過百多年,我們現在吃的川菜,跟秦漢唐宋的老先人吃的並沒有多大關係。同樣,學究們也喜歡深挖火鍋的歷史,最晚也要追溯到宋朝《山家清供》記載的「拔霞供」,而現在人們所說火鍋,更多是特指的紅味的麻辣火鍋,其歷史也不過百餘年。紅味麻辣火鍋「火鍋」一詞,據查出現於清朝,不過是銅鍋清湯涮肉。記得在烹專讀書時,老師在課堂上教過一種生片菊花火鍋,清湯鍋底,重加胡椒,涮燙的是雞脯肉、水發魷魚、豬腰、油炸冬粉、花生米、白菜心、菊花等,刀工精細,擺放整齊,算是中餐桌上的一道菜。眼下辣遍大江南北、紅透長城內外的麻辣火鍋,起源於百餘年前的重慶。重慶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商埠和物資集散地,1891年開埠后,更是商賈雲集、千帆競發,形成了濃厚的碼頭文化,唯新、適中樓、陶樂春、二分春等重慶工商史上第一批餐館逐漸出現,麻辣毛肚火鍋也在那時橫空出世。麻辣毛肚火鍋毛肚火鍋的雛形是「水八塊」,其淵源又得從「雞八塊」說起。「雞八塊」又源於碼頭文化中開船肉——船工們開船前一天需殺雄雞,煮熟祭龍王,事後將雞斬成八大塊,蘸辣椒面、花椒面等調料分而食之。去年到達州採訪,還在渠縣三匯吃過這種依古法拌制的「雞八塊」。有機智的小販將船工的「雞八塊」與北方火鍋涮煮方法嫁接,將廉價的牛肉、牛肝、牛油渣等切成塊片燙食。最初走街串巷叫賣,以洋鐵皮將鍋分格,各自夾取中意的牛雜燙食,按片收費。牛雜價格便宜,以麻辣湯料煮出來,鮮燙刺激,抵食禦寒,因此深得船工、挑夫等下層人的喜愛。後有精明人把移動挑子改為坐店經營,分格洋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在重慶較場壩開出第一家毛肚火鍋店。火鍋涮燙的方式各地都有,重慶火鍋之所以能笑傲江湖,在於對鍋底進行了革新,大膽地用到了辣椒、花椒。現在有商家動輒稱有自己秘不外宣的家傳香料配方,然而傳統的重慶火鍋並不用香料,主要原料有三種:牛油、糍粑海椒和花椒。通過長時間的炒制,讓三者融合滲透,充分釋放麻辣之混合油香味。就連蘸碟也只用蒜泥和香油,如果你想加蚝油、香菜,會被老闆鄙視。重慶火鍋土豪鍋底現如今,火鍋店的裝修已經是突破天際,燙煮的食材也是無奇不用,但是對麻辣刺激的味道要求卻一直沒變。對經常吃火鍋的人來說,通常會以油水比例來評價一家火鍋的味道是否濃厚,對川渝人來說,五五開是最低忍耐限度,遇到有三七開的,則會如獲至寶。大麻大辣油重的牛油火鍋就如重慶人那耿直火爆的性格,而到了成都人的手裡,火鍋則變得相對溫柔醇厚,除了香料用得多,還要加郫縣豆瓣,炒出來的是醬香型鍋底。錦城印象錦城印象是成都醬香型火鍋的一個代表,每鍋底料都是現炒,再分裝在鍋底里,等其自然凝結,上桌再現摻湯煮制。店堂內隨處可見雕花舊門窗、木刻畫等老物件,包間門是用舊時的木床床楣做成的,營造的是老成都的氛圍,和不太注重裝修的重慶老火鍋來說,更多了一份味外之味。錦城印象火鍋地址:武侯區武侯祠大街19號人均:100元左右2冒菜冒菜與火鍋的關係,有個經典的總結廣為流傳: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成都冒菜冒菜和火鍋的確是有淵源的:都是把食材在湯鍋里燙熟而食,鮮香麻辣。二者的區別在於吃的方式和氛圍不一樣。三五好友燙火鍋,圖的是個熱鬧氣氛;一個人退而求其次吃冒菜,為的是解饞填肚。試想一下,四周都是成群結夥地燙火鍋,唯獨你一人形單影隻獨燙,這頓飯估計是吃不香。此時,一碗熱氣騰騰的冒菜,以救星的姿態出現,正好滿足了你孤身一人吃火鍋的願望。冒,四川獨有的一種烹飪技法叫法,指把原料放滾沸的湯底里反覆浸燙,一進一去,讓原料充分受熱入味,又不會因一直浸煮而影響質地口感。冒菜出現的具體時間已無法考證,制售方式大家卻很熟悉:把葷素食材裝進一個底尖口大的竹簍里,放入一鍋燒開的湯汁里「冒」幾分鐘再倒入碗里,舀一勺湯汁,加點調味料一拌,味道不亞於火鍋。冒菜中「冒」的部分周極品冒菜以前的冒菜店大都不注重裝修,甚至是擺在四輪車上移動售賣,圖的就是方便快捷實惠。現在冒菜店大都重視環境,講究體驗感。各種原料分裝在塑料盒裡,擺在保鮮櫃里,看起清爽整潔,比如這家周極品冒菜。根據喜好自選原料,可單冒,也可葷素組合,按重量計價。冒好后裝在大盤裡,澆一勺麻辣油料,撒上小米椒蔥花芹菜等,紅紅綠綠,非常有食慾。周極品冒菜自選原料腦花、兔腰之類單冒品種,在多數冒菜店都是爆款。地址:青石橋北街24號米瑞廣場一樓人均:40元左右3麻辣燙和串串香麻辣火鍋始於重慶,這沒有什麼爭議,就連成都很多火鍋店的招牌前面,也會加上「重慶」二字,以示味道正宗。不過,麻辣湯卻要標榜自己是地道的成都味道。麻辣燙是改開后在成都民間廣泛流行的草根飲食,它和串串香其實是一類食物,只不過叫法不同。都是指用竹籤把原料穿成串,再放進麻辣湯底里涮燙。1993年出自的《成都小吃》一書記載了麻辣串這一品種,它又分為了冷熱兩種吃法,冷吃叫麻辣冷,其實就是現在的冷鍋串串,熱吃的叫麻辣燙,其實就是現在的熱鍋串串。小販們在腳踏車后架上一邊掛個爐子,一邊裝滿原料,隨停隨賣,被人們戲稱為「手提式小火鍋」。常夜晚出沒於春熙路一帶的電影院門口,屬於典型的「鬼飲食」。手提式小火鍋銻鍋、煤油爐是過去麻辣燙的標配,吃的時候被熏得眼淚花兒直流。不管是叫麻辣燙,還是叫串串香,這類草根親民的飲食,過去都不太注重就餐環境,街沿邊、大樹下,攤主隨便支三兩張桌子就可以開賣。而吃的人也不講究,坐在低矮且呀呀作響的竹椅上,可赤膊袒腹暢飲,可隨地扔紙和竹籤,可高談闊論大聲喧嘩,完全不用正襟危坐、裝腔作勢。汗衫拖鞋是最合拍的穿著,吃的就是一個隨意,要的就是一種自在。代表的是一種地道的成都味道,一種草根美食情結。「吃點麻辣燙,打點小麻將」,這就是成都人豁達的生活態度。吃麻辣燙,打小麻將,是成都人的生活態度串串面前,眾生平等,賓士車與電馬兒並排,高帥富與打工仔拼桌,沒有人會覺得詫異。「吃串串、數簽簽」,這就是成都人的滋潤小生活。不要小看了串串,這些年也誕生了不少品牌店,從過去的玉林、袁記、結子、六婆,到現在的冒椒火辣、馬路邊邊等,無不各領風騷三五年,書寫了一個又一個餐飲傳奇。吃串串,數簽簽馬路邊邊麻辣燙現在叫麻辣燙的少了,更多是叫串串,而其味道也更趨向於火鍋,鍋底重用牛油,極度的麻辣刺激。很多人覺得串串和火鍋除了原料上面多穿了根簽簽外,並沒多大區別,其實不然。傳統麻辣燙更重視香料的配比,鍋底油脂較少,更迫近於鹵湯,蘸碟也有差異,一般是原湯+辣椒面,或者是直接蘸干辣椒面吃。馬路邊邊麻辣燙這家算是還原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麻辣燙味道,鍋底的味道相對清淡,重點在於蘸碟,把干辣椒面、花生碎等放在小碗里,再加兩勺鍋里的油或湯進去:重口者就多油少湯、輕口者就多湯少油。香辣不燥,越吃越有味。銻鍋、矮桌,再加上老成都街景牆繪,讓人有穿越回去在青年路吃麻辣燙的錯覺。地址:武侯區致民路48號人均:55元左右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