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古代百官上朝手裡拿的木板用途這麼大,清朝人卻為何棄之不用?屍林野鬼2017-06-1312:28在很多講述古代歷史的影視劇中,尤其是關於唐朝、宋朝等歷史的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場景:文武百官整齊的分列在朝堂兩邊,每人手中端著一塊板子,而且還總是盯著這塊板子。那麼很多人就會感到好奇了、大臣們手裡拿的這個板到底是什麼、到底有什麼用呢?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這方面的歷史知識。因為是古代官家所使用的東西,所以這個板有一個很不錯的名字,叫笏[hù]板,那麼什麼是笏板呢?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也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明朝時規定四品官以上執象笏,五品官以下執木笏,如《正字通》上載:「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穀梁傳·僖公三年》:「陽谷之會, 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東漢末年劉熙在《釋名》一書中解釋說∶"笏,忽也,備忽忘也。」說白了,笏板就相當於現在我們使用的備忘錄或者記事簿,只不過古代官員特有的記事簿罷了。關於笏板的起源、材質和大小據歷史記載笏板在商朝時期就已經開始成了辦公工具,在古人沒有發明紙張之前,笏板一般多由竹或木製作而成如果私用,則成為書籍的功能,也稱「牘」。如果官員將其隨身帶著上朝用,則稱為「笏」。其他人員也可以把它當成備忘、書寫工具來使用,也並不是官員們的專用品。直到紙張出現並普及以後,官員們在紙上寫好內容貼在笏板上,類似於現在的便利貼,因為使用方便,笏板逐漸成為官員們的專用辦公工具。用來製作笏板的原材料主要有竹木、玉器、象牙等幾種。唐朝以前、官員們使用笏板還不區分身份等級,秦漢之後又經改變形式,依官階大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自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使用笏竟開始有了等級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牙製作的笏板,六品以下官員用竹木製作的笏板。對形狀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為上圓下方。明代開始則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員就沒有資格用它了。這與當代官員用筆記本不同,沒有嚴格的等級之分。關於笏板的大小也有明確的數據,據史料《禮記·玉藻》記載:「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殺六分而去一。」說笏長2尺6寸,中寬3寸,因為時代原因,度量衡在古代都不一樣,以唐朝為例、當時一尺約合現在的30厘米、所以唐朝官員使用的笏板大約長70多厘米,寬10厘米左右。由此看來、古代官員使用的笏板是個很大的傢伙,一些歷史劇中袖珍版的笏板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關於笏板的功能作用笏板的主要作用是備忘。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記錄自己想要上奏的事情;另一個就是記錄皇帝下達的旨意或者命令。大臣們在上朝之前,會把自己要在朝堂上向皇帝上奏的事項記錄在笏板上,為防止在朝堂議事的時候出現遺忘或疏漏。同時、皇帝下達的旨意,為了防止遺忘,大臣們也會把這些要點記錄在笏板上。有點我們現在會議記錄的意思。除了備忘之外,笏板還能起到一個禮儀的作用。古代皇帝高高在上,他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威嚴和權威,給臣民們一種神秘之感,所以即使是可以入朝議事的中央官員,也不能隨便挺直了腰、高抬著頭去看皇帝的真容,這既是皇帝權威的體現,也是臣子對君上的一種尊敬。所以這個時候、大臣們就可以用笏板遮著自己的臉,即使是奏事的時候也只需要眼睛盯著笏板看就可以了。因為笏板是官員專用,所以笏板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夠區分身份地位。你拿笏板說明你是官員,你能拿象牙笏板說明你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大家一看就明白。在有些重要的場合官員們也需要手執笏板,這樣負責禮儀接待的禮官們就可以根據笏板的不同為大臣們安排相應的接待規格和位次了。除了以上這些作用,笏板還會被後代人當做前進的目標,來激勵自己。據說明朝著名的散文家歸有光小時候讀書時就是這樣的,他的奶奶經常把他祖爺爺做官時用過的笏板拿出來勉勵他說:「這是你祖爺爺當年用過的笏板,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能拿笏板的大官」。有趣的是,古代官員原則上一人只用一隻笏,但公務繁忙的官員則允許用幾個,幾個拿不下,就備一個袋子,這個袋子后稱為「笏囊」,因為多了,則需一個隨從背著一同上朝,唐代的張九齡為相時,因為年老體弱,就是從他開始使用隨從背笏囊,沒想到後來竟成時尚,官員紛紛仿效,以顯示公務繁忙。而幫他背笏囊的隨從,就有些像當代官員的秘書了。說完了笏板的材質、大小和功能之後,很多人一定會好奇、既然這樣,那麼清朝的官員上朝怎麼沒人拿笏板呢?這是因為滿清入關以後把延續了數千年的笏板使用制度廢除了,至於他們為什麼要棄笏板不用,很多觀點分析認為是由於他們生活習慣、禮儀風俗不同造成的。這個分析貌似很合理。也有分析稱,他們棄笏板不用可能更多是因為嫌麻煩,對於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手裡握馬鞭握習慣的少數民族而言,讓他整天手裡端一塊大木板,他們不嫌麻煩才怪。不過小編認為,這和清朝禮節有關,清朝是君主集權的巔峰時期,臣下見駕需先兩手輪流打下馬蹄袖行半跪禮,然後起立再行跪拜禮,滿漢合璧。想像一下手執笏板打馬蹄袖,肯定不方便再者清朝選拔官員制度也和前朝不同,清朝對大臣選撥特別重視相貌口才,選官向來是以「身、言、書、判」作為首要條件的。所謂身,即形體,需要五官端正,儀錶堂堂,否則難立官威;言,即口齒清楚,思維敏捷對答如流。看了這些你是不是對古代文武百官手裡拿的「神秘木板」有了更多了解呢?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