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1978年2月11日,一位作家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用一把鋒利的剪刀將他的胃切開,最終搶救無效去世。在四年前,他才剛剛獲得文學界最高獎項——諾貝爾文學獎。而他的死,跟這次獲獎有很大的關係!這僅僅是他悲慘人生的一小部分。他的名字叫哈瑞·馬丁松,一位偉大的瑞典詩人。哈瑞·馬丁松哈瑞·馬丁松在1904年5月6日出生於瑞典東南部布萊金厄省的亞姆斯霍格鎮。他的父親馬丁·奧洛夫松原是一位海軍隊長,後來退役擔任過澳大利亞農場工人和美國的市政僱員。在兒子出生后,他帶著孩子定居在布萊金厄。馬丁松的童年生活,充滿了不幸。在他6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死於肺結核。1912年夏天,他的母親由於商店經營不善破產。破產後的母親選擇拋棄自己的七個孩子,隻身移民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布萊金厄省父親的離世以及母親的拋棄,對年幼的馬丁松打擊很大。他被迫被寄養在瑞典農村的農家之中。在這裡,他不僅要接受繁重的苦力活,還要忍受養父母的虐待。忍無可忍的馬丁松在他16歲的時候逃離了養父母家,在一艘貨船上擔任臨時工。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跟隨貨船游遍世界各地,並在南美洲和印度生活了一段時間。1927年,23歲的馬丁松由於肺部問題不能再次登船,生活來源被掐斷,他變成了一位流浪漢。但這段生活為他日後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素材。1929年,馬丁松與作家莫阿·斯瓦茨結婚(二人於1940年離婚)。同年,他發表了處女作詩集《鬼船》。這部詩集的詩歌主要講述他在擔任船員時期的生活,並受到吉卜林、達恩·安德森作品的影響,發表之後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幾年裡,他還連續發表了《現代抒情詩選》(1931)、《游牧人》(1931)等詩集。詩歌創作取得成功后,馬丁松轉向小說創作。馬丁松1935年,他的自傳體長篇小說《蕁麻開花》發表,再次取得巨大成功,並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孤兒馬丁·托馬森在瑞典農村養父母家的悲慘經歷。它成為馬丁松文學創作走向成熟的標誌。隨後他還完成《迷惘的美洲豹》(1941)、《通向鍾國之路》(1948)等作品的寫作,並於1949年獲選成為瑞典文學院成員的第15席。馬丁松的作品,無論是詩歌還是小說,都有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尤其是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對於人類命運的思考更加深刻。這一點強烈地表現在他的戰後敘事長詩《阿尼阿拉號》上,這部長詩也成為他詩歌創作的巔峰之作。《阿尼阿拉號》發表於1956年,由103首詩歌構成。它主要講述了地球由於核污染,已經變得不適合人類生存。於是8000名倖存者乘坐一個巨大、豪華的宇宙飛船「阿尼阿拉號」前往其他星球。但是由於控制器發生故障,飛船被拋離原定軌道,漫無目的地在太空中飄蕩。在最後,這艘大麥克宇宙飛船在前往一顆行星的路上變成石棺,成了外太空泰坦尼克號,永遠迷失在茫茫太空之中。《阿尼阿拉號》中文譯本《阿尼阿拉號》不僅有巨大的藝術魅力,還繼承了作者一貫的思想——人文主義思想。親身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的馬丁松親眼看到戰爭的殘酷,尤其是核彈的毀滅力。這讓他開始思考科學技術帶給人方便的同時,也成為毀滅人類的終極武器。正是基於這些,才誕生了以「對時空中的人類的一次檢討」為主題的《阿尼阿拉號》。這部長詩一經發表就引起巨大轟動,成為瑞典文學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由它改編而成的音樂劇,頗受瑞典民眾的歡迎。也正是因為這部長詩,奠定了馬丁松作為繼斯特林堡之後「瑞典文學最偉大作家」的地位,並成為瑞典國寶級大師。《阿尼阿拉號》英文版封面儘管《阿尼阿拉號》給作者帶來巨大的榮譽,也讓他飽受批評——因為同時代的大部分作家對現代文明抱著樂觀的態度,大加讚美。《阿尼阿拉號》有點叛逆,所以引發爭議。面對這些爭議,從1960年開始,馬丁松停止詩歌創作長達10年。直到晚年,他才重新發表詩集《光明與黑暗之詩》(1971)、《草之山》(1973)等。1974年,瑞典文學院「由於他的作品能透過一滴露水反映整個世界」,與埃溫特·約翰遜一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此肯定他的文學創作。但這成為作家走向地獄的推手。哈瑞·馬丁松和埃溫特·約翰遜獲獎消息一出,馬丁松立即成為眾矢之的。瑞典文學界、輿論界都充滿了對他獲獎的不滿,由於他是瑞典文學院院士,有人甚至懷疑他們是在「自我分贓」。晚年的馬丁松一直處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下,精神備受折磨。1978年2月11日,他選擇用一把剪刀以極度殘忍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因為這個悲劇,諾貝爾文學獎才有了院士不得獲獎的規定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