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玩資本的人,會經常研究長周期,但極少從歷史中學經驗教訓。摩拜和OFO背後的投資人肯定明白,共享腳踏車終究難免合併。但撕逼未到讓雙方極其難受之前,誰也拉不下臉面;誰先認慫,誰就是「被合併」,地位天壤之別。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趕集、美團和大眾點評,這幾組公司合併之前,都視彼此有「不共戴天之仇」;而合併后,公關稿則一律以「強強聯合」示外。不同的是,滴滴和快的,是創始人團隊(滴滴)合併了職業經理人團隊(快的);58同城和趕集,是上市公司(58同城)合併了非上市公司(趕集網);美團和大眾點評,是年輕團隊(美團)合併了年紀大的團隊(大眾點評)。摩拜和OFO,又將是誰合併誰呢?摩拜和OFO都被質疑股權分散、創始人被架空。摩拜沒有絕對的大股東,摩拜的創始人是胡瑋煒,但公司主要是由經驗更為豐富的王曉峰操盤,另外投資人李斌(易車公司/蔚來汽車創始人)有最大話語權,其它資本方基本和李斌保持統一戰線。OFO這邊,戴威是第一大股東,聯合創始人張巳丁淪為很小的股東,公司更多由資方支持的COO張嚴琪在運營,而背後具有決定權的是投資方滴滴。可以這麼說,決定摩拜和OFO合併事宜主要取決於李斌和滴滴的態度。而李斌(易車網和蔚來汽車)、滴滴背後的投資方騰訊舉足輕重。對李斌來說,排在第一的是蔚來汽車,而這個事情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把摩拜的股份變成現金去支持蔚來汽車的發展,也情有可原。對於滴滴來說,必須說越來越大的故事才能支撐起巨額的估值,加上此前滴滴兩次不得不和快的、Uber合併,儘早促成OFO和摩拜合併,滴滴有經驗也有動力。關鍵問題是,摩拜和OFO背後的投資人們,如果同意雙方的合併,還得絞盡腦汁去想一個合理的組合。胡瑋煒有情懷,媒體出身缺管理感覺;戴威有潛力,年齡太小不足以管理大公司。直接幹掉創始人的幾率很小,至少要留下一方的創始人;作為創始人,戴威比胡瑋煒更年輕和更有潛力,獲得資本方支持的概率更大;而作為實際操盤者,王曉峰利益更深(占摩拜20%的股份),相比張嚴琪被留下的可能性更大。當然,接下來一段時間,摩拜和OFO依然會堅決否定合併的傳聞,背後的投資方也會繼續表達對對方的不懈。但需要指出的是,相比滴滴和快的,摩拜和OFO在單量上更難分出勝負。打車,雖然網路效應不強,但依然明顯強於共享腳踏車;當滴滴訂單量多時,還可以相對容易地「挖角」快的的司機,而共享腳踏車則更強烈地受制於投入腳踏車的數量。共享腳踏車,是個強運營的活,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效率是更健康的競爭方式,但這樣需要足夠的耐心,甚至需要放緩發展速度。不得不面臨的一個悖論是:囚徒困境下,摩拜和OFO會持續增加腳踏車供應,這樣會導致每輛車被使用的次數降低,每輛車的回本周期將被拉長。而一旦合併,腳踏車已經到了過度供給的階段,基本沒法形成1+1>2的效果。更讓人心累的是,接下來無論是誰操盤合併后的公司,都是沒有控制權的小股東,時刻面臨資本方的巨大壓力。股權上支離破碎的滴滴,支配著股權上同樣支離破碎的OFO,其中的糾結可想而知。滴滴程維很為難,將來無論是戴威還是胡瑋煒,將更為難。如果換一種思路看,快的被合併后,呂傳偉拿著巨額資金退出,過上了愜意的生活,未必沒有程維過得幸福;趕集網被合併后,楊浩涌轉身創立瓜子二手車,找到了一個比分類信息更有前途的市場,未必沒有姚勁波過得有奔頭;大眾點評被合併后,張濤在美國新加坡看書、陪家人、順便做點投資,未必沒有王興過得從容。所以,無論是胡瑋煒還是戴威、王曉峰還是張嚴琪,對他們來說,選擇長遠的名還是選擇短期的利,決定了他們未來的去處。無論摩拜和OFO是否合併,有一點是確定的:它們背後的投資方眼裡只有利,為了獲得更多的利,他們會催促著摩拜和OFO一輪又一輪地融資,一輪又一輪的撕逼,一輪又一輪地就合併進行談判。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