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去年7月28日,《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台,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新政實施一年來,網約車市場逐步走向正規化。在網約車平台不斷調整與轉型的同時,「打車難」「打車貴」的問題又再次引起關注(7月28日新聞網)網約車新政實施一年,「打車難」「打車貴」現象須辯證看待。首先,打車到底有多難?要有完整的數據來說話。現在很多是打車者的主觀感覺,缺少一年的大數據支撐。滴滴7月25日發布的大數據顯示,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2017年6月早晚高峰與夜間時段的「打車難」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是6月份天氣熱,打車需求增加的因素要考慮進去,如果沒有三四月份的對比,單以6月份來說事是不客觀的。其次,網約車新政可能對打車難帶來一定影響。根據《暫行辦法》規定,需要具備「三證」。 「從業資格證」是司機必須面對的「大考」,嚴格的考試使得一些司機屢敗屢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得網約車數量暫時減少。而在「一城一策」框架下,各地要求不同,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影響。第三,網約車司機的積極性也大不如前。網約車進入市場之初,對司機的補貼是較高的,但是這只是一種營銷策略,現在補貼大幅度減少,司機沒有原來賺的多,所以積極性沒有原來高,而且司機的生意好壞完全取決於信譽分,低於標準分的生意不景氣,也影響了司機的積極性。第四,「打車難」「打車貴」還要看怎麼比。如果說和沒有網約車的時代比,「打車難」「打車貴」根本無從說起。而和網約車野蠻生長的時間段比,自然是「打車難」「打車貴」。但要看到,網約車野蠻生長只是一個特殊現象,與之對比沒有意義。從理論上說,隨著共享腳踏車在各地的發展,捷運、公交線路進一步密集,人們出行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打車難」「打車貴」的問題應該逐漸好轉。交通運輸部首席專家徐康明表示,網約車新政執行一年帶來了很多積極的改變,行業發展依法依據得以恢復,網約車行業正在建設新格局。網約車行業的安全機制、車輛不得拒載乘客、妥善平衡各方利益、服務質量等都相應提升。但網約車還需加速修復一些問題,比如因法規不到位導致乘客權益受傷害,車輛車齡及車檢不符合規定等行業漏洞。網約車新政所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乘客的出行方式變化,到網約車市場供給,再到計程車市場的規範,甚至"打車難""打車貴"重新出現的跡象,使得"黑車"也變得多起來,不僅乘客出行需求和用戶體驗受到影響,市場的管理成本也隨之提高。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些變化值得政策制定者關注、調研,在評估網約車新政的社會效果時,只有將這些因素綜合考慮,才能得出更為客觀的評價。對於新業態,政策不能一出了之,還要動態完善。這就需要以大局觀來辯證施治,需要借用「互聯網思維」和「分享思維」。在法律不變的情況下,網約車在經營、運作和監管手段上要改變。比如,對網約車的高門檻設置,主要是基於安全考慮,但正如專家所指出的,對安全的保障,完全可充分藉助互聯網技術,而不必過度依賴於准入門檻。比如,對司機自身品質的考察,可以由金融信用信息系統與公安身份管理系統與第三方平台對接,進行信息的共享識別;運輸車輛車況的安全應當由公安車管部門的年審系統與第三方平台對接,進行信息共享識別;司機駕駛過程和行為的安全問題,可以通過對行駛過程數據全程採集(包括人臉識別等)以及乘客意見採集進行確認。也就是說,新政也不要大包大攬。網約車多部門管理,需要明確各方管理許可權,只有監督管理到位市場才能凈化。值得注意的是,網約車初期,為了「效率」而犧牲「秩序」,新政強調 「秩序」但也不要犧牲「效率」,更不要因為現在出現暫時的"打車難""打車貴"問題而把「秩序」讓給「效率」。城市管理者的思路應不斷調整,把市民出行的「效率」放到與城市管理的「秩序」同等地位上來。如此一來,網約車才能作為共同交通領域便利出行的一個最佳輔助而行穩致遠。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