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地理空間數據成果豐富。」在日前舉辦的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上,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宋超智表示,地理國情普查數據量達770TB;高分衛星專項已累計分發數據400百萬景,結合其他國產衛星,已使衛星遙感數據自給率達80%;資源三號衛星高解析度遙感影像覆蓋了全國陸地國土,全球影像有效覆蓋7200多萬平方公里。 「互聯網+」時代,數據呈現多元化,特別是基於人的移動行為大數據,進行地理空間可視化和地理維度(GIS)需求分析,受到廣泛關注,其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有著無限可能性,並蘊含在大數據分析中。 科學院院士童慶禧在「雲GIS與大數據」論壇上表示,「國內一些像超圖這樣的自主地理信息平台軟體在迅猛發展,數據處理技術創新能力、開發能力在大幅度提高,使得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都從中獲得了非常大的收益。」然而,放眼全球,地理空間信息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創新仍任重道遠。 地理信息大數據在規劃、房產、環保等領域中都有很好的應用。經濟網記者徐紅/攝連接一切的「橋」 手機上安裝的任一款APP,都會詢問用戶讓不讓「讀取位置信息」;微信朋友圈上傳圖片,可以自動識別照片拍攝地;確定了用戶位置,導航地圖上的「搜周邊」,吃喝玩樂游購娛全方位為你導航,成為大眾生活的好幫手。 「位置」連接一切,位置服務無所不在,地理位置大數據應用不斷拓展。常言道,人類生活的80%與地理位置有關。地理大數據相當於橋樑,精準的空間位置服務可以實時感知道路擁堵、給城市「治病」、控制人類疫情、改變城市生活質量,甚至助力美國總統選舉。 手機「不離身」,手機數據則成為大數據專家們的「寶貝」。「通過一個手機數據,就可以把整個城市狀態實時反應出來。」北京大學教授、數字研究院副院長鄔倫在大屏幕前邊演示邊介紹說,基於手機定位數據,將上海外灘事件進行復盤,圖上的每一個紅點對應的就是一個人。可以看到,隨著時間推移,紅點不斷向外灘方向聚集,很快整個區域「糊」成一片。「如果地理空間大數據真正能用起來,提前調度預警,可能上海外灘踩踏事件就可以避免;通過手機移動基站和視頻數據,能及時把握旅遊景點人流狀況,也許去年「十一」黃金周,八達嶺長城景區遊客擁擠現象也不會出現。」 在鄔倫看來,地理空間大數據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地理空間大數據可以循環利用,「跨界」來用,如將訂票數據收集起來,進行分析預測,就可以知道下次提前多少天訂票最合適;還有用谷歌搜索引擎數據進行禽流感預測等。廣義的地理空間大數據是把不同行業的數據「混搭」,放在一起進行關聯性分析。鄔倫也坦言,目前很多研究還處在狹義地理空間大數據的層面上。 開放的數據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跨界」也好,「混搭」也罷,類似於買機票、酒店入住、移動通信,甚至PM2.5這類新興數據,在與傳統測繪地理數據融合后,其應用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地理大數據的商業價值和社會效益正在顯現,前景美好。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