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陪伴你 ◢ 周一,早安各位 ◣網路中的我們何嘗不是一個孤獨患者01Hello大家好,我是Mata。今天看了一個TED演講視頻,演講者是MIT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Sherry Turkle。主題就是社交網路溝通看似越來越簡單,我們是否因此擺脫孤獨了?很顯然,我沒有。我就像她演講中所提及的那位50歲商人。我也不想讓別人打擾,但又是想被打擾,實際上我更願意用手機的社交軟體去聯繫別人。很糾結對吧因為這樣可以將彼此保持在一種可控制的距離範圍內,不遠不近,恰到好處。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1,787名美國成年人(年齡為19-32歲),並詢問他們使用11個常見社交媒體網站的時間和頻率。他們採用PROMIS(患者自評成效測量信息系統),讓參與者彙報自己的功能、癥狀、行為、感受,以此來測量其社會隔絕感。總體而言,登錄社交媒體越頻繁,其社會歸屬感越低、與他人的聯結越少、婚戀關係越不幸福。研究人員控制了社會和人口因素(如婚戀狀態和生活狀態)之後,此結果依舊成立。就花費在社交媒體上的時間而言,每日超過兩小時者產生社會隔絕感的幾率是少於半小時者的兩倍。就登錄社交媒體平台的次數而言,每周超過58次者產生社會隔絕感的幾率是少於9次者的三倍。好像只有這樣做才能讓我們感覺到永遠都不用自己一個人02這樣的聯繫雖好,但似乎忘記了一點,或者沒有人在乎這一點。我們在簡便交談的同時,缺少了面對面。就是因為每個人依賴於微信微博等社交軟體進行小片段方式的交流。讓我們幾乎可以一整天對手機低著頭,碼字結束附帶表情包,隔著屏幕感受朋友的喜怒哀樂。有時候,我們獨自在排隊購票、等紅綠燈過馬路,也會趁著這點時間,拿出手機,找個微信好友嘮嘮嗑。即便只有幾十秒好像只有這樣做,才能讓我們感覺到永遠都不用自己一個人,好像自己心中那份莫名的恐慌與焦慮都被隻言片語解決了。但其實這種聯繫更像是一種癥狀,根本就沒有得到解決,它正表現出我們害怕孤獨這脆弱的一面。研究人員認為,此現象可能存在這麼幾個原因。首先,在社交媒體上花的時間越多,在現實世界中與人交流的時間就越少。其次,看到朋友的幸福與成功可能會使你產生嫉妒之心——實際上,許多人只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積極的經歷,這扭曲了我們看待現實生活的視角。不過,研究並未給出因果關係,因此也有可能是越孤獨的人越愛用社交媒體。研究人員並不確定哪個是因、哪個是果,甚至也有可能兩者兼有。但是,即便是社會隔絕感在先,社交媒體似乎也無法緩解這點。但無論如何,心理健康問題和社會隔絕感在年輕人身上十分常見,因此這是個值得探究的重要問題。人類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但現代生活正使我們彼此分離。社交媒體看似能夠填補我們的社交空缺,但該研究表明,它似乎並非解決之道。逃避真實的交流逃向淺顯的文字交談03當我們缺失獨處能力的時候,我們聯繫朋友可以說僅僅是為了減少心中的恐慌感,或者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於是,理所當然地把他們當作支撐我們那脆弱的自我存在感的備份文件。我們簡單地認為只要和別人在微信上keep in touch,就可以擺脫孤獨。是的,但這只是暫時的。因為我們在逃避真實的交流,逃向淺顯的文字交談。這些碎片的文字,可以通過打字鍵盤編輯刪除,可以通過表情包潤色。總之,足矣讓我們向他人呈現出自己想要變成的模樣,填補內心的孤單。我們被虛擬的愛情吸引,被虛擬的網路遊戲沉迷,而不是和現實中的家人朋友敞開心扉聊聊天。不知不覺間,這些網路替代品讓我們失去了許多美好的生活,孤單的溝壑也會越來越深,原本的現實關係變得弱化和疏遠。曾有研究發現,儘管人們認為社交媒體能夠促進社會交往,但它其實無法提供面對面交流的效果。社交媒體促進人們彼此交流的能力有限,而面對面交流既能幫助人們避免產生社會隔絕感,又能促進人們形成聯結。此外,密歇根大學的研究表明,人們越使用Facebook,其生活滿意度越低。如今,人們通過各種網路工具進行交流,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深入理解社交媒體造成的影響。但諸多研究提醒著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花過多時間有可能使你更加孤獨。041為它留出線下與對方面對面交談的時刻,即便說的是那些無聊的細節,也能體現獨處真正的價值。正如Sherry Turkle所講:因為正是我們結巴、遲疑、找不到合適的詞的時候,我們才能向對方展示出真實的自我。●End●——如果喜歡,請分享給你的朋友吧——讓我們跟隨環球媒體一起瀏覽奇妙的世界吧環球媒體一起分享世界的點滴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