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正在開展2030-2050年戰爭形態及能力需求研究,預計將於2017年9月30日之前向陸軍參謀長提交報告。」這項研究的目的在於提高美國陸軍未來在所有作戰域的作戰能力,包括電磁頻譜和人機交互。陸軍科學委員會將基於技術/能力視角從以下方面開展研究:(1)預測2030-2050年世界環境對美國陸軍能力及需求的影響,特別是對新興的多域戰作戰概念的影響。(2)研判2030-2050年間戰爭特徵是否會發生根本改變,驅動改變的因素有哪些,對陸軍的意義何在。(3)明確陸軍當前需重點發展的能力,需終止的投資項目。(4)為使陸軍提高2030-2050年的作戰能力,需要解決哪些政策或立法限制(如增加跨域火力射程,進行戰術級賽博空間作戰,部署自主殺傷系統)。(5)2030-2050年的戰爭形態如何挑戰美軍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6)陸軍軍官和士兵需要為2030-2050年間在人口密集城市等環境下作戰進行哪些準備,哪些新興技術和能力能夠在這些作戰環境下發揮決定性作用。關聯閱讀:走近科學委員會 揭秘美國陸軍優勢的重要動力源軍事科學院外軍部 趙蔚彬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是陸軍最高級別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其前身是1954年11月成立的「陸軍科學顧問小組」。委員會的宗旨是為美國陸軍部長、參謀長及指揮官等,提供與陸軍相關的科學、技術、製造、採購、後勤、運營管理等方面的諮詢和建議,以指導陸軍科研,保持美國陸軍的優勢。該委員會隸屬陸軍副部長幫辦辦公室。委員由國防部長任命,一般不超過80名,都是相關行業的權威,但任期最多兩屆。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由陸軍部長從委員中任命。所有委員每年都要接受測評,合格者可續任。所有委員沒有任何薪酬,只有項目經費和出差補助。由於正式委員多為民間科研院所中的科學家,軍人比例較小,近年,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注重從退役將領和陸軍各單位中挑選成員,以使地方科學家和工程師能更好地理解戰場官兵的需求。美國陸軍科學委員會每年召集4次全體會議。通常,委員會在陸軍高級指揮官中廣泛徵詢意見,在發現影響陸軍各大司令部、各作戰單元的突出或普遍問題后,申請研究項目,呈報陸軍部長批准。具體而言,其研究主要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一、及時總結實戰經驗美國陸軍部隊參與重大作戰行動后,陸軍科學委員會都會積極調研,總結經驗教訓。如2008年初,陸軍科學委員會成員與參加「伊拉克自由」行動的「鐵馬」旅戰鬥隊各級指揮官座談,詢問共享信息、獲取情報的軟體工具及作戰平台是否好用;與其他單位的聯合是否順暢、高效;在戰場上是否遭遇新挑戰;能否有效調用國家層面的外交、信息、軍事和經濟要素;部隊部署前訓練是否充足等。調研成果被2008年版美陸軍第FM3-0號野戰條令《作戰綱要》吸納。該條令確立了全頻譜行動作戰概念,即同時實施進攻、防禦、穩定或民事支援行動。隨後,美陸軍第FM7-0號野戰條令《全譜作戰訓練》出台,加快了陸軍模塊化、多能化轉型。二、常態評估現實挑戰在美國陸軍看來,21世紀是一個持續衝突的時代。安全挑戰形式多樣,覆蓋陸、海、空、天、網和電磁頻譜,而且可能從和平競爭發展至全面戰爭。因此,陸軍科學委員會經常立項評估美國陸軍面臨的各類威脅挑戰,如2013年研究氣候變化引起的各種自然災害對陸軍編製、訓練、裝備、作戰等各方面的影響及陸軍的應對措施;2014年全面評估陸軍防空反導系統在電子戰態勢及複雜電子戰環境下如何實行防空反導作戰;2016年測試激光武器對戰鬥車輛生存性的影響,指導研發能夠抵禦高能激光的裝甲及相關防護技術。三、前瞻打造未來陸軍近年,陸軍科學委員會大力開展「陸軍科學技術核心能力」「陸軍決定性戰略和遠征機動」「加強遠征軍的韌性和持續作戰能力」「人才管理和下一場訓練革命」「培育陸軍創新文化」等研究,全面支持美國國防部推行「第三次抵消戰略」、實行「全球一體化作戰」、實施「未來部隊計劃」,為美國陸軍保持技術優勢、向「全譜多能」轉型、提升「多域戰」能力、發揮官兵靈活性和創造力等奠定了堅實基礎。感謝編譯/述評: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 龐娟&軍事科學院外軍部 趙蔚彬C2如何加入學會註冊學會會員:個人會員:(c2_china),回復「個人會員」獲取入會申請表,按要求填寫申請表即可,如有問題,可在公眾號內進行留言。通過學會審核後方可在線進行支付寶繳納會費。單位會員:(c2_china),回復「單位會員」獲取入會申請表,按要求填寫申請表即可,如有問題,可在公眾號內進行留言。通過學會審核後方可繳納會費。學會近期活動1. CICC企業會員交流會會議時間:(具體時間詳見後續通知)2.2017首屆全國兵棋推演大賽總決賽長按下方學會二維碼,關注學會微信感謝關注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