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導讀鋼鐵工藝流程面臨著結構性矛盾:作為廢鋼消化主力的短流程電爐,其鋼產量在佔比僅為7.3%,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而高爐-轉爐長流程則長期佔據主導地位。「此前中頻爐能重新熔鍊鋼屑鋼末,如今這些廢鋼進入正規的轉爐或者電爐,因為密度較低,損耗率很高。」河北一家鋼廠負責人近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掃清中頻爐之後,一部分廢鋼缺少能夠消化的爐子。與此相伴的是,儘管被徵收40%的關稅,以輕薄粉碎料為主的廢鋼出口,正在連連創下高點。海關數據顯示,繼今年4月首次「破萬」后,5月份的廢鋼出口量再次激增至8.0345萬噸,同比增長954倍,環比增長4.3倍。而在此前的一季度,廢鋼總體出口量尚不足千噸,更早之前,廢鋼的年出口量也不過1000噸左右。鋼鐵正在加速進入一個折舊時代:2016年廢鋼資源量已達1.7億噸。相對於鐵礦石冶鍊,廢鋼融化再利用是一種更為節能環保的綠色資源。然而當前的廢鋼鍊鋼比僅為11%左右,遠遠低於世界51.6%的平均值。究其原因是鋼鐵工藝流程的結構性矛盾:作為廢鋼消化主力的短流程電爐,其鋼產量在佔比僅為7.3%,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而高爐-轉爐長流程(從鐵礦石和焦炭到生鐵再到鋼材)則長期佔據主導地位。這一結構使進口了全球65%的鐵礦石,卻對更綠色的大量廢鋼利用不足。從某種意義上講,廢鋼資源的流失正在與國內鍊鋼工藝的結構調整進行著一場賽跑,在此過程中,轉向電爐是廢鋼冶鍊的大方向,而在去產能的背景下,允許電爐等量置換轉爐產能成為業界共同的呼聲。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在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看來,近期廢鋼出口短期內激增是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一個結果。他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廢鋼是生產「地條鋼」的主要原材料,截至今年6月30日,全面取締了「地條鋼」的生產,國內廢鋼庫存量隨之大增,短期內供大於求,導致出口需求的增加。根據工信部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共取締、關停「地條鋼」生產企業600多家,涉及產能1.2億噸,由於地條鋼被取締,釋放出6000多萬噸廢鋼資源。緊隨其後的是,廢鋼在一段時間內出現明顯的供過於求,其中生活廢鋼、輕薄料等料型價格一落千丈。全聯冶金商會近日的調查顯示,出口的廢鋼主要是質次的輕薄粉碎料,9.6萬噸中佔8.1萬噸。這些廢鋼輕薄料價格從2013年1月的2400元/噸,暴跌到今年5月的500至600元,跌幅高達80%。高峰表示,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是廢鋼出海的一個重要原因,出於對市場的預期,國內廢鋼價格持續下跌,品質良好的國產廢鋼更具有價格優勢。「以5月份為例,5月26日東亞市場廢鋼的價格為230美元/噸,印度市場的價格是267美元/噸,均高於國內的價格,同期國內廢鋼有代表性的廣州價格是1160元人民幣/噸,相當於171美元/噸。」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廢鋼出口是在被課以重稅的基礎上實現快速增長的。作為一種綠色環保的優質資源,廢鋼大量出口是不願看到的景象,為了鼓勵回收再利用,對廢鋼出口徵收40%的關稅,然而,這依然未能阻遏近期廢鋼出口上漲的趨勢。這是否意味著優質的廢鋼資源正在大量流出?冶金商會指出,目前出口不足10萬噸,預計全年為20多萬噸,絕對量比較少,相對於一億多噸的廢鋼年產生量,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冶鍊原料處總設計師李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儘管近期廢鋼出口增速確實很快,但主要是此前基數非常低,而從總量上看,仍然是廢鋼凈進口國。「從數量上看,現在每月出口量剛剛超過萬噸級別,但每月進口廢鋼都在20萬噸左右,去年全年進口量是216萬噸,前十來年,廢鋼每年的進口量更是高達上千萬噸。」她表示。不過,近年來廢鋼進口量在連連下降。廢鋼鐵應用協會(下稱廢鋼協會)副秘書長王方傑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目前廢鋼進口要繳納17%的增值稅,出口要繳納40%的關稅,這導致國內廢鋼價格比進口廢鋼價格低很多,因此作為頭號鋼鐵生產大國的,每年廢鋼進口量僅佔全球貿易量的2%,且多為間接進口。200萬噸左右的廢鋼進口量已遠遠低於韓國的580萬噸和台灣地區的320萬噸。廢鋼協會建議,在適當的時機和一定的條件下,有步驟、有計劃地降低廢鋼進出口的關稅和增值稅,鼓勵國內企業融入國際市場,保障國內鋼鐵行業的資源供給。鋼鐵加速折舊此次取消中頻爐后廢鋼市場的大幅波動表明,目前廢鋼的供應量已遠遠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廢鋼協會表示,打擊「地條鋼」以來,大量廢鋼鐵資源出現,超出了大多數鋼廠、廢鋼鐵加工企業及業內人士的預期,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對行情預判不足,處置失當並遭受了損失。這反映出廢鋼行業信息統計的渠道和制度有待完善,廢鋼鐵的資源量仍然沒有摸清。而從的鋼鐵積蓄量來看,未來五到十年,的廢鋼鐵資源將持續大量產出。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指出,2017年鋼鐵蓄積量約78億噸,預計到2020年前後,鋼鐵積蓄量將達到100多億噸,廢鋼資源產量可達到2億噸。由於工業化和基建程度不同,不同於發達國家,大量鋼鐵用於產生廢鋼較少的基建領域。李曉表示,在此過程中,消費領域拆車等社會折舊產生的廢鋼佔比很小,的廢鋼更多來自自產廢鋼(鋼企生產時切頭切尾的部分)、加工廢鋼(螺釘等鋼鐵加工企業生產後的邊角料)、進口廢鋼(其佔比已經低於5%)等渠道。不過這一進程已經進入後半階段,鋼鐵正在加速進入一個折舊時代。據金屬學會理事長翁宇慶介紹,折舊廢鋼對廢鋼總量的影響最大,的廢鋼資源豐富程度將在2016-2020年期間快速提升,目前折舊廢鋼占當年鋼產量的比重僅為個位數,但是在2030年有望達到40%。面對即將到來的體量巨大的廢鋼資源,急需在去掉中頻爐后建立一套高效可持續的消化渠道,同時,廢鋼再利用的上下游產業也面臨變革。廢鋼中的輕薄料、鐵刨花等料型此前大都由中頻爐來消化,不過現在進入正軌渠道后,這些料型不能直接進入轉爐或電爐,而是需要加工成破碎料、壓餅才能銷售給鋼廠,然而國內針對這些料型的裝備能力不足,使得這類廢鋼價格大幅下挫。從事廢鋼回收的一位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於賣不上價,此前到小區收廢品,寧願要廢報紙,也都不願意要生活類的廢鋼廢鐵。同時,大批基層收購點因虧損停業,有的已經改行,一些地方料型較差的廢鋼堆積如山。李曉表示,輕薄料等廢鋼體積太大,收回率較低,「加工一噸廢鋼耗電,加上人工成本至少20元,但是由於價格太低,加工完了之後利潤還不到20元,因此廢鋼加工企業也沒有了積極性。」她認為,廢鋼應該有一個價格底線,否則會對廢鋼回收和加工行業造成沉重打擊。「儘管規模不大,廢鋼也是一個行業,它們活不下去的話就沒人來收廢鋼、加工廢鋼了,資源量再大也沒有用。」廢鋼利用率逐年下降實際上,當前的廢鋼加工有著較高的准入壁壘。李曉介紹,「現在廢鋼便宜,鋼企因為要自用都非常願意自己做廢鋼加工,不過它們面臨著廢鋼准入的行業壁壘。」為鼓勵正規加工企業的發展,截至今年6月底,工信部先後公布了5批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准入條件》的企業名單。進入名單的廢鋼加工企業可以享受增值稅退稅30%的優惠政策。這是2011年停止廢鋼優惠政策之後重啟的一項新的稅收優惠措施。此前由於廢鋼回收企業數量過多,市場格局分散,個別不法商販乘機虛開虛抵,偷稅漏稅,而大的正規回收企業卻無法形成經營規模,使得廢鋼資源大量流向「進出不要票」的「地條鋼」企業。在此背景下,2011年徹底取消了對廢鋼的多項優惠政策,並對廢鋼企業按照17%的增值稅收稅。這一年也是鋼鐵行業原料結構發生改變的重要節點,從2011年開始,廢鋼採購量大幅減少,鋼鐵業廢鋼消耗總量下降,進口鐵礦石增加,電爐企業改建高爐,以鐵礦石替代廢鋼,廢鋼比自此年年刷新歷史最低紀錄。以鐵礦石為主要原料、以高-轉長流程為主要方式的鋼鐵行業逐漸成型。在金屬學會冶金技術經濟分會秘書長湯毅看來,這樣的原料結構並不合理,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千里迢迢把礦石從巴西運到,用高排放的方式鍊鋼,現在又以這麼低的價格把優質的廢鋼出口到海外,相當於把污染留在,卻把好的資源送了出去,這是很痛心的一件事,應該大幅提高廢鋼利用率。」當前廢鋼鍊鋼比僅為11%左右,而全世界的平均值51.6%,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廢鋼鍊鋼比已達到70%左右。廢鋼利用不足的另一面,是進口了全球65%的鐵礦石:2016年,鐵礦石進口量創下10.24億噸的記錄。鐵礦石的進口依賴度也連年提升:從1990年的14%,一路上升到2016年的90%左右。而廢鋼協會的數據顯示,打擊地條鋼以來,中頻爐相繼關閉,到今年3、4月份,主流鋼鐵企業每月廢鋼鐵社會採購量均同比增加50%左右,目前多數主流企業轉爐廢鋼比已達15%以上。該協會表示,今年一季度,廢鋼鐵消耗總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80萬噸,廢鋼比達到12.58%;年末,廢鋼鐵消耗總量有望突破1.2億噸,廢鋼比可達到15%以上。電爐鋼企迎來轉機?鋼鐵的主流生產工藝可分為兩種:長流程(從鐵礦石和焦炭到生鐵再到鋼材)和短流程(從廢鋼到鋼材)。目前鋼鐵行業大多數是前者為主,受工藝限制,不可能大量使用廢鋼,急需建立一批以電爐為主的短流程鋼廠。而上半年中頻爐產能的徹底出清,為電爐的發展騰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廢鋼等資源價格在低位徘徊,的電爐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比起以煤為燃料、以鐵礦石為主要原料的高爐鍊鋼,電爐鍊鋼可大幅度節能、節水,並減少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有研究表明,與長流程相比,電爐短流程的廢氣排放量下降95%、固廢排放量下降65%、廢水排放量下降33%、總排放量下降61%。然而,在李曉看來,的電爐鋼企一直是一個「弱勢群體」。其發展滯后的背後有著成本的考量:由於對電爐鍊鋼的電價沒有優惠,在同樣條件下,鋼鐵企業用廢鋼鍊鋼比用鐵礦石鍊鋼的成本每噸要高出200-300元;一般而言,當廢鋼和生鐵的價差高於300元/噸時,電爐鋼的經濟效益才會凸顯。不過,這個轉折點出現在去年10月底,彼時轟轟烈烈的打擊「地條鋼」的行動拉低了廢鋼的價格,改變了電爐鋼相對於轉爐鋼的經濟效益。截至今年5月19日,生鐵和廢鋼的價差已高達762元/噸。在此背景下,大量電爐企業正在投入生產。冶金商會預計,今年電爐鋼產量可達8000萬噸以上,比2016年增加2000萬噸,這可以多消化5000萬噸廢鋼。多位受訪對象認為,從長期看,提升電爐鋼比重必須解決其面臨的電價問題。目前,高-轉長流程鍊鋼耗電為150度/噸,而電爐短流程耗電在500度/噸以上。李曉表示,在廢鋼集中的東南沿海地區,電價普遍都在0.7元/度以上,「這還不算波峰電,就算晚上生產,這麼高的電價也使電爐的成本比轉爐成本高出許多。」一位鋼貿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少中西部地區電力資源充沛,這些地方應該進一步放開電價,「很多地方已經出現了電力過剩的現象,發出的電送到東部有非常高的損耗,棄風棄光現象很多,放開電價限制既能減少浪費,也有利於電爐鋼的發展。」盤桓在電爐面前的,還有去產能背景下的產能置換問題。「以內蒙古為例,現在的電價只有兩三毛,非常適合發展電爐鋼,但是沒有新增產能指標,只能買別人的指標,現在內蒙古的產能指標已賣到800元/噸了,100萬噸的產能指標就要賣8個億。」上述鋼貿商表示。在打擊中頻爐過程中,相當一部分中頻爐企業在轉電爐后始終無法投產,其原因是這些企業沒有合規的鍊鋼產能指標用於減量置換。業內因此呼籲,對於有條件的轉爐企業,在不增加產能的基礎上,可以考慮採用電爐等量置換轉爐。實際上,這種置換也符合大多數鋼廠的利益,不妨算一筆賬:目前用電爐生產一噸螺紋鋼的成本是,購買廢鋼1600元,鍊鋼成本800元,而螺紋鋼的市場價格為3600元/噸左右,這意味著賣一噸鋼螺紋鋼稅前利潤可達1200元左右,這比用轉爐生產螺紋鋼要划算得多。因此很多企業也在悄悄地上電爐,但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這類企業面臨著踩到政策紅線的風險。「可以預見,電爐鋼會迎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不可一哄而上,要規範管理,現在亟須制定相關的政策。」冶金系統人士表示。歡迎分享,走過路過的大爺手下點個 zan 唄 ~~優質文章推薦:這個天使投資人走了!全球冬粉痛苦,為他點亮的蠟燭連起來能繞地球三圈賭上全部身家!如今的楊元慶竟要抱劉強東"大腿",聯想最終還能翻身嗎?一樁震驚國人的百億元的交易,孫宏斌為子鋪路?網友:國民老公恐成國民前夫。。。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