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礦業大學行政管理考研 《政治學原理》(景躍進 張小勁)筆記政治學:研究方法與學科特點 【重點章節!】 ●政治學發展各階段的強調重點●主要研究範式轉化對政治學研究的突破●政治學研究的動態性、多元性和開放性●政治學研究中規範與經驗的可轉移性 2.1 如何研究政治:歷史的維度到目前為止,政治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主要階段。 制度研究 對非正式制度的經驗描述 行為主義革命 后行為主義 2.1.1 制度研究【非常重要!簡答!】 19世紀下半葉,也就是政治學發軔之初,出現了一大批對政治制度進行描述的形式—法律研究,我們今天稱之為老制度主義或傳統制度主義。主要觀點: 第一,傳統的或古典的制度方法是形式—法律和歷史—比較的。 第二,儘管不存在明確的理論建構目標,傳統的制度取向也有自身的理論關照。 第三,政治制度的安排與選擇帶有強烈的價值因素,這表現為贊成自由民主制度的政治價值。 2.1.2 對非正式制度的經驗描述【與制度研究結合考查!】 新的研究假設是:政府決策的權力或許就在這些非正式的組織和行為之中。 這些發現和假定將政治學帶入了一個新的研究階段。人們的關注焦點從形式和法律結構轉向圍繞這些結構的非正式的實際政治。到20世紀20年代這一研究階段達致高潮,並對美國政治學教學和人才培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階段研究方法上的兩個基本的缺陷 一是缺少測定資料可信程度以及基於這些資料的發現和解釋的正式方法。 二是事實陳述和價值判斷沒有明確區分開來,兩者常攪和在一起。 2.1.3 行為主義革命【非常重要!簡答!】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興起的行為主義運動是漫長演變的一個結果,在這一過程中,以梅里亞姆(Charles EMerriam)為代表的美國芝加哥學派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某種意義上,政治學發展到行為主義這一階段既是追求自然科學意義上的科學性的一個新頂點,也是這一過程的一個產物和標記。行為主義政治學的基本特徵 第一,用嚴格的分析技術來取代常識性的描述。第二,行為主義在個人和聚合的層次上解釋人們的政治行為(集中在選舉和投票)。第三,與規範理論的區別在於,行為主義研究強調區分事實與價值,主張從事實的研究中發展理論。 第四,行為主義階段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突破。 2.1.4 後行為主義【非常重要!常與行為主義革命結合進行考查!簡答!】 後行為主義在20世紀60年代的興起是因為行為主義遺留下來許多它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 後行為主義對行為主義的抨擊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行為主義科學觀的批判。另一個火力點集中在「價值中立」上。 政治學中規範研究的復興 規範理論的復興以20世紀70年代羅爾斯與諾齊克之間的爭論為代表,前者發表了《正義論》(1971年),後者以《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1974年)來回應。爭論的核心問題都與國家有關:一是國家或政府存在的目的。二是「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及其對自由的意涵。 對於政治學研究而言,規範研究復興的意義在於,將被行為主義驅逐出去的價值重新帶回來,而且確定其在政治學研究中的適當地位。 2.2 如何研究政治:邏輯的維度 所謂邏輯維度的分析是指考察政治學中存在的不同研究範式,這些研究範式是在政治學的歷史過程中漸次發展和形成的。 大致說來,迄今為止,政治學中比較重要的研究範式有新制度主義、精英理論、多元主義、政治系統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 2.2.1 新制度主義的基本特徵【非常重要!簡答!與制度研究比較記憶!】 首先,新制度主義強調「制度是重要的」,並將其置於因變數的解釋地位。 其次,新制度主義是一個複數,亦即存在不止一種的制度主義,而且源於不同的學科背景。 再次,運用新制度主義分析政治,其核心問題有三個:第一,哪一種政治制度最適宜於產生「好」的政府和社會關係?第二,怎樣解釋政治制度安排的多樣性?第三,政治制度的差異對政治行為、政治權力和政治過程的結果產生了哪些影響? 最後,雖然同冠名為新制度主義,不同類型的制度主義在方法論上是多元的,甚至它們對什麼是制度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2.2.2 精英理論【非常重要!簡答!與多元主義比較記憶!】形成於19世紀的古典精英理論是對西方民主政治的一種否定性回應。「精英—大眾」二分法是精英理論的前提和基石。代表人物: 米歇爾斯--「寡頭統治鐵律」 熊彼特--「精英民主論」 精英理論引發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理解權力在社會中的配置狀態。 2.2.3 多元主義【非常重要!簡答!與精英主義比較記憶!】 多元主義與精英主義爭論的核心在於:社會中權力的配置究竟是高度壟斷的,還是多元分散的? 使多元主義有別於精英主義的是對兩種不平等方式的區分,即累積性不平等與彌散性不平等。 多元主義和精英主義的對立並非不可消解。「精英多元主義」一詞也許較好地說明了兩者之間的結合。 2.2.4 政治系統理論【非常重要!簡答!】 簡要地說,二戰之後興起的政治系統理論就是將自然科學中的系統方法(生物學的有機系統以及控制論的機械系統)運用於政治現象的分析,將政治看作一個系統。在方法論上,政治系統理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柔塑性。 代表理論: 伊斯頓的政治系統理論 阿爾蒙德的結構—功能主義 多伊奇的政治溝通理論伊斯頓對系統分析方法的評價 「系統分析是以最廣泛、最一般的方式構成的,是故雖然近幾十年內方法研究的方向已發生了變化,可是,系統分析對於當前政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仍具發言權。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有如此多的系統分析所提出的概念,都已被用來解決現下所提出的各種實際問題了。」 ([美]伊斯頓:《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7~8頁,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2.2.5 公共選擇理論【非常重要!簡答!】 公共選擇理論萌芽和發展於20世紀50年代行為主義的高潮時期,七八十年代成為政治學中的顯學。表2—1政治與經濟的市場觀關於公共選擇理論的爭論 這些爭論集中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涉及基本的方法論問題:將經濟人模型引入公共領域是否得當?政府機構是否具有區別於私人企業的公共性?政治中的行為真的是理性算計的么?如何對待不同文化中的行為差異?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第二個方面是公共選擇理論所體現的價值取向,由於公共選擇理論與新右派意識形態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因此遭到了具有左傾傾向的學者的猛烈攻擊。 2.3 政治學的學科特點研究對象與範圍的動態性研究範式的多元性學科邊界的開放性政治學的國別風格達爾:政治學研究中存在著四個分析維度 達爾在《現代政治分析》一書中指出,政治學研究中存在著四個分析維度,它們是規範分析、經驗分析、政策分析與意義分析,相應地形成了四種知識成分。每一種政治理論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同時包含了它們,只是構成的比例不同而已。 西方政治學知識的可轉移性問題 根據達爾的分類,西方政治學知識的可轉移性問題亦可區分為規範知識的可轉移性、經驗知識的可轉移性、政策分析的可轉移性以及意義分析的可轉移性。 其中,所謂規範知識的可轉移性是指首先在西方社會形成的政治價值是否具有普遍性。 所謂經驗分析的可轉移性與此不同,它受到實證資料的嚴格檢驗。 關鍵術語傳統制度主義和新制度主義 行為主義價值祛除/價值中立 範式 經濟人「精英—大眾」二分法 地方性知識累積性不平等和彌散性不平等 複習思考題1,如何理解政治學研究範式的多元性?2,如何評價行為主義革命對政治學的貢獻及其缺陷?3,如何理解政治學的科學性與國別特點?2010年礦大(北京)行管考研真題 《行政管理學》真題一、名詞解釋1、行政權力2、國家公務員制度3、行政責任4、民營化5、行政執行二、簡答題1、「行政國家」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行政國家」現象?2、什麼是行政職能?十六大對政府職能的定位是什麼?3、按照職權和管轄範圍的不同,簡單說明行政組織大體可分成哪幾種類型?4、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是怎樣的?5、什麼是「威爾遜——韋伯」範式?三、論述題1、試述治理理論的主要內容,並簡要評介它對於公共管理實踐的作用與意義。2、簡述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機構改革大致經歷的幾個階段及每個階段的改革背景、主要內容和特點。 礦大行管考研QQ群:123849173《政治學原理》真題一、簡述題1、什麼是新制度主義2、簡述政治文化的功能 3、全球化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4、簡述改革開放以來新興利益集團組織的幾種類型二、論述題1、試論述現代國家政治體制(政府體制)的三種類型。2、聯繫國內外實際論述為什麼武裝力量是政治變遷的主要變數。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