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福建省 東山縣東山縣位於福建省南部沿海、台灣海峽西岸。地理坐標為北緯23°33′-23°47′,東經117°17′-117°35′。是全國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縣。東面是台灣海峽,西面是詔安縣,西北面是雲霄縣,東北面是漳浦縣。全縣由東山島及其周圍44個小島組成,總面積248.34平方公里。其中主島為東山島,又稱「蝶島」、陵島,面積為188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島,全島的海岸線總長為141.3公里。東山島由主島和周邊67個小島組成,狀如七星拱月,形如栩栩如生蝴蝶,故稱蝶島。截至2013年,主島面積220.18平方公里,設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旅遊經濟開發區、七個鎮級人民政府、61個行政村和16個居委會,總人口21.57萬人。先後榮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優秀旅遊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省級衛生縣城」等稱號。行政區劃東山島在一萬年前已有先民活動。秦王嬴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東山入其版圖。漢元鼎六年(前111),南海郡置揭陽縣,東山屬揭陽縣。東晉義熙九年(413),建義安郡綏安縣,東山屬之。隋開皇十二年(592),綏安縣併入泉州(治今福州)龍溪縣,東山隨屬之。唐垂拱二年(686),建漳州懷恩縣,東山改屬之。唐開元二十九年(741),撤懷恩縣,併入漳浦縣,東山歸屬漳浦。明洪武二十年(1387),東山置銅山守御千戶所。明嘉靖九年(1530),建詔安縣時,划東山之五都歸之。清雍正十三年(1735),銅山守御千戶所轄境也歸詔安縣,東山結束兩屬歷史。民國5年(1916)5月1日,以東山島及其周邊諸小島(以上由詔安縣析出)和古雷半島(由漳浦縣析出)組建東山縣,縣治設於第一區(原銅山所城、今銅陵鎮)。1950年5月東山解放,全縣劃為3個區。7月,古雷從第一區分出建第四區。 1952年9月,從詔安縣划入大島,1955年11月古雷半島划屬漳浦縣,1956年縣治駐地遷西埔。1988年,縣域有東山島(與大島已連接)及其周邊44個小島。1956年3月,縣人民委員會遷駐西埔。全縣劃為1鎮2區。1957年,撤區並鄉。全縣劃為1個鎮(鎮以下設街道)、9個大鄉(大鄉以下設小鄉)。1958年9月16日,成立東山縣人民公社。隨後撤銷大鄉(鎮)、小鄉建制,全縣劃為城關、西埔、康美、杏陳、陳城5個人民公社;縣人民公社改稱縣人民公社聯合社。12月,5個人民公社調整為9個生產團。1959年春,撤銷東山縣人民公社聯合社及生產團建制,恢復城關、西埔、康美、杏陳、陳城5個人民公社。1961年4月,析西埔、康美兩個公社的部分生產大隊增置樟塘、前樓2個公社。至此,全縣共有7個人民公社。1975年,撤銷城關公社,改置城關鎮和銅山公社。1980年,銅山公社併入城關鎮,全縣共轄1個鎮、6個公社。1984年10月,撤銷人民公社,實行鄉(鎮)、村建制。全縣劃為西埔、城關2個鎮及康美、樟塘、杏陳、前樓、陳城5個鄉。次年,城關鎮改為銅陵鎮。1989年12月29日,杏陳、陳城2鄉改為鎮。1990年,東山縣共轄4鎮(西埔、銅陵、杏陳、陳城)、3鄉(康美、樟塘、前樓),共有14個街道居委會、60個村。(東山縣全貌)2003年,東山縣轄7個鎮:銅陵鎮、西埔鎮、杏陳鎮、陳城鎮、康美鎮、樟塘鎮、前樓鎮。人口交通人口舊石器時代晚期,東山境內有人類生息繁衍,至明末已有4萬多人。清初,朝廷強令「遷界」,致使境內人煙瀕絕。哲彬十九年(1680)「復界」,外流百姓方陸續遷回,人口逐漸恢復增長。民國5年(1916),東山建縣時有8萬人。民國初期,社會動蕩,人口增長很慢,至民國29年,全縣有92403人。此後,因瘟疫流行和國民黨政府抓丁,人口逐漸減少,至民國38年僅有81699人。1950年後,社會穩定,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迅速增長。1951~1957年、1962~1972年,兩次出現人口出生高峰期。196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34.90‰,為1950年以來增長幅度最高年份。人口持續增長,人均耕地逐年減少。1970年全縣人均耕地0.74畝,比1955年的1.18畝減少0.44畝。1973年起,全面實行計劃生育,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1985年降至10.29‰,被評為福建省計劃生育先進縣。1986年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先進縣。198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9.66‰,再次被評為福建省計劃生育先進縣。1988年,貫徹《福建省計劃生育條例》,全縣計劃生育工作步入制度化和法規化軌道。年底,全縣人口173647人,共有161姓,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高山族、回族、滿族等)僅數十人。非農業人口54861人,佔總人口的31.59%,這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3‰,人口密度為895人/平方公里,東山縣人口絕大多數是漢族,少數民族極少。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全縣常住人口211505人(第五次206152),全縣男性107630(50.89%),女性103875(49.11%),全縣城鎮人口102794(48.6%),農村人口108711(51.4%),省內外市遷入人口1392人,外省遷入人口4875人。交通東山縣四面環海,有諸多良好天然港灣。早在宋朝,海上交通運輸就有發展,至明、清已相當發達。明嘉靖十六年(1537),青頭船曾載運原鹽北上天津,南達海南。清咸豐九年(1859),運輸船遠航至新加坡。然而陸上交通開發遲緩,直至民國5年(1916)建縣時,縣內無公路,陸上交通只靠步行、肩挑、背馱。至民國13年,才修建自縣城東坑口至八尺門的簡易公路(城八路),並於民國15年通客車。抗日戰爭期間,駐島軍隊用「廢路斷橋」的辦法阻擋日本侵略軍進犯,路廢。 1950年5月後,人民政府大力發展海陸交通運輸。港口、碼頭、避風港等設施日具規模。至於陸上交通,自1953年修復城八路以來,又增建2條縣道,並大力發展鄉村公路。(東山縣交通圖)至1988年,縣境內有省道1條、縣道4條、鄉村簡易公路19條、機耕大道22條,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公路0.94公里,全縣60個行政村都通了汽車。2011年完成銅陵、城垵、冬古、龍嶼4個作業區的規劃修編,旗濱3000噸級和5000噸級碼頭、大東3000噸級碼頭開工建設;國家中心漁港即將完工,澳角一級漁港建設紮實推進,宮前二級漁港升一級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完善東山港區對台貨運直航軟硬體設施配套,為兩岸直航做好前期準備。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18萬噸,增長7.3%。生態文化旅遊風動石在東山縣風動石景區,風動石就坐落在銅山古城東 風動石 門海濱石崖上。風動石高4.37米,寬4.47米,長4.69米,重約200噸,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起且向海傾斜的磐石上,兩石接觸面僅十餘平方厘米,大風襲來,巨石微微晃動;人推亦會輕輕搖動,蔚為奇觀,故名為「風動石」。 從側面看,風動石就像一隻玉兔,蹲伏在磐石之上,呈三角形,上小下大,底部是圓弧形,整塊石頭稍稍向海的方向傾斜,圓弧的底部與下面岩石的接觸面只有十多平方厘米,幾乎是懸空斜立,半座半垂,不經意間還真會找不到上、下兩塊岩石間的接觸面。在風動石左側下岩壁上,刻著明代霞山居士題寫的「東璧星輝「四個大字。谷文昌教育基地谷文昌教育基地位於東山縣赤山林場防護林的小山丘上,方圓五百平方米。紀念原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而建。 教育基地右側有一座六角三層的塔式樓房,谷文昌事迹展覽室就設於此樓。展覽室由「艱苦創業,改天換地「、「一心為公,無私奉獻」和「一座豐碑,萬古長存」三大部分組成,整個展覽以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圖片和谷文昌同志生前使用公文包、筆記本、鋤頭、鐮刀、鐵爪笆、煤油燈、雞毛扇等實物、照片和翔實的文字,再現黨的好兒女、人民的好書記谷文昌同志的感人事迹。東山戰鬥烈士陵園東山戰鬥烈士陵園位於東山縣西埔鎮石壇村后的石壇埔,距縣城西埔2里多,建於1953年,是省政府公布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東門嶼景區東門嶼又稱塔嶼,位於東山島銅陵鎮東側,整個島嶼呈「工」字形,面積80.514公頃。因其匯聚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之美,而被人們喻為「海上仙山「。 與溫州的江心嶼、廈門的鼓浪嶼、台灣的蘭嶼並稱為四大名嶼。以其礁石奇異、洞泉甘醇、古迹眾多而聞名於世,被列為福建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西遊記》《海之戀》《八仙過海》等電影、電視劇也都是將東門嶼作為外景的拍攝基地。因此東門嶼也稱「天然影棚」。馬鑾灣沙灘度假區馬鑾灣景區是東山最早開發的景區之一,海灣呈月牙形,視野開闊,海域海水清澈,無污染、無暗礁、無鯊魚。東北角有「三支峰」、「媽廟山「為屏,東南角有赤嶼等四個小嶼護衛。沙灘縱深80~120米,后是寬達80--150米的人工防護林帶,林帶后是酒店群。景區整體呈海藍、沙白、林綠,綠林中隱現著紅牆綠瓦,自然景觀和海濱浴場各方面條件得天獨厚,已成為閩南著名的會議中心和福建省的海濱渡假聖地。東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山森林公園1992年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的森林公園位於福建省東山島,與台灣海相望,公園區總面積861公頃,分設東門嶼旅遊度假區、烏礁灣海濱浴場健身區、西山岩遊樂觀光區三大功能區。東山森林公園牌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四季溫和、陽光充裕,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空氣清新,環境安靜幽雅。森林公園集森林景觀和海濱風光於珍本。蒼翠的森林,湛藍的海水,潔白的沙灘,奇異的礁石,兀突的懸崖,幽深的岩洞。悠久的古迹,令人目不暇接。烏礁灣享有「金色的沙灘。之美譽,具有綺麗的南國海濱風光,天藍、水碧、沙白、林密,海灣美。在蔚藍的寧謐中,呼吸海風,追逐海浪,盡情地享受海水、沙灘、陽光。蘇峰山蘇峰山,古名東山、川陵山,因其峰呈尖形,俗稱蘇尖山,是東山島的主要山峰,也是閩南名山。蘇峰山巍然屹立在東山島東南部,海拔274米,為東山島最高峰,面臨大海,拔地而起,高聳雄秀,峻峭宏偉,崖壁陡立,氣勢磅礴。 還有「寡婦村「展覽館、東山戰鬥烈士陵園、谷文昌紀念館、南正院景區、石廟山景區、八尺門海堤、西山岩風景區、烏礁灣景區、馬鑾灣景區、九仙山景區、東門嶼景區、金鑾灣景區、風動石·塔嶼國家AAAA級旅遊區等。城市榮譽東山縣,「閩南沿海三角區經濟開放縣」,「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福建最大的對台小額貿易港口之一」,「國家級鮑魚標準化養殖示範區」,「全國最大的蘆筍生產基地和硅砂礦區」,「福建重點漁業和鹽業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優質硅砂生產基地」,「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優秀旅遊縣」,「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等稱號。東山島被評為「福建最佳旅遊目的地」。2011年,榮獲「最具潛力十大海岸線」第一名。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縣域科學發展「十優」縣。2013年,「福建首批十大最美海島」冠軍。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