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重大好消息!北京24所大學的人將身!價!倍!漲!為了推進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由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決定聯合實施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簡稱「111 計劃」「111計劃」旨在推進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該項目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從世界範圍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會聚1000餘名優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每一個「111計劃」引智基地的建設周期為5年,每年度支持經費不低於180萬元。將會率先建立起一批具有原始性創新能力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全面提升高等學校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這意味著,一流的學校,一流的學科,接觸著世界一流的優秀科研人才,這些學子們都將以此為榮,身價倍增。這些學校的出身大多數是985或211想想從此可以躋身世界名校又有一個111的頭銜心裡早就樂開花了吧?北京一共有 24 所大學入選!一起來看看北京都有哪些大學上榜吧24所入選學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農業大學地質大學(北京)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政法大學傳媒大學礦業大學(北京)華北電力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石油大學(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這24所大學吧!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於1912年改為現名。近年來,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成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國際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窗口。據北京大學官網顯示,北京大學設有人文、理學、社會科學、信息與工程、醫學5個學部,62個直屬院系,學科專業涵蓋了除軍事、農業以外所有學科門類。2014年,北京大學大學部專業120個,其中醫學部10個。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清華大學設有20個學院、54個系,設有覆蓋理學、工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醫學和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共75個大學部專業,10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北京化工大學創辦於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學院,是新為「培養尖端科學技術所需求的高級化工人才」而創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肩負著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原創性高新技術開發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學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哲學、醫學等學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形成了從大學部生教育到碩士研究所、博士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以及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人才培養格局。建校以來,北京化工大學已為國家輸送了12萬餘名各類人才。北京郵電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工管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是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學校擁有一批高水平國際合作項目,如「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簡稱「111 計劃」)、「高端外國專家項目」、「海外名師項目」、「學校特色項目」等,正逐步引領我校科研團隊走向世界。學校有一級學科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學科7個、部級重點學科8個;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9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3個,有5類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範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資源豐富,是國家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現擁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5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學校同時擁有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於成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組建的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學校擁有13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高校第一;擁有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有23個跨學院研究機構、174個院屬科研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重點醫科大學,與醫學科學院院校一體,是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1919年10月開辦八年制醫學大學部,是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大學部教育的醫學院校,被譽為醫學殿堂。現有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專業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專業點3個,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自行審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的委託學位授予單位。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三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成立於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併組建,是新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北航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后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所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2013年入選首批「2011計劃」國家協同創新中心。北京林業大學(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北林,原名北京林學院,是北京學院路八大學院之一。學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35號,創辦於1952年10月16日,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亦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高校,是首批列入"211工程"的41所大學之一,是"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學校有1個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教育培養基地;有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北京市精品課程8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5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精品教材5種,國家級規劃教材5種,農業部「十二五」規劃教材4種,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北京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鐵路總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和具有研究所院的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高校。學校牽頭的「2011計劃」「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是國家首批14個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之一。近三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國家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2項,北京市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27項、二等獎29項。近5年來獲批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3項,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1個;8個專業進入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獲評「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7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北京市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3個。北京理工大學創立於1940年,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學院,是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毛澤東同志親自題寫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擔任學校主要領導。學校是新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行列;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英國QS「世界大學500強」中,位列入選的大陸高校第15位。學校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有教職工3342名,匯聚了15名兩院院士、29名「千人計劃」入選者、31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教授、31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名「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名國家級教學名師、9個「長江學者」創新團隊等高層次人才。農業大學是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歷史 起自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 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為北京 農業大學。歷經百年的世紀風雨,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和食品科學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在第三輪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6個一級學科蟬聯全國第一,排名第一的學科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四位;擁有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基地);1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6個部級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1960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紅旗學院",躋身於64所全國重點高校行列。經過60餘年的建設,學校逐步成為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成為地學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現有17個教學單位,34個大學部專業正在招生,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工程碩士領域和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3個博士后流動站。北京科技大學於1952年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現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所院的高等學校之一。1997年5月,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學校的科研實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16年12月底,共申請專利5990項,授權專利3439項;有2000餘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委級等各種獎勵,其家級獎勵169項。1999年教育部編輯的《高等學校科技50年高校獲獎重大成果一覽表》中收錄北京科技大學12項重大科研成果,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據教育部統計,1978~2011年,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列全國高校第4。北京體育大學成立於1953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具有光榮的辦學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紮實的辦學基礎,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學校位於海淀區信息路,佔地面積約1100餘畝,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擁有室內外訓練場館共百餘個。學校設有50個二級教學單位和中層單位,其中設有研究所院、教育學院、競技體育學院、武術學院、管理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8個學院,體育傳媒系、外語系、體育藝術系、運動康復系、社會體育系等5個系,附屬競技體育運動學校和附屬中等體育專業學校等2個附屬學校。此外,國家體育總局幹部培訓中心、國家體育總局教練員學院也設在該校;開辦16個大學部專業。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文革中學校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為政法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學校形成一校及大學部生院、研究所院、進修生院三院辦學格局。學校在6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優秀人才20餘萬人,不僅參與了自建校以來幾乎國家的所有立法活動,引領著國家法學理論的變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著國家對外進行法學等領域的學術交流,而且多學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經濟管理、文史哲學等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成為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已正式進入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行列,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傳媒大學。學校位於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園佔地面積46.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9.98萬平方米。 作為信息傳播研究領域的學術重鎮,傳媒大學致力於傳媒內容和形式創新研究、傳媒高新技術研發和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諮詢服務,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學校建有藝術研究院、傳播研究院、新媒體研究院和文化發展研究院,建有國家廣播電視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媒介音視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播電視研究中心等重點實驗室。礦業大學的前身是由英國福公司創辦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焦作路礦學堂是晚清時期由外國人在開辦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時也是在創辦最早並一直延續至今的礦業高等學府,並躋身於最早一批近代大學的行列。礦業大學作為當今全國唯一以礦業命名的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在上級主管部門、煤炭能源行業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通過長期發展和建設,已經形成了以工科為主、以礦業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和多科性大學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開發、利用,資源、環境和生產相關的礦建、安全、測繪、機械、信息技術、生態恢復、管理工程等領域形成了優勢品牌和鮮明特色。學校1958年創建於北京,原名北京電力學院。1969年由北京遷至河北,先後更名為河北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學院。1995年華北電力學院與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含華北電力學院北京研究所部)合併組建為華北電力大學。學校設有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可再生能源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數理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等十大學院,設有57個大學部專業。學校擁有「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熱能工程」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工程學」學科進入ESI世界1%行列;學校有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3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12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此外,學校具備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等7個類別專業學位授予權,形成了培養大學部、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中央民族大學的前身是1941年9月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民族學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學院在北京正式成立,烏蘭夫任首任院長。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現任校黨委書記張京澤、校長黃泰岩。學校現有23個學院,有覆蓋10個學科門類的64個大學部專業、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一級5個、二級17個,2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重點工程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始建於1949年11月6日,創辦之初由財政部主管,歷經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發展階段,1996年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2000年,學校由財政部划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6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首批建設高校。作為經濟學、管理學學科領域的重要科研創新基地,學校充分發揮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決策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了440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等重大科研課題。學校舉辦的各類論壇和高水平國際研討會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學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設有研究所院的高校之一。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經過60多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布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08年經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合併設立。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原隸屬機械部,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北京機械工業管理學院,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37年設立的北平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和1946年設立的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70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人才,校友遍佈於世界各地、成就於各行各業。學校正式成立以來,緊緊圍繞國家、首都及行業發展需求,特別是搶抓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和京津冀一體化等重大機遇,積極調整學科專業布局,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內部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努力尋找與信息時代、網路社會、高端製造等發展趨勢的契合點,各項辦學指標大幅提升,整體實力顯著增強,社會貢獻力有效提升。北京中醫藥大學始建於1956年,前身為北京中醫學院,是國務院批准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71年,與中醫研究院合併;1977年,兩院分開,恢復獨立辦學;1993年,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是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中醫藥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醫藥教育改革的示範基地、中醫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患的醫療基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基地、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國際交流基地,為人類健康事業發展和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已經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集教學、科研、醫療於一體的著名中醫藥高等學府。上面這24所高校中有沒有你的母校?讓我們恭喜這24個高校!你們是北京學府的驕傲!也恭喜這24所高校的學子們一流的學校和學科造就了高精尖的人才厲害了我的哥!圖文源自網路微博:@北京潮人聚集地潮店、潮人、潮流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