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今日,福布斯實時排行榜顯示,馬化騰個人財富達到361億美元,超越了馬雲的356億美元。正是由於騰訊控股股價,從年初的190港元,狂飆到了320港元,使得馬化騰身價近期連續超越王健林、馬雲,登頂首富寶座。目前,馬化騰個人財富排名世界第18名,馬雲排名第20名。2004年的冬天,央視在北京飯店舉行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被稱為網路怪才的馬雲已是聲譽漸隆,在歐陽夏丹的引導下第一個亮相晚會。這是他第一次獲得年度經濟人物,儘管被人詬病是公關結果。而彼時,騰訊控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馬化騰也由此獲得了「新銳獎」。在主持人的要求下,馬化騰向海爾總裁張瑞敏推銷QQ,但,張瑞敏十動然拒,表示沒有興趣使用。在當天的媒體報道中,馬化騰的得獎被形容為「異軍突起」。馬化騰的獲獎詞是這樣寫的:「他是一個網站站長,註冊用戶數3億五千萬;他創造龐大虛擬家園,海角天涯變成咫尺之間;他營造的世界,年輕的心態是唯一的通行證;他用那個在電腦右下角頻繁閃動的小企鵝提醒投資者:『玩』也是生產力。」13年後,他「玩」成了首富。而馬雲已在寶座上等候多時。QQ已不是當年的QQ,阿里也已不是當年的淘寶。13年後,當年的十大人物仍然是大佬,而兩馬卻已成為商界老大。白天港股的騰訊,晚上美股的阿里,已然成為循環的首富製造機。誰能超車?不確定。而不確定性,正是互聯網的魅力。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寫於2017年5月18日,希望你能有所收穫。本文6028個字,大概7分鐘讀完。我是八妹有話說:感激各位朋友這麼多年對八妹的不離不棄,以後本公眾號「金融八卦女頻道」就是金融八卦女的另一個陣地了,將每日為你送上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精彩內容以及新驚喜哦,歡迎置頂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比心~作者:悅濤五年前,阿里一年的收入真比不上騰訊一個季度。2011年,阿里巴巴全年總收入64億,淘寶剛扭虧為盈。2011年騰訊Q4營收就達到79億,全年營收284億,當年利潤超百億。完全不一個量級的兩家公司,今天成了互聯網的唯二兩巨頭。市值雙超3000億美金≈2萬億人民幣。阿里今晚發了華麗麗的2017財年財報,騰訊前兩天剛發了亮眼的一季報。去年8月,阿里、騰訊市值雙雙超過「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9月,再超移動,成為亞洲最大市值兩巨頭。這是個標誌性事件,因為那時候這兩家的總營收加起來,還沒有工商銀行的凈利潤多。但是資本市場已經看透了他們「互聯網印鈔機」的本質。今年兩家公司先後跨過3000億美元后,業績上咬得也挺緊,騰訊2016年營收1519億元,凈利潤414億元。今年一季度繼續飆高50%以上;阿里發布的2017年財報營收1583億元,今年一季度增速達60%,全年凈利潤579億元。(財報區間不同,阿里是2016年二季度-2017年一季度業績。)媒體報道:「阿里全年業績超預期 核心指標全面領先騰訊」。阿里的意思是:兄弟,我要超車了,你坐穩點。阿里:生態經濟體馬雲去年說:2017年開始,阿里巴巴將不再提電子商務這個說法,因為這只是一個「擺渡的船」,然後拋出來五個詞:「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有些人不服,是因為沒理解馬教主的潛台詞:未來的商業規則,我定。狼子野心基本都昭然揭開鍋了,阿里就在顛覆商業生態,一直是這樣,只是現在翅膀更硬了。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發布時,阿里首次分列四大板塊:核心電商、雲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創新項目及其他。雖然到2016年底,電商佔比仍高達86%,但其他業務開始發飆。比如阿里雲,連續第8個季度營收保持三位數增幅。全年收入67億元。到去年四季度,阿里雲已完成對世界主要市場的基礎設施覆蓋。德意志銀行預計:到2020年,雲計算收入將超千億,佔據阿里總體收入的27%。菜鳥網路到去年底日均投遞包裹5700萬個,並已開始布局海外。這不是純物流設施布局,而是與計算能力結合、提前匹配需求的投送能力。EWTP戰略在2016年提出之後,接連進入G20公報和聯合國議題。「國際版淘寶」速賣通,今年4月全球買家破1億。大文娛方面,從阿里影業、優酷土豆到UC,快速布局,全年也錄得接近300%的收入增速,全年達39億元。並且發揮出與商業消費的聯動效應。對於聚焦商業的阿里,這部分可以說是打通了C端用戶的另一片天地。與阿里無縫對接的螞蟻金服,成為互聯網金融最大的贏家,估值已上600億美元。而且阿里開始延伸到上游實體:2015年開始,阿里和富士康聯合發起「淘富成真」,開放富士康世界級的設計、研發、專利、供應鏈、智造等能力,阿里雲的雲計算平台和大數據處理能力,阿里電商天貓淘寶的平台能力,同時引入銀杏谷資本、雲鋒基金、豬八戒網、洛可可等企業為創業者提供全鏈路創新創業服務。林林總總,不離其宗。在全球傳統貿易低迷無解的環境下,阿里在構建一個創新經濟體,並憑藉逾3萬億元的交易額成為全球第一大零售體,即將成為全球第20大經濟體。這個生態就是:上連雲端,下接物流,中間完成所有商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智能匹配。說白了還是叫別人好好來他這兒做生意。然後,請切換一下大腦騰訊:神器經濟學騰訊的玩法是另一個路子。欲練神功,先造神器,然後瘋狂變現。神器的首選目標:通用型社交工具。互聯網時代用戶粘度最高的產品。這也決定了騰訊的2C模式:從產品到盈利,都基於個人用戶。於是先有了QQ,現在8億多用戶;後有了微信,9億多用戶。2012年之前的騰訊,本來沒有被這麼看好。因為單憑QQ還不算拿到移動互聯網的通行證。當時微博正火。12年前馬化騰向海爾總裁張瑞敏推銷QQ被拒但是朋友圈在2012年突然刷遍了手機屏幕。這一刷,刷出了騰訊的移動互聯時代。微信不但佔領了移動社交,而且由於社交衍生出來的高頻刷屏,它又搶佔了移動端信息流,成了移動端事實上的瀏覽器。緊接著,微信支付,讓獨孤求敗的支付寶也感覺到了頭大。騰訊是一流的產品家。神器在手,用戶就有。全國最多最活躍的用戶,是騰訊一切溢價和想象空間的來源。盈利上,騰訊的大頭,始終是遊戲。從PC時代,到手機時代,矢志不渝。2016年網游收入佔比近半但還未過半,到2017年一季度,網游收入佔比近55%。利潤上,就更是絕對支柱。此外,就是與高頻瀏覽相關的廣告和收費業務(影視文娛)。(圖片來自好奇心日報)誰叫我用戶多,誰叫我高頻。基本上是插木成林的狀態。這也成為騰訊的路徑依賴:標配神器+用戶變現。變現模式,遊戲為王。不過今年一季度,騰訊也強調了在傳統業務之外的拓展,包括人工智慧、AI雲服務和全球化布局。「騰訊雲正式開放矽谷數據中心,並宣布將於年內陸續新增德國法蘭克福、韓國首爾、印度孟買、俄羅斯莫斯科等4大海外數據中心,同時還將完成美國矽谷和香港數據中心的擴建,以進一步滿足區內客戶對雲計算服務的增長需求。」一季度騰訊包含支付和雲服務在內的「其他業務收入」達到76億元,首次超過網路廣告,但仍不及網路和社交廣告合計值。騰訊的主幹模式:神器→海量用戶→玩遊戲→順便收廣告→衍生支付、雲服務。兩巨頭的未來兩個巨頭今天很風光,活過來都不容易。阿里一開始就高舉高打,「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就像要 解放全人類 一樣,到處碰釘子,天天打雞血。騰訊心思小得多,就想做個網路尋呼機,攢了點用戶就想100萬賣掉,結果新浪不要,雷軍不見,深圳電信局只出60萬。其實阿里在起點上還是要難得多。一開始就想建設一個新世界,還要把商家忽悠進來做生意,相對於社交,生意是低頻的,建設和獲得認可的難度太大。QQ畢竟還有快速上量的用戶需求,病毒式擴散到全網。2005年,阿里巴巴前CEO衛哲和馬雲聊天時吐槽:咱阿里2萬人,一年利潤不如騰訊一季度,有點鬱悶。我們也不笨也很努力,為什麼他們像賣白粉,我們像賣麵粉?馬雲說:你不要著急,85后這時還在玩遊戲,再過幾年他們就有消費能力,就需要我們的服務了。直到2011年,從業績看,阿里還是比騰訊弱得多。淘寶剛扭虧為盈,阿里全年總收入64億,握有海量QQ用戶的騰訊全年總收入已達到284億,僅Q4即達到79億,全年凈利潤幾乎是阿里營收的兩倍。5年之後的今天,阿里從營收、凈利潤、現金流,開始趕超騰訊。可怕的生態,可怕的速度。過去這5年,阿里和騰訊一邊各走各路,一邊互相滲透,大多以失敗告終。微信支付貌似對支付寶構成挑戰,但支付本身,和全鏈條的金融體系並不是一回事。也就是支付入口,不代表金融服務能力。這個馬雲也想通了:微信紅包一夜之間起來,確實一度「打得我們滿地找牙」,不過冷靜下來想,社交媒體幫助我們實現我們的使命,但是大數據、雲計算,未來三十年四十年,幾乎所有的企業,大大小小的企業,必須上雲,必須要有計算,必須要有數據。心裡的定力知道,這是我們的選擇。實際上從起點看,兩家走的路,就不一樣。甚至恰恰相反。阿里是由商業而產品。阿里是為商業而生,這基因是娘胎裡帶的。從商業需求出發,開發產品。市場空間是一開始就看到的,但用什麼樣的產品來滿足市場,花了好多年工夫,從黃頁,到淘寶,再到天貓,到海外。商家需要金融,就扛著風險搞支付寶;商家需要效率和精準,就死命攻下雲計算。直到現在,還是以「履帶式前進」的方式不斷延伸。延伸的是服務能力。騰訊是由產品而商業。騰訊的產品基因也是娘胎裡帶的。他布局的主線是研發爆款社交工具,多團隊並進,成功者作為核心產品。以至於罕見地從自己企業里培育出殺死自己的東西,恐怖的基因。有了產品和用戶之後,騰訊才去想商業,也就是怎麼變現的問題。一句話,試唄。種菜不行,空間沒用,微博雞肋,電商不好玩,最後還是遊戲靠譜、暴利。真的,騰訊這幾年拿刀砍自己的果斷程度超過任何一家,不盈利、沒前景,一個字:砍。騰訊延伸的是變現能力。當然,遊戲也需要開發,恰恰騰訊也培養出了一群能征善戰的遊戲開發團隊。那麼問題來了:阿里和騰訊,究竟誰更勝一籌?從他們兩家面臨的問題說起吧阿裡面臨的最大問題:用戶基數低、不夠高頻。騰訊面臨的最大問題:用戶已飽和、頻率觸頂。對你沒看錯,太多太少,都是問題。阿里的問題屬於現在,騰訊的問題在於未來。對阿里來說:市場空間夠大,而且更大,你怎麼去填滿它。對騰訊來說:用戶數已是第一,一旦觸頂,靠什麼做增量?從市場空間看,阿里平台2017財年直奔4萬億交易額,馬雲給2019年畫的餅是1萬億美元,給未來20年畫的餅是: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阿里截止2017一季度末有5.07億月活用戶數。這是與騰訊最大的差距:不夠多,不夠高頻。面對這麼大的市場空間,現在的用戶數和消費頻次,是有待提升的,而且有提升空間。前提是服務能越來越好。對騰訊來說,面臨的問題恰恰是用戶數已經快到頂。因為騰訊的商業基礎來自於神器用戶數和刷屏率。一旦這兩項觸頂,騰訊所追求的變現能力延伸,會受到天花板的壓制。因為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總數,已經接近觸頂。2017年一季度:QQ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61億,比去年同期下降2%。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到9.3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23%。舉例騰訊最大的兩塊盈利:網路遊戲和廣告。2016年網路遊戲市場規模:1682億元,同比增速首次低於20%(2015年增速為23%);2016年網路廣告市場規模:2295億元,同比增速21%(2015年增速為36%)。數據可見:市場總的空間,就是這麼大(二者相加<4000億)。在用戶數紅利觸頂的時候,市場總容量的擴張速度也在放緩。騰訊很難把未來的希望寄托在用戶數增長上(目前騰訊已佔網游市場的半壁江山,是全球第一大網游商)。必須有增量業務。廣告市場,騰訊仍有搶佔存量市場的能力,但總的空間不會驟變。國際化,目前來看,阿里更強一籌,關鍵是有與自身業務相匹配的資源和需求;騰訊的《王者榮耀》,在海外也有部分收益,但核心產品社交神器在海外仍擴張乏力。而且目前騰訊的盈利支柱遊戲業務,騰訊作為遊戲分發渠道霸主地位不會動搖,但開發端則有不確定性。另外,騰訊遊戲業務對《王者榮耀》單款的依賴,太高了。雖然氣死網易,但是自己也不踏實。對商業來說,基礎設施一旦鋪好,企業不會輕易走掉,只會因為貿易便利化而不斷聚集。目前全球價值品牌的75%已經入駐阿里平台。互聯網的兩巨頭,分別走著不同的路。從未來角度看,阿里的空間是大於騰訊的。但用戶數觸頂會否直接拖累變現能力,是一個不好說的事情。畢竟騰訊也是一家屢創神跡的企業。尤其微信目前的潛力並未全釋放出來,雖然它負載的東西已經不少。通過小程序構建一個底層應用入口的試驗正在進行時。能否成功?不確定。— THE END —金融八卦女APP,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500萬人的選擇。閱讀原文,這裡有更大的視界,金融八卦女等你。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