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04月14日訊,「理財規模怎麼做出來的,今年就要怎麼還回去。」3月初和某銀行資管部老總交流時,對方說了這麼一句,還點名「不管監管怎麼具體定義空轉,理財買理財肯定是一項。」未出其所料,銀監會近期密集下文,其中《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46號文)就對「空轉」做出了明確定義,可謂一針見血。理財部分的「空轉套利」,包括但不限於理財買理財;非銀機構利用委外資金進一步加槓桿、加久期、加風險等;理財為監管套利提供支持;理財買本行同業存單。「監管套利」部分還點名了通過理財向房地產和「兩高一剩」行業提供融資等行為。監管打擊的是什麼,其中包含了兩個交織的問題。其一,銀行表外資產,通過理財的形式大幅度擴張。原來的金融壓抑,因為銀行資產的表外化(形成影子銀行),逐漸向金融過度轉變,社會整體槓桿率趨高。2012年銀行業總資產規模約130萬億元,銀行理財規模不到8萬億元;2016年銀行業總資產規模約230萬億元,銀行理財規模近30萬億元;五年間,理財規模佔總資產比重從6%翻番到13%。其二,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和相互交叉風險的現象嚴重化。從銀行理財的負債結構來看,其實在2014年以前,同業理財的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中債登的統計,同業理財(該口徑不含非銀金融機構)從2015年初的不到5000億元(占理財規模3.25%)暴增至當年年末的3萬億元(佔比12.77%)。截至2016年上半年末,同業理財規模超4萬億元(佔比15.08%),其中理財買理財的規模未知。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