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小婉是我的女兒糖小姐的同班同學,兩個小傢伙非常有緣分,幼稚園也是讀的同一個。在我的印象中,小婉的性格開朗活潑,愛說話,也非常懂禮貌。直到母親節那天女兒班級舉辦活動,我卻見到了小婉在媽媽面前的另一番表現。 那天參加活動的人多,孩子們非常地開心、興奮,尖叫、嬉鬧的聲音比平時要拔高几度。於是一些家長開始不停地約束或是訓斥孩子,其中聲音最大的,就是小婉的媽媽。 她不斷地大聲警告和批評小婉不要打鬧,然而小婉完全無視媽媽的話。我勸小婉媽媽不要斥責孩子,孩子們難得這樣放縱的玩。小婉媽媽嘆了口氣,開始跟我訴說小婉的性格是如何倔強,孩子對外婆是如何地不夠尊重等。 聽到這些,我有些奇怪,小婉真的這麼「不懂事」嗎?媽媽口中的倔強,或許只是孩子性格中的一面,但孩子對外婆的不尊重,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逐漸找到了答案。 活動是讓孩子在媽媽的配合下,用彩紙做三朵風信子花。我的女兒糖小姐先後做了淡藍色的和淡綠色的,然後她又要再做一個淡黃色的。我建議她:「用顏色鮮艷的彩紙怎麼樣?」但糖小姐說淡黃色好看, 我於是幫著找紙,做她的小助手。 身邊的小婉和媽媽也恰巧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小婉也堅持三朵花都要淡色的花,但小婉媽媽卻堅決不同意。為此,母女兩人甚至爭吵了起來。 小婉媽媽說:「我覺得再配上一朵紅色會更好看。」小婉拒絕道:「可是我就喜歡黃色。」媽媽於是開始給孩子講道理:「這不是你送給媽媽的嗎?媽媽喜歡紅色,你就應該用紅色啊。」小婉到底是個孩子,說不過媽媽,狠狠地瞪了一眼媽媽,然後用胳膊肘使勁兒頂了媽媽一下,以此來發泄自己的不滿。為了避免小婉因當眾受到媽媽的呵斥而尷尬,我趕緊對小婉媽媽說:「這是女兒送給你的禮物,讓她自己挑選吧,孩子大了,已經有了自己的審美和選擇權了,咱們可以聽孩子的。」小婉媽媽見我這樣說,便同意了小婉自己做選擇。 出乎意料的是,小朋友們的手工交上去后,老師才發現,大多數小朋友的風信子花都是五顏色六色的,淡色搭配反而卻顯得格外清新。小婉的作品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十分開心,然後美滋滋地親手把它送給了媽媽。 到此時我也有些明白,小婉媽媽之前所說的孩子「倔強」,恐怕只是孩子在為自己的選擇權據理力爭吧。我覺得小婉對外婆的「不尊重」,也一定脫不開這層關係。孩子從出生那一刻,就應該被尊重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尤其是幼年時期的經歷,對性格的形成有一種非常隱秘的影響。這種隱秘往往形成於孩子不太記事的童年,比如父母的情緒、父母的關係,以及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教育孩子的方法等,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制約孩子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生命體的心理成長。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學上認為,人在成年後心理上出現的問題,都可以在童年找到根源的原因。 蔡元培先生在《人的修養》一書中就曾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這裡的「人格」,指的就是良好的性格與健康的心理。那麼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不難,只要我們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是的,孩子與我們一樣,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我們需要像尊重一個成年人那樣去尊重他。而允許孩子自己做選擇,則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孩子從什麼時候起意識到自主選擇的?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我們給予了孩子生命,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並不是孩子生命的統治者。在孩子年幼時,我們有責任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卻不能控制他們的思維和意志。 比如,孩子從出生到一歲半,基本都是處於口唇期,這並不需要我們去阻止。我們需要做的,是把他的小手洗乾淨,讓他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因為在那個階段,嬰兒還不知道用手去感知世界,生存的本能讓他們用口唇感知一切,隨著孩子的成長,口唇欲自然會淡化,而過度到另一階段。 大部分孩子在四歲左右,會對自己的穿著做出選擇。有的孩子如果不能穿著自己挑選的衣服上幼稚園,甚至會一直哭鬧。這是孩子作為獨立生命體的意識的覺醒,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需要盡量尊重孩子的選擇——哪怕此時他還不具備成熟的審美感。但在孩子看來,重要的不是自己穿哪件衣服,而是自己的自由意志有沒有被尊重。 當然,有的媽媽怕別人笑話孩子自己搭配的衣服不好看,而強加干涉。但其實,這些只是我們在滿足自己的需求罷了,我們忽略的是孩子作一個「人」的需求。 同理,梳什麼樣的辮子,背什麼樣的書包,到再大一點選擇什麼樣的興趣班,我們永遠不該去專制地掌控,而是在提出自己的建議后尊重孩子的選擇。媽媽對孩子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孩子就會回饋媽媽什麼的樣態度。久而久之,在成長中遇到問題時,孩子也會把自己當作有獨立思想和獨立意識的人來與媽媽進行溝通,在這種良好親子關係的保障下,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會得到健全的發展。在精神上,父母要把孩子當成人對待 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中的獨立意識,都值得我們尊重。在生活上把孩子當孩子來照顧,在精神上把孩子當大人一樣對待。 孩子的思維有限,有時想法可能會很幼稚,但這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孩子的思維會隨著年齡地增長而擴展,想法也會逐漸成熟,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以居高臨下的態度面對孩子,則可能會造成孩子某種隱形的性格或心理缺陷。而這些想要在成年後重新健全起來,似乎就十分困難了。 糖小姐很小的時候,我的同事們就對我說:「你對女兒說話的方式,跟本不像是而對待孩子,倒像是兩個同齡朋友在交流。」是的,我對糖小姐一直比較「放縱」,母乳堅持喂到兩歲,經她同意后才自然離乳。後來,糖小姐從小到大報過繪畫班、樂高班、羽毛球班等,都是她自己做的選擇。當然我會告訴她,既然選擇了,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來。在我們選擇的事物上發生分歧時,我們會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是她的需求,最終會按照她的思考結果來選擇,如果是我的需求,最終也會按照我的思考結果來選擇。 從一枚受精卵開始,每個人就是獨立存在的,而隨著生命的生長,這種獨立性愈發完整,愈發富有創造性——這就是每一個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無限的潛力,而作為父母,我們只能陪伴一程而已,所以,還有什麼能比得上還給孩子獨立與平等更重要的事情呢? 孩子的存在,從生命的獨立性來說,永遠只是為了自己而存在,而不是為了任何人。不要總是拿我們成人的經驗去衡量孩子,多想想我們小時候,或許你就會對孩子的想法多一份理解。愛孩子,就從給他選擇的權力開始吧。作者:蘇小旗,東北女子客居江南,憑心生活,聽心寫字,篤信「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喜歡一切需要花費時間完成的東西,是為情意。--------End---------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