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行為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現在提起行為藝術,大部分人都覺得不能稱之為藝術,就是嘩眾取寵的手段。它必須包含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眾的溝通這幾項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正是由於該藝術不同於雕塑、繪畫等僅由單項元素所構成的藝術,又不受其他形式限制,所以一項美好的藝術在逐漸面目全非。 最初行為藝術取源於20世紀50、60年代的歐洲。它是指藝術家把現實本身作為藝術創造的媒介,並以一定的時間延續。行為藝術的鼻祖是法國著名藝術家伊夫·克萊因,其代表作品是1961年他張開雙臂從高樓自由落體而下的《自由墜落》。 行為藝術具體該怎麼定義,對於普通藝術欣賞者來說好像一直是個很艱難的問題。雖說理論上的行為藝術可以包含一些相對而言更有活力和表演性的活動,比如:噴火、雜耍、體操等演藝,以及舞蹈、音樂、戲劇等,但行為藝術通常與這種表演藝術相區別,更趨近視覺藝術範疇中前衛派或觀念藝術的一種。到底什麼樣的行為藝術是雅的,讓人接受的?怎麼區分投入了藝術家全部心血和嘩眾取寵的作品呢?好像真的很難回答。 在不少人眼裡,行為藝術者基本上和精神患者划等號了。什麼「木乃伊」「遛白菜」「粉紅男郎」「公開場合裸睡36天」等表演層出不窮,不斷刷新觀眾的下限。不是每一種打著藝術旗號的行為,都配得上稱為藝術。這種可笑的行為缺乏實質的精神信仰和內涵,純粹是低俗的博眼球的小丑行為。用他們「藝術」家的話講「大量新的刺激讓我們變得麻木,麻木又逐漸隱隱刺痛著我們的神經」。就像這些想「吸睛」的藝術家,事實上,他們也不知道通過這種行為想表達什麼,只是在找一個開始的理由。 真正的藝術都是有靈魂的。行為藝術的表現形式可以極具衝擊力,但又不是炒作出醜。好的作品,可以直接呼籲觀眾,給觀眾帶去思考和衝擊,可以去審視。普通大眾作為行為藝術家的觀眾,如果能夠通過藝術家採取的表現形式感受到藝術家想要表達的理念和情緒及藝術行為里的張力,那很難說這不一個好作品!為博上位,出盡了丑,可是要不得啊,更別提什麼「藝術」!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