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韓國專家對的力挺很難被解讀成一種善意,更多的或許是韓國對崛起的逐步接受與適應吧,只是不知在這位韓國專家心中,孫子到底是韓國人還是人。美國「外交學者」網站8月7日文章,原題:孫子將如何理解中印洞朗對峙《孫子兵法》稱「故善戰者,求之於勢……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在與印度仍在持續進行的洞朗地區爭執中,佔有遠比印度更多的「勢」。來自中印雙方的歷史文件和記錄,甚至中英兩國在19世紀末簽署的條約都支持的立場,即洞朗是西藏自治區與錫金和不丹交界的一部分,而錫金已在1975年被印度侵佔。然而,儘管存在這些歷史事實,但毗鄰印度的洞朗就像一把「匕首」刺入印度在該地區的勢力範圍。不顧國際輿論的不利,印度似乎還在迫不及待並隨心所欲地改變該地區的現狀和規則,但目前的狀況強烈暗示印度已將其自身逼入死角,並陷入軍事和外交的兩難境地。而從所佔據的「勢」來說,印度在與持續進行的對峙中再次失分,因為印度在對陣的心理上就處於劣勢。其實,早在1962年中印領土衝突中,士兵就曾如同千仞之山上的圓石從高原上「滾落」並橫掃印度軍隊,導致新德里陷入難以承受的挫敗感之中。多年來,這種情緒久久徘徊不去,尤其是在某些印度政客之中,並正在影響印度對當前對峙的反應。雖然印度國防部長賈特利在今年6月底曾尖銳地指出,「2017年的印度不同於1962年的印度,」但僅有此類虛張聲勢無法為印度增「勢」。現實是,首次在今年6月18日進入洞朗地區的印度士兵超過270人並有兩輛推土機,但如今他們其實正在撤退。外交部表示,截至8月2日印軍仍有48人連同1台推土機非法滯留在領土上。在某種程度上,賈特利有關印度正在崛起的說法是正確的。然而,如果說印度的崛起是一種成就的話,那麼的崛起才是真正的奇迹。這樣的對比同樣適用於1962年以來印中兩國軍隊的崛起和現代化程度。即便如此,與印度發生軍事衝突絕非樂見的選項。北京與新德里之間的合作關係史——例如1955年的萬隆會議和此後開展的不結盟運動等——也證明兩國(在有關爭議問題上)和解並非完全不可能。但在目前與印度的(洞朗)對峙中,對來說,最好的結局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即通過「勢」取得勝利。不過,即使事態滑向最糟糕的狀況,亦將處於有利之勢。問題是:新德里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願意閱讀並理解正在從北京發出的信息。(作者為韓國延世大學研究院研究員金凱,丁雨晴譯)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