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在悠久的中華歷史中,經歷了無數的朝代更替,但從來沒有一個朝代,能夠像三國那樣讓人心馳神往,也沒有一個朝代,能誕生如此眾多的英雄故事。在1800年後今天,這些故事依然為人耳熟能詳。這一點也反映在影視劇甚至遊戲上:每一年、每一天,都有數不勝數的三國類作品面世。但尷尬也隨之而生。在數以千計的作品中,極少有作品還原了三國時代的風貌——哪怕是軍事這個最基本的領域。對此,甚至像光榮這樣的大廠,都有很長的路要走。三國時代的真實兵器,和你認知中的一樣嗎?這次,我們「遊民講武堂」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與「環首刀」相比,「倚天劍」也許不好用先從最平凡的劍說起:作為亮相頻率最高的冷兵器,《三國志》遊戲中大量武將立繪中都會出現一把劍。但如果在樣式上,說三國時代的劍與秦漢兩朝有什麼不同,我們其實很難給出具體的回答,三國時期的劍繼承了秦漢時期的樣式。但材料上已經變成了鋼,而不再使用青銅,因為與青銅相比,鋼擁有更好的強度和韌性,威力已經不可與過去同日而語。現代工匠還原的漢劍,在三國時期,劍已不再是主力兵器,而更多承擔著禮儀(佩劍)和防身的用途儘管三國時代,劍的殺傷力較過去更加強大,但其在戰場上的地位已經讓位給了刀。尤其在戰場的主力從戰車轉向步兵和騎兵之後,這種趨勢就變得更為明顯。這種轉折發生在漢朝與匈奴的戰爭中。此時,出現了一種影響歷史的武器——「環首刀」。與劍相比,環首刀更適合劈砍與刺擊,能有效對抗匈奴人的輕騎兵,所以一面世,它就受到軍隊的喜愛——這種偏愛一直延續到三國。一把保存較好的環首刀,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直觀地領略「環首直刃」的概念在外觀上,「環首刀」的特點是「環首直刃」,即其刀刃平直,並在刀把處有一個防止脫手的圓環。也正是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環首刀」也可以被視為一把單面開刃、增加背脊的劍。漢代的環首刀製作精良、威力巨大,可以一刀斬殺一匹馬,在大量沿用這種裝備的三國軍隊中,但其尺寸卻因勢力不同而略有差別:一般來講,魏蜀的環首刀較長,為100-120厘米;吳國的環首刀較短,平均長度為90厘米,這是由於吳國士兵需要在艦船上近身格鬥所致。事實上,環首刀的廣泛使用恰恰表明了一個事實:在當時,鍛造、冶鍊技術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因為像刀這樣的劈砍類兵器,對材料的硬度和韌性都非常挑剔,這就需要使用高質量的鋼,而在漢代,由於對外戰爭的需要,鍊鋼技術很早便被用於兵器製造。到戰爭頻繁的三國時期,吳、蜀、魏三國的統治者都非常關心兵器製造業,冶鍊和鍛造技術也不斷提高:比如曹操早年起兵時,就曾與工匠共同打造各種刀,以便用來裝備部隊;後來曹魏政權打制的寶刀,名震中原。在江南的吳地,孫權也非常重刀劍的製作,據後來陶弘景在《刀劍錄》的描述,孫權曾在「黃武五年(226年)采武昌山銅鐵作十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鋼越炭作之,上有大吳篆字。」當時,吳國軍工業的規模從中可見一斑。頗為有趣的是,儘管吳軍裝備的環首刀長度最短,但也有例外:比如湖北鄂州博物館藏的環首刀,其總長146厘米,這是迄今發現最長、品相最好的三國環首刀至於蜀漢的諸葛亮,更是注重武器的製作,因而也流傳著「蒲元神刀」的故事。蜀相諸葛亮曾請名匠蒲元造刀,蒲元就在斜谷地方開工。刀製作時,必須要用水淬火,此時理應就地取水,但蒲元認為附近的漢水水質「鈍弱」,便叫人去蜀江取水,不料執行命令的人,歸途中將水器弄倒,只得取八升涪水補了進去。蒲元將他送來的水用於鋼刀淬火,馬上發現有問題:「『裡面明明摻雜了八升涪水,為什麼說沒有(雜八升,何故言不)?』」80年代連環畫:《蒲元造刀》關於武器的神話,其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事實:這些武器的品質超越了常人的想象,而隱藏在「蒲元造刀」背後的歷史是:三國時期,工匠們對鍛造和淬火的經驗已非常豐富,完全意識到了不同水質對淬火效能的影響。在寶刀製成后,姜維這樣描述它們的鋒利程度:「以竹筒密納鐵珠滿中,舉刀斷之,應手虛落,若剃水芻。」在出土的三國刀劍中,蜀國的刀規格是最長的,考慮到武器增長一寸,鍛造的難度就成倍上升,它們也充當了當時蜀國高超冶鍊技術的證據。長兵器:並不存在的「青龍偃月刀」三國時期,刀和劍主要用於護身,但在大規模作戰時未必十分管用。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這點對冷兵器時代的軍隊完全適用。說到長兵器,再聯想到《三國演義》及各種衍生遊戲,我們最先想到的卻是關羽使用的青龍偃月刀,事實上,這種武器卻並沒有出現在當時,而且作為戰場兵器而言,82斤的重量未免太重——事實上,真正的長柄刀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以及宋代,更多是武師用來鍛煉力量的工具。關羽一身綠袍,手持青龍偃月刀的形象幾乎出現在了所有三國遊戲中,但青龍偃月刀只出現在唐朝以後在現實中,三國軍隊使用更多的,更為「淳樸」的槍和戟。首先,它們的生產成本更低,並擁有有許多劈砍類兵器無法具備的特性;在劈砍鎧甲時,再好的刀也容易開刃,但如果機會合適,長矛和戟的尖可以從鋼片縫隙中刺入;更重要的是,戰爭中使用刺擊武器的步兵不需要太多的訓練,試想這樣的景象,槍頭如林、方陣如山,它們僅靠巨大的衝擊力就足以擊敗烏合之眾的大軍。出土的漢代長矛,背面的凹陷就是血槽,它在樣式上和今天藏族地區使用的長矛頗為相似根據《考工記》中的描述,古代步兵用的矛約合今天3.8米,戰車兵用矛長4.6米,但從三國時期的的出土情況看,矛的長度一般在2米左右,最長為2.97米。由於歷史演進的原因,長矛的樣式較今天已經有了很大變化,漢代使用的是一種「雙血槽矛」,它比今天武術表演使用的矛更為細長,在矛身兩側各開有一道血槽——這種設計使其刺入人體后更容易拔出,而且利於減重。三國時期另一個重要的武器是戟,它是唐代以前最重要的冷兵器之一。戟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商代,它的運用是如此普遍,以致後來,人們甚至用「持戟之士」來代指士兵。曹操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可見戟也是當年曹操使用的兵器之一持戟搏殺的猛將在《三國志》里有很多,比如呂布「轅門射戟」;張遼守衛合肥時「披甲持戟……殺數十人」;還有曹操在濮陽遭三面包圍時,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如此等等。三國演義中,使戟的第一好手正是頭號猛將呂布,但三國時代的戟結構要比後來出現的畫戟簡單得多三國時期的戟和東漢相似,長度與當時的長矛接近,江蘇東陽漢墓出土的一柄長戟,長達2.49米;而山東淄博另一座漢墓出土的一柄長戟,更是長達2.9米。在甘肅嘉峪關魏晉壁畫墓中,畫面上的士兵全部手持鐵戟和盾牌,戟在當時的地位從中可以略見一斑。江蘇徐州出土的、三國時代的鐵戟,從中可見其只有兩個部分:即尖刺(用於刺擊)和刃(用於砍和鉤)除長戟外,軍中常用的還有雙戟,孫權就曾經「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弄死過老虎。此外還有手戟,經常作為防身武器使用,譬如,董卓就曾用手戟擲過呂布。好的鎧甲,是勝利的一半從小被古裝武俠電視劇洗腦的我們,也許很難意識到鎧甲在戰場上的價值:因為在我們的所見之處,無數「兵丁甲」和「兵丁乙」雖然身著開解,但依舊被砍瓜切菜般撂倒……這完全是電視劇的戲說——在嚴肅的歷史記載中,隨處可見農民軍被官軍屠戮的事例。因為在冷兵器時代的集團作戰中,身著重甲的步兵幾乎意味著刀槍不入——在無鎧甲的狀態下直面對有鎧甲的一方,其結果往往非常悲慘。既然鎧甲在戰爭中如此關鍵,那麼《三國志》遊戲的還原是否足夠真實?事實上,如果留意其中的立繪,會發現武將身著的往往是整體式的胸鎧,但它們的原型卻並非取自三國時期。關於整體式胸鎧,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三國志13》中的何進,這裡有個有趣的小細節,其鎧甲肩部的豬頭飾物,暗示了他歷史上是屠戶出身這種「錯誤」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必須指出,在繪製人物時,光榮參照的更多是出版的連環畫,後者的設定並沒有經過歷史考證;而另一個原因在於遊戲:由於外觀使然,整體式鎧甲更能讓玩家產生穿戴者孔武有力的感覺。《三國志》人物立繪中的形象來源,實際是80-90年代出版的連環畫,這些連環畫中的人物,並沒有經過嚴格的歷史考證既然影視劇及遊戲設定大多來自後人的臆造,那麼真實的三國鎧甲情況如何?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若干記錄。曹丕的詩中曾有「玄甲耀日光」一句——而這裡的「玄甲」恰恰是當年鎧甲的重要樣式。所謂「玄甲」,即黑色的鎧甲,恰恰說明了當時鎧甲的主要材質主要是鐵。漢朝以來,隨著技術進步,鐵取代了青銅,並被廣泛用於各種護具。按照考古發掘,三國時代最好的鎧甲上有超過1000塊鐵片,它們用麻繩和皮繩編織在一起——複雜的工藝也令其成本居高不下,從討伐董卓到三國鼎立,一支軍隊有多少重鎧,往往也是判斷其戰鬥力的重要根據。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鎧甲還原品,當時的鎧甲由若干小鐵片編製而成曹操在起兵之初得到了兗州的大族支持,但在裝備上依舊不及控制北方的袁紹:「袁本初(袁紹)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但在收編黃巾勢力、進而擊敗袁紹之後,其裝備很快有了長足的改進。「鎧則東湖闕鞏,百鍊精剛;函師震椎,韋人制縫,玄羽縹甲,灼檎流光。」陳琳後來在《武庫賦》中寫道,如此精良的裝備也賦予了曹操統一全國的信心。208年,他的大軍南下攻陷了荊州,並迅速逼近了長江。走在這支軍隊最前方的,是令人畏懼的北方騎兵,他們身披著所謂的「兩當鎧」,顧名思義,這種鎧甲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從而有效保護了騎手的胸口和後背。而在這些騎兵之上,是身著「筒袖鎧」和「盆領鎧」的將軍們,其中「筒袖鎧」增加了兩袖,呈桶形包圍上臂,而「盆領鎧」則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圈護頸,這些附件同樣需要複雜的工序和高昂的成本,也正是因此,重型甲胄的生產往往代表了三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盆領鎧為騎兵的上半身軀幹提供了近乎全方位的保護,本鎧甲藏於韓國,屬於當時東北部、朝鮮半島的高句麗政權,由於其與魏國相鄰,在鎧甲和兵器的樣式上與中原應當頗為相似日益擴大的會戰規模,讓戰爭的面貌逐漸殘酷,也讓各國致力於甲胄質量的提升。其中最具代表性是蜀漢政權的產品——諸葛亮清楚鎧甲對軍人的意義:而且他也知道蜀國兵力有限,為抵消數量上的優勢便只能依靠裝備。直到去世,諸葛亮對鎧甲製造都極為關心。他在一份命令(「敕作部皆作五折剛鎧」)中層曾樣寫道:「命令軍械製造部門生產鋼鎧,這些鎧甲需要經過鍛打五次的工藝處理才能完成。」後來直到六朝時期,還把精堅的鎧甲傳為諸葛亮所鑄:南朝宋武帝陳霸先就曾送給別人一副「諸葛亮筒袖鎧」,它用二十五石的強弩都無法射穿。不完美的「諸葛連弩」但在武器的演變史上,諸葛亮的貢獻不止在於改善了武器的質量——他還親自發明武器。這種武器不僅連兒童和婦女都能操作,而且還可以像機槍一樣把箭射向潮水般的敵軍——以上也是《三國演義》和電子遊戲對「連弩」的描述,但事實上,「連弩」並非諸葛亮的獨創,他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若干改進。連弩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代的墓葬中就出土了原型,隨後幾百年,它們被運用於對匈奴的戰爭中,也曾在東漢末年的混戰中頻頻出現。曹丕就曾在一首詩中提到:「長戟十萬隊,幽冀百石弩,發機若雷電,一發連四五。」其中,「百石」形容的是力道,考慮到當時一般弩的力道在四石到八石,曹丕筆下的連弩無疑十分巨大,甚至可以被算作攻城器械。而經過諸葛亮的改進,蜀國的連弩不僅可以被士兵攜帶,而且可以保證以更快的速度發射。《三國群英傳6》中的連弩車,當然,這純粹是遊戲美工們的想象了一般認為,諸葛亮對連弩最重要的改進,是在頂部增加了一個放箭矢的盒子,並且安裝了便於上弦的拉杆:由於槓桿原理的作用,操作者上弦時不需要很大的力量,而在發射后,盒內儲存的箭會因重力自動下落,進而卡在等待上弦的位置——某種意義上說,它的操作流程很像步槍,但需要扣動扳機,耐人尋味的是,儘管經過了如此巧妙的改動,「連弩」依舊問題重重。後人還原的、諸葛連弩工作示意圖:在明代,曾有工匠還原了這種武器,但發現其發射的箭矢威力太小,只能用於民間捕盜用現代語言解釋說,所有機械設備的工作,都要受「能量守恆定律」的制約: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連弩的蓄能是通過操作者單手拉杆實現的,其力道並非傳統弓弩(往往需要手腳並用操作)可比——換言之,為提高發射速度,連弩實際上犧牲了射程和威力。通常認為,連弩的有效射程不超過30米。此外,弩箭為了能在盒子中正常下落,尾部通常不會安裝有箭羽,這實際犧牲了箭的飛行穩定性。最後一個問題在於後勤上,稍作計算就會知道,假如100架連弩連續發射10分鐘,消耗的弩箭將達到兩萬支以上——這已經超出了古人的產能。也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在蜀漢滅亡之後,這種武器也從記載中迅速消失。雖然連弩的效果有限,但在西晉統一前的100年中,傳統弩依舊使用廣泛。目前,三國時代最完整的弩出土於湖北和四川。通過這些實物,我們也可以分辨出當年武器的真實形態。比如說湖北出土的吳國弓弩,根據復原,人們發現其重量與今天的步槍基本相等,更重要的是,它們已經擁有了瞄準用的刻度,就像是今天步槍上的準星,這有助於提高射擊精度。另外,考古學家也注意到,三國時期製造的弩機上大部分刻有數字、圖案和文字,通過這些銘文,官吏很容易追查到質量問題的責任人。三國時代的蜀國弩機,其保存程度之完好令人驚訝此外,像蜀國生產的弓弩上還出現了「中作部」等字樣,它們代表的都是國家管理的手工作坊,直到諸葛亮去世后,它們仍保持著極高的管理水平:通過對比各地出土的蜀國弩機部件,考古學家們發現,其尺寸都非常接近,其零件誤差基本上保持在1毫米以內——這使得士兵可以輕易更換受損的零件,不僅如此,甚至可以斷定,在當年,蜀國的武器作坊採用了某種類似「標準化生產」的模式,這比西方的武器製造業領先了至少1000年。樓船、鬥艦、艨艟:3世紀的「水上霸主」曹操憑藉精良的步兵與騎兵橫掃北方,但隨著勢力不斷南下,他們愈發受到河流地形的影響。也正是因此,早在南征之前,曹操便清楚地意識到,要想擊敗孫權,統一整個,就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水軍。在南伐之前,他便在鄴城的玄武湖訓練部下,同時對劉表的荊州軍進行了收買和籠絡——這一切最終引向了208年的赤壁之戰:當時曹操的部隊聲勢浩大,但面對孫劉聯軍的突襲,他們在一夜之間便潰不成軍。《三國志》遊戲中的插畫:赤壁之戰作為三國戰役中最重要的一場,無數影視劇及遊戲都對赤壁之戰進行了還原。在《三國志13》中,雖然水戰的地位飛向次要,但在參戰船隻的種類上,製作組還是努力遵照了歷史。例如遊戲中的戰船分為走舸、艨艟、鬥艦和樓船四種,它們也是三國時期的艦船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應當是樓船——這種戰船因高聳的外形而聞名。一般來說,樓船就是那個時代的「航空母艦」,它的艙室可以搭載超過1000人。在它們的甲板之上,是三層到五層建築,上面安放了投石器、弓弩和拍桿,士兵們從此處可以居高臨下對敵艦展開攻擊。在其中央是高聳的望樓,船內則搭載了陸戰不可或缺的家畜和鞍馬。而擁有當時最先進造船技術的,恰恰是孫權統治下的東吳,其中的佼佼者名叫「長安」「飛雲」和「蓋海」,它們的尺寸與浮動的堡壘無異。有人猜想,由於造船技術和木材加工技術的限制,當時的樓船採用了雙體船型這些樓船具體多龐大?在三國末期,晉朝用來征服吳國的樓船長度已達到了120步,即90米左右。由於樓船體積巨大,它們只能在其他船隻的牽引下運動,平時則停泊在水寨外圍,像圍牆一樣保護其他戰船免遭襲擊。考慮到樓船的種種不足,在戰場上,真正的作戰任務往往被交給了「鬥艦」,它們既可以用來牽引和掩護小船,有時也能安裝一根巨大的撞角來衝擊敵軍主力艦。在行動時,這些「鬥艦」會得到小船「走舸」的掩護——它們也是三國時期雙方另一種重要的作戰艦艇。後人猜想的「鬥艦」模型,這種艦船並沒有畫像和詳細描述存世接下來要說的是「艨艟」。赤壁之戰中,孫權曾用它們作為突襲曹操的縱火船,因此被人們當成了雙方的主力戰艦,但實際情況也許並非如此。據唐朝《通典》的描述,「艨艟」更像是一種快速運輸船:「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弩窗矛穴,敵不得進,矢石不能敗。此不用大船,務於急速;乘人之不及,非戰之船也。」古代兵書中描繪的「艨艟」,它更像是一種快速運輸船上面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文是:「『艨艟』用生牛皮覆蓋船的頂部,船舷兩側有划槳的槳孔,另外,船艙的左右前後都開有窗口,從中弩箭可以射擊、長矛可以伸出,讓敵人無法進入船內,箭和石塊也不能摧毀船隻。『艨艟』並不是大船,更注重的是速度,為的是趁人不及,而並非專門用於戰鬥。」——這樣也可以解釋孫權選擇「艨艟」展開突襲的原因,這首先是它們自身輕便敏捷,另外,由於不是主力艦隻,燒毀的「艨艟」並不會給艦隊的戰鬥力帶來損失。需要指出的是,赤壁之戰,東吳勝利的原因很多,但拋開裝備上的原因,豐富的水上經驗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東吳水軍除了在長江上活動之外,還多次進行了海上遠航,其向南最遠到達今天的台灣,向東北最遠到達遼東半島,每次的規模都在萬人以上——這種航行經驗顯然曹操的內河水軍無法企及的。投石車:城牆毀滅者蜀漢有連弩,東吳有樓船,而曹魏政權則以龐大的攻城器械聞名。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的一個原因就是「霹靂車」,它們摧毀了袁紹的高台和望樓,讓曹操免於遭受居高臨下的箭雨襲擊。這種武器就是《三國志13》中的「投石車」,由於實物缺乏,我們只能通過文字還原其外形:通常情況下,一台投石機包括三大部分,即固定用的支架、拋石用的拋桿,以及安放彈丸的容器,雖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朝,但黃巾之亂后才逐漸得到了普及。唐代書籍中的拋石車,即「砲車」,由於原理相同,三國時期的拋石車外觀也應大致如此在這個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人物,恰恰是在官渡之戰中陷入困境的曹操。在兩軍沿河對峙期間,袁紹用沿岸的沙丘建起高台,居高臨下向曹軍拋射箭雨。《漢魏春秋》記錄道:在困境之中,曹操突然想到了古書中提到過拋石機這種武器,按照原理設計完成後看,工匠在拋石機下方安裝了底座和車輪,使其成為可以移動的武器。曹操使用「霹靂車」發射石彈,摧毀了袁紹的高台,最終轉敗為勝——這是投石機運用於戰場的第一次記載。不僅如此,經過改進,投石機還要比之前更為靈活。三國時期,投石車登場的第一戰就是曹操對袁紹的官渡之戰由於投石車不能連發,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射出一發石彈,精明的守城者很快學會了如何應對:防禦方會事先在城牆上懸挂濕牛皮,以減輕中彈時的衝擊力,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同時,工匠們也沒有放棄改良投石車的努力。在輕視技術的古代社會中,工匠們的地位非常低微,但有一個人的名字卻留在了歷史上——他就是公元3世紀的魏國人馬鈞。馬鈞年輕時生活安逸,成年後突然陷入貧窮,於是他便將精力傾注到改進各盡武器和機械上,針對投石車不能連發的缺點,馬鈞改變了它們的結構。將傳統的投石拋桿重新設計成了一個輪子,通過機關,人力和畜力驅動其高速旋轉,達到一定速度后,石彈會被拋射出去,而且射程相當可觀。三國遊戲概念圖中的攻城戰事實上,如果對這種機械進行持續改進,也許將會改變未來500年的戰爭形態。但可惜的是,馬鈞的發明沒有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而且自馬鈞之後,也沒有人進行過類似的改良工作。這不能不說是科技史上的一大遺憾。▶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可鎖定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