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民國三十一年五月八日,轉戰上千里,鏖戰5個月的遠征軍損失慘重,最初入緬的9個師10萬眾傷亡近六成,此時日軍已經攻佔密支那,40000餘將士的撤退路線被日軍切斷。在史、羅二人提前撤退的情況下,這支異域孤旅面臨著入緬之初就存在的悲劇即指揮問題。5個月的鏖戰,絕大多數是在為英印聯軍補漏,而在最後至關重要的撤退問題上,即使不算是一代名將的杜聿明,卻在眾多路線中選擇了一條決死之路.作為4萬將士的「導遊」,其率領麾下第5軍各部的撤退路線中,需要翻越的「野人山」,原始叢林密布,蚊蚋成群,螞蟥肆虐,崇山峻岭,人跡罕至。日軍沿線圍追堵截,所部給養耗盡,有超過一周的時間斷糧,甚至發生為搶奪野牛,同室操戈的火拚。沿程將士死陳相藉,暴野荒郊,白骨累累,慘不忍睹。在進入這片死亡山區之前,因重裝備無法攜帶,這支抗戰國軍中裝備最精良的隊伍,將重裝備全部棄置或毀壞。以至於負責殿後的第200師,在撕破日軍封鎖線突圍時,全師傷亡超過三分之一,師長戴安瀾中將力戰殉國。這條死亡行軍路線,最終的結局是抗戰最後的精銳中3萬餘將士埋骨野人山。而負責殿後阻擊日軍的新38師,師長孫立人拒絕領命,率部且戰且退,沿途擊潰多部日軍,還收容英印散兵千餘人,最終成建制西撤到印度休整。在抗戰期間,杜聿明也算是久經沙場,他不懂戰爭,一竅不通?不是,他只是更懂廟堂而已。廟堂之上看重的,是他的忠誠,而不是戰績。所以當杜聿明執行了命令,回來之後,即使第一次入緬作戰是一次大潰敗,仍被提拔為第5集團軍總司令。七十五年前,胡康河上的白骨累累,那是作為抗戰將士最難以接受的悲哀。是曾經「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慷慨悲壯,最終變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愧怍悲涼!他們身體還掙扎著想要回返,而無名的野花已在頭上開滿。當赳赳國卒,共赴國難,那個壯懷慘烈的時代,一些無名的英雄,雖未在各自的戰場上轟轟烈烈地死去,但絕對比廟堂之上的機關算盡,更加寫意風流!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作不朽。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