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看點 「懂事」是父母誇獎孩子最常用的詞之一,很多孩子因為被戴上了這樣一頂「高帽子」,只好壓抑自己的天性,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勇敢表達自己訴求的能力。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規範有要求本無可厚非,但一味讓孩子委屈自己以迎合他人卻並不可取。本文即是對這一做法的反思。註: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霧滿攔江(ID:lwwuwuwu)。 1 有位媽媽在留言里說: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不需要懂事。 因為懂事太苦。 苦在心裡。 她小時,家境並不差,但父母為讓她懂事,採用了正面刺激法,遇事總是說:我們囡囡真的好懂事,乖啦,把你的玩具,送給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吧。 父母帶她出去玩,總是鼓勵她無條件讓步,把玩具或是好吃的,讓給別人家的孩子——哪怕那些孩子,比她大好多。 印象最深的,是四個小朋友一起吃冰激棱,她的年紀最小。但冰激棱分配,是從她身邊的孩子開始,最後一個才輪到他。當她伸手去接冰激棱時,另外三個孩子齊聲發出尖嚎——她說,成年人認為孩子是天使,大概只是因為孩子沒能力傷害到大人。可只有孩子,才能夠感受到同齡小朋友心中那滿滿的惡意——三個孩子齊聲尖嚎,只是因為他們年齡比她大一點點,排斥她,不讓她吃冰激棱。 三個大孩子的父母,無動於衷。 於是父親就過來,對自己說:囡囡最乖,小哥哥們不懂事,咱們今天就不吃冰激棱了。等回家路上,爸爸再買給你。 她說,當時她心裡在流血,在哭泣,想對父親大聲喊出來——我要的不是冰激棱,而是公平! 但她沒有喊。 因為父親告訴她,喊叫是不懂事的表現。 回家的路上,她坐在爸爸的腳踏車後座上,經過一個雪糕攤,又一個雪糕攤,父親並沒有減速下車,而是徑直騎了過去。 她的小手,死死地捏住父親的后衣襟,用力地揪,用力地揪。以此提醒父親的承諾。 父親終於感覺到了,並沒有回頭,說了句:囡囡乖,囡囡最懂事,冰激棱對身體不好。咱們不吃。 那一瞬間,心如死灰。 2 在父親的教導下,她真的很懂事,從不對父母提出任何要求。 從小到大,直到參加工作,她穿的衣服是普通的,很少有合身的。 吃飯時,只挾距離自己最近的青菜,只吃所有人都不吃的。 在班級里,也是這樣。 她的成績很好,眼睛又近視。但很多孩子的家長,希望把自己家的孩子,調到靠前的座位上。老師知道班級里,她是最懂事的,所以就問她,可不可以調到後面去。 她一聲沒吭,收拾課本書包,坐到了最後一排。 從此就和那些無心學習的孩子們,坐在一起。 後排吵鬧,看不清黑板,聽不清楚老師講課。 成績就這樣下來了。 見她成績下降,父母和老師對她採用了「激將法」。 ——就是用各種方式,羞辱她、刺激她。 但無論怎麼羞辱,越來越近視的眼睛,也無法看清楚黑板。 3聯考結束,她只是個三本。 再後來,遇到現在的愛人,才發現自己脫離社會這麼遠、這麼深。 ——她很少逛街,從不給自己買衣服。在花枝招展的女生中間,自己就像只醜陋的灰老鼠。別的同學每天討論各種化妝品牌子,她完全懵懂。即使是現在,她也沒有網上購物的習慣,事實上她根本就沒有購物的習慣。 有時候,她感覺自己很幸福,打小就懂事,近視眼坐最後一排,最終也讀了個三本。讀書時那麼多的羞辱,也沒有壓跨她。而且還遇到現在的丈夫,照顧她保護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只到她自己,有了寶寶。 這種想法才徹底改變。 4已退休的父母,過來看孫女兒。她記得那天空氣特別的好,父親牽著寶寶的手,在前面走,寶寶的另一隻手,拿著一隻塑料小鴨子。這時候一個小朋友蹣跚著走過來,兩眼羨慕地望著寶寶手裡的玩具。 她看到父親蹲下來,用溫柔的聲音,對寶寶說:寶寶乖,寶寶最懂事啦,你要學會分享,分享才是最快樂的,把你的小鴨子,給小朋友玩玩! 不!她說她當時如受雷亟,差點脫口沖父親吼一句:分享你媽個頭!你不能再把曾加諸於我的一切,強加於寶寶。你可知我這麼多年來,每一天每一刻,感受到何等巨大的心理痛苦? 不想再讓寶寶,承受自己都無力承受的心靈之苦。 ——可是最終,她什麼話也沒有說,只是站在一邊,眼睜睜地看著父親把著寶寶的手,把自己的玩具,遞給對面的小朋友。 5她之所以沒有阻止父親,只是因為,她感覺父親的方法,其實並不對。 但——什麼又是對的? 她說,她見多了缺乏家教的熊孩子。那些孩子的成長環境,跟她完全相反,她是幾乎任何要求,都得不到滿足。而熊孩子卻憑藉著打滾哭鬧的手段,能夠達成他們渴望的任何目的。 許多熊孩子,長大后成了熊大人。 他們只聽從自己天性之中,最怠惰最消極的一面,縱然身體長大,可一生都只是個巨嬰。 她不想做熊孩子。 更不希望孩子熊。 但,她的工作環境、家庭經濟收入,以及所有的日常,卻似乎與那些熊孩子們,幾無區別。 ——如此說來,懂事究竟有何意義? 6 她問,到底有沒有個法子,讓自己的寶寶,別再承受自己的苦,也別長歪成為熊孩子。而只是快樂成長呢? 有沒有這麼個辦法? 到底有沒有? 7傳說,古老儒家智慧,秘傳心法只有八個字: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 想看懂這八個字,需要八百萬本書——或是換成另外八個字: 差之毫厘,謬之千里。 ——他們以為自己在教育孩子懂事,但實際上沒有。 ——他們只是讓孩子陷入到巨大的驚恐、過低的自我認知、徹底的自我否定、懦弱到了極點的毀滅性心智。 ——他們所謂的懂事,只是拂逆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於自我壓抑中,悄然啜泣。 8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曾有過這麼一個實驗。 招募一些年齡等同的小朋友,把他們分成人數均等的兩個組。 對小朋友們,進行簡單的測試。 先進行第一輪測試。 兩組小朋友的成績,相差無幾——第二組的小朋友,成績還略高一點點。 然後進行第二輪。 測試之前,實驗主持者宣布:小朋友們,你們在第一輪的表現中好乖,好優秀,因此獎勵你們糖果吃。 哇耶,小朋友們心花怒放。 糖果端上來,先從第一組小朋友分起,分到第一組的最後一個小朋友,恰好分完。 第二組的小朋友,感覺好震驚,說好的吃糖果,怎麼沒有自己的? 實驗人員笑眯眯地道:有的小朋友沒有分到,不要緊,接下來還有冰激棱吃喔。 冰激棱端上來,仍然是從第一組小朋友分起,第一組分完,冰激棱又沒了。 第二組的小朋友,已經震驚到麻木了。 然後實驗主持者若無其事地說:有些小朋友沒有分到,沒分到就算了。現在我們開始測驗哦。 ——第二輪測驗結果,第二組的小朋友,成績急轉直下,竟然只是第一組小朋友成績的四分之一還不到。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不合適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陷入到巨大的困惑與痛苦之中,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喪失行為能力。 9有些父母,錯把戲弄和壓制,當成了教育手段。 比如說,父親承諾回家路上,給女兒買冰激棱,卻出爾反爾。 於父親而言,這只是小事一樁,卻不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的承諾就是全部,充滿了預期而遭遇背叛,從此讓女兒,對父母失去信任。 ——她不再相信父母,但卻無力對抗,只能於巨大的恐懼中,隱忍逃避。 ——她的心早就死了,從不對父母提出任何要求,獨自行走在孤獨的邊緣。而在父母眼裡,這樣不吵不鬧安安靜靜,就是自己期望的「懂事」。 ——她父母所謂的懂事,就是一句話:少來煩我! 她自己,也是這樣理解的。 所以養成了懦弱卑微的心,明明眼睛近視,看不清楚黑板,卻不敢對老師說。只因為她根本不信任成年人,不敢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 對成年世界的恐懼,構成了她的全部認知。 她為自己沒有成為熊孩子而自豪。 卻不知道,她成為了一個驚魂不定的兔孩子、鼠孩子。 一個被巨大恐懼所壓制,完全失去自我的人。 10懂事不是恐懼,不是懦弱,不是在欺凌面前,退縮並啜泣。 懂事不是對孩子天性的壓抑,更不是讓孩子的退讓,滿足成年人的面子。 懂事意味著孩子能夠正確解讀人際規則,不自卑,不狂妄,遇事時能夠明晰、簡潔地表達出自我願望。能夠學會與小夥伴談判,與成年人常態交流——想讓孩子懂事,至少父母得懂事。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要知道孩子的認知世界很小,對父母的依賴極重,父母眼裡微乎其微的小事,有可能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心智成長。 懂事的父母,能夠清晰判斷孩子所面對的環境。孩子是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壓制?還只是無關緊要的玩鬧遊戲?萬不可說孩子不懂,孩子其實什麼都懂,熊孩子最善於利用成年人的獃滯與遲鈍,而膽小的孩子,則對成年人充滿了恐懼。所以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們之間的公平狀態,及時抑制熊孩子流露出來的惡,紓解膽小孩子心裡的恐懼,不偏不倚,允執厥中,才能讓孩子獲得一個心態平和的成長環境。 鼓勵膽小的孩子,勇敢表達自我欲求。要告訴熊孩子,撒潑打滾不是表達。不要讓熊孩子的哭喊尖叫得逞,也不要讓膽小孩子的恐懼,累積到超過孩子的心理承受。所謂教育,就是依據孩子的不同心理狀態,做出適當的調整。 把小孩子視為大人,認真聽他們每一句話,尊重他們的權利訴求。現實上許多成年人都不善於表達自我,要求小孩子做到這一點,就更難——這就是所有的父母,應該感謝孩子的道理,是孩子引導你成長,引導你學習勇氣與表達,而非你引導孩子。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場驚心動魄的大冒險。要記得父母的正確引導,感謝他們的智慧。也要記住父母的失誤,憐憫他們的無奈。早年適用的法子,現在不一定仍然適用,因為環境在變,孩子的心態也在變。 所有的教育,只是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或許很普通,很卑微,很蠢萌,但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孩子心理的巨大回蕩。人生在世,免不了的是失落,不可少的是委屈。永遠不要讓自己,對自己失望。或許世界很冷,但負責任的人生思考與求索,必將會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曖、陽光的心態,與無盡的信心。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