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新媒體管家導讀AI 能自動驗證新聞真假,還能自動分發內容,但是卻很難給出新聞事實背後的真相。在美國,有人還靠虛假新聞賺到了錢。刺蝟公社丨石燦昨天上午,89歲的褚時健「被死亡」了。他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企業家之一,生涯經歷大喜大悲,晚年在雲南創建了「褚橙」,產品遠銷國內外。 褚時健「被死亡」的信息來自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的微博,之後,各大媒體開始競相轉載,狂刷朋友圈。 《雲南信息報》記者李多(化名)在一個記者群看到這條消息,「很震驚,和同行討論了一下都覺得太突然了」。 他在網上搜索相關新聞,發現那條信息是新浪發的,他覺得不簡單。出於記者的本能,「第一反應還是核實此事,在同事和褚老的家人取得聯繫后,發現(消息)失實。」 《雲南信息報》立即在微博上發布消息:「雲南信息報社記者與禇時健身邊工作人員進行了聯繫,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禇時健先生安好!」褚時健在家另據紅星新聞報道,褚時健身體非常好,今早還在菜市場走了一小時買菜。 沒過多久,王巍自己發布了闢謠微博,並作解釋:「早上在群里看到褚時健老去世的消息,很突然也很痛惜,便在微博上轉發哀悼。后被告知是誤傳,即刻刪除。」 一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但李多還是覺得「那些轉發的媒體,居然也不核實下,根本不專業」。褚時健「被死亡」屬於突發,從這個新聞的傳播路徑來看,記者直接採訪到與當事人親近的人,是最為有效的辦法。但對於其他的吃瓜群眾來說,如果沒辦法去核實,又心存疑慮,有辦法核實信息的真假嗎?答案是肯定的。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用AI來鑒別信息真假在技術上越來越成熟,相信在未來會逐漸開放給普通用戶。「新聞追蹤者」阻擊謠言路透社在幾年前就開始在AI+新聞業上做了探索,推出了一款名為「新聞跟蹤者」(News Tracer)的產品,這款產品是一個監測社交媒體的工具,最早用於路透內部,幫助記者和編輯監測社交媒體中出現的新聞信源。 後來隨著演算法的深入,路透社的研發人員發現這款產品還可以做更多事情,比如對社交媒體上發出的信息進行監測,通過演算法分析出哪些是新聞,哪些是一般性對話。 這個產品之前一直都處於內部使用範疇,經過三四年的不斷優化,現在正逐步測試開放給外部用戶使用。 最近,在網易新聞舉辦的「人工智慧將如何重塑新聞業」沙龍上,路透社市場開發經理王海明透露,前不久,他親歷了一則謠言從發布到爆發的傳播過程。最開始,他在社交軟體上發現了一條可疑的信息,於是,他用「新聞追蹤者」對那條信息進行檢測,發現是假消息。王海明 慢慢地,那條消息在網路上開始傳播開來,點擊數在很短的時間裡增長到了800多,大V和媒體開始轉載,轉載量和閱讀量都還在增加,但不到24小時,那條新聞就被澄清了,是假新聞。 「我收到第一新聞源特別早,整個假消息傳播鏈條一開始局限在小範圍內,隨著新聞網站的轉發和大V轉發而爆發。」他說。 「新聞跟蹤者」能夠對Twitter上搜集起來的所有可能視為新聞的內容做分析:是誰最先發出消息的;是誰最先轉發的;做信息交叉分析;信息的可信度如何。如果分析結果判定消息的真實性存疑,就會在上面標註出來相應的從0%到100%的可信度數值。 「新聞跟蹤者」目前有以下四個特點: 1. 自動驗證新聞真假,它會用演算法去分析記者平時可能會關注的問題,去驗證新聞的真實性。 2. 通過演算法和機器學習剔除廣告、垃圾、謠言、一般性談話等無用信息,摘出要點。根據不同的數據源確定它的真實程度有多高,同時它能夠去除噪音,而且會把相同類別的疊在一塊兒,作為一個數據組,同時顯示未來的更新。 3. 這個工具處於實時監測的狀態,隨時驗證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體上的新聞。 4. 後台有大資料庫,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搜相關新聞,分辨真假。 傳統意義上的人工智慧應用都是在內容分發端,而「新聞追蹤者」是從新聞來源一端做了工作,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方面都有應用。 同樣對虛假信息保持高度警惕狀態的騰訊新聞,在去年專門推出了一檔名為《較真》欄目,做新聞查證。一年來,平台已推出13個闢謠報告,已闢謠內容超1萬條,閱讀人次超過3億次。不過,這檔欄目的內容多為人工書寫,工作量很大。 作為目前最火的社交軟體,微信則通過公眾平台闢謠中心、微信闢謠助手小程序等多個系統工具,處理謠言信息。2017年初至今,微信第三方機構已攔截100餘萬篇謠言文章,處罰公眾號數量約4.5萬個,已有超過600家權威機構加入微信闢謠中心。 昨日,騰訊攜手科協將推出 「慧眼行動」,計劃通過兩年的時間,分批次引入各領域千餘名專家入駐騰訊闢謠平台,積累闢謠數據,通過機器學習,形成有效演算法,欲打造人工智慧謠言識別系統。 在「人工智慧將如何重塑新聞業」沙龍上,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說,在近兩年的時間裡,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已經建立了30萬左右的網路謠言庫,通過海量文本挖掘,分析數據文本,逐步建立網路謠言的智能識別模型。 有了社交媒體的謠言庫之後,他們的研究團隊開始嘗試建立一個關於識別謠言的工具分析模型,一旦成熟,它能夠跟一些平台媒體結合,未來在智能化識別謠言、闢謠方面會發揮更高效、更有精準的作用。AI無法解釋事實2016年,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Facebook、Twitter 、Google 上出現了很多聳人聽聞的假新聞,那時,假新聞開始展現出其巨大的威力。在此之前,一個叫賈斯汀·科勒的人開設了一個假新聞網站,從中獲取了巨大的經濟收益,他的假新聞一度影響到了整個美國新聞業態,在美國,有媒體稱他為「假新聞」教父。科勒的LinkedIn的資料說他曾經出售訂閱雜誌,做過資料庫管理員工作,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從2012年末,2013年初,他開設假新聞網站,撰寫假新聞,一開始,他的目的很簡單,想通過撰寫一些虛假的新聞來回擊另一些虛假的故事。他很驚訝,假新聞的傳播速度非常之快,而且人們很容易相信這類新聞。尤其在美國大選期間,這類新聞受到川普支持者們的歡迎,在Facebook等社交網路上大肆傳播。科勒的網站,也因此從社交網站上獲得大量流量,誇張的程度到了在10天內,他的網站有獲得了160萬個觀點。他雇傭了20多名寫手,通過廣告主在網站上投放廣告來獲得收入。科勒不願透露公司的情況,但他說其他假新聞網站的寫手通常每月能進賬1萬~3萬美元。科勒還是一家名叫Disinfomedia的公司的負責人,他旗下的網站通過這個公司周轉資金,Google曾是他的一個廣告主。Google投放廣告的策略是通過Doubleclick(美國一家網路廣告服務商)的資料庫了解到網站瀏覽群體的性別、年齡等信息。對Doubleclick而言,不管網站的內容是什麼,只要符合廣告主要求就會投放。不過,在假新聞愈演愈烈之後,Disinfomedia旗下的一個網站National Report(國家報告)被Google 標記為了「假新聞源」,Google停止給網站接入新聞源,切斷從Google引來的流量。目前還能搜到的NationalReport網站(中文翻譯版)可這類假新聞網站擁有大量的點擊率,根本不用發愁缺廣告主的問題。科勒透露Google只是他們其中一個廣告主,除此之外,他們還有更多的選擇。他的行徑被NPR(美國國家公共電台)通過外部專業力量的協助查了出來,並和他直截了當地聊了聊。不過假新聞確實很賺錢,他對NPR說,「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假新聞商業,但我可以向你保證,它不會消失,它甚至會逐漸變大」。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對「假新聞的產生」做過分析,他在一篇名為《人工智慧是虛假新聞的「剋星」》的文章中寫道,虛假信息及低俗內容,在互聯網環境中跨地域大規模快速傳播的現象,主要出現在擁有海量用戶的互聯網應用平台產生以後。每個用戶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發布信息,並在平台內部和平台之間快速傳播信息。在一定的利益動機和社會心理機製作用下,一些平台用戶試圖發布虛假信息及低俗內容謀取各種利益。由於這類信息和內容往往流傳甚快甚廣,使得社會原有的甄別及防範機制難以及時做出反應。面對這些問題,他認為是可以解決的,而且有多種思路。比較傳統的方法,諸如提高公眾傳播素養,更多發揮傳統媒體把關功能,加大對虛假信息及低俗內容發布者的處罰力度,加重平台責任等。 但是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副教授達倫·康魄則告訴Fox News(福克斯新聞),人們還可以通過在假新聞製作中使用謹慎的語言來操縱AI系統。康魄說:「假新聞通過將『事實』嵌入到可以防護的方面來保護自己。」雖然AI系統可以有效地識別事實是不正確的,但是在識別該事實的背景上可能起不到作用。張志安的觀點和康魄副教授的觀點相似,前者認為,人工智慧無法帶來真相,真相不是表面事實,是掩藏在事實背後的事實。以調查性報道為例,機器無法看到表面事實背後錯綜複雜的利益鏈條,無法像調查記者一樣找到誰施害、誰造假、誰是複雜事件后的作惡者,事實背後被遮蔽的事實,機器是無法有效獲知的。「而且事實與事實的聯繫,我們叫『有意義脈絡的事實』,這才是所謂的真相,它無法被機器捕捉。」張志安說。 新聞事實出來之後,必然要放在複雜的社會情境中進行解釋。人們看新聞,不僅要獲知事實,更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到它背後的東西,理解它到底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從這個角度看,張志安覺得,機器能呈現關於事實的信息,卻無法解釋事實,幫助我們去理解事實的意義。「而人最大的價值就是對事實的判斷,和對複雜邏輯關係的推理。」AI+新聞業現狀:壓力與慌亂並存去年,網易新聞對內容編輯的工作進行了調整,很多編輯的工作,從給文章取標題、分發內容,變成了給文章打標籤、選關鍵詞,他們原來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了,「成為了機器的輔助。」姚窈(化名)說。當時,她和她的同事都感覺不舒服,甚至滋生了一些負面情緒,但是做的時間久了,也就覺得無所謂了。像姚窈那樣的人不少,自從開啟了內容演算法分發時代,網易新聞、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等新聞資訊平台都加入了演算法分發行列,編輯成為了幫助機器學習內容知識的「工具」。搜狐創始人張朝陽曾公開說,2016年搜狐將會原創和自媒體並重,今年1月又成立了「內容獲取中心」,與原創中心並列。2017年開始,搜狐的垂直頻道和部分地方頻道改為機器推薦。而搜狐的編輯們不少已經離職,還有人轉去參與開發房地產類新產品。今年6月份,傳統門戶中流量最高的騰訊網,對整個旗下媒體內容業務——網路媒體事業群(OMG)做出巨大調整,打散了過去的頻道制度,提升了運營部門對內容分發的掌控權,矛頭直指。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重新塑造著新聞業,謠言辨別技術、內容只能分發、用戶信息獲取......看似欣欣向榮,實則AI+新聞業的現狀是壓力與慌亂並存。 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副院長鞠靖在「人工智慧將如何重塑新聞業」沙龍上透露,他在研究調查中發現,部分做人工智慧的技術人員不了解新聞業,很多媒體人同樣也沒有認真地研究人工智慧,但大家都很焦慮地談論著人工智慧。鞠靖 一方面,面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新聞行業的競爭壓力,「記者會被機器取代」的問題一再被人們提及,似乎迫在眉睫了。另一方面由於技術進步、媒體轉型、新興媒體崛起等原因,媒體自身壓力很大。 「在寫作編輯領域,人們對於機器寫稿過度神化。」他說,機器人確實能在財經、體育等個別領域幫助我們寫作,但在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方面,乃至提高傳播效果方面究竟有多大的作用,還是值得探討。 他提醒媒體從業人員,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對352位人工智慧專家採訪后發現,可能要到2026年,人工智慧才能達到高中水平的寫作能力。單就寫而言,10年內記者被替代的可能性不大。現在,整個行業仍舊在探尋適合這個時代發展的方式,新聞業也確實正在被人工智慧所改變,從信息採集,到內容分發,再到用戶情緒分析。 人工智慧到底能給當下新聞業帶來什麼?張志安認為,它帶來了新的速度、新的體驗與新的分發,但它卻不能帶來真相與解釋;未來要在物聯網和互聯網的交織中探索其實踐,直面技術和人文的關係挑戰。完內容產業報道第一媒體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