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點擊上方「民俗學論壇」可訂閱哦!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偏僻角落,逝者——包括他們的遺體——與家人並不分離。上圖,塔龐·拉拉於 2006 年去世,享年 65 歲;一位家人照料遺體時扶正他戴的眼鏡。撰文:阿曼達·本內特 AMANDA BENNETT 攝影:布賴恩·萊曼 BRIAN LEHMANN 翻譯:王曉波伊麗莎白探身與丈夫說話:「他爸......他爸,咱家來了一位遠客。」二兒子詹米端著托盤從我們身邊走過,走近父親身前:「這是你的米飯,爸爸。這是魚。這兒有辣椒。」我們安靜地退出房間時,伊麗莎白輕聲說:「他爸,醒醒。該吃晚飯了。」大兒子約科解釋了我的來意:「她來給你拍照,爸爸。」這讓人感動的家庭場景,可以發生在世上任何地方。但是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的偏僻山區——這位伊麗莎白的丈夫, 一名婚姻登記所的前職員,已經死了近兩個禮拜。家人和朋友在檢視黛博拉·毛帕的遺體。她死於 2009 年,享年 73 歲。遺體用福爾馬林處理過,會緩慢木乃伊化,如果保存良好,據說能為子孫帶來福澤。佩特魯斯的遺體還會在蘭特苞城區邊緣的自家房子里停放數日。他的妻兒端來飯食的時候會跟他說話——每天四次,早、午、晚飯加下午茶。親人去世后及時進行的福爾馬林處理使屍身免於腐壞,但會隨著時間推移干化。房間里並無異味,只聞到托拉查家裡通常都有的檀香木味。牆上是一幅畫:耶穌領著一隻羔羊。「我們這樣做是出於對他深深的愛和敬。」蘇拉威西島上的蘭特苞鎮附近,表親和姐妹圍繞著昨日身故的三歲女孩沙赫麗妮·塔尼亞·特蘭達。她們撫摸她,和她說話。對她們來說,妹妹只是病了。四天後,依次舉辦了喪樂演奏、基督教儀式,接下來佩特魯斯的靈柩仍會留在家裡,一直放到12月的葬禮,距現在還有四個月,這段時間妻子仍和他同住一個屋檐下。有些家庭仍守著老輩的習俗,絕不讓死者無人陪伴。下葬之前,伊麗莎白和孩子們會稱他為「馬庫拉」,意思是「病人」。「我們相信即使父親成了馬庫拉,他的靈魂還在這個家裡。」 在托拉查這個地方,死重於生。麗斯瑪·佩姆博南把晚飯端給她的婆婆瑪利亞·薩勒龐,後者於84 歲高齡死於兩周前。有些人非常珍視在家中與父母一起度過的時光。「我不傷心,因為她仍和我們在一起。」另一名托拉查女性談起 73 歲的母親時說——她的遺體已在家中停放了一年多。我來到印尼,探索一種更加極端的死亡文化——而它卻是反方向的極端。給死人端飯、擺在身前,這好像實在令我們無法接受,但我也忍不住反思:托拉查人循序漸進的殯葬行為,比起我們」人死如燈滅「的倉促葬禮,是否更能體諒悼亡者的哀慟心情?家人把據說活到了115歲高齡的龐孔·蘭 特·蘭特的遺體用座椅支撐起來,讓他榮耀門楣。這種罕見的祭拜行為名為「嘀啪嗒咚哐」,只有上流家族才會舉行。托拉查殯葬習俗至少可追溯至公元 9 世紀。我接近這樣的場面,本來是有些忐忑的。 畢竟一般人看見死屍會覺得毛骨悚然。可是在看過幾次之後,我發現自己出奇地平靜和好奇。每個人都喜氣洋洋,衣著光鮮,那份快樂看起來非常真摯。有一股霉味,就像一堆捂了幾年的濕毯子翻出來。場景當然古怪,卻意外地並不瘮人。托拉查地區的水牛就是被當做祭品來飼養的。獻祭之前,它們由年輕男女悉心照料,像駿馬、豪車一樣讓主人家引以為傲。葬禮上殺的牛越多,就會為家族帶來越高的聲望。操辦這樣一場葬禮至少要殺掉 24 頭水牛;排場大時,殺牛可能過百。平均每頭水牛的價錢是 2000 萬盧比(相當於 1425 美元),品級最高的花斑牛還要貴得多,所以有的顯貴人家一場葬禮辦下來,光買牛就要花掉 40 萬美元,這巨款除了來自具有社會強制性的賓客禮金,許多海外親戚也會往家寄錢。數百賓客的飲食、臨時搭建的待客竹棚,都花費不菲。有的人家湊 1 萬美元送孩子上大學尚且艱難,卻也要不惜工本辦葬禮。一個女人回憶道,當年祖母對她說家裡用錢緊張,供不起她上大學;幾周之後,一戶親戚辦葬禮,祖母為了買送禮用的豬就花了幾千塊。「我是這傳統的受害者。」女人說。有句俗話,說在托拉查地區,人活著是為了死得風光。男丁們把母親的遺體抬向墓室的時候,緹尼·帕提永一時難抑悲痛。愛思特爾·帕提永死於十個月前,終年62 歲。此前她的遺體一直停放在家裡,親人用這段時間細細籌辦了她的葬禮。但跳開世俗、葬禮費用等世俗羈絆,回到這一習俗本身,我覺得,托拉查人可能只是比我們更深地參透了人類面對死亡時的普遍心理。為什麼我們把自己推到對死亡如此避諱的地步?問題不是托拉查人為何會有這些習俗,而是我們自己的習俗有何道理可言?克里斯蒂娜·班內於 2011年離世,此刻她的遺體被兒子巴托洛梅烏斯·邦加舉起,孫子傑里·普特拉·邦加在一旁擺姿勢合影。托拉查人有一半以上在外地生活,葬禮是家族團圓的盛事。有人把自家的祖墳指給我看。他說裡面沉眠著十多位親人。「我父親就在裡面。但我還在世,所以他並沒有真死。我母親也在裡面,但我有女兒,所以她也沒有真死。民俗學論壇編輯團隊我們投稿 | 合作 | 交流 | 聯繫folklore_forum@126.com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