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藥物不良反應——兒童用藥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圖中的小女孩名叫浠諾,三年前的一場高燒中,由於用藥不當,已經喃喃學語的她陷入了無聲的世界。據統計,每年像浠諾這樣因為用藥不當致聾的兒童約有三萬名,兒童用藥安全問題不僅牽動著萬千家長的心,也是全社會共同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在央視記者對浠諾媽媽的採訪中,小編特別留意了這樣一段對話:三年前,小浠諾發燒后,媽媽先後帶著她去了村醫務室、縣醫院,開了消炎藥和咳嗽藥。浠諾媽媽 周艷俠:在我們農村那邊,沒有說問這個葯是什麼成分,我們也不懂。記者:所以到現在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因為服用了哪個葯造成了這個聽力的損傷,神經的損傷。浠諾媽媽 周艷俠:對,當時用了好多葯,當時用了大概有四五樣、五六樣差不多,然後她那個是掰多少,因為她藥片長的都差不多。這段對話只有短短不到200字,信息量卻足夠大,從中可以引申出三點值得深究的關鍵性問題:1. 如此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消炎和咳嗽藥」是否為「罪魁禍首」?最近頂級醫學雜誌JAMA的一項研究為解釋上述問題帶來一些提示。研究者調查了2013-2014年,全美50多家醫院急診科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ADR)事件,研究共納入了近6000名兒童患者。調查顯示,對於0-5歲的患兒,抗生素是引起ADR最為主要的原因(56.4%),其次為疫苗因素(19.5%);而對於6-19歲的患兒,抗生素還是引起ADR的最重要因素(31.8%),其次為抗精神病葯物(4.5%),而疫苗不再是引起ADR的重要因素(3.7%),以上結果均提示,抗生素類藥物是引起兒童藥物不良反應最主要的原因。根據以上結果,研究者進一步「順藤摸瓜」:到底哪些藥物最有可能引發兒童ADR?研究結果證實,對於19歲以下的兒童,在15種最易引起兒童ADR的藥物中,抗生素藥物佔據了其中8種,包括阿莫西林、阿奇黴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地尼等,其中阿莫西林引起的ADR事件高達21.5%。2.抗生素濫用引發的兒童藥物不良反應有哪些?什麼藥物最有可能是小浠諾致聾的「元兇」?抗生素所致的嚴重ADR事件主要包括過敏性休克、耳毒性、肝腎等臟器損害、益生菌群破壞四個方面。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可危及生命的、全身速髮型嚴重過敏反應,常表現為多系統癥狀,包括皮膚、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等,嚴重者可出現意識喪失、暈厥等癥狀,進而危及生命。有研究顯示,是否發生藥物過敏與機體因素密切相關,親代有過敏史者,藥物過敏的發生率顯著高於親代無過敏史者。對於高敏體質患兒,用藥時應密切觀察,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葯,及時處理。至今已有18類100多種藥物被證實對聽力有影響,每一類致聾藥物機理不盡相同,有些藥物導致的耳聾是可逆的,有些則可造成聽力永久性損害。在眾多抗生素藥物中,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糖肽類等均有可能引起兒童可逆性或不可恢復的聽力損傷。而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誤用或濫用致聾位於國內藥物致聾的首位,是最重要、最常見的藥物致聾原因,並逐漸發展成為導致新生兒先天和後天性耳聾以及成人耳聾的各種致聾因素之首,代表藥物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等。抗生素類藥物所致的肝臟損害約佔ADR的24%-26%,依託紅霉素可引起亞急性肝細胞壞死,故在部分發達國家已停止應用於兒科;而氯黴素使用不當則會引起新生兒黃疸加重,並導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腎臟損害最常見於氨基糖苷類,大多與劑量和病程有關,危害極為嚴重。人體腸道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菌群,在不恰當地應用抗生素治療時,可能會破壞體內正常菌群,發生菌群紊亂,使腹瀉加重或遷延,甚至在用藥過程中出現黴菌、耐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處理不當還可能發展為敗血症,危及患兒生命安全。3.「大劑量聯合用藥」、「掰葯」是否合理?如何在兒童用藥時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對於患兒家長而言,兒童用藥時往往存在三大誤區:一、孩子有點發熱,吃點抗生素吧兒童使用抗生素,不能依賴家長的自主選購藥物,即使是細菌感染,也需要諮詢醫生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針對兒童常見的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發熱(除非病情嚴重,通過醫生臨床經驗高度懷疑細菌感染者)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二、藥物見效太慢了,加大劑量孩子康復的快與成人相比,患兒由於藥物代謝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腎功能發育不完善,對藥物的清除能力差。有些家長治病心切,在常規劑量還未發揮作用時,自作主張盲目加大劑量,還有一些家長不懂得正確使用藥品,將藥物掰開、壓碎為孩子服用,這些行為都可能造成藥物過量引發不良反應。三、服用中藥比西藥更安全患兒家長普遍認為,中藥是植物和動物葯,性平和且毒性小。但事實上,中藥在治病的同時也可能致病,例如馬兜鈴酸致腎病、小柴胡湯致間質性肺炎、麻黃及麻黃鹼製劑引起中風、失眠、肝炎等多系統不良反應。孩子服用中藥時,應當考慮中藥是否正品、是否對證、是否存在超劑量用藥等問題。一、兒童個體化給葯對於一些治療窗口窄的藥物,臨床醫生和臨床藥師可通過測定患兒血葯濃度,計算葯代動力學參數。根據患兒臨床特點設計個體化給藥方案,從而使藥物療效達到最高、不良反應降至最低。二、合理使用抗生素靜脈輸液是兒科臨床常用的給葯途徑,也是兒童發生ADR的主要原因,且在治療中普遍存在抗生素聯合應用,亦可能增加了ADR的發生。因此,門診應提倡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盡量減少靜脈給葯的頻率,同時盡量減少藥物的合併應用,儘可能避免或減少ADR的發生。來自國內三級甲等兒童醫院的數據顯示,超說明書用藥在門診及住院患兒均為普遍現象,住院患兒更為突出,臨床醫生應避免不必要的超說明書用藥,積極檢索追蹤國際相關疾病治療藥物的最新文獻,為超說明書用藥提供科學的文獻依據。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