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路志正,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教授,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行醫七十餘年,擅長治療各科疑難病,被稱為「雜病聖手」。對於疑難複雜疾病,崇尚脾胃學說,發展濕病理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的樞紐,人以胃氣為本,治病注重調理脾胃,提出「持中央,運四旁,怡情志,調升降,顧潤燥,納化常」等學術思想,主張心身同調、葯食並用、針葯兼施、內外合治、導引健身等綜合療法。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人們抱怨某些人懶,「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整個人軟塌塌的,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能少走一步就少走一步,能少動一下就少動一下。 他們很多其實也不是懶,很多人都是犯上了脾氣虛的偏差。脾氣主升,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脾氣一虛,就像是沒了氣的氣球,整個癟在地上了。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說他們「沒脾氣」,因為脾氣一虛,就算是準備干點事,往往也很難堅持下來,缺乏一股幹勁兒。 我們常用「中氣十足」來形容一個人說話洪亮,這個「中氣」包括脾氣,脾胃居身體中央,所以脾氣又稱中氣。中氣不足的人,說話往往低聲細語的,性格也比較內向。 脾氣虛的人應該怎麼調理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有節,飯吃八分飽。《說文解字》徐注說:「脾主信藏志,信生於土。」「脾主信」說的是脾的功能是有節律的,到時間該吃飯就吃飯,然後讓它去消化吸收,不能不停地吃,老讓它工作,也不能有一頓沒一頓的,這樣就是「失信」了。 為什麼飯吃八分飽呢? 可以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要給肚子留一點空間,這樣才能讓它動起來。玩過益智遊戲「華容道」的人都知道,必須留兩個空格,才能讓棋子走動。吃得太多,把胃堵實了,它就不容易動了。第二個原因就是當你感覺吃飽了的時候,其實已經吃多了。所以適當地留下一點空間對機體有益。 《黃帝內經》中還說,老人「七十歲,脾氣虛」,也就是說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化能力也開始自然減退,而我們很多老年人,有節約的習慣,看到碗里還剩一點飯,即使感覺吃飽了也會勉強自己吃下去,其實這一點也應該引起注意。 脾氣虛的人,可以試試以下三個食療方。 1、葯粥原料:党參(或西洋參)3克、山藥12克、陳皮3克、生薏仁10克、粳米50克(或小米)。製作:把除了陳皮之外的藥材和粳米一起熬粥。陳皮最好用廣東新會縣出的新會皮,新會皮較香。陳皮需要先用水洗凈泡30分鐘,然後剁得碎碎的。粥快熬好時,把陳皮帶水一起放入粥中,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入少量的鹽,稍微煮一下攪拌均勻,一道健脾益氣的葯粥就做成了。脾氣虛的人往往容易夾濕,所以加薏仁米,有些人不喜歡薏米的味道,也可以先用薏米煮汁,再用藥汁和其他材料一起熬粥。 2、蒸大棗:脾氣虛的人,也可以吃點大棗。這個棗怎麼吃呢?例如每天做飯蒸饅頭、蒸菜的時候,就把大棗放鍋里一起蒸,蒸一次可能看不出變化,第二天做飯的時候,繼續放進去蒸,蒸兩三次之後,大棗就熟透了。蒸熟的棗,糖的轉化特別充分,吃起來味道也特別好。有不少中藥的泡製就是這樣經過幾次蒸曬而製成的。 3、益脾餅益脾餅,可以給小孩當零食吃。用茯苓30克、白朮15克、乾薑2克、紅棗30克、雞內金10克、炒山楂10克共為細粉,麵粉250克,發酵后,放入藥粉和勻,再加適量菜油、食鹽烙成餅,八成熟時取出,切成棋子大的方塊,再放在鍋上慢慢煱干即可。功效是健脾益氣、開胃消食,是脾胃同調的餅乾食品,做好后適用於食欲不振、食后胃痛、慢性腹瀉、慢性腸胃病等患者。 一般情況下,脾虛的人容易濕重,因為脾氣是清潔工,脾虛就是清潔工罷工了,濕邪就會運不出去,這時候,即便需要補脾,也不能單純補脾,甚至不能馬上補脾,必須利濕先行,有的時候,濕邪去除之後,脾氣也能恢復一些,脾虛也會減輕,不用吃補氣葯,人的疲勞也會好轉。濕邪不去,很多病怎麼治也治不好,吃再多的養生產品,保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因為濕氣會影響一個人的脾胃,會阻止營養藥物的吸收,而且它是疾病的幫凶和誘因,讓有些疾病反覆發作。 當人體水濕過重,出現濕邪為患的疾病時,調理脾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另外,在中醫理論中,腎臟主水,有「水臟」之稱,當腎臟出現功能異常,體內水濕泛濫的時候,通過調理脾臟也可以得到治療。所以又有脾主濕之說。其實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養生之前先祛濕」,只可惜知道的人很少。 體內有濕有哪些癥狀呢?濕氣的幾個簡便判斷方法 •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舌苔白厚; •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身體有黏糊糊的感覺,感覺不清爽; •口乾,口苦,口臭;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腰酸關節疼痛。 有人說,這些我都懂,問題是用了好多的祛濕方法,結果沒什麼用啊。那為什麼有人吃中藥祛濕都沒什麼效果呢?一是醫生沒開對葯,治療方案有出入。(或者說你遇到了庸醫)。二是購買的中藥材質量不佳。三是你的脾胃不好平時食物都吸收不了別說藥物了。四是濕氣囤積很久,已經是葯之不及。 貼敷法是一種較為溫和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有濕氣的朋友可通過穴位貼敷的方法來養生。用發酵姜根粉配以中藥成分做成酵素足貼做貼敷療法,效果最好。 想了解更多養生知識可加微信13634845369。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