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小育導讀: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然而在平日里,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很多父母根本無心去想,到底應如何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盲目遵循一些所謂「老理」,從而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為人父母,這種教育方式會毀了孩子!萌爸辣媽,你們得「病」了嗎?病例一、挑撥離間1、「爺爺奶奶不疼你,以後少去他們家,只有媽媽最疼你!」2、「你爸老出差,都不陪你玩。」3、「你們老師也太多事了,以後少理他!」很多父母喜歡把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甚至是一些個人怨氣,通過講壞話的行為,變相對孩子「傾訴」,講對方家庭成員的壞話。但其實這樣會扭曲孩子的價值觀,讓他對家庭和社會人際關係缺乏信任,久而久之,變得沒有安全感。病例二、過於依賴1、「閨女,你爸你媽後半生的幸福就指望你了!」2、「你一定好好努力,還指望你賺錢娶媳婦呢!」健康的依賴關係,是家庭和諧的基石。但如果過於依賴,反而會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孩子的正常工作生活。病例三、抱怨發泄1、「要不是為了讓你吃香喝辣,我哪用那麼累?!」2、「你看看你,我一個月工資根本不夠你造的!」父母的抱怨如同一劑毒藥,會慢慢侵蝕孩子的身心,直接影響孩子看待問題的方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也變得愛抱怨,遇事推脫責任。父母應先做好自己,還要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病例四、惡語相向1、「你這個笨蛋!你長腦子是幹嘛用的?」2、「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缺心眼兒的玩意兒?」當孩子犯了錯誤,由於正在氣頭上,很多家長習慣性對子女惡語相向,甚至有的父母還會藉機將工作的不順,發泄在孩子身上。而惡語相向會直接導致,孩子無法正確認識錯誤,更沒辦法樹立信心,和父母間的關係也很可能因此疏遠。病例五、溺愛過度1、「你想要啥?爸爸媽媽都買給你!」2、「寶貝,爸爸媽媽都聽你的!你說啥就是啥!」被過度寵溺的孩子不知道為他人著想,自私自利。父母滿足了他的無理要求,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我是老大」的思想,不懂得讓步和寬容,性格驕橫。病例六、盲目攀比1、「你看王阿姨家XXX,人家孩子長得多漂亮!」2、「你必須考上清華!要不以後你就只能掃大街!」盲目攀比如此教育下的孩子,即使他們真的很優秀,內心也可能千瘡百孔。更有些孩子會因無法達到父母期許,而產生自卑和逆反心理。病例七、吾皇萬歲1、「住嘴!這家裡有你說話的份兒么?」2、「滾,大人說事兒小孩別插嘴!」有些父母在心底,根本沒將自己的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家庭成員,而是抱著一種威風凜凜的態度,對孩子頤指氣使,頗有一種吾皇萬歲的節奏。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讓孩子覺得低人一等。病例八、過度保護1、「別別別,你別弄了,放著我來!」2、「你自己行么?!下次別這樣兒了,再……記得叫我!!」生活中,父母總擔心孩子做一些事,做不好或是傷害到自己,而刻意將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做。但這樣一方面會損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會讓孩子產生「我是不是什麼都做不好」的負面情緒。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