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我在故宮修文物》。點開它,只是打發時間的無意之舉;愛上它,只需一秒鐘。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一群「醫生」,專給文物治病的頂級文物修復師。老一輩的師父們,大多是學徒出身,他們把整個青春,都獻給了這些靜默的文物。年輕一輩的,很多來自中央美院和清華美院。有人戲稱,《我修》明明是央美清美的招生宣傳片。重重宮門背後,他們隔絕了浮世喧囂,每天觸碰的,是擁有千百年歷史的文物。那裡,用電很嚴格,師傅們得沿著冷宮的路,自己去水房打水。那裡,文物很容易被水中的氯離子腐蝕,他們就自己過濾純水。那裡,抽煙是禁忌,所以王有勝騎著小電驢,穿越整個故宮,就為了跑門口抽根煙。他們的生活,對很多離開手機活不了,沒有Wi-Fi難生存的人來說,是很難想象的。有人為了份安穩的工作,有人因為喜愛,有人是家傳,無論前因如何,後果都是他們紮根在故宮,用匠心讓損壞的文物們重見天日。很多人說,這部紀錄片說的是匠心精神。匠心,是個早就被玩濫的詞。你還沒來得及品味它背後的孤獨歲月,房地產文案就先下了毒手。走在街頭,隨處匠心。深入了解,垃圾品質。但在這個紀錄片里,我卻看到了真真正正的匠心。就像大電影的宣傳語,「擇一事,終一生。」會有人用十年時間,修繕《清明上河圖》;會有人「浪費」一生,與鐘錶為伍。會有人佛像的一隻手上,來來回回不斷完善。所謂匠心,是在你看來無比枯燥,我卻能不厭其煩,樂到高潮。你願意在什麼事上,如此皓首窮經?如果暫時還沒有,你真的可以開始尋找了。《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有個修宮廷鐘錶的師傅,王津。如果你打開b站上,一個叫「王津cut」的視頻,會看到一堆人嗷嗷地喊男神,就差衝進屏幕,摟脖子熱吻。他總是面帶微笑,無論是面對相處半輩子的鐘錶,還是自己的學生,抑或是跟自己顯擺的鐘錶收藏家。他的微笑里,裹挾著淡定與從容。我身邊太多的人,身處焦慮。他們為工作和加薪焦慮,為明天的肉包子焦慮,為人際關係焦慮,為買房買車焦慮。那種焦慮,像隨時會崩潰的滄桑,布滿面孔。好多人熱愛捷徑,什麼30天學會畫畫,7天通過英語四級,1年成為部門經理。我們一邊焦灼著時間不夠用,一邊卻放縱著自己沉迷遊戲。王津的從容背後,是見過了大場面的自信,是多年專註打磨成的泰然。這樣的人,能不迷人嗎?不僅是王津,鏡頭下的他們,幾乎都是如此。當王津面對著鐘錶,感嘆人生有限,能做好的事情並不多,特別遺憾,几絲落寞,几絲無奈。我願意窮盡一生,陪伴那些鐘錶,可那也不過數十年而已。不夠,真的不夠。對手藝人來說,再活五百年都不夠。對待文物沒有他人想象的戰戰兢兢,心存敬畏卻又雲淡風輕,是這裡的不變哲學。 修復文物不能帶有自己的藝術性創作,只能按照按照當時的藝術形式進行修復。 快退休了,也沒有將故宮走完。故宮太大了,文物數不清,磚瓦也摸不完,想去乾乾這輩子都沒幹過的事。 喜歡在屋角立一塊木頭。修木雕修得煩了,拿著木頭慢慢磨性子,一塊木頭磨完了,文物也差不多修好了。織綉組修復師是一群女性,她們不能化妝,不能用粉底,不能噴香水,不能做指甲。緙絲是一項很繁瑣很耗時的工藝,一個熟練工,一天只能織出幾寸緙絲。所有從事漆器修復工作的人,都得忍受生漆過敏。俗話說,百里千刀一斤漆,割漆口是門技術活,必須熟練的四刀即成,深淺要拿捏好,因為有時候補刀漆樹就不會流漆了。「故宮修復的書畫,都是孤品、絕品,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附上命紙和背紙,你看不出來什麼。但它的的確確在漫長的修復過程中得到了重生。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和《五牛圖》,就是故宮書畫修復組創始的一代修復的。他們被稱為黃金一代。以此為起點,故宮里一件件生命垂危的文物,在修復師們的巧手之下重又煥發了生機。如果,你並不是那麼喜歡紀錄片,這部片也不會覺得枯燥。因為像在看故事,因為師傅們太可愛了,因為很多畫面是壁紙級別的。文物修復師們,很注重跟文物的對話,他們讓自己的每一筆,每一刀,每一次刷漆,賦予了文物再次傳播文化的價值。常聽到有人抱怨工作無聊,上班苦惱。或許,是時候問自己:既活一世,何賦價值?欣賞美壺,請長按指紋識別下圖二維碼!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