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礦大行管考研QQ群:123849173《政治學原理》(景躍進 張小勁)筆記 武裝力量【重點章節!】本章重要問題●武裝力量的組織特徵●文武關係的類型與特點●武裝力量在國家政治中的地位與功能●政治變遷中的武裝力量●武裝力量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 7.1 武裝力量及其特徵 7.1.1 何謂「武裝力量」? 指國家或政治集團的各種武裝組織的總稱,一般以軍隊為主體,由軍隊和其他正規的、非正規的武裝組織組成,並由國家或政治集團的最高領導人統率。相關的重要概念暴力軍隊革命戰爭 7.1.2 武裝力量的起源、發展與特徵 1.武裝力量的起源與發展2.武裝力量的官僚制組織特徵 7.2 武裝力量在國家政治設置中的地位 7.2.1 不同政治制度設計中的武裝力量【簡答,考查不同國家武裝力量的對比】一國武裝力量體制的設置,與整個政治體制的結構密切相關。1. 政治體制中的武裝力量2. 美國政治體制中的武裝力量3. 英國政治體制中的武裝力量4. 法國政治體制中的武裝力量 7.2.2 武裝力量的控制——文武關係【簡答,考查文武關係的基本類型】文武關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在廣義上是指所有武裝力量(主要是軍隊、軍人)與其他非組織和群體之間的關係,屬於社會學的研究領域。 狹義上指軍隊(主要是軍官階層)與文官政府之間的關係。 文武關係的主題 在現代政治學理論中,文武關係的主題是如何實現文官政府對武裝力量的控制,以防止武裝力量(軍隊、軍人集團或其他准組織)干涉正常的社會政治生活。正常的文武關係的基本類型1. 貴族封建型,也稱傳統型2. 憲政型3. 滲透型 7.3 武裝力量在主權國家內的政治功能【簡答】7.3.1 作為國家主權象徵和潛在威懾力量7.3.2 以暴力維護政權7.3.3 促進國家整合7.3.4 政治變遷的重要變數 7.4 武裝力量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簡答】7.4.1 武裝力量是主權國家謀取國際地位的重要手段7.4.2 戰爭對國際政治的影響7.4.3 武裝力量自身變革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關鍵術語 武裝力量 暴力 革命 戰爭 文武關係 軍人干政 複習思考題1. 武裝力量組織與一般的科層組織相比有什麼異同?2. 試述武裝力量在政治變遷中的作用。3. 談談你對武裝力量在國內與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的看法。 第3編 政治系統的軟體 價值與文化政治系統除了硬體裝置,還有須臾不可缺的軟體。作為人類價值理念的系統表達,意識形態是政治制度的靈魂。政治制度的安排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體現了一定的價值理念。是故,意識形態是政治系統軟體的內核。為此,本編以兩章的篇幅討論意識形態的性質及其在當代的主要類型。 第8章 意識形態:性質與功能●意識形態的起源●意識形態與真理和科學的關係●馬克思在意識形態理論的地位●意識形態的政治功能 8.1 意識形態:起源與背景 在政治領域,幾個世紀以來眾多思想家和政治家解決現代社會的政治問題的各種方案匯聚起來就是各種意識形態的內核,而這些理論參與的實踐則構成了各種意識形態現象。 意識形態理論的歷史 思想家們對意識形態的研究構成了意識形態理論的歷史。 第一階段從培根到馬克思 第二階段從馬克思到20世紀60年代 第三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迄今 8.2 意識形態的概念及理論變遷 8.2.1 什麼是「意識形態」 本書是在下述意義上使用意識形態一詞的:意識形態是一套多少能夠自洽的觀念體系,這套觀念,不管它們是傾向於保存、修改還是現有的權力體系,總之為有組織的政治行動提供了基礎。因此,所有的意識形態: (1)對現存的秩序提供了一種解釋,通常是以世界觀的形式; (2)對於值得期待的未來,提供了一種模式; (3)勾勒了政治變遷怎樣才能夠發生。 Andrew Heywood,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 2003,p.12.馬克思:意識形態的重要特徵 第一,它是一種迷障(恩格斯後來進而認為是虛假意識),它使得一種虛假和錯誤的世界觀固定化、永久化。 第二,它和階級體系相聯繫。馬克思認為,意識形態對真相的扭曲根源於意識形態只反映統治階級的利益和觀點。 第三,意識形態和權力相聯繫。 第四,馬克思認為意識形態只是和特定的歷史階段相聯繫的暫時現象,當無產階級掌握政權,消滅了剝削和壓迫,意識形態就會消失,因為無產階級並不需要意識形態來掩飾什麼,他們是唯一不需要幻象來自欺欺人的階級。 8.2.2 意識形態理論的演變 在意識形態理論,馬克思是分水嶺,後來者或多或少要麼反對馬克思,要麼贊成馬克思,要麼調和馬克思和他的反對者。在西方左翼思想家的陣營中,列寧、葛蘭西、盧卡奇、阿爾都塞、法蘭克福學派以及齊澤克對於意識形態現象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馬克思主義傳統的意識形態理論列寧 --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葛蘭西 -- 「意識形態霸權」阿爾都塞--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齊澤克 -- 「意識形態是構建我們的社會現實的(無意識)幻象」。知識社會學路徑:曼海姆悖論曼海姆在兩種意識形態之間做出區分:一種是具體意識形態,一種是整體意識形態。曼海姆悖論: 一個人(比如他本人)可以不帶意識形態偏見地分析意識形態嗎?這個問題被其批評者稱為曼海姆悖論。社會心理學或文化心理學的研究路徑弗洛伊德 --意識形態的虛假性來自個體與團體無意識的「自欺」威廉?賴希 -- 分析精神壓抑、意識形態、社會現實三者相互關係弗洛姆 --意識形態是「純粹的幻想」圖8-1 吉爾茨:意識形態理論兩種主要的研究路徑參見[美]吉爾茨:《文化的解釋》,229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現在英美社會科學中的主流看法 意識形態是對一些本質上互相衝突的概念(信仰的內核)的競爭性的不同解釋。 「意識形態不再被看作是理解的偏差,相反,人們用實證的經驗主義來研究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有組織的、系統表述的、有意識地擁有的政治觀念體系,這體系中包括信仰、態度和觀點,潛在的信仰也包括其中」(米歇爾?弗里登) Michael Freeden, Ideologies and Political Theory: A Conceptual Approach, Oxford, Clarendon, 1996, p15.「意識形態詞法」 (morphology ) 弗里登所說的「意識形態詞法」是比較各種意識形態的內部結構,並運用維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找出這些結構中的各種子概念,確定其在各自結構中的地位、作用,從而達到對意識形態的細緻了解的研究方法。 8.3 意識形態與真理、科學 8.3.1 意識形態與真理 一個人提出某一政治觀點和理論,宣示某種信念,僅僅是出於自利的動機或掩飾對自己不利的觀點,從而毫無真假可言,還是他的觀點和他的利益無關,本身可判別真假?這是意識形態理論中一個核心的問題,也是政治的公共討論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8.3.2 意識形態與科學 對於意識形態和科學的關係之認識,可以歸納出兩派: 一派將科學和意識形態對立起來,認為意識形態不是科學,因為科學的目的是追求真理,意識形態則掩蓋真理,所以科學研究要排除意識形態的影響。這是在貶義上使用意識形態,持這種觀點的既有左翼思想家如馬克思、早期的阿爾都塞、曼海姆,也有右翼思想家如波普爾和熊彼特,當然也包括各學科的實證主義者和結構功能學派。 8.3.2 意識形態與科學 另一派則並不認為科學和意識形態是對立關係,這一派之中又可分為兩種觀點:一種觀點(包括知識社會學、科學知識社會學、當代科學哲學中的激進派以及闡釋學哲學家)認為科學研究無法避免意識形態的影響,甚至有些學者宣稱科學知識和其他門類的知識並無本質上的差異,從而在認識論上模糊了科學知識和意識形態之間的嚴格界限。 另一種觀點(最主要的是法蘭克福學派)則認為在發達工業社會中,科學和技術本身已經成為意識形態,從而在社會和政治功能上將意識形態與科學同等看待。 8.4意識形態的功能【簡答】8.4.1 認識框架8.4.2 政治認同和整合8.4.3 提供合法性8.4.4 政治動員8.4.5 經濟功能 8.5 意識形態的「終結」 早在20世紀50年代,西方的政治學者就開始宣告「激進意識形態」在消沉衰落,這些人包括休斯(Hughes)、阿隆(Raymon Aron)、希爾斯(Edward Shils)、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等。貝爾: 「意識形態的終結」 法西斯主義和斯大林式的政治意識形態在整個世界已經失去了吸引力,而其他政黨之間的分歧僅僅在於它們當中誰更有資格或能力領導國家和社會,促進經濟增長和繁榮,因此經濟壓倒了政治,而政治則簡化為怎樣實現繁榮及諸如此類的技術型問題,或者是什麼樣的社會是好社會這樣的道德和哲學問題。 福山:意識形態終結論和歷史終結論 福山認為,人類尋求認同這一本質要求在自由民主制度中得到了實現,因而自由民主成為人類最後的統治形式,其中不再有任何重大的原則性問題需要解決,在這一意義上,歷史也就終止於自由民主制度之中。 關鍵術語 意識形態 文化霸權(葛蘭西)曼海姆悖論 意識形態詞法(弗里登)意識形態的功能 意識形態的終結 複習思考題1. 試分析意識形態與科學的關係。2. 試分析意識形態的政治功能。3. 如何看待意識形態終結的觀點?礦大(北京)行管考研模擬題二《行政管理學》模擬考題試卷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名詞解釋(5′×6=30′) 行政倫理行政授權公共財政 公共行政職能企業型政府 二、簡答題(12′×5=60′) 1、請簡述政府干預的基礎及其限度 2、請簡述公共行政組織的特點。3、結合與私人組織的區別分析公共組織的特徵 4、請簡述行政溝通及其原則5、行政機關的外部監督 三、論述題(30′×2=60′) 1、請論述政府職能的轉變 2、造成行政責任法制化程度較低的原因分析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