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提起石斑魚,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海產魚類,因其身上遍布如石頭一樣斑駁陸離的美麗花紋,故名「石斑魚」。它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也因此受到大眾的喜愛,被港澳地區推為四大名魚之一。不過大概許多人不知道,「石斑」其實是一種統稱,包括許多不同的種類。全球的石斑魚大概共有一百多種,全球90%以上石斑魚產量來自亞洲,目前僅亞洲有石斑魚類的養殖。No.1 鞍帶石斑魚鞍帶石斑魚,又叫花尾龍躉、龍膽石斑。是石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故也被稱為「斑王」。鞍帶石斑魚被認為是澳洲昆士蘭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此魚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波斯灣除外)。台灣東北部海域有產。這個品種的魚最大可以成長至約2.7米(9呎)長,440公斤重。鞍帶石斑魚通常居住在沿珊瑚礁區的洞穴或岩縫中,以小鯊魚及小海龜等數種海洋生物為食。 鞍帶石斑魚在幼年時為黃色,其身體上有三塊不規則的黑色斑紋。隨著魚體成長,黑色斑紋內會開始出現白色或黃色的斑點。成魚的鰭有黑色斑點。鞍帶石斑是一種具有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所以雖然它是一種深海魚,但現時在台灣、澳洲及香港已能透過混合天然海水和人工飼養用海水來為這種魚進行人工繁殖。在香港的元朗,有魚場出產的龍躉僅達3~4斤重;台灣屏東東港頂級龍膽石斑則取20-30台斤,一般則是養殖3年,重量在30~50台斤。 圖為在香港最大的海鮮市場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裡面正在銷售的大型花尾龍躉。這些花尾躉重量在50斤-150斤不等,但是大部分為養殖,野生的很難遇到。在放在地面上的巨大的暫養池內,這些大個子的花尾龍躉就像核潛艇一樣靜靜的潛伏在水中。每條的長度至少在1.5米以上。龍躉有三種:一種是常見到的花尾龍躉;另外一種叫金錢龍躉;還有就是在北美海岸出產的一種全身黑色的龍躉。龍躉要過50斤的才好吃。頸骨、魚扣、魚腸、魚翅、下巴,此五味最鮮。大部分石斑的魚鱗是長在外面的,而龍躉卻是魚皮包著魚鱗,所以大部分人都認為龍躉不是石斑。野生龍躉長在深海,所以不容易捕獲。現在酒樓食肆的龍躉主要依賴東南亞進口,本地也開始有養殖基地。野生龍躉都是吃天然的小魚小蝦長大的,運動多,肌肉也結實。但養殖的則一味「儲肥」,沒有那麼多新鮮食物給它們吃,而且水質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過,由於野生龍躉生長在珊瑚附近,因而也容易受污染,聚集雪卡毒素。此前媒體也報道過食客吃龍躉中毒進醫院的新聞。現在養殖的龍躉反倒沒有這個擔憂,也令這種食材更加廣為流傳。但從口感而言,養殖的始終不及野生的肉質鮮美。遇上不好的貨色,吃上去感覺「粗諧」(粵語,大意為口感粗糙)、沒有彈性,烹制時除非用陳皮、胡椒、土製花生油等去「修飾」,否則其濃重的腥味不堪入口。龍躉的烹調花樣甚多,陳皮蒸龍躉頭腩、炒龍躉球、麒麟蒸龍躉等等。而吃龍躉,其魚皮是一絕。龍躉皮膠質特別豐富,一些大龍躉的皮有5厘米那麼厚。新鮮龍躉皮很少人吃,也不易烹制,而晒乾后卻別有風味,浸發后燜煮,吃上去口感軟滑。只不過吃過上好龍躉皮的人很少,不是價錢問題,而真的是貨源難得。而稀缺的食材,留給廚師練習的機會也少,做得出色的自然不多。魚皮、花膠、鵝掌、豬腳,這些都是粵菜裡面被認為是膠質豐富的食材。人們喜歡這種口感,尤其是在步入中年後,因為這時人們的飲食閱歷更為豐富,而身體也需要補充這種營養。這一點,潮州人最有發言權。許多潮州家庭都會儲備著一些魚肚、花膠,有些是給媳婦養顏,有些是給老人家補身,他們都很相信這些食材的功效。對比而言,這些膠質豐富的食材中龍躉皮是稀少之物,而突出的大海味道更加勾人味蕾。No.2 赤點石斑魚赤點石斑魚屬於瀕危珍稀魚類,分佈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南南海、台灣、東海、朝鮮及日本南部、印度、菲律賓等地。台灣北部、東部及南部產量甚豐。此魚為暖水性近底層魚類,喜棲息於岩礁及沙礫的底質海區中,一般不結成大群。肉食性,攝食魚類和蝦類等。釣捕方法:以活蝦為餌,用延繩釣及手釣可捕獲。重要鑒別特徵:后三根背鰭鰭棘基底具一大黑斑,且不延伸至背鰭。頭體灰褐色並散布著小型金黃色、紅色或橘色斑點,腹部除外;體側另具6條可見的模糊斜暗色條紋。后三根背鰭鰭棘基底具一黑褐色大斑點。背鰭邊緣呈黃色或橘色;沿著背鰭鰭棘的中部有一排顏色較深的黃色或橘色斑點(每片棘間膜有一個),另一排斑點在背鰭的基底部位。背鰭鰭條,尾鰭和臀鰭的基部有模糊的紅色或橘色斑點,這些部位的末端顏色較深並帶有模糊的小白斑。赤點石斑魚在日本稱為雉子羽太,日文漢字寫作「雉羽太」,俗稱紅斑,魚體呈紅褐色,頭、背較深,腹部顏色較淡,頭部及體側密布與瞳孔等大之橙紅色斑點。 常見全長約20-30cm,有記錄的最長58cm。雉子羽太的標準日本名為「あこう」,在關西非常有名,夏天的雉子羽太薄切刺身幾乎可與冬天的河豚相提並論,因此有「冬天的河豚,夏天的あこう」之俗語。鮮活的雉子羽太售價不菲,是屬於夏天的超高級魚類。在,紅色是代表喜慶的顏色,人們對於紅色的食物情有獨鍾,「赤點石斑魚」自然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是東南沿海逢年過節宴請賓客的一道必備大菜。赤點石斑魚的肉質鮮美,不管是做成海鮮火鍋、生魚片還是清蒸或煮薑絲清湯均宜,也是高級餐廳經常採購的魚類之一。從日本到沿岸的溫暖海域中皆有分佈,是一種高級食材。在日本近海區域的釣魚愛好者中,赤點石斑魚就是最高級魚的代名詞。其鮮美的魚肉不管是做成海鮮火鍋還是生魚片都會讓人食指大動,也是高級餐廳經常採購的魚類之一。如果在市場或餐廳里見到它的話,可不要錯過喔。No.3 縱帶石斑魚縱帶石斑魚是身長1.5米左右的超大型魚種,比較罕見。因為量很少所以非常高價,在餐廳也較少被使用。最佳賞味期為秋冬之際,越大的魚味道越好。主要產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從紅海、波斯灣一帶,延伸至澳大利亞西北部。非洲東岸、印度洋群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巴布拉新幾內亞一代分佈情況未知。居於海洋水底; 深度上下限 20 - 230 m。 熱帶33°N - 23°S, 35°W - 143°E。此魚似乎偏愛生活於大陸區;淺浮礁石的底部。 較大個體采自粒徑較大的沙子或岩石區, 然而體型較小的生活在淤沙與淤泥底部。最大體長157 cm SL ;最大體重: 58.6 kg重要鑒別特徵:幼魚呈灰紫色或棕灰色,沿腹側漸變呈白色;覆蓋兩條黑色邊緣的白色縱帶,上方縱帶從眼眶上部延伸至背鰭後部,下方縱帶從眼眶下部延伸至尾鰭下部;背鰭與尾鰭覆蓋黑色斑點和條帶;成魚白色縱帶消失,其深色邊緣分裂為短線與斑點;較大成魚的頭部與體部均呈灰色。No.4 斜帶石斑魚野生斜帶石斑魚為近危魚種,非常珍貴。主要分佈於紅海,最遠可南至德班(南非),東至帛琉群島和斐濟群島,北至琉球群島(日本),向南又可抵達阿拉弗拉海,向北到澳大利亞(蘭德爾和Heemstra 1993)。它們也會從蘇伊士運河遷移到地中海沿岸的東部地區。 最近對其的記錄是來自以色列的地中海海岸。斜帶石斑魚常棲息於大陸沿岸和大島嶼,但在河口、離岸100米深的水域中也可發現。最大體長:120cm,最大年齡: 22 年因其為最具經濟性之食用魚,已有實驗性之人工養殖。清蒸食用佳。近兩三年取代點帶石斑魚成為台灣、廣東、福建、海南四省的重要養殖魚類。由於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抗逆性強、生長快、體色艷麗,市場價格高且穩定,已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養殖者的青睞。近幾年來,菲律賓、台灣、香港和南方沿海養殖斜帶石斑魚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石斑魚中的佼佼者。在日本稱此魚為茶色丸羽太。在築地市場內也是超級受歡迎的高等魚。從冬天到夏天都很美味,但寒冷的季節需求量更高,相應的價格也更貴。適宜於刺身、湯引き、唐揚げ、塩焼き以及火鍋等多種料理法。是高級餐廳主廚夢寐以求的超級魚類食材。No.5 東星斑中文:豹紋鰓棘鱸。中文俗名:七星斑、東星斑、紅條(澎湖)。此魚是大名鼎鼎的高級食用魚類。野生瀕危魚類,野生東星斑已受政府保護。本魚分佈於西太平洋區,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亞,東至斐濟、加羅林島等海域。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的瀉湖及面海的礁區,亦常出現於外礁斜坡。生性兇猛,極為貪食,以魚類為主要食物,偶捕食甲殼類。繁殖期會短距離洄遊而聚集在礁區產卵;為浮性卵。幼魚底棲性,警覺性高,主要棲息於珊瑚碎屑堆。 重要鑒別特徵:東星斑的顏色有體綠褐色、紅褐色、橘紅色、粉紅色或紅色,有甚多小藍點(鼻孔大小,常有深色邊緣)散在頭部和軀體(腹部除外)上,有數目超過10的斑點位於「面頰」(眼睛的後下方至前鰓蓋骨的后緣),眼下有一個藍色的環(一般分為多段);胸鰭呈紅色或透明並帶有顏色更深的鰭條;體側無黑色橫帶。有一個明顯的深色帶位於尾鰭的後邊緣,同時在後緣的中部經常有一條可見的白色線。東星斑按照顏色不同,大致可分為四類:一等品:通體淡紅,或紅色斑塊(紅東)二等品:紅中帶黑,色澤較暗(澳東)三等品:略帶粉色(養東)四等品:通體黑色或黑色斑塊(黑東)。此魚在即便是冰鮮的東星斑也有剛需的市場,供不應求。圖為在香港最大的水產市場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上的冰鮮東星斑。圖為東星斑打邊爐。東星斑不僅顏值高,肉質也十分鮮美,肉色雪白,口感勁道,鮮美嫩滑,清蒸口感最佳,在,也是高端宴席的必備食材。No.6 老鼠斑此魚的中文名實際為駝背鱸,中文俗名:老鼠斑、銳首擬石斑、尖嘴鱠仔、觀音鱠、斟鰻鱠。老鼠斑又稱駝背鱸,因為頭長嘴尖,形狀酷似老鼠而得名,背鰭棘10枚,無大牙,一般在45厘米以上,最長長度可達70 cm。幼魚體白色,布滿黑點,成魚體色較深,體上斑紋特別明顯,色彩艷麗,行動緩慢,具有搶食性,由於其肉質細嫩,味道特別鮮美,為海產品的名貴魚之一,在市場上的價格特別昂貴,它是一種高級觀賞魚類,又是一種高級食用魚類。一般魚市場中少見,而多銷售至海鮮餐廳。肉質佳,以清蒸食之。 老鼠斑主要分佈於西太平洋區,從日本南部(小笠原群島)到昆士蘭南部(澳大利亞)和澳大利亞西北部,向東到達斐濟。夏威夷的發現記錄可能是由於水族館觀賞魚的放生。沿海均有分佈。生態習性:礁區、近海沿岸、瀉湖:棲息於珊瑚礁繁盛之水域及瀉湖區,亦常可發現於潮池區,一般在10-40公尺深處。重要鑒別特徵:體呈淡色至綠褐色,頭部、體側及各鰭上具許多隔開的大小不一的圓形黑斑;體側的一些斑點和奇鰭基部被一個較大的暗斑覆蓋。幼魚上的黑色斑點比成魚少,其大小與眼睛相同甚至更大。清蒸老鼠斑老鼠斑刺身作為名貴的經濟魚類,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昂貴,成長速度慢,存活率不高,一般魚市場中少見,而多銷售至海鮮餐廳。但是養殖的老鼠斑和野生的無論在價格上還是口感上有著天壤之別!下圖為養殖的老鼠斑,供大家參考,以免在餐廳被忽悠。No.6 弔橋石斑魚弔橋石斑魚是石斑魚中的高大上品種之一,價格昂貴。中文俗名:弓斑石斑魚、弓斑石斑魚、弧紋石斑魚、弧紋石斑魚、弓斑石斑魚。弔橋石斑魚的分佈從紅海和西印度洋至大西洋中部,地區分佈於大陸、台灣沿岸。重要鑒別特徵:頭部和體部為淺黃色,有如下深棕色帶:一分岔帶由眼后緣起,上支到達背部背鰭前一鞍狀斑點,下支經下鰓蓋骨如中側線沿體部在腹鰭上方分岔,上支到達第3至第7背鰭條根部一斑點,下支沿曲線經過最後4根背鰭條根部;另一深色帶從鰓蓋上緣到第5至第9背鰭硬棘間;一窄帶從眼下緣到胸鰭根部,形如一破碎帶沿體部下側曲線到達尾柄背側;寬頻從上頜溝到鰓蓋間骨後邊緣。帶間淺色區域常有深棕色小斑點,且常排列成與色帶平行列;鰭通常無色(unmarked);胸鰭呈黃色透明。幼魚期,深色帶表現為一系列深色斑點。弔橋石斑魚的肉質細膩滑實,刺身出品具有出其不意的口感,令你食過之後畢生難忘。瑩點石斑魚中文俗名:藍點石斑魚。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從非洲東部向南延伸至東倫敦(南非),向東延伸至湯加。紅海海域分佈情況未知,但出現於波斯灣與阿曼。海洋,珊瑚礁魚類; 深度上下限 2 - 65 m ;熱帶,35°N - 35°S, 26°E - 180°E。出現於深瀉湖、峽道與外礁斜坡的岩石或珊瑚礁繁盛區域; 通常在洞穴裡面或附近。稚魚可發現於潮池。 吃魚與甲殼動物。在香港活魚販售。成魚呈棕灰色,體被灰色小點,覆蓋於較大的灰色不規則斑塊上;尾柄後半部分具傾斜的黑色鞍狀斑點;背鰭基部被4或5塊不明顯的黑色不規則大斑;上頜骨溝有明顯的黑色條紋。較大成魚(體長大於40cm)呈棕色,被連續不明顯的灰色斑點。稚魚(體長小於20cm)呈深灰色至黑色,覆蓋明顯的瞳孔大小的白色斑點以及更小的白色密點。最大全長76.0 cm白背石斑魚主要分佈於東印度洋,範圍從西澳大利亞到東印度尼西亞。在珊瑚礁區,水深50m處的區域有發現。最大全長 33cm TL頭和身體色淺,覆蓋有模糊的有稜角的深橘棕色斑點;深色斑點延伸至背鰭軟條部分、尾鰭以及臀鰭處,而淺色部分構成了網狀花紋,這些鰭的邊緣處的斑點顏色更深;沿著背鰭基部有一列相距很近的3個深色斑塊;新鮮個體的身體背部還有些微淺藍灰色;背鰭鰭棘深色,並且有不明顯的深色斑點和黑色邊緣;偶鰭同樣也有深棕色斑點。鑲點石斑魚分佈於西太平洋,從安達曼海延伸到日本南部、台灣、大陸、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阿拉弗拉海、澳大利亞北部以及斐濟群島。海洋 礁區魚類; 深度上下限 80 - 130 m。 熱帶35°N - 20°S,95°E - 179°W。頭、身體及奇鰭呈灰白色;體側有5條寬的深棕色縱帶,前兩條縱帶延伸至背鰭的鰭棘部位,第三第四條延伸到背鰭鰭條及臀鰭,第五條在尾鰭的基部;體側的縱帶在背鰭部位有小的黑色圓點;在頸部有深棕色鞍形大斑點,小的黑色斑點主要圍繞在大斑點的邊緣;頰、吻、顎、眶間區以及胸部大都呈深棕色,有2或3根從眼睛輻射出的白色橫帶;尾鰭中部具不規則的黑色縱帶;上頜溝呈黃色;頭的腹側及身體經常略帶粉色。小型幼魚(體長6cm)呈白色,體側具像成魚一樣的縱帶,鰭多呈灰黃色並帶小的黑色斑點。擬青石斑魚西太平洋魚種,日本南部到台灣,包括大陸,菲律賓,越南,香港,海南和沙撈越(馬來西亞)均有分佈。生態習性:主要棲息於淺的岩礁區。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頭部及體側淡灰褐色,散布許多小暗褐色、黃褐色或紅褐色斑點;體側可見3~5條深色略斜的寬頻,前四條上端延伸至背鰭,最後一條覆蓋尾柄,前兩條在背部顏色略深,延伸至背鰭鰭棘的邊緣。頭體部腹側呈白色或粉色;背鰭鰭條,尾鰭,臀鰭具模糊的灰白小點和直條紋,一些背鰭頂端還可看到小的金色標記物。深色身體條紋在成魚中變暗,除背部的前兩條外。南海石斑魚已知僅存於日本南部、香港、海南島、越南、南海、爪哇和澳大利亞西北部。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之水域。體部和頭部背側為黃棕色;腹部和體部后側的腹側為白色;胸部及頭部腹側為淺橘紅色;體部有5條模糊斜條紋(樣本保存後會消失);每條條紋側中部顏色更深,代表一系列近似方形的深色斑點,從深色帶沿著眼睛一直延伸到鰓蓋末端;頭部及體部的背外側有深棕色到黑色的斑點,有時集中於深色條帶中。鰭灰白,鰭條顏色比膜深;軟背鰭和尾鰭有窄的深棕色邊緣;腹鰭和臀鰭通常比其他鰭顏色更深;潤奇可能有一深色窄邊緣;背鰭根部有深色線條(前部不明顯)。巨石斑魚中文:巨石斑魚。中文俗名:石斑、過魚、虎麻。本魚分佈自紅海到非洲南部和皮特克恩群島的底細島,大洋洲最東邊的環礁;在太平洋西部其分佈自日本刀西南威爾士和羅德豪島。相比於大陸海岸,本魚更多分佈於海島,但其也分佈於珊瑚礁發育較好的大陸地區(如阿克巴灣)。棲息於水質清澈的珊瑚礁區,幼魚常出現在礁磐或潮池中,成魚通常在較深的水域中。屬肉食性,主要以魚類為食,偶爾攝食甲殼類。頭部和體部為淺灰綠色或棕色,覆蓋有圓形深色小點,其顏色從暗橘紅色到深棕色不等,中間顏色深於邊緣;頭部斑點越往前越小;最後四根背鰭條根部通常可見一黑色大斑點(或一組小黑點),延伸到鰭下部;體側可能有5條模糊的接近垂直的條紋,4條在背鰭下,第五條在尾柄處(這些條紋在背鰭下可能呈現為暗色斑點,尾柄部位一深色鞍狀斑);鰭上覆蓋有深色斑點,胸鰭上越接近末端斑點越小且越不明顯;尾鰭、臀鰭和胸鰭的后緣通常有白色邊緣;軟背鰭上有深色點,幼魚的尾鰭和臀鰭上的點過於密集以至於白色空隙形成白網狀。最大體長:75 cm。養殖狀況:已有人工養殖。野生的因食物鏈之故,可能含有熱帶魚毒珊瑚石斑魚中文:珊瑚石斑魚。中文俗名:黑駁石斑魚。分佈於西太平洋海域,發現於泰國、香港以及台灣。向東延伸至所羅門與馬里亞納群島,包括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聖誕島、密克羅尼西亞、巴布拉新幾內亞以及帛琉,向南延伸至澳大利亞北部。生態習性:海洋; 半鹹水 珊瑚礁魚類; 深度下限為30 m;熱帶,27°N - 30°S, 100°E - 155°E。常見於較淺的泥質礁石海域, 有時也在河口地區。一條體長為30cm的實驗體卵巢發育良好。獨居或以小群生活。重要鑒別特徵:頭、體呈棕色或灰綠色;頭、體和鱗覆蓋排列稀疏的黑色小點;背鰭基部具3塊深色不規則大斑,第一塊(位於倒數2或3根硬棘基部)最大、最明顯;尾柄處具深色鞍形斑點;吻閉合時黑色條紋被上頜骨上緣掩蓋;奇鰭與胸鰭后緣常出現白線。巢斑石斑魚巢斑石斑魚主要分佈在東印度洋到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南部(巴厘島、龍目島)以及科科斯群島。巢斑石斑魚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海域的淺水區或是岩石底質水域。巢斑石斑魚算是一種小型石斑魚。頭、身體和魚鰭都是蒼白色,其上覆蓋有不等大小的密集分佈的棕色圓形小點,魚體上的這些小點大多數都比眼睛瞳孔還大;背鰭基部有四組小點(每組約2-3個小點)比身體的其他地方的小點顏色更深;魚胸部有兩條暗色條紋,胸鰭顏色暗淡,基部有一深色斑點,魚鰭表面展開有更多非常明顯的模糊深色小點,在魚鰭中部的點顏色較魚體上的點顏色更深。最大體長 32cm。六角石斑魚中文:六角石斑魚。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從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以及馬斯克林群島)向東延伸至皮特凱恩島,向北延伸至小笠原群島以及威克島,向南延伸至新加里多尼亞和拉帕島。紅海、波斯灣以及非洲東岸除肯亞外海域分佈未知。生態習性:海洋 礁區魚類; 深度上下限 0 - 30 m;熱帶, 33°N - 31°S, 141°E - 128°E。常見於水相當淺的具裸露外圍礁石的海域。為善於偽裝鱸科魚類,具獨居性,主要吃魚與甲殼動物 (口足目甲殼類與十足目螃蟹) 。最大全長27.5 cm。白緣石斑魚白緣石斑魚分佈於非洲的莫三比克及南非東海岸,白緣石斑魚為岩礁性魚類,常出沒於水深30-80米的珊瑚礁或岩礁區域。最大長度可達100 cm 。體高小於頭長,標準長為體高的2.6-3.0倍,為頭長的2.3-2.5倍。重要鑒別特徵:頭部、身體、背鰭及臀鰭淡褐色,上有許多小的褐點,頭部腹側及身體腹側無褐點;在幼魚身上,許多小褐點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較大的褐點;在上頜骨上方與前鰓蓋骨前方連接處,有一明顯的深褐色的條紋。波紋石斑魚本魚分佈於印度洋北部(肯亞、索馬利亞、葉門、阿曼灣、亞丁灣、拉克代夫群島、印度、斯里蘭卡和安達曼島),並且在印度尼西亞、沙撈越、新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菲律賓也已知分佈。在紅海、波斯灣或澳大利亞尚無分佈發現。主要棲息於淺灘區。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頭部、體部和鱗為灰紫色到棕灰色,頭部有棕色或金棕色斑點,背側有同色的波狀縱向線條(大型樣本中線條模糊或消失);背鰭硬棘部分的邊緣窄帶為黑色。最大體長:75cm。黃鰭石斑魚發現於印度洋海域,從亞丁灣南部到艾爾弗雷德港(南非),向東延伸至蘇門塔納(印度尼西亞),包括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島嶼。紅海以及波斯灣分佈情況未知。海洋礁區魚類; 深度上下限 10 - 150 m。熱帶,9°N - 36°S, 23°E - 98°E;稚魚棲息於淺水礁區,成魚棲息於較深礁區。 以多種魚,螃蟹,基圍蝦,大鰲蝦,烏賊與小型花枝為食。重要鑒別特徵:頭、體呈深藍紫色至藍灰色,一些覆蓋藍灰色斑點;鰭與顎呈亮黃色;一些魚尾鰭角、背鰭鰭條、臀鰭以及腹鰭頂端略呈黑色。鰭與顎的黃色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退,較大成魚呈深灰色、深藍色、紫色、栗色或幾乎呈黑色。豹星斑豹星斑又名皇帝星斑,主要分佈於西印度洋的日本南部至澳大利亞海域,最長長度可達70 cm。身及頭橄欖色至紅褐色。頭、身及奇鰭布滿細小的藍點。胸鰭紅色,尾鰭后緣部分有不明顯深色帶。豹星斑刺身黑條石斑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在分部於大陸、台灣沿岸,台灣南部、東北部及綠島海域均有。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的瀉湖及面海的礁區,亦常出現於水道及外礁斜坡。生性兇猛,極為貪食,以魚類為主要食物,偶捕食甲殼類。繁殖期時會回遊短距離而聚集於1-2個礁區產卵;為浮性卵。幼魚底棲性,警覺性高,主要棲息於珊瑚碎屑堆。頭和身體、軟背、尾、臀鰭以及胸鰭有許多圓形暗邊藍點。胸鰭遠側呈暗棕色。鰭條比膜更深,後邊緣為白色。在產卵聚集時,雄性為了討好而變大,有明顯的著色,表現在白色嘴唇以及身體腹中側的一大片亮色區域。最大體重: 24.2 kg。野生魚類有一定的毒性:因食物鰱之故,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查氏石斑魚查氏石斑魚分佈於西印度洋區,包括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南非及印度西部海域。生態習性:棲息深度9-300米,體長可達137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最大體型:137 cm密點石斑魚位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部從紅海到誇祖魯-納塔爾(南非),向東(包括馬達加斯加)延伸至西太平洋,向北延伸至日本,向南延伸至新喀里多尼亞。生態習性:發現在寬範圍的棲息地上了例如海草床與外礁斜坡;在南海,它也被發現於泥底。吃小魚與甲殼動物(主要地口足目甲殼類與螃蟹)。從母魚到雄魚的性轉變在 35-45 公分之間出現, 但不是所有的雌性性別。礁區魚類; 非遷移的; 深度上下限 4 - 300 m;熱帶; 37°N - 34°S, 28°E - 169°W。頭、體、鰭均覆蓋著密集不規則的深棕色小點,魚體底色呈灰色網狀;尾鰭后緣常帶有一條白邊;胸鰭上的小點集中在鰭條上。最大體型:80cm TL六帶石斑魚本魚已知僅分佈於熱帶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巴厘島、龍目島、西里伯斯島、摩鹿加群島)、新加坡、馬拉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路易斯安那半島和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西部北海岸到昆士蘭)。頭部和體部為淺棕灰色;體部有5深色條,頸部有一深色條(深色條通常或多或少倍一淺色窄帶垂直分開);體部或有分散的灰白點,深色條邊緣有時可見一些棕色模糊小斑點;有些背鰭、臀鰭和胸鰭為橘紅髮黑;頜和頭腹部有時為淺紅棕色。最大體型:30cm七帶石斑魚分佈於北-西太平洋區,只分佈在日本、朝鮮半島和。大陸有分部。生態習性:主要棲息於沿岸礁區。通常被發現於洞穴或岩縫間。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最大體長: 155 cm TL 雄魚/尚未辨別雌雄; 最大體重: 62.8 kg 。養殖狀況:具經濟性之食用魚,已可人工養殖。體呈淺黃色伴有7~8條棕黑紋,第一條位於頸背並且常和頭部的黑色融合,第二條黑紋位於第三和第四背鰭硬棘下方,第六和第七條黑紋從軟背鰭鰭條中間延伸至臀鰭底部並比其他條紋窄並且更為接近。在軟背鰭底下有三個灰白色間隙,最後的條紋覆蓋了大部分尾柄和最後2或3個背鰭鰭條的底部。腹鰭為黑褐色。奇鰭遠側為黑褐色並伴有灰白色窄邊。暗的上頜條紋常隱藏於上頜骨。從眼部到鰓蓋骨中央有微暗褐色帶。鰓耙和鰓弓灰白色,沒有微小的載黑色素細胞。八帶石斑魚又名間帶石斑魚,分佈於索馬利亞和南非的印度洋和日本至澳大利亞、紐西蘭的西太平洋,在分部於台灣沿岸。體呈淺黃色伴有8條棕黑色的寬紋,第一條位於頸背,第二條位於背鰭並覆蓋了前兩條背棘,第七條從第5~7背鰭鰭條底部延伸至臀鰭底的後半部並比第六條寬。在軟背鰭底下有兩個灰白色間隙,最後的條紋覆蓋了大部分尾柄和最後2或3個背鰭鰭條的底部。軟背鰭、臀鰭的後半部分和腹鰭為黑褐色。從眼部到鰓蓋骨中央有微暗褐色帶。目前發現最大年齡的八帶石斑為43年的,最大體長: 130 cm ,最大體重: 80.0 kg 。紅棕石斑魚是印度洋-西太平洋種類,分佈範圍從巴其斯坦到印度,其中包括了拉克代夫群島(印度)和斯里蘭卡,較大的東印度群島以及泰國灣。紅棕石斑魚是珊瑚礁魚類,其棲息在河口或海灣,底質為泥質或者沙質的海區。一般體長達到16.3cm時,可在魚體內發現有成熟的卵細胞。花點石斑魚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從科科斯群島向東延伸至萊恩群島,向北延伸至日本南部,向南延伸至澳大利亞東南部以及豪勛爵島。生態習性:海洋 礁區魚類; 深度上下限 2 - 100 m。熱帶; 29°N - 34°S, 96°E - 170°W。稚魚被發現於水淺的珊瑚殘礫,成魚生活在隔離的瀉湖與臨海礁石珊瑚頂部至深度 82 公尺的海域。 主要吃棲息於砂中的魚與甲殼動物, 有時吃花枝。 在香港活魚販售。特定的區域中可能具有熱帶海魚毒,有雪卡魚毒中毒的報導。點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中文俗名:似鮭石斑魚、瑪拉巴石斑魚。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從紅海、非洲東部延伸至葛摩群島、馬達加斯加、塞席爾、印度、斯里蘭卡再到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湯加以及日本北部。波斯灣分佈情況未知。重要鑒別特徵:頭體均呈棕色,覆蓋較為分散的棕黑色小點,並延伸至胸部、顎下部、咽喉區以及口頂端;頭體同時也覆蓋分散的白色小點與不規則斑點;體常可見5條不規則傾斜深棕色橫帶(或多或少覆蓋著灰色斑點);鰭均具分散的黑色小斑點。最大全長150 cm ;常見全長100.0 cm;蜂巢石斑魚蜂巢石斑魚中文俗名:網紋石斑魚、蜂巢格仔、六角格仔、蝴蝶斑、牛屎斑、石斑、過魚 、花石斑等。印度太平洋海域分佈最廣、最常見的小型石斑魚之一,東西分佈從南非到皮特科恩島除中東、印度延岸和夏威夷群島;向北延伸至日本南部,向南到達豪勛爵島。台灣沿岸有分佈。為暖溫性中下層魚類,多生活在岩礁底質海區,常棲息於沿海島嶼附近的岩礁間、珊瑚礁的岩穴或縫隙中。沿岸常見之魚種,產量豐富,亦是水族館展示的魚種。一般捕獲之魚種皆小型,故以煮湯食之較宜。灰石斑魚灰石斑魚為熱帶西太平洋種,分佈範圍從印度尼西亞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島,包括有菲律賓、泰國灣、越南、澳大利亞北部以及新不列顛島。往北在日本和韓國也有分佈。灰石斑魚生活在水深40-235m的軟質底海區。重要鑒別特徵:頭和身體背部為暗棕色,向腹部逐漸褪為白色或淺粉色;一些個體的身體和接近頭部的地方上還會有細小的棕黑色斑點;從眼部到鰓蓋后緣有一條模糊的深棕色條紋,還有一條顏色更深的條紋從眼睛下緣延伸到下鰓蓋,第三條條紋則從前鰓蓋邊緣延伸到中鰓蓋;胸鰭為透明的淺灰黃色;尾鰭後部有時較其他鰭的顏色都深;背鰭鰭間膜邊緣為黃色。最大體型:35cm網鰭石斑魚網鰭石斑魚是印度-中太平洋種類,分佈範圍從東非(除去紅海和波斯灣)到吉爾伯特群島和薩摩亞群島,向北分佈到琉球群島(日本)。網鰭石斑魚的棲息地多樣。幼魚(體長在8-21cm)通常生活在底質為泥質、海草床、紅樹林濕地以及珊瑚礁海域水深1-16m處;成魚通常生活在珊瑚礁海域水深18-180m處。最大體型:43cm頭和身體蒼白色,其上覆蓋有許多密集分佈的多邊形的深棕色、紅棕色或黃棕色的小點;魚鰭上的圖案和身體上的相似,但是魚鰭上深色的點較魚體上的點更大,顏色更深。魚體和背鰭上有些點較其他地方的點顏色更深,組成了4或5條傾斜的深色寬條紋(一條在頸背處,3條延伸直到背鰭,還有1條位於尾鰭基部)。杉斑又稱小牙石斑魚,Epinephelus microdon (Bleeker, 1853),鮨科石斑魚屬的一種魚類。 體色隨年齡而變化,成魚全身為褐色,無任何條紋及橫帶,背鰭基底亦無黑斑。側線有孔鱗60個。本魚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西印度太平洋,從紅海和非洲東岸到法屬不波利尼西亞。在西太平陽其分佈自日本南部至昆士蘭和羅德豪島。在台灣沿岸也有分佈。生態習性: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的瀉湖區及外礁區,尤其是島嶼周圍數量多。常成一小群遊動。以甲殼類、魚類及頭足類為食。 顏色:頭部,體部和鰭為淺棕色,有大量深棕色小點;尾柄上有突出的鞍型黑斑;頭部布滿深色斑點,包括下頜、唇、(branchiostegal)膜、喉部和嘴裡;鰭上有大量小白點(活魚上更為明顯),頭部和體部有少量小白點。幼魚鼻部兩側有一對發黑斑點,在第二和第三棘間背鰭膜邊緣有一黑色斑點。紋波石斑魚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從非洲東海岸(莫三比克北部至肯亞)至琉球群島以及斐濟南方,新加了多尼亞和澳大利亞北部。在紅海本魚被其近親白星石斑魚取代。在馬來西亞海域也有發現。喜棲息在砂泥底、近海沿岸、瀉湖,通常被發現於5-25公尺深之洞穴或岩縫間。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顏色:體部棕色,有大量白色小斑點,長於10厘米的魚,斑點水平延伸,成魚斑點趨於形成波狀線條;通常有一些圓形或不規則的灰白斑點(大於或等於眼)覆蓋於白色小斑點上方;頭部棕色,有大量小白斑點在眼的後部背側;黑色頜骨斑紋通常被隱藏於頜骨內;中部鰭上有白色小斑點和條文,後部邊側帶黑色,邊緣為白色;偶鰭為灰棕色。6厘米左右幼魚棕色,除背鰭前部外其他部分被有圓形深色邊緣的小白斑點,背鰭前部小白點延伸(then are elongated)。魚成長過程中偶鰭上的白色斑點逐漸變少並模糊,在成魚時消失。電紋石斑魚雲紋石斑,國內一般稱之為電紋石斑魚,一般體長13~15厘米,體側有6條暗棕色斑帶,除第一與第二帶斜向頭部外,其餘各帶均自背部伸向腹緣,各帶下方多分叉。體側和各鰭上皆無斑點。雲紋石斑是石斑魚類中的佼佼者,魚肉品質較好,目前大量出口到國外,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魚類之一。雲紋石斑的油脂含量很豐富,因此也被稱為油斑。多點石斑魚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海域。生態習性:多點石斑魚棲息於近岸的鹹淡水區,特別是紅樹林中。吻斑石斑魚本魚廣泛分佈於熱帶印度太平洋區,從非洲東岸(從桑給巴爾島南部到莫三比克的Ponta Zavora),到中太平洋萊恩群島。除了非洲海岸的分佈外,其基本屬於一隔離種。最大體長:35 cm 大斑石斑魚廣泛分佈,從南非、莫三比克、科摩洛群島、馬達加斯加、馬斯克林、塞席爾、查哥斯以及斯里蘭卡延伸至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以及馬貴司群島(法屬玻利尼西亞),向北可達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日本)一帶,向南可至新加勒多尼亞。生態習性:發現於瀉湖與臨海礁石到至少 44 公尺深度。吃甲殼動物 (主要是螃蟹),魚,花枝與烏賊。海洋 礁區魚類; 深度上下限 3 - 44 m。熱帶, 30°N - 33°S, 30°E - 137°W。赤石斑魚赤石斑魚,又稱黑邊石斑魚,俗名為石斑、格仔魚、赤鮨,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鮨科石斑魚屬的一種。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包括東非、日本、韓國、台灣、澳洲、豪勛爵島及太平洋各島嶼附近海域皆有分佈。肉食性,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預計赤石斑魚壽命為19歲。赤石斑魚體長可達40厘米。體呈紅橙色,分佈印度洋~西太平洋區,西部從紅海延伸到艾爾弗雷德(南非),貫穿太平洋的西部和中部,是分佈最廣的石斑魚之一。赤石斑魚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包括東非、日本、韓國、台灣、澳洲、豪勛爵島及太平洋各島嶼附近海域皆有分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體側扁,口大。體色多變,大致上魚體為白色,頭部上半部與背部為紅褐色,體側具5~6條模糊的寬橫帶,夜晚魚體則變成橘紅色。特徵是背鰭硬棘尖端為黑色。尾鰭截形。寶石石斑魚中文:寶石石斑魚。中文俗名:流氓格仔、糯米格、寶石斑魚。分佈廣泛於印度洋與太平洋一帶,西起紅海、波斯灣、卡瓦祖魯納托(南非),東達斐濟,北到日本,南至阿拉佛拉海域及北澳大利亞。近些年(2003)也有記載在湯加(南太平洋島國)發現該品種,但在密克羅尼西亞(西太平洋島群),玻里尼西亞(中太平洋的島群)和西印度洋的島嶼似乎沒有其蹤跡。東南沿海、海南島、台灣島均有分佈。近海暖溫性底層魚類,棲息於多岩礁的海域。幼魚期棲息在較淺之礁區水域,長大后在較深水域包括礁石區、礁砂區、海藻區或淺大陸棚區,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即捕食魚與底棲的無脊椎動物, 主要為蝦與螃蟹。在水淺的大陸架水域中通常發現於海草床或在沉積良好的底部鄰近岩礁,死珊瑚或 alcyonarians上。 稚魚是普遍於水深到 80 公尺。最大全長47.0cm,常見全長35.0cm。小點石斑魚廣泛分佈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從南非、紅海向東延伸至巴布拉新幾內亞,向北延伸至日本南部,向南延伸至卡奔塔尼亞灣以及澳大利亞西北部。生態習性:海洋,底棲;深度上下限 71 - 291 m ,熱帶 28°N - 32°S, 30°E - 154°E;出現於大陸架底質軟泥上。也居於岩石底部。 尚未有任何文獻報告它的生物學特性。太平洋:頭、體部均呈棕灰色或灰綠色,背外側、頭後部以及奇鰭覆蓋明顯的棕黑色小點;一些樣本從眼睛至鰓蓋后緣末端具已模糊的深色橫帶,另一條橫帶從眼睛延伸至前鰓蓋骨的凹口處,第三條則為上頜紋的延伸;胸鰭鰭條呈褐色,膜透明。稚魚頭、體部覆蓋3排縱向延伸的深色斑點。印度洋:頭、體部呈棕色或橄欖色;背外側常可觀察到模糊的棕黑色密點,有時也出現在頭後部;具一條深棕色上頜紋;一些樣本沿背鰭鰭條中部覆蓋一排模糊的深色斑點,緊靠其末端具一靠近邊緣的灰色模糊橫帶或一排模糊的灰點;南非海域成魚呈深棕色,背鰭鰭條、臀鰭以及尾鰭角處具一灰色或白色邊緣。稚魚頭部覆蓋三條深色橫帶;一條從眼睛延伸至鰓蓋后緣末端;第二條從眼睛延伸至前鰓蓋骨凹口處,第三條為上頜紋的延伸;胸鰭鰭條呈棕色或灰黃色,膜透明。褐石斑魚中文:褐石斑魚。中文俗名:土鱠、土溝龍、假油斑、九絵。瀕危地位:Vulnerable,易危。分佈:褐石斑魚分布區域狹窄,它主要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區,北至韓國、日本(範圍可北至舳倉島,37°50′N)、南至(香港、海南島以及台灣沿岸)。生態習性:礁區、沙泥底、近海沿岸。最大體型:最大體長: 128 cm,一般體長: 60.0 cm,最大體重: 33.0 kg。重要鑒別特徵:背鰭、臀鰭和尾鰭基部無白邊,前鰓蓋骨隅角有3枚粗鋸齒棘。養殖狀況:褐石斑魚與雲紋石斑魚類似,為冷暖水性(適應水溫5-32℃)礁棲魚類,由於人工繁育尚未取得成功,目前魚苗主要來源於野生捕撈,因此養殖產量不高。白星石斑白星石斑主要產地為印度洋。體征特點是深褐色到黑色的身體,全身布滿白色斑點。非常兇猛,會吞掉可以吞掉的一切魚及無脊椎動物。食物包括各種動物性餌料,像海蝦及小魚。最大成體尺寸可達30厘米。玳瑁石斑魚體長(SL)30厘米左右。幾乎全身斑紋。頭部(眼睛喙)短。臀部鰭的緣分是黑色的。胸口在鰭的前方有肌狀的模樣。台灣「玳瑁石班」。玳瑁石斑魚又稱花頭梅、花狗斑,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頭部、體部及各鰭淡色,全身密布如玳瑁般不規則的圓形至六角形暗斑,斑間隔之狹窄自成網狀圖案;腹部在胸鰭基部前方具2條暗色帶,胸鰭顏色較暗,帶有深色不明顯的斑點。分佈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澳洲。台灣各地皆有產,以澎湖產量較多。沿岸的沙地和岩礁域的3 - 50米。廣泛分佈於印度馬來地區,從安達曼島到新南威爾士州(澳大利亞),從西澳大利亞(鯊魚灣)向北延伸到韓國、日本。台灣各地皆有產,以澎湖產量較多。主要棲息於近岸碎屑的珊瑚礁區,幼魚常被發現於潮池。以甲殼類、小魚及蠕蟲為食。三斑石斑魚俗名:紅皮鱠。本魚已知僅分佈於日本、韓國、台灣和。幼時棲息於潮池或礁石區的淺水域,成魚移至深水域。主要以魚類為食,偶爾攝食甲殼類。 顏色:頭部和體部為棕灰色;中間的鰭顏色更深,但被深棕紅色斑點覆蓋(除腹側)且常有白色窄邊緣;最後3枚背鰭硬棘根部有一比眼大的黑色斑塊,背鰭條中間根部有一小斑塊,尾柄上也有一塊;偶鰭為黃色,有一些模糊桔黃色小斑點。最大體長32厘米左右。顏色:頭部和體部為棕灰色;中間的鰭顏色更深,但被深棕紅色斑點覆蓋(除腹側)且常有白色窄邊緣;最後3枚背鰭硬棘根部有一比眼大的黑色斑塊,背鰭條中間根部有一小斑塊,尾柄上也有一塊;偶鰭為黃色,有一些模糊桔黃色小斑點。最大體長:50cm燕尾星斑星斑中尾部最為突出的,因形如燕子尾般就稱燕尾斑。魚身呈鮮紫紅色,背鰭,臀鰭,尾鰭,頭部及魚身有藍色斑點。最長長度﹕八十一公分。棲息環境﹕珊瑚礁。分佈區域﹕主要產地:菲律賓、越南。七洲,東沙島暗礁及中沙礁。金錢龍躉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地區,東西向從紅海、亞丁灣到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南非、葛摩群島、塞席爾群島、歐曼、巴其斯坦、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拉克代夫群島,南北向從北澳大利亞延伸至台灣、日本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地區。台灣沿岸、南海有分佈。棲息於淺水的亞潮帶至150公尺深的礁區海域,以魚類為主食。生性不怕人,經常與潛水人員近距離接觸。體呈淡灰褐色,分佈著稀疏較大的深褐色到黑色的斑點,大部分大於眼睛大小, 形狀從圓形到啞鈴狀均有分佈; 頭部則有深褐色的小點斑及不規則的窄紋(很多從眼部呈輻射狀分佈,尤其在後方)。各鰭均有深色斑點, 遠基部位的更小。成魚體色較深, 幾乎成黑色。最大體重: 110.0 kg。琉璃石斑魚本魚為一印度太平洋種,從非洲東岸至日本、韓國、南海、台灣沿岸、越南和斐濟。紅海和波斯灣不詳。主要棲息於較深之岩礁區,棲息深度在45-375公尺間。雌魚在標準體長約35公分時成熟。以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棲息較深,產量不多,非主要經濟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釣、流刺網及一支釣等捕獲。紅燒食用佳。 霜點石斑魚俗名:半月石斑魚,紋斑石斑魚,黃邊石斑魚。本魚廣泛分佈自西印度洋到西太平洋,南至南非溫帶水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周圍分佈於大陸和台灣海峽。30厘米左右。稍稍細長的一方(左右扁平)。全身霜降花紋散落。身顏色有紅色或是脆弱的東西。在日本稱為霜降羽太(simofurihata)生態習性:棲息地多樣化,珊瑚礁區、岩礁區、海藻床區等,從水深1-150公尺處皆可見其蹤跡。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顏色:體部基本為紅棕色或棕綠色,每片鱗上有白色或淺藍色小點(約鼻孔大小)雙棘石斑魚印度洋魚種,於北印度洋大陸架海域發現,從亞丁灣到斯里蘭卡以及馬德拉斯(印度)。波斯灣以及紅海海域分佈情況未知。生態習性:海洋,底棲動物;深度上下限 10 - 300 m,常見於 10 - 120 m。熱帶; 29°N - 5°N, 56°E - 83°E;生活在泥質砂層或淤泥基層之上,可從喀拉拉邦海岸深度為63~100m海域捕獲。體呈淡棕灰色,常覆蓋寬於間距的5條深色垂向條帶,其中四條出現在背鰭下部,第五條(最模糊)在尾柄;頭、體腹緣常呈現粉紅色或紅色;深色上頜紋隱約延伸至前鰓蓋骨下緣;鰭呈土灰色,無斑點。雷托氏石斑魚中文俗名:截尾石斑魚,紅梢石斑魚。本魚於熱帶印度太平洋區海島發現:Bassas da India(法屬海島)(莫三比克海峽)、馬達加斯加、留尼汪島、模里西斯、查戈斯群島、聖誕島(東部,印度洋)、印度尼西亞(龍目島外巴厘海)、台灣、日本(沖繩、伊豆諸島)、帛琉、新克里多尼亞、萊恩群島、美屬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和土木土群島。主要棲息於較深之岩礁區,幼魚一般棲息深度在20-40公尺間,成魚在70-220公尺間。以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 神秘石斑魚可能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域。體色為棕色斑駁,並且覆蓋有非常接近的深棕色小斑點;奇鰭棕色,其上有藍色邊緣的棕色眼孔斑,鰭邊緣黑色,偶鰭下部白色,遠側棕色。最大體長 25cm細點石斑魚中文俗名:藍鰭石斑魚。分佈於西太平洋海域,從日本南部到昆士蘭(澳大利亞)南部、泰國灣,向東延伸至斐濟、密克羅尼西亞群島(除馬里亞納群島外)以及湯加。生態習性:海洋,珊瑚礁魚類; 深度上下限 2 - 150 m;熱帶; 34°N - 36°S,99°E - 174°W。通常發現於瀉湖或海灣孤立的珊瑚礁頂部周圍, 也可在外圍礁石海域捕獲。據邁爾斯記錄,該魚種常游至外海,距底部數公尺海域。在晚上可輕易被垂釣者捕獲。 主要吃棲息於砂中的魚類與甲殼動物例如蛇鰻與箱螃蟹。 在香港有活魚販售。成魚常呈淡藍灰色,覆蓋黑色密點以及一些分散的不規則黑色斑點;一些較大的稚魚尾鰭靠近邊緣處具較寬的黑色橫帶;腹鰭頂端常呈黑色。稚魚鰭呈黃色;較小稚魚(體長最大為12cm)體部主要呈黃色,頭部與體前側覆蓋許多模糊的藍灰色密點。野生魚有雪卡魚毒中毒的報道。褒氏貧鱸日本稱為:山吹羽太,分佈於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台灣、南海、馬里安那群島、社會群島、庫克群島、索羅門群島、斐濟等。在分部於台灣沿岸,主要產於台灣南部海域。棲息於水深140-367公尺處礁石區或石礫區之海域。重要鑒別特徵:頭,身體和鰭為黃色至橘黃色,有白或粉色陰影。鼻,唇和頭背部充滿紅色。背鰭硬棘有時有紅色條紋。泰星斑中文:斑鰓棘鱸 中文俗名:斑鰓鱸、斑棘鰓。分佈在西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以及北澳大利亞的沿岸。在分佈於台灣南部。常見於混合的藻類與珊瑚棲息地。 常見於近海岸礁但是不存在於清澈的外海礁石.稚魚有一個在礁石棲地中的淺水區中的底棲生存, 尤其在珊瑚殘礫周圍.短距離上移動產卵, 形成群集.可能移進淺水區覓食中.卵在水面正下方飄浮。大洋性仔魚被發現於棲息地類似那成魚的那些.稚魚吃小魚與無脊椎動物例如甲殼動物與烏賊。頭,身體和奇鰭為灰綠色,棕色,紅色或橘紅色並伴有暗邊藍點。頭部和身體前部的斑點直徑為瞳孔的一半或更多,在身體後半部和鰭上的斑點更細,更顯正圓形,並且更多。頭部有少量斑點,臉頰上有3-7個。頭和身體腹部沒有藍色斑點。通常在胸鰭底部和腋有一個藍點。腹鰭上沒有藍點。尾鰭後部有白邊。藍瓜子斑藍瓜子斑在市面上是很少見的,此魚原產於東南亞,它的魚皮較厚,油潤彈滑,肉質比較細嫩。由於藍瓜子斑個頭較大,一條大約有7斤左右,一般會選擇一魚三吃:頭和魚腩可以清蒸,魚肉滑炒,魚骨煮湯。紅瓜子斑紅瓜子斑是一種高檔食用海水魚,身體橙紅色至黃褐色,有褐紅色或深棕色小點布滿全身,魚肉雪白,肉厚且爽滑,魚皮柔韌,魚味濃郁,是石斑魚中的精品。清蒸紅瓜子斑花點石斑魚花點石斑魚俗稱長棘斑、花英斑,因身上布滿褐色斑點而得名。口感比較鮮香嫩滑,滋味鮮美,適宜清蒸。 金錢斑金錢斑是石斑魚的一種,因身上有六角形斑點而得名,它的花紋如銀幣大小,因而被叫作金錢斑。價格昂貴,花紋細膩,魚性兇猛,肉質雪白細嫩,口味鮮美,魚中上品。野生金錢斑價格不菲下圖為養殖的金錢斑,和野生的相比價格有天壤之別。褐點石斑魚(老虎斑)中文俗名:老虎斑、虎斑。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沿非洲東岸到莫三比克,向東延伸至薩摩亞及菲尼克斯群島,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等。台灣南部、西部、東北部及澎湖有產。生態習性:暖水性近岸及珊瑚礁魚類,最深達60m。主要棲息於瀉湖及海灣內之獨立礁周圍水域,亦常常被發現於外礁斜坡區以及清澈水域。個體大,最長體長可達1200毫米,一般為600~700mm。以底棲甲殼類及魚類為食。重要鑒別特徵:體呈淡黃褐色,有5塊縱系列的深褐色暗斑組成了不規則的條紋;頭部、體側和鰭密集分佈著小的褐色斑點,在深色暗斑上的小斑點比位於暗斑之間的小斑點顏色深很多;尾柄后緣具一模糊的黑色鞍狀斑;在頜骨一側有2或3根模糊的深色條紋。毒性:野生老虎斑因食物鰱之故,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在食用時應小心處理。養殖的老虎斑則無毒。下圖為養殖的老虎斑,價格和野生的相比相差非常大。青石斑魚中文:青石斑魚 日語:「青羽太」、「青鰭」中文俗名:土鱠(東山、詔安、平潭)、臘鱠(廈門)、青鮨。分佈於北太平洋西部,日本、台灣、越南、韓國、等海域。產於南海及東海南部,其中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較多。青石斑魚常棲息於沿海各地島嶼岩礁附近,為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一般不結成大群。其性兇猛,喜食魚類和蝦類。養殖狀況:青石斑魚肉細嫩鮮美, 營養豐富, 經濟價值高, 是主要出口創匯水產品之一。早起青石斑魚苗主要來源於野生苗,隨著青石斑魚的人工育苗技術逐漸成熟, 福建、廣東等省的成魚養殖規模逐步擴大。青石斑魚養殖主要有網箱和池塘養殖兩種方式, 飼料以小雜魚為主, 殘餌對水質污染較為嚴重, 是造成養殖水質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 魚病危害也明顯上升, 嚴重影響了石斑魚養殖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釣捕方法:在海洋中通常可用延繩釣或手釣捕獲,以活蝦作釣餌;採取底拖網也可捕撈,但所捕獲數量不大。頭及身接近背部棕褐色,腹部顏色漸淡。頭、身及奇鰭有大量橙褐色或紅褐色斑點,身上隱約有五條不規則的深色斜帶,第一條斜帶位於背鰭硬棘部分的前方,最後一條斜帶在尾柄上。養殖魚遍身魚體深綠色,散佈黑色或棕色小點,有4-5條暗色橫帶。青斑的肉質爽而鮮甜,但現在已有人工海水養殖,其肉質比起海洋自然野生的青斑來說,要粗糙得多。鑒別海洋自然野生的青斑和人工養殖青斑的主要方法是海產青斑色澤柔和偏淡,魚身有自然光澤感覺,而養殖青斑則魚身渾黑而無光澤。選購青斑應選擇魚身外表圓肥,條紋黑白分明者為佳。圖為養殖的青石斑魚白瓜子斑這是在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拍到的白瓜子斑,雪白的魚身上帶有少許灰褐色的斑點,很是特別。珍珠斑又稱珍珠龍膽或龍虎斑,是用龍躉(公)與老虎斑(母)培育出來的雜交種新石斑魚。珍珠龍膽結合了兩種魚的優點,外觀有靚麗的斑斕花紋,形似珍珠。珍珠龍膽肉質鮮嫩,可以清蒸,也可以生炒,還可以用砂鍋烹煮,市場價值很高。珍珠斑在市場上價格便宜,屬於大眾消費的石斑魚一類。清蒸珍珠龍膽黃鰭石斑魚藍點鰓棘鱸(西星斑)中文俗名:西星斑。分佈於印度~太平洋:,主要位於孤立的海島,從紅海到鳳凰島、美屬薩摩亞, 北至琉球群島, 南至澳洲(除紅海和澳大利亞地區)。台灣沿海有分佈。生態習性:棲息深度1-20米,體長可達73厘米,生活在珊瑚生長茂盛的瀉湖、臨海礁石。頭部,體部和奇鰭呈灰綠色到褐色或紅褐色,有許多圓形到橢圓形的深色邊緣的藍色小點(最大的可達到瞳孔大小);大多數斑點在毗鄰的斑點的直徑範圍內;腹鰭有深褐色到黑色的膜;尾鰭的后緣有一條白色邊緣,並通常有一條黑色的靠近邊緣的條帶。石斑魚泛指鱸形目鮨科石斑魚亞科里的各屬魚類。並非所有鮨科魚都被稱為「石斑魚」;該科魚類還包括鱸魚。石斑魚通常指兩大屬魚類:石斑魚屬及喙鱸屬。除此以外,Anyperidon屬、駝背鱸屬(老鼠斑)、鱗鮨屬、纖齒鱸屬、貧鱠屬及鱠屬的魚類也會被稱為石斑魚,而鰓棘鱸屬的魚類則被稱為珊瑚斑魚。不過,某些鴛鴛鮨屬、九棘鱸屬、側牙鱸屬、角紋鮨屬、東洋鱸屬、副花鮨屬等屬於石斑魚亞科魚,及個別的其他鮨科魚類,有時也會被冠上石斑魚的稱號。黃鰭喙鱸分佈於東部太平洋熱帶亞熱帶海區,從聖弗朗西斯科灣、到加利福尼亞,一直到秘魯南部。生態習性:幼魚在較淺的海草床附近出現,成魚則常被發現於岩礁及珊瑚礁區,棲息水深2-137m。白線光齶鱸廣泛分佈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從紅海至莫三比克、葛摩群島、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留尼旺、塞席爾、阿曼和查戈斯群島,東至鳳凰島,北達日本,南到澳大利亞。其幾乎分佈於熱帶印度洋海域的所有島嶼。台灣南部、澎湖有分佈。生態習性:主要棲息於珊瑚繁生區、清澈水質的舄湖區或面海礁區,水深在5-80公尺處海域。成魚體呈綠色至灰褐色,體側、頭部、背鰭及尾鰭基部散布著橘紅色的班點;頭部及體側具4條白色縱帶或一系列頭部的眶後區、體側可見的條紋;背鰭鰭條,臀鰭和尾鰭均透明。幼魚(全長小於8cm)體呈金黃色而具多條深色邊緣的淡灰藍色縱帶;尾鰭基部具一個(或兩個)藍緣黑斑。花點鱗鮨花點鱗鮨分佈於西印度洋的阿曼灣以及阿拉伯半島南部海岸,阿爾達不拉島(塞席爾阿爾達布拉島群的主島),科洛莫斯群島,馬達加斯加和東非海岸(從肯亞到南非德班)。生態習性:主要棲息於硬基底,水深至15m處。體色黃棕色至紅棕色,腹部色淺。成魚頭部、身體以及鰭上有深色小點;幼魚頭部和身體有許多深棕色小點,有時還會平行延長(有時會連接成短線),鰭上的點不是非常明顯;頭部和身體同樣也有相當明顯的不規則的淺色斑塊或形成玫瑰狀淺色斑塊。 背鰭鰭棘數11,軟條18或19;棘間膜無缺刻。鱗片平滑。最大體型:最大全長 85cm條斑鱗鮨條斑鱗鮨是一種東太平洋分佈的石斑魚類,它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一直到厄瓜多均有分佈(包括:雷維利亞希赫多群島、加拉帕格斯群島、科科斯、馬爾佩洛島、克利珀頓島)生態習性:岩礁性魚類,棲息水深不超過40m。條斑鱗鮨為日行性魚類,以底棲生活的小魚為食,偶爾取食甲殼類動物。最大體型:91cm白邊側牙鱸分佈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部沿岸,東至薩摩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生態習性:棲息於水深4-200公尺處沿岸、島嶼、外礁等礁石區海域,以礁區小魚及甲殼類為主食。體深紅色,體側具不規則之淺紅色水平線或斜線,淺紅色線紋間另穿插有黃色窄線紋,而這紅色線紋有時是由淡藍色至粉紅色的不規則小斑點所購成;尾鰭具半月形之窄白緣,內側另具一條黑色窄帶。幼魚體色略同於成魚,但體側具較少且較大的紅緣淡藍斑點,而無黑色縱帶,尾柄上亦無大黑斑。重要鑒別特徵:尾鰭彎月形,后緣具白邊。側牙鱸側牙鱸分佈在非洲東海岸至紅海的熱帶印度洋地區至熱帶太平洋地區的皮特凱恩群島。生態習性:棲息於水深3-250米處的島嶼、外礁等礁石區海域,以礁區小魚及甲殼類為主食。重要鑒別特徵:頭,身體和奇鰭為黃褐色至橘色,伴有許多藍色至淡紫色或粉色的小圓點或橢圓點。奇鰭後邊緣大部分為黃色。胸鰭鰭條紅色至棕色,末端第三根卻為黃色。大型幼魚體背部至背鰭後下方有一不規則黑帶,一直延伸到頭部有3個不規則黑點。尾鰭上基部有一不規則黑斑點。頭和身體有淡藍色至粉色小點。頭側中部從下頜頂端至背鰭開始有一淡黃色至白色條帶。小型幼魚在頭和身體的背部沒有黑帶和黑點。最大全長81.0cm;石斑魚科中,除了種類最多的石斑魚屬外,還有一大屬——九棘鱸屬。九棘鱸屬共有24個種類,其中沿海有分佈的有11種。如:斑點九棘鱸,半斑九棘鱸,豹紋九棘鱸,卜氏九棘鱸,橙點九棘鱸,黑緣九棘鱸,橫帶九棘鱸,紅九棘鱸,紅鰭九棘鱸,黃背青九棘鱸,灰鰭九棘鱸,加勒比九棘鱸,六斑九棘鱸,少點九棘鱸,台灣九棘鱸,尾紋九棘鱸,細鋸九棘鱸,星點九棘鱸,伊氏九棘鱸等等,由於微信篇幅有限,小編就將九棘鱸屬圖片省略,後期將撰寫專題介紹。加勒比九棘鱸分佈在西北大西洋,在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特立尼達拉島,墨西哥灣,美國(從北加利福尼亞到南弗洛里達都有分佈),巴哈馬和百慕大也有分佈。生態習性:主要分佈在珊瑚礁海區,是白天主要隱藏在珊瑚礁中的一種小型、善於隱藏的種類,同時也是一種黃昏行性的捕食者,成魚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本文由廚影美食編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三秒關注廚影美食,做超級吃貨相關文章點下面鏈接全國頂級涼皮大全全世界的米都全了世界著名披薩大賞頂級黃酒大全廣東早茶名點大全全世界的粽子都全了史上最全的西瓜吃法川菜24種味型全解析食在順德,順德經典美食大全萬菌之王:頂級松茸吃法大全頂峰盛宴,盤點全世界最昂貴的食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