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軍武次位面】作者:千夫長不久前多方報道日本防衛省確立方針,準備在2018年度預算案中計入引進陸基「宙斯盾」新型反導系統的相關經費。去年薩德在東北亞引起的連鎖反應尚未結束,日本反導系統的新消息又接踵而至。▲日本欲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作為人關注度最高的國家,日本的武備發展總能引起高度關注。此番涉及的陸基宙斯盾系統,就是將美軍宙艦載的宙斯盾雷達系統和標準三反導攔截彈,改為陸地固定發射陣地來執行中段反導任務。在日本之前,美軍2016年起相繼在羅馬尼亞和波蘭修建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被視為抵消俄羅斯彈道導彈威懾的重要舉措。▲部署歐洲的「陸基宙斯盾」意圖路人皆知畢竟根據已經作古的戰區導彈防禦計劃來看,俄羅斯家門口的盟軍應該用愛國者去保護,而不是這種只能在大氣層外執行中段反導任務的陸基宙斯盾。射程覆蓋不了首爾的薩德,在缺乏戰略縱深的東北亞,一看就是在掛羊頭賣狗肉,結果自然引起多方反制。前車之鑒歷歷在目,日本仍然選擇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結果會不會是在為他人做嫁衣呢?▲薩德已掀起軒然大波這要從日本目前的反導現狀分析。與先天缺乏戰略縱深的韓國不同,和亞洲大陸隔海相望的日本,一方面依靠海洋形成與陸地強國之間的戰略縱深;另一方面,狹長的國土恰好封堵了東北亞各國東出太平洋的主要地區。正因如此,冷戰時期強盛的紅海軍潛艇部隊,才難以突破美日的反潛封鎖線。天然的戰略縱深為反導防禦作戰提供現實條件,第一島鏈的特殊位置為反導系統入駐消除政治障礙。事實上,日本的反導防禦體系並不像韓國一樣突兀,而是緊隨美國步伐,在時間線上可以算作反導系統建設的第一梯隊。▲日本導彈防禦系統由來已久海灣戰爭后導彈防禦從理論走入實戰,1993年日本借朝鮮「勞動1」導彈射程覆蓋日本,開始著手啟動自身導彈防禦建設。同一時期,正值美軍全力發展戰區導彈防禦計劃(TMD)和國家導彈防禦計劃(NMD)。朝鮮多次飛越日本的彈道導彈讓日本得以從美軍TMD開始實現自己的野心。▲朝鮮導彈成為日本擴充軍力借口從一開始先引進愛國者導彈防禦重點目標來看,日本的反導系統建設還是十分務實的,並不像宇宙國一樣淪為博弈的棋子。到了2011年6月,日本防衛省宣布已初步構建起「雙層反導系統」。該系統主要由陸基末段攔截的「愛國者3」系統、海基中段攔截的「宙斯盾」系統以及早期預警探測和指揮控制系統組成。▲日本自衛隊「愛國者」導彈看到這就有些不對味了,要是完全按照美軍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計劃,駐日美軍基地的導彈防禦有末端的愛國者就夠了,沒必要給配備中段攔截。而要從導彈防禦作戰效果來看,真正能讓日本安心的只能依靠中段攔截。畢竟海灣戰爭愛國者大戰飛毛腿的神話,如今早已真相大白。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作為幾乎落後時代的武器,彈頭與彈體不分離,目標特徵明顯,飛行時間長,彈道特性固定不變等諸多弱點,在導彈預警衛星和愛國者系統的偵查測算下,自然容易攔截。▲海灣戰爭被擊落的飛毛腿導彈殘骸而同時代蘇聯最新的「奧卡」近程導彈,可以進行複雜的機動變軌,如果帶上生化彈頭或是核彈頭,僅靠愛國者末端攔截無疑是個做死的行為。也就難怪美國趁著蘇聯糧食危機,強硬通過《中導條約》逼迫蘇聯銷毀奧卡導彈。末端防禦也拚命開發THAAD,也就是薩德。▲西方揪心不已的奧卡導彈面對這樣的現實,日本自然不敢把寶全壓在愛國者三,儘管後者在應對彈頭目標已比前輩進步不少。於是日本在引進美國宙斯盾系統基礎上,開始謀求海基的中段反導能力。1999年8月,日本加入了美國SM-3艦載反彈道導彈的研發計劃,針對SM-3 Block2進行改良。▲標準三反導攔截彈2005年,將四艘金剛級驅逐艦的宙斯盾系統升級為具備反彈道導彈能力與聯合接戰能力(CEC)的基線(Baseline) 7.1,並將雷達升級為SPY-1D(V)1,改良后的金剛級每艘配備9枚標準SM-3。隨後的愛宕級則直接定位成反彈道導彈防禦。▲日本反導核心宙斯盾驅逐艦在朝鮮接二連三往日本海扔炮仗的刺激下,如今的日本已建立起相對完整的海陸空立體導彈防禦系統。陸基的J\FPS3,J\FPS5警戒雷達已經具備偵察俄羅斯遠東基地,朝鮮全境及中北部導彈發射;為了彌補該系列雷達固定陣地生存能力差,已經其L波段受地球曲率限制以及精度不佳的缺點,日本已相繼引進兩套薩德配套的X波段機動雷達,也因此成為日本反導系統升級之爭的重要因素。▲薩德配備的X波段雷達不過當下看來,引進薩德雷達主要還是為標準三大氣層外攔截進行輔助。畢竟加裝助推器的標準三反導攔截彈,本身更像是運載火箭,將動能攔截彈頭送入預定軌道。這就需要更為強大的雷達預警及制導能力。而這一切的背後實質都在圍繞宙斯盾中段攔截能力。▲帶助推器的防空導彈而目前日本導彈防禦系統的矛盾在於,仰仗海洋缺乏陸地縱深的日本除去反導,還有一直奉行「海上防空」、「洋上殲敵」的軍事戰略方針。而目前反導作戰依賴的6艘宙斯盾艦,如果靠近本土部署,則失去大洋優勢;前出作戰反導又會捉襟見肘,這樣的形勢下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無疑才是當下最為迫切的需求。▲日本反導核心宙斯盾戰艦2002年底,美國放棄了原先對國家、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的區分(即NMD與TMD),轉而整合全球的反導資源。新的一體化反導指揮控制體系(C2BMC)基於來襲導彈的不同飛行階段進行分層攔阻。本應該按照反導系統作戰半徑確定前沿還是後方部署,如今變成了根據對手導彈射程,本該末端的反而前沿部署。藉助海外軍事基地實現防禦性武器進攻性部署,打破國際戰略平衡,這才是美式反導防禦的本來面目。▲俄羅斯家門口的羅馬尼亞反導系統而日本的反導防禦系統作為美軍前沿部署地,並沒有成為其他先例那樣的犧牲品。無非是因為作為其在太平洋的戰略支撐點的必不可失的地位。緊鄰大陸的韓國面臨著潛在對手強勢的地面力量,而將日本打造成小型的美軍反導系統,才能繼續發揮其海空優勢。然而看似完善起來的日本導彈防禦系統,實則面臨縱深不足,力量不夠的先天劣勢。面對國力強盛的大國充足的火力密度和持久度,只靠守成自然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