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秦天2006-2011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 大學部;2011-2014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 碩士研究所 ; 2013作為中央美術學院交換生就讀法國南特國立美術學院。現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師。作品欣賞厄舍爾一厄舍爾二厄舍爾三厄舍爾四負形一負形二負形三負形四從《厄舍爾》到《負形》——秦天的雕塑空間情境 戴 丹 古希臘雕塑創造了西方雕塑的第一座高峰,樹立了古典雕塑的典範。西方雕塑的第二座高峰是由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建立的。古典雕塑遵循了西方藝術中的一個核心思想,即由柏拉圖提出的「模仿論」,關注對人體的再現。達芬奇認為,雕塑通常考慮兩個視點,即正面和背面,兩者合起來便是圓雕。從某種程度而言,古典雕塑尤其強調正面視點,雕塑家以此視點出發以期讓觀者得到一個整體印象。較典型的作品如古希臘時期米隆的《擲鐵餅者》,阿格桑達的《拉奧孔群像》,文藝復興時期多納泰羅的《大衛》以及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等,都是為了從正面視點觀看而構思創作的。發展到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雕塑,在雕塑的空間上依舊沒有擺脫正面和背面兩個視點的套路。現代雕塑和古典雕塑的分水嶺是19世紀法國雕塑家羅丹,他對雕塑的空間存在方式和觀看方式做了革命性的推進。他通過對動態人體模特寫生,通過改變人體的姿勢,加入複雜多變的肌肉運動和皮膚細節,運用光影效果,將人體變成了會呼吸的「活的雕塑」,從而打破古典雕塑兩個基本面(視點)的空間存在方式,使得觀者從任何一個視點作為觀看起點均能獲得一個整體印象。現代雕塑不再局限於再現人體本身,向著「組構」(constructed sculpture)和「現成物」(found objects)兩個維度發展,通過尋求新的雕塑語言來探索雕塑的本質。青年雕塑家秦天的學藝之路與上述的西方雕塑發展模式存在某種契合。秦天大學部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雕塑系,接受了五年系統的學院式訓練。碩士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2013作為中央美術學院交換生赴法國南特國立美術學院深造。秦天的南藝學習階段主要是對古典雕塑的研習,央美學習階段開始拓寬,進入到對現代雕塑的探索。秦天的雕塑作品從風格而言,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2013年完成的《厄舍爾》系列為代表;第二部分以2016年完成的實驗作品《負形》系列為代表。《厄舍爾》系列雕塑作品所展示的是一批省略了頭部的人體及局部再現,秦天在創作過程中嘗試運用了樹脂、鐵、鉛板、木和石膏等多種媒材,其創作思想則沿習了羅丹提出的「泥土觸感」(handling of clay),以及在1890年代提出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思想,即截取不同層面或者已完成的人體的不同部位,進行重組形成一件新的作品。《厄舍爾》系列作品背後隱藏著秦天對雕塑的空間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尤以《厄舍爾之十》、《厄舍爾-拉奧孔》兩件作品將此問題推向了極致,擺脫人體再現,探索存粹的空間問題。由於同一物體被置於不同的環境或者從不同的視點觀看,觀者便可獲得對這一物體不同的視覺形象,於是給雕塑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所有這些視點都具有相同的價值嗎?如果不是,那麼將如何衡量它們不同的價值呢?觀者與視覺世界的關係主要在於對其空間特性的感知。如果觀者能夠把物體和從它那裡獲得的不同視覺形象區別開來,那麼某一個視點優於其他視點的價值將取決於,它使觀者對事物的這些空間觀念產生深刻視覺形象的力量。觀者可能獲得的視覺形象只不過是整體的一個方面,一個從不同視知覺比較中概括出來的方面,一個由必然因素與偶然因素分離造成的方面。因此雕塑家必須要清楚物體實際顯示的形象以及在觀者中產生的視覺形象是怎樣的,雕塑家必須要在作品中明確顯示所有那些觀者感知物體空間特性所依賴的要素。秦天對於雕塑純粹的空間問題的解決在其2016年的《負形》系列作品中進行了實驗。在他看來,雕塑的製作總是在三維空間內向外不斷擴張,而秦天在這組作品中更關心雕塑的內部空間。內部空間本身是看不見也摸不著,就好比一個房間的室內,因為「空」,它才能容納很多東西。內部空間本身是虛物,通過翻制,在其空的部分灌注材料,虛物轉化為實體,這個實體便是內部空間的負形。「負形」是秦天製作的內部空間,通過翻制最終得到的實體雕塑,在視覺上《負形》與以往三維的雕塑並無別樣,但經過了空間上的轉化,最終的實體變得愈發異象。與《厄舍爾》系列最大的區別在於,《負形》系列擺脫了對具體形象的再現,將觀者真正帶入到某種空間情境中,根據「無形」的實際形式來建構各自的視覺形式。形式是觀者依賴物體進行感知而得,它是通過移動觀看直接獲得的,或從外觀那裡推測所得,這種形式可以稱之為實際形式。觀者由物體的實際形式(視覺外觀)喚起的形式,而且在不同光照、環境和視點下產生的形式,便是視覺形式。整個實際形式分解成了各種視覺的關係和視覺的價值,而對物體的觀念被轉變成了視覺的價值觀念,這種觀念只有在特定的總體印象中並通過這種印象才有其意義。視覺形式比實際形式更為豐富,因為前者牽涉到觀者的主觀性及視覺經驗。觀者如果能以一個新生兒的非經驗性的方式去觀看世界的話,即以某種「純真之眼」觀看,可能會實現最徹底的實證主義,但是觀者的主觀性和視覺經驗是無法被剝奪的,觀者正是憑藉這兩點來觀看世界。《負形》系列作品為觀者的觀看及視覺形式的形成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觀者在觀看過程中,由每一件《負形》形成的視覺形式和空間情境組合起來又將重構為一個新的整體性的視覺形式和空間情境。從《厄舍爾》到《負形》,秦天在不斷實驗,建構著屬於他自己風格的雕塑的視覺形式和空間情境。平行世界2017雲上青年藝術年度推介展展覽時間2017年7月16日至7月31日展覽地點南京美術館主辦單位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南京市美術家協會學術支持南京市文藝批評家協會承辦單位南京美術館 雲上青年藝術策展人趙玄曄展覽統籌王政協辦單位江蘇省文化產權交易所 藝術南京 諸子藝術館六塵藝術館 逸空間 宣和美術館贊助單位雲上文化藝術沙龍 品映社媒體支持雅昌藝術網 藝術 卓克藝術網 新浪收藏網易藝術 搜狐藝術 藝術展訊網 騰訊大蘇網學術委員曹慶暉 蔡 萌 魏祥奇 杭春曉 盛 葳 朱小鈞李安源 謝 慕 李 峰 商 勇 邵曉峰 王 萌林書傳 宋繼瑞 段少鋒 胡電亮 高 勇 趙玄曄前言 自2010年時,關注青年藝術開始成為一個試驗性的話題,隨著信息時代的傳播迅速和青年藝術的大量呈現,青年藝術開始發散出一些光芒,正如藝術本身就處於提出問題不解決問題的口徑一樣,青年藝術介於成熟與不成熟之間的尷尬境地,必然有很多試驗性的突破和自身局限的障礙,這樣的境遇恰恰助推了青年藝術的可讀性。雲上青年藝術於2015年進入公眾視線,是一個新青年藝術品牌,更是一個五年醞釀、籌劃的新青年藝術啟航。這裡的「雲」,並非漂浮不定,亦非高不可及,更非人云亦云。雲上,既要跟上時代之雲端,還要創造屬於自己的「雲上」天空。在藝術的自由藍天下,雲上青年和藝術將會為那些仰望藍天、志向青雲的青年藝術家帶來更多更具廣度和深度的視野。雲上青年藝術關注繪畫、雕塑、裝置等方面,趨於全面的藝術布局,欲每年擇取一示意主題,梳理現下能接觸到的藝術生態,從而系統地呈現一些直觀性和總結性的成果,在當下關注當下、從時間看時間的方式,是其一個特色。比如2016年「和而不同」是我們的示意主題,此系列展覽是青年推薦推介系列展的開端,也是是雲上青年藝術的一個思路發散狀的端點,隨後會有更多的發散的路徑,讓我們青年藝術的呈現更具時代化、豐富化、多元化以及精彩化。「平行世界」是2017年的示意主題。平行世界是指從某個世界中分離出來,與原世界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世界。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於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在21世紀的今天在文化藝術領域也有一些理念上的新闡述,除了物質世界、社會世界和第三世界的知識世界被接受之後,文藝領域的知識世界的正是平行於且互文互譯存在著的一個領域,用平行世界的去釋稱文藝領域是一種借喻的觀點,這一平行世界中文化藝術的發展依賴於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構建的寄出,而青年藝術則是這一平行世界的希望和未來。此次展覽是雲集了一批全國優秀青年藝術家的藝術作品,擬用藝術作品的內容重新審視這一平行世界的當下和過往,有承前啟後和繼往開來的寓意,同時也是這一平行世界文藝領域的一次梳理和集結,在此希望此次展覽可以給大家帶來思維上的新發散和新印象。 公眾號ID:Artchinese關注我們1、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可以轉載朋友圈與大家一起分享2、,加入微信群,分享你的觀點3、歡迎關注「藝術展訊網」,加入我們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