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視覺志父母能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正確的教育能讓孩子如魚得水,錯誤的教育讓孩子生不如死。在孩子眼中,有一種愛壓得讓人喘不過氣。/ 01 / 你們是否還記得「小斯」的故事?6月份,高三男孩小斯借同學手機在QQ空間定時發布多條里「說說」。6月13日上午,小斯的遺體在達州市渠縣的渠江河面上被找到。在小斯長達2800餘字的「遺書」中,這樣寫著:「考98分都被(爸爸)罵,吃飯打隔一耳光打過來,夾菜姿勢不對也一耳光打過來,他自己小時候生活不好非要對我要求嚴格。」「第一次月考全校73名,打電話的時候很我媽說了,我媽說才73名,呵呵,我在電話另一邊都快氣哭了。達外競爭多激烈,其他同學考到前600家長都有獎,而我呢?不要把我和哪些非常努力學瘋了的那種人比,我不是多麼有志氣,多麼高尚的人,我只是遵循我的心,做一個我想做的人。」「我就故意不學習,考差點,希望我爸能問問我之類的,稍微改改,然後打電話第一句:你是不是不想在達外讀了?我跟你轉到其他學校去,莫浪費老子的錢。」「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究竟在家裡經歷了怎樣的痛苦煎熬,才會在臨終遺言中,面對父母和家庭,說出這樣決絕的話,死都不願回家,想想令人不寒而慄。或許在父母眼中,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你好」。要求孩子成長為他們期待的模樣,不惜一切代價,無奈孩子不爭氣,自己失望至極。其實在孩子眼中,有的父母就像一種鳥,自己不會飛,就在窩裡下個蛋, 要孩子拚命飛,飛不起來就又打又罵。/ 02 / 英國有一檔節目《天才兒童》,邀請了許多年齡雖小,卻智商超群的孩子同台比拼,以爭奪「天才兒童」的名稱。本該是兒童間單純的精彩對決,卻似乎成了父母間的相互博弈。當孩子答對,父母立刻歡呼雀躍;當孩子打錯,失望和不滿全寫在父母臉上;當同台比拼的孩子出現失誤,另一方家長毫不掩飾興奮。在這檔節目里,能無數次聽到父母對孩子這樣說話:「如果你不成功,那便是失敗。」「玩耍什麼的都是浪費時間,你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對對手友好並不會使你獲得任何獎勵。」「你需要的就是勝利,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勝者和其他人。」「我們以為你很聰明,但你讓我們失望了.....」不少家長為了孩子能獲得冠軍的榮譽,要求孩子起早帶晚不停學習,連休息的時間也要進行單詞拼寫練習。其中一位女孩子的母親甚至特意辭去工作,專門負責女兒學習,她認為女兒聰明是不夠的,還要更聰明。更有父母在孩子只有10歲的時候就告訴他,未來必須上牛津大學。一位男孩因為表現不佳,面對父母失望的表情和眼神,在台上默默流淚:而節目中那些天才兒童,不過小小年紀,很多臉上卻沒有孩子該有的單純笑容。一位女孩對普通兒童滿是不屑:「做天才兒童的感覺非常棒,我不想做個普通兒童」一位兒童對同台對決的哥哥表示:「你最好不要勝過我,我才是最強者。」還有一對姐妹,當姐姐輸給妹妹后,臉上全是憤懣和不甘,在現場痛哭.......周國平曾經在一篇文章中闡述了自己的擔憂: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個成人世界紛紛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驅趕他們到功利戰場上拼搏。我擔心,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在若干年的社會上,童年價值被野蠻剝奪的惡果不知會以怎樣可怕的方式顯現出來。/ 03 / 在節目《最強大腦》中,曾有一對年齡很小的挑戰選手。分別是12歲的選手李雲龍和同樣年紀的義大利選手安德烈。主持人問兩位「神童」:平時喜歡什麼運動。安德烈表示:喜歡踢足球,也喜歡其他運動,周六周日休息時間經常在球場度過;李雲龍則回答:平時很少運動,也幾乎沒有假期,而參加這場比賽最希望得到的獎勵就是可以「多玩幾天。」在比賽中,李雲龍誤以為自己出現錯誤,突然情緒失控,完全癱軟在座椅上,崩潰大哭。而結果證實這只是個烏龍,李雲龍是那場比賽的勝方。但李雲龍的崩潰卻讓人心酸不已。本該是一場輕鬆精彩的對決,卻一度成為了他的酷刑。在節目中,孟非曾詢問李雲龍的父親,是否知道孩子自己的夢想?父親表示:兒子希望長大后要當科學家,那麼他必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自由自在,這是成功的代價。然而當嘉賓問李雲龍:「你的夢想是什麼?」李雲龍卻一臉茫然:「沒有」智商超群,天賦異稟是上天賦予的禮物,但不代表這個孩子就有義務完成大人為他設定的夢想,就不能犯錯,不能失敗。/ 04 / 常常聽到父母說一句話:「我是為你好」。你要放棄玩鬧時間努力學習,這是為你好;你要上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各個輔導班,這是為你好;你不能和那個成績不好的同學玩,這是為你好;不許畫畫看課外書看電影,把精力放在讀書上,這是為你好;那個專業以後找不到好工作,你要報這個專業,這是為你好;你的工作不穩定錢又不多,趕緊回來考個公務員,這是為你好......無數「為你好」像是一座座沉甸甸的大山,伴隨孩子走過前半生,也固定了他們的後半生。蔣勛曾經說過:我們有時候不知不覺在限制孩子,甚至以愛之名,因為愛太偉大了,大概你在罵孩子的時候也會說,愛你我才罵你,但事實上,愛應該建立在一個人與人平等的基礎上。家庭教育中最怕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越界干涉和決定一個孩子的一生,行著傷害之實。世界上所有對孩子有益的事情,比如運動,吃蔬菜;都可以引導孩子,但是不要強迫。他是你的孩子,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育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你期待的模樣,他在出生的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意志。尊重孩子,是父母一生的教養。隔壁以前住著一對夫妻,和他們剛上國小的女兒。為了讓女兒好好學習,妻子辭職在家專門照顧女兒。我不止一次聽到這對夫妻對女兒說:「楠楠(女兒),爸媽的後半生可就指望你了。」「爸爸媽媽為了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可不能讓我們失望啊。」「爸媽現在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啊。」「你要聽話懂事。」......而楠楠確實是我們小區里最「聽話懂事」的孩子,當別家孩子嚷嚷出去玩,楠楠總是放了學就會去做作業;當別家孩子任性要買玩具買零食時,爸媽說一句太貴了,楠楠立刻放下溫順地走開;當別家孩子放假跟著父母到處玩時,楠楠早已開始預習新的課程.....我聽過無數大人誇讚楠楠「懂事」「聽話」,我也經常看到楠楠父母臉上掛著自豪的笑,但我卻很少看到楠楠開心的笑。不過十多歲的小姑娘,卻總是背著沉沉的書包像個小大人一樣,沉默。曾看到一個新聞,一位媽媽從小要求女兒跑步,希望她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被重點大學錄取。然而女兒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傷,醫生建議不能再做劇烈運動,否則有癱瘓的風險。女兒感覺身體不舒服,不想失去健康,想要放棄體育,然而這位母親卻不同意:「醫生說最嚴重會癱瘓,你現在還沒到最嚴重的時候,明年就聯考了,你再熬一熬,媽媽不會害你……」「你不是小孩子,你不要這麼任性,你要為自己的前途負責……」並表示:家裡為了你,付出了那麼多,夫妻二人打工都花在你的教育上,你是全家的指望,不做出點成績,對不起我們。背負著家裡沉重重擔的女兒,只得忍著疼痛繼續訓練。這份來自父母的沉重的愛像一道緊箍咒,重重困住了這個只有17歲的小姑娘,帶來深深的痛苦。父母能為孩子引路,但也只應該是引路而已,而不是去代替他們走路,以愛之名剝奪孩子的選擇。/ 06 /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有人說:《麥田裡的守望者》寫得最好的兩個字叫做「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07 / 張艾嘉的兒子英文名叫做奧斯卡,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她對於兒子的厚望。「從第一次抱他到懷裡,我就為他計劃出了未來的道路,我要他成為最好的童星」「我從最細微處開始,衣食住行時時處處刻意培養,他稍有不對就馬上糾正。老公說我不像是在養兒子,像是在組裝電腦,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體全部塞進去,卻不知硬碟本身能否容納。」「不能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在地上摸爬滾打,從學會走路開始就得像個紳士,再高興也不許哈哈大笑,只能微笑地表示自己很開心。」看到兒子被其他同學仰視,被別人誇讚,雖然看出孩子不快樂,但張艾嘉卻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直到一場綁架案的發生。奧斯卡遭到綁架,雖然最後被平安救出,但卻受到很大刺激,不願意理睬任何人。看著失而復得的兒子,張艾嘉再也不想去要求強迫他多麼優秀,她開始用母愛的本能去和她相處。「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高興。」由著他去吃喜歡吃的漢堡包;請同學回家一起玩;穿便宜的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褲;不必再把頭髮三七分得細緻、梳得一絲不苟;也不必每天去練樂器、苦著臉去聽交響樂…張艾嘉還在節假日帶奧斯卡去旅遊,不再是去博物館和藝術宮,而是奧斯卡喜歡的遊樂園等地方.....在一次埃及旅行的時候,張艾嘉和奧斯卡一起騎著駱駝,奧斯卡靠在母親懷裡,突然說了一句「媽媽,謝謝」。「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我讓他成為當紅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可就在落日大漠里,靠在我懷裡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我發覺這樣的生活才是兒子真正覺得幸福和滿足的日子。三年的恢復,兒子終於痊癒了。我終於了解,為他做太多,反而是害了他。」「上帝把兒子還給我,我把自由還給兒子!」龍應台在《目送》裡面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08 / 同事向公司請了三個月的假,請假條上寫著:「我要帶女兒去找回童年。」同事的女兒3歲學跳舞,5歲報了鋼琴班,從國小就開始上英語和數學輔導班,上國中,國中就開始參加一些表演競賽,成績都不錯,每天忙個不停,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同事和妻子也為這樣優秀的女兒驕傲,並為自己的教育模式感到滿意。直到有一天,女兒指著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好奇地問同事:「什麼是皂莢樹?」「桑葚和覆盆子好吃嗎?」「蟬叫起來是什麼聲音?」「真的有美女蛇嗎?」......那些單純的疑問卻深深戳中同事的內心,他突然意識到這麼多年,他一直要求女兒不停學習,不停向前走,卻在無形中剝奪了女兒的童年,讓她在本該天真無邪的時光里就經歷大人的辛苦。「我不能讓她以後回憶起童年只剩下學習,比賽還有——累」。小時候讀魯迅的《社戲》,看他在文末寫: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那時並不理解,隨著年歲漸長才漸漸明白,好的不是豆,不是戲,而是那單純的童年。你要知道,那樣單純幼小的孩子只有一次,如果我們給了他一個貧瘠的童年,那他的一生終將留下荒漠的陰影。/ 09 / 朵朵媽媽因為孩子考試不理想而非常焦慮:在媽媽的眼裡,成績不好等同於這輩子都完蛋。於是為了分數和名次,為了讓她安心學習爸媽撕毀了朵朵的心血小說,偷看她的日記本卻沒意識到這樣子分數至上的行為給朵朵帶來多大的傷害:「我在你們眼裡,就是個分數機器」什麼時候,成績成為了定義一個人人生的準繩?父母總擔心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於是拚命催促著孩子成長,催促著他不斷學習,拉著他不停向上走。我們拚命教他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卻沒有教他,跌倒時,如何跌得有尊嚴;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處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易中天在一次演講中,提出四個字:「望子成人」。很多家長都望子成龍,「為什麼一定要成龍,為什麼不能成虎,成豹,實在不行,成為一隻快樂的米老鼠不行嗎?」「望子成人的四個標準:真實、善良、健康、快樂。」成績不是定義孩子人生的唯一標杆。/ 10 / 楊瀾的英語很好,但和孩子在一起,卻從來不做什麼正經輔導,也不去強求孩子學鋼琴,考高分。她總是和孩子一起去體育場運動,去滑冰,鼓勵他們去做想做的沒有惡意的事情。楊瀾說,她並不希望孩子成為「神童」,她只希望能夠和孩子一起長大,教會他們善良勇敢,去認識探索這個世界,發現世界的美好。讓他們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也給別人帶來快樂。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作為父母,教給孩子比知識更重要的,應該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是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的能力,是跌倒了再爬起的勇氣,是慢慢長大的歡喜......這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無論聰明與否,成績好壞,請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種子。有的花種,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種,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卻遲遲未開因此自卑氣餒。或許你身上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反而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因為你是樹的種子。考試只有一種正確答案人生卻有無數種答案每個孩子都要挺起胸膛理直氣壯地活著!!!看更多走心好文章請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視覺志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