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西安,是秦人祖祖輩輩的征程。西安,古稱長安,是《馬可·波羅遊記》中著名的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羅馬哲人奧古斯都說過「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西安,這座永恆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書,一幕幕、一頁頁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今天我們來講講那些你不知道的西安歷史傳說。|「西安」一名的由來|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絲綢之路開通后,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西安鐘樓|鐘樓是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所以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來說,它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首。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鐘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挂鐵鐘一口而得名。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撫御使龔懋賢主持,將鐘樓整體遷移於今址。鐘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重檐斗拱,攢頂高聳,屋檐微翹,華麗莊嚴。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關中一帶連連發生地震,民間相傳城下有條暗河,河裡有條蛟龍,蛟龍在翻身,長安在震動。朱元璋怕了,心裡感覺不踏實,於是想辦法要壓著它。道人術士們給他出了個主意,讓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鐘樓,鍾乃天地之音,可鎮住蛟龍。為此,朱元璋專門修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鐘樓,並調來「天下第一名鍾」景雲鍾前來助陣。鐘樓修了,朱元璋又派他的二兒子鎮守西安,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王府城亘至今依然佇立,歷經六百年滄桑的剖面層次分明。碑林博物館正門口那兩個銅獅子,就是秦藩王王府的東西。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其間還有一次遷都之議。有大臣主張遷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動,專門派太子朱標赴西安實地勘察,選擇宮室基址,並繪製陝西地圖進獻。太子朱標從陝西回到南京后,呈獻了陝西地圖給父親朱元璋,並詳細介紹了西安的地理優勢,認為:「舉天下莫關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號為險固」,提議遷都西安。此時朱元璋已經年邁,太子朱標不久以後英年早逝,這位晚年喪子的老人心力憔悴,遷都之事不了了之。西安在歷史上最後一次錯失了重溫國都舊夢的機會,但西安鐘鼓樓已按照皇家建築級別建成,西安鐘樓的重檐攢尖式屋頂和故宮中和殿相同,鼓樓的重檐歇山式屋頂和天安門城樓一樣。不僅是房頂屋檐,西安鐘鼓樓描龍畫鳳的和璽彩繪,同樣只使用於皇家建築當中,非比尋常。|大雁塔|古城西安南郊,有一座寬敞的寺院,叫慈恩寺。寺內,一座氣勢雄偉的七層磚塔拔地而起,巍然屹立,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這座寺院是唐高宗李治當太子時,為紀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修建的,並且邀請玄奘法師來擔任主持。起初寺內並沒有塔,為了讓玄奘保存西行求得的經書、舍利、佛像等,在已經成為皇上的李治的支持下修建了大雁塔。大雁塔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雖經風雨剝蝕,但風貌依舊。大雁捨身而死的故事,也一直流傳到今天。在民間關於大雁塔的來歷和傳說也有很多,有人說它是一群大雁落下來留下的;有說它是仙人點化而成的;也有說唐玄奘西域取經途中曾困沙漠后得一大雁引飲,才找到水源,得以還生,並完成取經之事,為報大雁之恩,因而建造此塔。西安城牆四角各城樓叫「角樓」,如果能夠繞城牆走完一圈,就會發現惟獨城牆西南角是圓形的,其他三個城角則是方形的。這一點,相當一部分「老西安」都不知其原因,有人甚至將此與風水聯繫,猜測如此建築結構是故意而為,可能為了祈求上天,保江山千秋萬代。|西安城牆西南城角|這些外形不同的城角,實為城牆轉角處突出牆體的實心台,準確的名稱應該為「角台」,其上的建築為角樓。城角外形不同出現在明朝,圓形的西南城角系唐朝韓建修的「新城」角台遺址。明代修繕唐代城牆時,朱元璋下令角台向外擴張1/3,惟獨沒有重修西南城角,保留了唐代城牆角台原貌。當然很多人又會問到,為何只有西南城角沒修繕,這裡面可是有兩段傳說。一種說法是西南城角處於地震帶上,只要角台被人修成方形的,修一次就出現一次問題,最後沒辦法只能保留圓形。還有一種說法是朱元璋接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令謀臣主持設計城池的圖樣以頒示天下如圖修造。謀臣反覆設計后的按照傳統的畫成距形圖案,而朱元璋覺得凡事切莫墨守成規,提筆將圖紙上的矩形圖案一角抹去,於是由皇帝御筆改動的城池圖式詔示天下。|下馬陵|下馬陵又稱蛤蟆陵,位於今西安市和平門附近。東起今天的和平門,西至今天的文昌門,全長有800餘米。相傳,漢朝時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後,安葬在長安城南曲江附近。一日漢武帝經過這裡時,為了表示對董仲舒的尊敬,特別下馬步行,於是民間稱這裡為下馬陵。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名句「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歷史學界考證,白居易遇見的京城女子所說的應是「下馬陵」,但白居易不知有此地名,聽成了陝西話同音的「蛤蟆陵」,蛤蟆陵由此聞名遐邇。|端履門|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南至木頭市接柏樹林,長371米。明初建秦王府後,在今東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蕭牆。當時在此街北口蕭牆開一門叫端履門。此門是僚臣晉見秦王等候傳喻的地方,端履意思行止檢點之意。門東側有官員侯喻堂址,后稱朝賀巷。|美食傳說之泡饃|傳說,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紀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西周時曾將「牛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上牛羊羹這一絕味,武帝競封為太官史,后又升為尚書光祿大夫。還有一段風趣的傳說,大宋皇帝趙匡胤稱帝前受困於長安,終日過著忍飢挨餓的角色扮演生活,一日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柜見其可憐,遂讓其把自帶的干饃掰碎,然後給他澆了一勺滾熱肉湯放在火上煮透。趙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過長安,仍不忘當年在這裡吃過的牛羊肉煮饃,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牛羊肉泡饃,仍感鮮美無比,勝過山珍海味,並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柜。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牛羊肉泡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牛羊肉泡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讚美詩名。泡饃這一滋味獨特的美食,就像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一樣,總是讓人忘不了。西安的牛羊肉泡饃,不知有多少人反覆念叨過它,從巷子間到電影《西安事變》,到陳忠實的《白鹿原》,一直念到中南海的宴會上。此美味出自西安,如今反過來,西安這座城市的名字也因泡饃而出名了。|美食傳說之黃桂稠酒|西安黃桂稠酒始於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老弱婦幼和不善飲酒者,均可大碗來喝。飲時或溫或涼,四季皆宜。由於內配有中藥黃桂,使酒味有黃桂芳香,故曰「黃桂稠酒」;還因其產於長安,故又稱為「陝西稠酒」。相傳「貴妃醉酒」喝的就是西安稠酒,故還稱「貴妃稠酒」。傳說唐玄宗攜楊貴妃光臨長樂坊飲酒,味美醇香的稠酒使貴妃傾倒,當即將手中的桂花贈與店主。店主將桂花植於貯酒園中,不料桂枝生根開花,在長安坊繁衍成林,花開時節,桂花香,稠酒香,香溢長樂坊。店主遂將桂花用蜜腌制后兌入酒中,使酒更具特色,清香遠溢。「黃桂稠酒」便由此傳開,至今傳為佳話。《清異錄》所載「李太白好飲玉浮梁」,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1924年魯迅先生到西安講學,曾對稠酒產生濃厚興趣,幾次要求痛飲。楊虎城、張學良將軍駐軍西安時,宴客總要用陝西的臻品稠酒。三十年的要看深圳,一百年的要看上海,一千年的要看北京,五千年的看咱們大西安,西安的歷史講起來太長,你要是喜歡,咱們改天好好聊。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