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蔣小雲談起腎病、腎衰竭,許多人都覺得是「大人」甚至是老人的事情。但在兒科病房,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值年少,卻開始了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的透析路。據了解,近幾年,腎病患兒日漸增多,慢性腎衰的孩子正以每年13%的速度遞增。蔣小雲提醒,上呼吸道感染、亂用藥物等危險因素正威脅著兒童的腎臟健康,若家長發現孩子經常感覺疲勞、臉色不好、眼瞼或下肢水腫、尿顏色改變等癥狀,要及時帶孩子就診查明。痛心!慢性腎衰患兒拖延2年以上才確診據統計,現有200餘萬腎臟病患兒,許多孩子剛步入國小就被迫過上定期透析的治療日子。蔣小雲指出,由於腎病的癥狀比較隱匿,慢性腎衰患兒確診前的平均病程長達2.53年,家長對孩子些許浮腫、尿的改變不在意,等到發燒、血尿等癥狀出現才就診,已經步入慢性腎衰竭了。與歐美國家不同,的兒童腎病70%是後天獲得,先天、遺傳性腎病僅佔24%-34%。小兒感冒、喉嚨痛也會引發腎病兒童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扁桃體炎、急性咽炎等,如果不及時有效控制感染,在1~4周后就有可能誘發腎病。不過,並非所有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會誘發腎病,關鍵看感染了何種細菌。據了解,兒童急性鏈球菌感染(A組β溶血性鏈球菌),發生腎小球腎炎的幾率是5%-20%。蔣小雲提醒,若孩子被診斷為猩紅熱、扁桃體化膿、淋巴結腫大、皮膚破損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做尿常規檢查。這些傷腎葯千萬別給孩子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學科帶頭人、中山大學腎臟研究所所長余學清教授指出,廣東省藥物性腎損害占慢性腎病的3.6%,不規範用藥導致的藥物性腎損害也是腎病逐年增多的一個原因。蔣小雲提醒,目前許多藥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腎毒性,尤其兒童用藥更要謹慎,家長要警惕以下幾種傷腎藥物。腎毒性中藥和不明成分的涼茶涼茶含有多種中藥,家長常常不知其成分。特別南方的家長,一到夏天就盲目逼著孩子喝涼茶解暑降火,很危險。此外,臨床上也有不少家長濫用中藥偏方導致孩子腎衰竭的案例。研究發現,約40種馬兜鈴酸藥材可引起馬兜鈴酸腎病,常用的包括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廣防已、關木通、尋骨風、硃砂蓮、細辛等。雷公藤、鉤吻、黃葯子、蒼耳子、川烏、草烏、斑蝥、魚膽、蜈蚣、罌栗殼、芫花、芫花根、鬧羊花根、山慈菇、牽牛子、臘梅根、、硃砂、、砒霜、雄黃、苦楝皮、天花粉、金櫻根、貝母、土荊芥、巴豆、使君子、大楓子、狼毒等中藥材,可引起多種急慢性腎臟損害,屬於腎毒性中藥。蔣小雲提醒,即使個別中草藥可能本身沒有腎毒性,但由於產地、品種等原因,重金屬污染較嚴重,也可能引發腎臟損害。消炎痛、安乃近等解熱鎮痛葯兒童發燒十分常見,而大部分解熱鎮痛葯屬於非處方用藥,不少家長會自行購買,常備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比如吲哚美辛(消炎痛) 、氨非咖片、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復方氨基比林(安痛定)等解熱鎮痛葯並不適合兒童使用。目前應用最廣的解熱鎮痛葯——乙醯氨基酚,3歲以下兒童慎用。兒童服用感冒通(含雙氯芬酸鈉)可引起血尿,在兒童不應使用。蔣小雲提醒,對於新生兒發熱,不建議使用藥物退燒,應以物理降溫為主;1~3個月的嬰兒,看病情需要按醫囑治療;3個月以上的幼兒,發燒到38.5℃以上,可以使用布洛芬、美林等退熱葯,較為安全。個別抗生素第一代頭孢葯(頭孢拉定等),腎毒性較大,兒童應慎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小諾黴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等氨基糖苷類藥物,連續使用易造成小兒聽神經和腎功能損害,12歲以下兒童禁用;磺胺類抗生素對於易感兒童可有腎臟損害,有血尿、結晶尿及腎功能衰竭的危險。娃娃抓起!入學體檢忽略了孩子的腎目前,大部分的幼兒園、國小體檢只包含簡單的血常規、肝功能及其他體格檢查。余學清指出,若能在兒童時期入托、入學體檢儘早開展尿常規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兒童腎臟病變,很多患兒就能避免步入成人慢性腎臟病。據了解,目前簡單尿液試紙(試條)就可以查出尿中的紅細胞、尿蛋白、尿糖有無異常。一旦發現異常,可再到醫院作進一步確認。蔣小雲建議,定期的兒童體檢不僅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還能及早發現異常,對孩子和家庭都有極大益處。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